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出閱讀

崛起之第三帝國

作者:大羅羅
崛起之第三帝國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0%
第九卷 虎!虎!虎! 第九十一章 歐洲人的歐洲(上)

第九卷 虎!虎!虎!

第九十一章 歐洲人的歐洲(上)

而一部分美國人,也有可能因為政府強硬拒絕「冰島、亞速爾群島換蓋亞那」的建議,對羅斯福政府產生不滿。羅斯福畢竟是個民選的總統,幾個百分點的選民倒戈就足夠讓他的統治止步于第三個任期。
現在就看德國是否願意盡最大的努力避免一場和美國的曠日持久的戰爭了。
「回應?」外交部長里賓特洛甫皺著眉頭說,「帝國元帥,在外交上沒有回應最後通牒一說。要麼拒絕、要麼接受、要麼置之不理。」
而要徹底徹底封鎖英國本土,唯有控制英倫三島中的愛爾蘭島。
「是最後通牒,美國要求我們在24小時內退出蓋亞那,否則就會宣戰。」希特勒語氣陰沉的說。
1942年4月17日上午,1941年12月才被羅斯福重新啟用派到柏林擔任大使的親德的約瑟夫·肯尼迪,很不情願地帶著一份剛剛列印好的最後通牒抵達了氣派恢宏的德國外交部大廈。
結果真的惹惱了德國人,真的假扮日本戰列艦去擊沉了南達科他號和印第安納號,還打死了美國大西洋艦隊的司令官。而且德國隨後還將軍隊派到了荷屬蓋亞那,這下可算是一腳踩上了美帝國主義這隻紙老虎的老虎尾巴了。羅斯福總統更是連和談的機會都不給,直接要求國會通過了最後通牒。
赫斯曼思索著說:「並不是真的要和美國談判,而是一種宣傳戰的手段。或許可以https://m.hetubook.com.com讓羅馬教宗出面,請巴西總統和阿根廷總統共同出面調解。」
在國防部大樓內的統帥部會議室裏面,今天的氣氛居然有點壓抑。雖然希特勒在之前同意了赫斯曼提出的讓德國戰列艦冒充日本戰列艦攻擊美英護航船隊的計劃,但是他並沒有放棄和美國平分世界的想法。
「解放……」希特勒當然知道這個詞兒意味著收費,他想了想,「這個詞兒在美國人耳朵里大概就意味著我們要和他們爭奪南美洲的解放市場。」
可是羅斯福卻直接扔了張最後通牒過來!很顯然,進入荷屬蓋亞那是有些失算了。
他頓了頓,又說:「而且美國現在也不是和我們德國開戰,而是和整個歐洲共同體處於戰爭之中!他們美洲人可以擁有美洲,我們歐洲人就不能擁有歐洲了?美國對冰島、亞速爾群島的佔領,就是對整個歐洲的侵略。」
身為一個愛爾蘭天主教徒的後裔,還有一個因為愛爾蘭鬧災荒而逃難到美國做童工的父親的約瑟夫·肯尼迪,對英國是沒有一絲一毫的好感。在他出任駐英國大使的時候,就主張把英國「出賣」了,結果被親英國羅斯福免職。直到1941年12底,為了要暫時穩住德國,羅斯福又把這個親德的愛爾蘭人派去當駐德國大使。
雖然希特勒政府想要避免戰爭,但是赫斯www.hetubook•com.com曼控制的國防軍總參謀部一直在準備和美國開戰。而開戰的準備不僅僅是軍事和經濟上的,也包括了政治宣傳上的準備。而在政治宣傳上,「歐洲人的歐洲」是早就策劃好的題材。
「美國人要打就打吧!」赫斯曼倒是滿不在乎,他早就知道和美國一戰是不可避免的。
二是德國戰列艦都「大艦扛小炮」,哪怕是406mm的大炮也因為用了「高速輕彈」而出現破壞力不夠的情況。在上一次的「霧海之戰」中,魯登道夫號的406mm主炮就沒有一錘定音的效果,雖然很快就把「南達科他」號打成了浮動的鐵棺材,可是要打沉它卻不容易,3條戰列艦圍著它打近半個小時都沒沉,最後還是讓驅逐艦出馬射了幾枚魚雷才將其擊沉。完全沒有日本戰列艦大和號三兩下就搞定一艘美國戰列艦的威風。
在他看來,打一下讓美國知道德國的厲害,然後再拿下荷屬蓋亞那做籌碼,就能和美國談出一個「美洲歸美國,歐洲歸德國」的和平了。
一是航空母艦的數量不夠,真正可以應付大戰的就是2艘「齊柏林」級。
而這個精於商業,但是在政治和外交上相當笨拙的肯尼迪直到幾天前還以為自己將要干成一件對美國和歐洲都有好處的大事兒——他想促成一個「美洲人的美洲」和「歐洲人的歐洲」互不侵犯的協定。
可是眼看著協議就要達www.hetubook•com.com成的時候,羅斯福總統卻突然宣布恢復向英國輸出租借物資,還宣布要進行護航以防止所謂的日本戰列艦在大西洋破交。
另外,歐洲聯合艦隊中的4條義大利的「維內托」級的適航性存在問題。因為這級戰列艦是為地中海量身定做的,到了風高浪急的北大西洋就要看天出港了。可以在海上作戰的時間比德國和法國的戰列艦都要短。
「但我們還是應該放低姿態進行回應,並且在表面上爭取談判。」
肯尼迪終於明白了,自己和絕大部分的美國人都被羅斯福耍了,這位美國總統根本不想要和平,他從一開始就想要和德國打仗!
「只要拿下愛爾蘭島,英國就肯定會出現親德政府。」赫斯曼接著胸有成竹地保證道,「現在國防軍已經做好了拿下愛爾蘭島的準備,哪怕美國向我們宣戰也不會有任何問題,只要拿下了愛爾蘭和英國,我們就不會被美國打敗了。」
而最後通牒意味著沒有任何談判的餘地,不會有什麼「冰島、亞速群島換蓋亞那」的協議了。
赫斯曼說:「現在大西洋的制海權至少七成在我,英美之間的交通已經非常困難,上回美國大西洋艦隊護送的100多艘英國船隻中只有不到20條船抵達了利物浦。」
「這是一場美洲人和歐洲人的生存空間之戰?」阿道夫·希特勒問。
其實換成德國也一樣,只要德國統一了歐洲,就和-圖-書必然會插手拉丁美洲。拉丁美洲和歐洲的距離其實並不遠,而且拉丁美洲國家和歐洲的關係素來密切,可以說是歐洲文明的分號。
巴西和阿根廷都是天主教國家,無論執政者是否親德,都不會拒絕教宗提出的調停請求,表面的功夫總要做一下的。而這麼一來,至少拉丁美洲的人民會知道德國的意圖。
而3條法國的「黎塞留」級則因為主炮炸膛的問題,現在都回廠大修去了,不解決這個問題,誰敢帶著它們上戰場?
而這樣一份協議也是絕大部分德國人所樂見的,因此肯尼迪在德國的這些日子過得很風光,是總理府、王城官邸、夏洛騰堡宮和波茨坦宮的座上賓。
赫斯曼頓了頓,又說:「雖然我們在未來必然會幹涉拉丁美洲事務。但是現在我們還是應該讓美洲人和歐洲人知道,只要美國同意保證蓋亞那的獨立和自由,並且退出冰島和亞速爾群島,我們就可以從蓋亞那撤出。所以我們應該以歐洲共同體的名義回應而不是拒絕美國最後通牒。」
……
因此,英美現在還是可以利用北大西洋上天氣不佳、海況較高的時機向英國本土輸送一些物資。
「領袖,這是歐洲人和美國人之間的戰爭!」赫斯曼微笑著糾正了希特勒的說法,「我們現在應該讓全世界人民包括美國人民都知道,歐洲共同體對美洲沒有任何野心,我們只想要一個團結而強大的歐洲。至於蓋亞那……我們將會幫和_圖_書助蓋亞那人民建立一個獨立自主的國家。我們去蓋亞那是為了解放蓋亞那,而不是為了征服蓋亞那。」
說白一點,就是美國放棄冰島、亞速爾群島,也不再支持英國。而德國則不再支持日本,同時完全封鎖不列顛島,也別再讓可恨的英國佬成千上萬的跑去加拿大……
另外,拉丁美洲的絕大部分國家都是獨立國家,不是美國的殖民地。這樣的格局對美國而言有利有弊,有利的是美國始終可以和那些混亂的拉丁美洲國家保持距離,在獲取經濟利益的同時不會陷入拉美各國的內部紛爭。而不利的一面,則是美國對拉美各國的控制不夠嚴密,讓外部勢力有很多插手的機會。
之所以還有漏網之船,是因為現在的德國也沒有完全封鎖大西洋的實力。雖然歐洲聯合艦隊實力強大,但還是存在一些短板的。
赫斯曼聳聳肩,「我想這是必然的,一個強大的美國和一個統一的歐洲必然會在南美洲展開鬥爭,這是南美洲各國的國情和大西洋地緣政治決定的。哪怕我們現在退出蓋亞那,美國也不會放棄干涉歐洲和反對歐洲統一的立場。」
所以希特勒在「霧海之戰」后的幾天曾經試圖幫助德國海軍設計戰列艦,想要將在建的H41級戰列艦的主炮換成480mm口徑。最後當然被赫斯曼給擋回去了,420mm的H41級能如期服役就不錯了,如果要換480mm,H41級到1946年都別想服役。
  • 字號
    A+
    A-
  • 間距
     
     
     
  • 模式
    白天
    夜間
    護眼
  • 背景
     
     
     
     
     
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