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一百一十一章 長安兩派
等許敬宗一走,李世民陷入沉思,片刻后對黃玉吩咐道:「傳諭鴻臚卿唐儉,命他攜國書前往突厥。」
這國書非同小可,若是擬寫不得體,說不定會惹得龍顏大怒。
長安。
出兵突厥,撥款的可是兵部啊!
時間一點一滴過去,許敬宗放下筆后猛鬆了一口氣,再抬頭看去,李世民依舊在全神貫注批閱。
李世民只說了兩個字便低頭開始批閱奏摺,許敬宗微微頷首,見黃玉給他使眼色,便朝著一側小案走去。
一派主和,一派主戰。
黃玉悄悄看他一眼,許敬宗這才拿著擬好的國書走上前。
他們還在譴責呢!
房玄齡等人一直閉口不言,此時震驚的抬起頭。
「校尉,將軍找你。」士兵過來報信。
頡利逃遁,又上了求和書,但是軍中的操練卻越來越緊密。
站在平原上,放眼望去地表十分空曠,而這裡是突厥的領地,不遠處空軍正在緊鑼密鼓的訓練。
貓膩,肯定有貓膩!
營帳內,李績及各部下都已在帳內坐定和圖書,等張慎微進去后,李績才道:「頡利的人馬所在地已經被斥候探到,明日我們便拔營。」
這流水的銀子都出去了,總不能弄了個不痛不癢的乞降就結束了吧?
「房相,這事怎麼辦?」有人湊了上來,想跟房玄齡討點法子。
上下仔細瀏覽后,李世民抬頭看了眼許敬宗,眼中頗為欣賞:「許卿才華橫溢,寫得甚為得體。」
黃玉連聲應下,隨後便親自出了紫宸殿。
張慎微感覺自己滄桑了。
許敬宗又驚又喜,連連跪拜在地:「臣螢火之才,怎麼能入陛下眼中,陛下不嫌棄,便是臣千萬年修來的福氣。」
終於,在一干文臣用口才將武將們壓得死死的時候,李世民發話了。
張慎微的傷勢已經好得差不多了,李績為了他,抓了好幾個突厥人,把他們的牛羊全部搶了,然後把人關起來,又找了個精通大唐官話的翻譯,總算把那該死的解藥問出來了。
「……」
陛下不顧朝臣非議偏偏要同意乞降,這事和_圖_書,許敬宗覺得自己摸到了一點門道,但是兵家之事他也不大懂,因此提起筆時,還有些緊張。
黃玉出了皇宮便直奔鴻臚寺。
房玄齡卻搖搖頭,隨後走出了含元殿。
陛下這麼喜歡打仗的人,怎麼會對恨得牙痒痒的突厥手軟?
陛下,居然會答應求和?
從人員,馬匹,武器,還有糧草,這些都是白花花的銀子,兵部砸了進去,眼看就要有個大勝利來給他們添磚加瓦,卻不想半路頡利可汗乞降,他想求和,你就讓他求,別鳥他嘛,咱們是誰,是泱泱大唐,怎麼能讓人家說求和就求和呢?畢竟這關係到銀子的問題,砸進去了,必須有豐厚的回報才可以嘛!
「既如此,便允了頡利的請求,突厥乞降,朕親下國書!」
李世民哈哈一笑,示意他起來,隨後道:「送去吧。」
張慎微收回視線,轉頭便往營地里走去。
許敬宗面帶笑意:「是,臣這就去辦!」
突厥頡利可汗乞降,李靖快馬加鞭上報長安,朝堂上m.hetubook.com.com便分成了兩派。
突厥的疆域,很大!
李世民道:「就這麼定了,退朝!」
這話簡直說到兵部心坎上去了。
李世民嗯了一聲,黃玉便接過國書遞到跟前。
實際上,就連黃玉都覺得有些可惜,這些大好疆土都幾乎收入囊中,若是雙方同意求和,那頂多便讓突厥割捨一些疆域罷了,哪比得上偌大的突厥呢?
風水日晒這麼久,臉上的鬍渣都格外刺手。
李世民看著下方諸臣吵吵嚷嚷,卻沒有絲毫心煩,神情淡淡的坐著看他們說話。
兵部全體員工表示抗議,並且發出強烈譴責!
兵部之人大多主戰,不為別的,只有打仗這事他們才有大風頭可以露,若是得勝歸來,按例兵部是可以下撥大量銀錢的,所以兵部官員基本都是主戰派。
李世民到了紫宸殿,便召來了許敬宗。
朝會上眾大臣已經吵翻天了。
……
從陛下的態度來看,這突厥求和,是鐵板釘釘了。
高士廉想要說兩句:「陛下,突厥乞降雖是好事hetubook.com.com,可大軍出發已抵達突厥腹部,若是現在撤回,恐怕浪費了錢財。」
「陛下,臣已經擬好了,這便是國書,請陛下過目。」
「擬旨。」
而文臣御史,卻主和,在他們眼中,發起戰爭的都是侵略者,突厥人此時是弱勢,對方若是已經乞降,他們還不同意,那便是毫無道義毫無人性,這是欺壓和霸凌,並不是大唐應有的風采。
有人不解的道:「突厥向我大唐乞降,眼下進攻,怕是不妥吧?」
他們兵部,也是要面子的嘛,雖說他們的駙馬都尉已經把兵部的臉丟了大半了,但是……起碼還有一點在不是?
跟隨陛下多年,他們早就猜到陛下的心思。
程咬金更是直接傻眼了。
若戰,大唐將士一鼓作氣和突厥頡利干到底,突厥兵馬強壯,擅長騎射,且是在他國領土,雖有風險,但是若是勝了,偌大的突厥領土便能收入囊中,如同高句麗一般被大唐教化,成為大唐疆土一部分,而突厥人也將被大唐本土融合,成為大唐百姓。
杜如晦和-圖-書眉眼慈祥的看著他們,笑呵呵的道:「老夫身子骨最近不大好,也先行一步了。」
秦瓊和程咬金老神在在的站在,他們邊上,幾個唾沫橫飛的清流文臣講的天花亂墜,但陛下卻依舊連眉毛都沒抬一下。
可此事,不是他一個宦官說了算的。
眼睜睜看著陛下走了,文臣們彷彿打了一場大勝戰,眉開眼笑的結伴離去,剩下一群人,大眼瞪小眼,完全不敢相信陛下居然就這麼草率的做決定了。
許敬宗沉思片刻,終於提筆開始撰寫,越寫,掌心的汗水便越發密集。
眼看著兩人都走了,長孫無忌和高士廉也離開了。
看起來是朝堂議論,可實際上,陛下早就有了打算。
若和,突厥乞降,自然要送上豐厚的貢品,渭水之盟的恥辱洗刷乾淨,與此同時還能彰顯出大唐主震四方的宗主大國之氣,震懾四方,使得蠻夷不敢輕易進犯,且不再勞民傷財,止戰養息,邊境再無戰亂。
陛下的主張,想來是已經深思熟慮過了,打仗的事情,還是交給那幫武將去折騰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