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 炎立
第六十一章 迷信
「難怪這廝身為勛貴之首,還參与這等事?」
「呵呵!」金仁問笑了起來:「三郎,我教你個乖吧,我這個左領軍衛將軍出京才是實的,在長安就是個虛的,啥公務都沒有的!只要不碰兵事,作什麼都沒人管我!」
「千秋節那天,李敬業請你去他府上做客!」金仁問將一封名刺遞了過來。
原來唐代武將的實職頂峰就是十六衛大將軍,在往上就是宗室和勛貴才有的虛職,金仁問所擔任左領軍衛將軍便是其中之一,這十六衛大將軍中,除去統領餘下4衛是左右監門衛、左右千牛衛(南衙禁軍)的四人之外,其餘十二人平時都只是遙領全國的各軍府,而實際上管理各軍府的是當地的折衝校尉,只有出征領兵時,這十二人才真的有軍隊可以統帥。像金仁問雖然名義上他有協助管理宮廷禁衛,外府射聲番上之人,還有皇城西面輔助以及京城、苑城諸門等一堆責任,但實際上這些事情都有具體的和_圖_書官員處置,除非天子專門有下詔書任命他來處置這些事,他擅自插手只會引來御史的彈劾。
「他李敬業也是臣子,難道不用參加?」
「要買的?」王文佐皺了皺眉頭,他想買的東西太多了,但一時間卻想不起來,金仁問見他這樣子,笑道:「也罷,有時間我們就一同去兩市逛逛,權當是散心!」
「自然是天子宴席結束之後!」金仁問笑道:「聽聞李府姬妾之美不亞於宮中,三郎你身邊也沒有個女子侍候,要不要去看看?李敬業這方面還是很大方的!」
金仁問府。
「協掌宮廷禁衛,外府射聲番上之人,還有皇城西面輔助以及京城、苑城諸門!」金仁問念叨了一番:「兵部是這麼說的,但我出外之時,這些事情又都是誰在管呢?」
聽劉七這番安慰,劉為禮鬆了口氣,低聲問道:「當真如你說的那樣,只要我們一起事,中外便皆有人響應?」
「不成也不怕,和_圖_書我還有後計!」劉七冷笑道:「你放心,皇后遇刺,第一個要找的人絕對不是你我!」
「為何?」
「所以你也不用太擔心了!」劉七道:「那伍小乙先去平康里,顯然是去自己老師那兒準備後事。此人如此孝義,若真要出首,又何須等到現在?」
「想必是另有其人吧?」
「罷了,馬上就要去百濟了,還帶個姬妾,麻煩死了!」王文佐連連擺手,他現在一門心思就想和長安關係越少越好,尤其是這個野心勃勃的李敬業,恨不得從來就不認識,怎麼會去赴他的宴?
「此人本為袁本初兄弟、曹孟德一流人物,好亂樂禍之徒,又有什麼奇怪的!」劉七冷笑了一聲:「長安太平已久,像李敬業這種人物不知有多少,如枯柴滿地,何談太平二字?」
「那我就回絕他了!」王文佐的反應倒是在金仁問的意料之中,他拍了拍那名刺,道:「對了,你就要回百濟了,有什麼要買的,長m•hetubook•com•com安兩市可以說百貨具備,乘著這個機會一次都買齊了吧!」
「左領軍衛將軍!」
「嗯!」劉為禮聽到這裏臉色微和:「我只是覺得當今天下太平,也不像是有大事發生的樣子吧?」
「那太好了!」王文佐笑道:「不過仁壽兄你公務繁忙,能抽得出時間嗎?」
「呵呵呵!」劉七笑了起來:「原來在禮兄到現在還不相信,也罷,我便與你說開了吧?那天在西市胡廟裡與我會面那人你記得不?還有,我當初給小乙那一袋子黃金通寶是哪裡來的?還有你難道忘記了我是從哪裡來的?」
「千秋節?這是什麼日子?」
劉為禮臉色大變,貞觀朝留下的重臣經過高宗登基以來十余年的清洗傾軋,還始終不倒的只有李績一人,如今他雖然已經基本退隱幕後,但政事堂每隔三五日都會將大事送至他府上。若是皇后突然亡故,正常的操作就是給太子的母家加官來支持,但偏偏武家當時是寒門m•hetubook.com•com,並無傑出的人材。那就只有請李績出山來輔佐太子了,到了那時,李績四朝老臣,兩度託孤,上一個這種人,便是大晉高祖宣皇帝,身為其嫡孫的李敬業,自然水漲船高,可謂是躺贏,贏麻了。
「若是皇后突然亡故,天子有疾,那朝中可以託孤的重臣是何人?」
「這倒也是!」劉為禮嘆了口氣。在宋代儒學理學化、哲學化之前,漢代建立的儒學是有非常強的神學化、神秘化傾向的,尤其是對天命的解讀和預測,更是極為看重。其表現就是讖緯之學盛行,上至天子大儒、下至平民百姓,都汲汲於徵兆、天人感應、陰陽五行,尤其是讖語,更是極為看重。雖然魏晉之後日漸衰落,劉宋后讖緯之書亦受到歷朝查禁,所存僅少量殘篇,但在民間還是有極高的號召力。劉七方才說的那兩句童謠,就在河北、河南、關中地區十分盛行,多有將其解釋為劉氏當興,他也因此才參与了這一陰謀之中。
「都一樣和*圖*書!」劉七笑道:「白衣壯士高九尺,手握金刀起東方,不錯,你名在其中,可我也姓劉,不到最後,誰也不知道這到底是誰,對不?大伙兒都是拿命去賭的。天位非智力可取,可若是命中注定有,即便有一兩個宵小之徒,難道還能改變命數不成?」
「好像是宮廷禁衛,上番之府兵啥的吧?」
「不錯,這官職是做什麼的?」
「官大的沒兵權,官小的沒地位,這不就是大唐版的大小相制嗎?」王文佐心中暗想。
「就是天子的生日!」金仁問道:「每年這個日子天子都會出宮與百官百姓同樂!」
「七兄所言甚是!」劉為禮聽到這裏,已經是心悅誠服:「那若是小乙行刺未遂呢?」
「公務繁忙?」金仁問笑了起來:「三郎,你還記得我是什麼官職嗎?」
「天子患有風疾,太子年幼,國事託付皇后、后戚家也非大族,重臣宗室多被誅殺,這叫太平無事?」劉七冷笑道:「你覺得李敬業為何要冒著族滅的風險摻和此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