退出閱讀

今天我仍不知道親爹是朱元璋

作者:木蘭竹
今天我仍不知道親爹是朱元璋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0%
第220章 名是最上等的利益

第220章 名是最上等的利益

「不過我也沒想到,這番話的效果這麼好。我還以為他們會等到大明對安南有很多的投入,知道大明不會撤離安南,真的把安南當行省建設后,才會投入資產。」
如果他們的貢獻格外出眾,朱標就會把他們納入皇商體系,帶著他們去開拓新的市場。
也只有華夏這樣的土地,從古至今都不缺愛國愛民的好商人。
朱標的言語,就像是一股暖過的美酒,緩緩注入在場所有人的心中。
陳英忍不住道:「標兒,你真的沒想到?我還以為他們會這麼迅速信任你,也在你的考慮內。」
「福建和廣東與安南一衣帶水,它們也曾經是南蠻之地,再往上追述幾個朝代,甚至也是藩屬國自治,和你們有什麼區別?現在福建和廣東是文教興盛之地,在外誰會說他們是南蠻?」
「更重要的是,從今以後你們的身份就是大明人。你們做了這麼久的生意,聽過無數華夏中原王朝的傳聞,難道沒有想過自己成為華夏中原王朝的百姓后的生活?」
李文忠驚訝:「文正,你居然能說出這麼有水平的話?」
他們能想象出這個,是因為他們見過。
朱標合掌:「那就沒問題了,我們一起努力。等朝中吵完架,發現安南已經被我們真正拿下,嚇死他們。」
商人們有了微醺之意,甚至眼前出現了幻覺。
「英哥,既然他們肯出錢出力,你帶著炸藥去雲南和安南的邊境,先修一條路出來。」朱標道,「用水泥修。」
如果這群商人好好乾活,他將會在當地組織商會,教他們如和-圖-書何把商品賣到大明;
身為豪商,他們人力財力都不缺,且擁有「本地人」這個身份優勢。同時,商人們能說會道,比明軍和孔家人都更會和人打交道。朱標相信他們推銷商品時練出來的甜言蜜語,一定能讓安南的百姓們更快相信大明這個新朝廷。
朱標等他們冷靜下來之後,用另外一個「利益」誘惑他們。
李文忠一邊還擊,一邊道:「我媽是你姑姑。」
以利誘之。
大明不僅有廣袤的市場,還有強大的海軍武力能庇佑他們去更遠的地方做生意。再加上自己「財神」的名號,隨意給這些人指點一些生意經,就能讓他們死心塌地跟隨自己。
但本地人可不只有那些老貴族。
朱文正實話實說道:「標兒,不需要把安南拿下,你現在去朝堂上大喊一聲『我朱標就是太子』,就能嚇死他們。」
朱標又道:「正哥,你既然這麼閑,就多在湄公河平原逛逛,主持湄公河平原開墾。這塊地非常重要。」
王侯將相,寧有種乎?
朱標飛起一拳砸向堂哥的腦殼。
安南行省的貴族們知道大明要管理好安南,必須任用本地人,所以他們有恃無恐。
朱文正滿臉不高興。他也想打仗,但他確實不擅長水仗,只能讓李文忠去。
「我爹還是個乞丐的時候,就能空手套白狼,娶到我娘,得到濠州紅巾軍基業,還成了皇帝。我好歹背靠著大明,說動幾個商人為大明做貢獻,有什麼值得驚訝?」
安南的商人和華夏的商人不一樣,他們沒有「m.hetubook.com.com儒家思想」做底子。
……
現在了解安南的人只有他,他分身乏術,就算有大明軍士為官吏,勉強能填充基層,但也很難迅速教化安南。
「福建和廣東行省與安南距離最近,有許多人逃避元朝時的戰亂來到安南,你們應該從他們口中聽過,宋朝有許多籍貫福建、廣東的大官。」
朱標想起他前世見過的那些三十多的男人……呃,比哥哥們更幼稚甚至中二。罷了,他對這兩個哥哥不抱希望了。
朱文正:「你媽……」
他們已經動員好麾下將士,讓大家勒緊褲腰帶,重回紅巾軍時代,艱苦奮鬥。
朱標的誘餌已經拋出,那麼這群商人為了得到他們的利益,為了得到身份和地位,能付出什麼?
他們的目標已經不是賺錢,甚至不是成為安南新的官宦之家,他們的視線投向了北方,投向了他們曾經不敢踏足的中原,投向了大明的京城。
朱標與這些商人們開了一場會,用充滿善意的眼眸掃視了商人們:「你們都是成功的商人,我相信你們都清楚這一點。」
答案是一切。
「第一個到達的人能拿走最多的金銀,後去的人只能撿走前人漏下的殘渣。經商和去金礦淘金無區別。」
陳英雖然沒有做這麼傻的動作,視線也在朱標左右手之間來回移動。
朱文正笑道:「等他們知道標兒你是太子,他們就會對大明死心塌地。」
商人們眼中迸發金錢的光芒,屁股無意識在椅子上挪動摩挲。
這話可不只是用於造反啊。
這時候投靠m.hetubook.com.com大明,與從龍之功無異。
朱標的三個哥哥知道自己突然打下這麼大一塊蠻荒之地,之後肯定會很辛苦。
朱標低估了他和孔家雙重名聲加成,對這些嚮往中原文明的只富不貴的人的震懾程度。
拉攏一批人,打擊一批人,這是華夏史書中看膩了的最低等的朝堂鬥爭,和為君之道。
儒家思想千不好萬不好,至少告訴了讀書的人什麼是道德底線。哪怕大部分人不遵守它,但底線劃在了那裡,讓人知道對錯,總會有人踐行底線,成為「良心商人」。
這些儒商雖然自己經商,但他們家中族人都有飽學之士,有些還在朝做官。他們自身也經過了良好的儒學教育,談吐言行都和旁人截然不同。
朱標見著他們都在自己面前十分無禮的走神,垂眸無聲輕笑。
陳英道:「好。」
李文忠道:「我會把手抄本帶上。」
但朱標來了才一個月,只開了幾場會,朱標的三個哥哥發現,他們急缺的人力物力似乎都不缺了。
「除了打仗,你也要尋找可以建設港口和碼頭的地方,特別是安南海峽兩側。」朱標叮囑,「還記得我教你的如何看港口的知識嗎?」
這兩個哥哥都三十多了嗎?
大明鼓勵海上貿易,江南閩廣有許多儒商來到南洋與他們做生意。
「陛下派來了孔家人興教化,以後你們也能參加科舉,入朝為官。你們經常與中原經商,對中原文化最為精通,這最先考得秀才舉人進士的人,舍你們其誰?」
「只有大明皇室才擁有這個世界最詳細的地圖https://m.hetubook.com.com。」朱標誘惑道,「只有大明的海軍才能護送你們去往這個世界每一處角落。」
要你多嘴!
「從今以後,你們也是華人,是禮儀之邦的百姓。」朱標撫了撫衣袖,「今後發冠戴好,華服穿上,身體站直,你們也是儒商。孔聖人的後裔親自來教化你們,你們都是孔聖門人。」
李文忠十分高興:「海仗我也很擅長,標兒你放心。」
朱標好脾氣地讓哥哥們把他的手當玩具捏來捏去。
這些人讓他們腦海中只有一個詞,那就是「清貴」。
他們知道「清貴」並不是他們想象中字面上的意思。但他們聽過這個詞之後,看到這群人將富裕和清高結合在一起矛盾又統一的模樣,就忍不住聯想到這個詞。
在場的商人們的呼吸開始急促,心跳過分加速。
雙手終於得到自由的朱標抖了抖手,嘆氣。
如果用天書中的話來說,他們與安南貴族的矛盾,就是新興資產階級和大地主階級的矛盾。
朱文正嘆氣:「好好好,不就是屯田元帥嗎?你哥我也能做。」
名是更上等的「利」。
安南沿海富人基本都是靠經商富裕。但安南以往政權比華夏更保守,對商人、海洋更不重視。所以安南的商人有錢沒權,這一點和中原王朝大部分沿海地區也差不多。
朱標微笑:「福建和廣東的繁盛在於海上貿易。它們的地理位置,難道比你們好?只是因為它們是大明的一部分,背靠一個強大的國家,才會比你們更繁華。現在安南也是大明的行省,你們也是大明的商人,難道你們會比他們差www•hetubook•com.com嗎?」
別說朱文正,李文忠都傻了。他們倆一人拿著朱標的一隻手,翻來覆去地看,觀察這隻手怎麼就能點石成金。
「忠哥,你就負責海軍。最近肯定會有許多安南貴族冒充海盜,劫掠我們的物資。」朱標道,「湯叔叔已經南下,胡叔叔和葉二先生也在南邊,你們一起維護好海上貿易線路。建設安南,海上通道最為重要。」
如果他們更努力,朱標會讓海軍護送他們,去和高麗、倭國做生意;
朱標笑道:「我確實有做努力,比如我親自來,比如讓孔家人來。但我確實沒料到這麼順利。」
以大明如今的人力,要短時間內消化安南這塊地很難。如果安南的大商人們投靠大明,要實現朱標的目標就較為容易了。
安南的商人只要讓他們看到了利益,朱標就不擔心他們不願意成為自己的工具。
「那些無人到達過的國家,遍地流淌著無人在意的金銀河。」
他們想象著自己穿著廣袖長袍,頭戴簪纓,手持著散發著墨香的書卷,面帶矜持的微笑,與人侃侃而談,接受無數人欽羡目光的模樣。
還是英哥好,從小就成熟靠譜。
朱標拿出了一點利益。
朱標當然也知道,安南和雲貴不同。雲貴即便以前是土司自製,但歷朝歷代已經多次開發,中原文化早已經滲透,朝廷對雲貴也已經很了解。
「你們肯定接觸過儒學,知道程朱理學。大儒朱熹便是出生在福建。」
理清了這樣的矛盾,再抓住資產階級的軟弱性,朱標就能以利誘之。
他鬆開朱標的手,就要揍李文忠。
朱標的聲音越發和煦。
  • 字號
    A+
    A-
  • 間距
     
     
     
  • 模式
    白天
    夜間
    護眼
  • 背景
     
     
     
     
     
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