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2章 又要三五年
鄧芝站起身後,將許昌朝會上的所有事情全部一一道出,連帶著將這段時間打探到的情報也一字不落的向劉璋彙報。
尤其是當鄧芝講到荀彧在朝堂上公然與曹操對抗時,荀攸眼中充滿了擔憂。
劉璋這才恍然大悟,必然是鄧芝不虛此行。
目前長安城連幾個宮女都找不到,即便坐了秦公之位,也得憋屈死!
「接下來就慢慢來吧,少則三年,多則五年,關中定然煥然一新!」
「哎,我叔叔的性格就是這樣,從來不願打破規矩……」
遷徙這部分還是比較容易的,只是這些人對於雍涼這麼大的土地來說,杯水車薪。
「公達,不如你寫書信一封,讓文若前來長安吧!」
還是荀攸反應迅速,當即笑著對劉璋拱手稱賀。
「主公,目下真的不能再用兵了!」
可如今天下紛爭,諸侯爭權奪勢,每一天都極為重要。
如果佔據關中還需要益州支應糧草,那這個地方就太過雞肋了。
對於這個結果,劉璋自然是
m.hetubook.com.com
見怪不怪。逃入漢中的幾乎都是關中地區的原住民,他們想著有朝一日返回故土。
即便是劉璋治下也沒有那麼有吸引力。
劉璋對荀攸的計策沒有任何意見,不過對於這件事也頗為頭疼。
荀攸神色黯淡,彷彿已經看到了荀彧的結局。
劉璋眼睛不斷抽搐,剛剛還想著不耽擱一天,這麼會就要耽擱五年了!
如果在涼州發展兩三年,再逐步蠶食關中,就沒有現在這麼大的弊端了。
劉璋坐在未央宮的主位之上,頓時感覺一陣無力,如今的關中果然雞肋。
「益州今年豐收不假,可是從成都平原運往長安,何止幾千里?」
「公達,當初關中的近百萬民眾有一大部分遷入了漢中,還有三四十萬分別逃入了弘農郡和南陽郡。」
「主公,可先召回關中的原住民,等到基本穩定后,再行遷徙人口。」
任誰都知道,劉璋兵鋒指向潁川,也只是時間早晚的問題了!和*圖*書
「謝秦公!」
經歷了一斛糧食五十萬錢,經歷了各種慘絕人寰的待遇,關中二字成為了他們的夢魘。
「遷移民眾事關重大,恐怕不是短時間就能完成的啊……」
「啟稟主公,從事鄧芝從許昌返回,在外求見!」
劉璋之所以將兵馬扼制在長安一線,也是為了不與二人發生進一步的衝突。
「恭喜主公晉陞秦公!」
如今不同了,三分天下有其一,又晉陞秦公,建立公國,已然是制霸于西北!
劉璋眼神一亮,心中升起一絲期盼。
劉璋目光深邃,刻意將要字咬的很重。
只不過當時劉璋一沒有根基,二也沒有在中原發展的心思,實在說不出招攬荀彧的話。
劉璋被這一聲秦公喊得徹底愣了,根本沒有明白怎麼回事。
「主公,得到關中幾乎沒費吹灰之力。」
南陽有劉表,弘農有曹操,二人可都不是善茬!
「臣鄧芝,拜見……秦公!」
再想想自己,恐怕會淪為歷史的笑柄!
「公達,難不成我和圖書要在這不滿萬人的長安城建立公國嗎?」
「哎!難道這就是擴張太快的弊端嗎?」
荀攸被劉璋的想法嚇了一跳,連忙出聲勸阻。
「啊?」
民眾自發遷徙和君主強行遷徙有著很大的不同,而且二者都會造成傷亡。
如果沒有足夠的人口,明年開春的春耕也會隨之耽擱,那麼整個關中的恢復又會擱置一年。
在這個時代,沒有人就沒有糧,沒有糧就無法征戰。
不過這個怨恨的種子一旦埋下,勢必會越演越烈,終有一天會猛烈爆發。
在普通百姓面前,天下諸侯都是一個樣,自私自利!
「有你們叔侄二人相助,漢室也能儘早復興!」
僅僅是運輸的過程就要損耗十之二三,那益州產多少糧都不夠填補空缺。
逃入弘農郡,河南尹方向和逃入南陽郡的流民,幾乎就是董卓強行遷移雒陽的民眾。
這部分人剛剛逃離了水深火熱的關中,誰還會願意主動前來呢?
到了現在這個時候,地域反而不能成為束縛人才
和*圖*書
的關鍵了。「伯苗,快快請起!」
不過鄧芝的適應性非常強,轉瞬間就恢復如初,徑直走到劉璋面前拜服於地。
說是要,實際上就是搶。
劉璋,荀攸二人驚一陣,喜一陣,鄧芝帶來的消息實在太多了。
「讓他進來!」
「百萬石糧食運到這裏也所剩無幾了!」
因此對於荀彧的突然發難,只能忍氣吞聲。
或許鄧伯苗會給他帶來什麼好消息!
目前關中三郡連一萬人都沒有,連駐守在長安的幾萬大軍都無法供給。
太不適應了!
「整個雍涼地區的所有用度,全部要依靠益州供應,完全是入不敷出的地步!」
對此荀攸也非常的無奈,事實就是這樣。
本就不是自願前來關中,經歷了董卓,李傕,郭汜三人的輪流壓迫。
天下所有勢力,可以說劉璋統一天下的幾率最大。
想到歷史上的曹操,在人口百萬的鄴城建立魏國,那是多麼的壯觀?
不過仔細想想,現在的困境好像真不是著急就能解決的。
「是不是想和圖書辦法將這些人給『要』回來?」
食之無味,棄之可惜!
沒過多久,鄧芝從外面緩緩走入。
不論君主多昏聵,也絕對不會將百姓拱手送人。
劉璋言辭誠懇,絕對是真心相邀。
戰端一開,益州軍立刻就會斷糧,絕無戰勝的可能。
就如同劉璋,荀攸的反應一樣,剛剛踏入未央宮時,鄧芝也明顯愣了一下。
人口才是亂世稱霸的基礎,連人都沒有,還有什麼資格爭霸天下?
就在這時,一名士兵跑了進來。
若是在平時,一年的時間不算什麼。
更兼劉璋本人是漢室宗親,不論是實力上還是名義上,都佔據著主動。
目前的曹操還沒有消滅袁紹,遠沒有達到最巔峰的時期。
畢竟歷史上荀彧之死,就與曹操稱公脫不開干係。
當時正值劉璋如日中天,大部分百姓都覺得劉璋會成為最終的勝利者,這才選擇了漢中暫時安家。
實際上第一次在雒陽偶遇荀彧的時候,劉璋就起了心思。
為了一己之私,幾乎不會把百姓的死活放在心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