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出閱讀

明末求生記

作者:名劍山莊
明末求生記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0%
第二卷 一朝英雄拔劍起,又是蒼生十年劫 第四十七章 李信解憂(二)

第二卷 一朝英雄拔劍起,又是蒼生十年劫

第四十七章 李信解憂(二)

「大帥不懼官軍,其他事情不過是如何管理之百萬之眾,此事,不足為慮。」李信輕輕一笑,不在意的說道。
羅汝才說道:「你之前不是說,要以江南為根基嗎?怎麼想紮根河南?」
「爹,此一時彼一時也。」張軒說道。「當初是官軍追著我們打,而現在是我們追著官軍打,再者這一段時間,我們應該也會在河南行動,而許州附近,位於河南最中,不管在何地,只要有警,數日之內就能趕回來,再加上堅固的城池,守上十幾天,難道不行嗎?而且甩開老弱,大軍行軍速度才會更快,與官軍做戰的時候才會更有利。」
「哦。」李自成聽李信的口氣,說道:「卻不知道你有什麼高見。」
「這些投奔而來的流寇,焉知可信不可信?」李自成問道。
這已經從理念層面進化到了實行層面了。
「大帥可將大軍分為兩部,本部精兵,與他鎮守兵。」李信一開口,將吸引了李自成的注意力。
茶水涼了,李自成與李信都沒有喝上一口。
「憑之。」羅汝才說道:「這事情都試過,當初陝西剛剛起兵的時候,凡是據城的全部被剿滅了。只要到此遊走的,才能https://m.hetubook.com.com活下來。」
李信說道:「大帥的擔心,並不是沒有道理。但不是問題根結所在。做大事,首先要名正言順,名不正則言不順,言不順則事不成,大帥想要委任外官,不知道以何名義?號令諸多義軍,請大帥速速定下名分,然後以此名分,號令大軍,有名分大義在,諸將都從龍之心。甘心效力。即便有些反覆,大帥大軍在手,反手克之,又有何慮?」
「大帥也何必擔心他可信不可信?」李信說道:「用人之道,以勢驅之,以利誘之,如果非要信任才能用,大帥何以以百騎之師,致百萬之眾?彼也為流寇,乃官軍之死敵,官軍必要滅之,而大帥委任為一地之主,作威作福。他豈能不願意,如果官軍來剿。他為他自己也要與官軍激戰,大帥也平白多了可戰之兵,而將這些人帶在身邊,不僅僅臃腫無用,還要擔心他反覆于腹心之地。」
「名分大義。」這四個字一出口,李自成的眼睛都亮,立即說道:「我寸功未成,難道就能登大位?」
他先給李信介紹了營中具體勢力分佈之後,說道:「先生,以為這個m.hetubook.com•com時候,該如何下手?」
「以當今的局面。九五至尊都為時過早,外人聽來不過沐猴而冠。」李信根本沒有聽出李自成話語之中的渴望,往下接話,徑直說道:「不過,稱將軍,或總管,都督之職,卻是合適。大帥應該匯合諸路義軍,讓諸位義軍統領推舉大帥為大將軍。定下君臣名分。」
李自成心中冷笑,暗道:「如果要分兵的話,哪裡需要你來說。」
「本部精兵,自然是大帥麾下主力,是能與官軍野戰之軍,外鎮守軍,卻可以將投奔大帥的其他義軍分派出去,讓某鎮守某地。本地就食即可。如此就可以大大減輕了本部的糧食壓力。」李信說道。
就在李信與李自成密談的時候,張軒也在與羅汝才商議。
任何事情從理念層面其實都並不是多難的,真正困難的地方,都是在細節之中。
「高見不敢當,不過是區區拙見而已。」李信說道:「百萬之眾,大而不當,行軍困難,而且就食也困難,不若分兵。」
他一心想將李自成所部從流寇改造為政權,如此一來,他也能成為開國元勛。
李自成有幾分怦然心動,他起身來回踱步,他和_圖_書覺得這事情可行,但是又有擔心,好一陣子說道:「我還是擔心,他們如何不效忠於我該如何?」
李自成大感興趣,牛金星雖然只是一個舉人,但是沒有混過官場,對政府運營這一套,不過是隔岸觀火而已,根本找並不到要害在什麼地方。說些大話空話是可以的,但是真正到如何實行就不行了。
李信思索了一會兒,他之前畢竟沒有深入義軍之中,也不了解義軍之中,還有這樣那樣的問題,沒有想過義軍之中的具體問題,不過想來也是理所當然。他說道:「大帥如今正是用人之際,當示之以寬,當天下抵定之後,大帥想怎麼樣,就怎麼樣。」
這不僅僅要所謂的名分大義,還有各級將領的職權與安排,哪至於地方官的設置。軍中的法度。李信信口捻來,很容易為闖營夠建出一套粗略的官制。
李自成所面對的問題,羅汝才同樣面對,軍隊大規模暴漲,羅汝纔此刻算起來已經有三萬戰兵了,其中騎兵兩萬,步卒一萬,而張軒所部三千人左右,也算是步卒之中一部。依附羅汝才的老弱,更是有十萬以上。
李信所有目的,都是想將李自成所部改造成正規軍。
https://www.hetubook.com.com然李自成的義軍也不是毫無長處,單單就軍法來言,其實是繼承了明軍很多地方,再在加上了李自成的個人意志而已。而且李信也不是不想給闖營構建一套嚴密的官制,而是用不到。
張軒所說的,雖然並不是假話,但是並沒有說完。河南的旱災,讓張軒根本不忍心去看,一路走過來,白骨露於野,千里無雞鳴,為了求一頓飽飯。殺人劫掠,無所不為。甚至吃人更是家常便飯。
「不是我想紮根河南。」張軒說道:「而是我們需要人才。需要能治理天下的人才。否則即便到了江南,我們用誰來治理天下,用誰來當州縣官嗎?如果我們不能培養一些人出來,那些江南世家能將我們給玩死。而這樣的人才不歷練,是找不到的。故而我們先屯兵一兩地,歷練出一些人才,不管將來打下何地,都能迅速治理。那時候根基就穩了。」
必須恢復生產,那麼只產一粒米。
這時候羅汝才的好名聲起了作用。算起來羅汝才雖然名頭沒有李自成的響。但是在綠林好漢之中卻也不弱,投奔羅汝才的人也不少,而且大部分都是綠林好漢,雖然軍紀什麼差一點,但是整頓整頓就能上陣殺敵,https://www•hetubook•com.com也算是好事。
而李信這一套,簡直是因地制宜,對闖營再合適不過了。
「而且大帥也可任命地方文官,命就地屯田,為大軍解決糧食問題。臣從北來,許州附近縣城,都已經搖搖欲墜,只需大帥遣一旅偏師,就能擊破各縣,將百萬之眾,安置數縣之內,期年之內,大帥得一糧倉也。」李信說道。
「爹,如今局面我覺得,我們應該勸李自成派人接管各縣城駐守。」張軒此刻正對羅汝才說著。
「好吧。」羅汝才想起自己攜帶太多的老弱,說道:「這件事,我去與闖將說,不過,我們要選何地?」
李自成與李信交談,都忘記了吃飯,知道夜深才放李信離開,李自成思索李信的話,一夜幾乎沒有怎麼合眼,第二天一早,立即擊鼓聚將,將所有大大小小的頭目將領全部都召集過來,但是他第一個見的還是李信。
李自成百萬之眾路過,從客觀上又加重了地面上的負擔,因為打劫士紳的糧食,讓更多的人活下來。但是張軒也知道,這樣下去如果不事生產的話,只能放棄河南。河南也會死更多的人。作為河南人他於心何忍。
「無所謂何地。」張軒說道:「附近都是一馬平川,只要城池完好便行了。」
  • 字號
    A+
    A-
  • 間距
     
     
     
  • 模式
    白天
    夜間
    護眼
  • 背景
     
     
     
     
     
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