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卷 漢賊不兩立,王業不偏安
第四十九章 風起南洋(二)
八十年,荷蘭與西班牙的恩怨都可以追溯到八十年前,只是這麼多年來,西班牙不管怎麼樣都不肯承認荷蘭。今日終於有一個了結。不過總督大人,隨即不關心這一件事情了。
「怎麼回事?」總督大人站了起來,推開玻璃窗。他的辦公室在二樓,類似現代建築模式,他從二樓向外面看去,卻發現洶湧的人群沖了過來。本以為是什麼土著暴亂,卻發現衝過來的都是白人。
「我鄭家是朝廷的鄭家。凡是當以朝廷做主。」
「我鄭家再做決斷不遲。」
這天底下好事都是他們的。反正出了事情,也是他鄭成功擔著。
只是他並不知道,他想出來的,很多是他想象出來的鄭芝龍,而不是真正的鄭芝龍。
詢問起剛剛發生了什麼事情。
「先叫南洋的商船回來。」鄭成功終於說話了。說道:「比起財貨來說,還是我鄭家子弟的性命重要。還有將讓四叔,將這消息傳給陛下,聽聽陛下的意思。」
被壓制消費慾望的貴族們,總就要反彈了。或許會因為剛剛和平幾年之內,還沒有多少錢消費,但是決計不會太長的,也就是說將來一段時間之內,東西方的貿易額和-圖-書將來大規模攀升。
「不行,這一件事情,不能驚動朝廷。朝廷現在想發財想瘋了,當今在浙江的時候,就想往海上插一手,當時力有不逮,而今這借口送上去,這海上的事情,可就不是我們說了算了。」鄭聯忍不住說道。
不過是時間問題而已。
「總督大人。」一個人從門外沖了進來,大聲說道:「和平了,西班牙承認尼德蘭獨立,我們勝利了。」
「是。」下面的人不管服氣還是不服氣,鄭成功在家裡這一段時間,看似什麼也沒有做,但是不知不覺將這個家主之位做穩了。縱然有些人還不服氣他。但是鄭成功的命令,沒有一個人敢反駁。
是保持現狀,維持和平,忍受利潤的下降。還是冒險進取,用武力去博取財富,兩人之間立場分明,誰也無法說服誰。
而鄭氏作為這個國家的貴族,如果真撕破臉的話。對荷蘭東印度公司來說,並不是什麼好選項。
與歷史上不同,鄭芝龍之死,給鄭成功心中留下一座豐碑。時間長了,鄭成功越發念鄭芝龍的好,忽略鄭芝龍的差。特別是在南京之敗后,鄭成功在守孝期間m•hetubook•com.com,日日反省自己。時不時的想,這一件事情,父親在的話,會如何辦?
讓鄭成功如何不鄙視這些人。當時他萬般不願意投奔張軒,畢竟自己獨立一方,怎麼也好過為人臣子,是他們一心安穩,百般勸說鄭成功,說各種話的都有。而今達成他們所願了。他們又不想讓朝廷插手海上事務。
所有東西方貿易都要被鄭氏從裏面抽一分利潤。對以發財為目標的東印度公司來說,卻是眼紅的很。
鄭成功的消息傳遞給鄭鴻逵,鄭鴻逵立即從舟山到了南京,來拜見張軒。
但是漫長的戰爭終於要結束了。
卻是剛剛一艘從歐洲來的船隻,帶來了歐洲的最新的消息。哈布斯堡王朝與反哈布斯堡王朝正式談判,談判到現在還沒有到簽字的地步,但是也差不多了,全歐洲都知道,這再無懸念了。
而這個時候,鄭成功也得到了消息。
卻見這個時候,他們聽到了港口處的歡呼之聲,乃至有一聲聲炮響。
卡爾說道:「總督大人,您現在看?」
而鄭氏卻把持了東西方貿易的關鍵環節。
總督大人聽了,輕聲嘀咕一聲,說道:「我以為那些老頑
https://m.hetubook.com.com固,一輩子都不會承認現實的。」
在這一件事情上,多爾袞自然不會吝嗇。
說實話,他剛剛已經將事情想明白了。
如果沒有辦法的話,也就罷了。但是而今他找到了備用方案,又有人一力支持,他為什麼不試一試?
本來停滯的與清談判事宜,在這個消息傳來之後,一下子進入了快節奏之中。雙方几乎是一拍即可,荷蘭人也派使節去了北京,幫助清廷建立水師造船場,當然了,這一切都是生意。需要花錢的。
此刻也是如此。
此刻的鄭成功正在家中守孝。
「而且,你們以為我們不說,朝廷就不知道了。既然都要知道。是從別的途徑知道,還是從我鄭家知道,就不一樣了。」鄭成功說道:「不過,諸位說得也對,紅毛夷忘記了我鄭氏的威名,就讓他們漲漲記性。」
總督大人思考片刻,一拍桌子,說道:「絕對不允許鄭氏把持在東亞貿易,是決計不可的。」
「整什麼軍,備什麼戰?而今我們鄭家的主力,都在四叔手中,而四叔駐紮在崇明,不調回來四叔。我們拿什麼與紅毛夷打?」立即有人反駁說道。
二來是,他看到了東西方貿易的
和-圖-書
回升。鄭成功未必是張軒的純臣,但卻也知道,在事不可為的時候,先等著,侯著,時刻準備著,而不是這個時候為一點小事,與朝廷鬧翻。
鄭成功轉過身來,目光之中帶著一絲嘲諷之意,一閃而逝,就好像是人的錯覺一般。說道:「從再次臣服朝廷之後,你以為海上的事情,還能是我們一家說了算嗎?」
但是鄭氏各級首領都過來拜見,卻見鄭成功一身孝衣負手而立,看著上面牌位——「先考大夏越閔王鄭公諱芝龍之靈位」,他心中暗道:「父親,如果你在的話,會怎麼做?」
卡爾說道:「上帝保佑,一切順利。」
「卡爾。」總督大人說道:「這一件事情,就交給了,公司在東亞的所有兵力都交給你了。我信任你的能力,我們希望能在泉州慶祝我們的勝利。」
「我鄭氏縱橫海上怕過誰來?紅毛夷不老實,打便是了,用得著在這裏商議這個。整軍備戰就行了。」有人說道。
「傳令下去,修整船隻,火炮,並向朝廷要一批火炮,準備打仗。」
鄭氏作為海上霸主,在各地都是自己的消息源,而清廷來使並不是太隱秘的事情。時間長了,也就傳開了。鄭氏得到了消息和-圖-書,自然要報了上來。各種消息都彙集到了鄭成功的手中。
自從這一場戰爭開始之後,東西方的貿易就落入低谷之中。原因很簡單,不管是荷蘭,西班牙,葡萄牙,英國等國家,都將精力投入到打仗之上了。哪裡有錢賣中國的貨物。
一來是,麾下想要動武的一排蠢蠢欲動,他似乎已經壓制不住了,如果硬壓下去的話。恐怕他的位置就會動搖,他雖然知道他即將卸任,如何卸任卻是一個問題。
當初鄭芝龍與張軒談判的時候,他也是其中一員,與張軒也是有過一面之緣的,對張軒的心思揣摩的也很到位。
「大木啊?如此一來,這海上——」
他總就不想狼狽的離開巴達維亞。
真是因為交過手,明白中國,哪怕是一半的中國,也不是其他土著一般,是一個能夠輕易壓制的國家。
「但是,這也不行,那也不行,快商量出一個對策啊?再慢,我們在南洋的商船,可就要出事了。」
不過,張軒畢竟是皇帝,縱然張軒非常勤政,從來沒有拒見大臣。但是想要見到張軒,也是要大費周章的,最少先上摺子說明情況。於是乎,關於南洋現狀,已經清廷與荷蘭之間動靜的奏疏就來到了張軒的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