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卷 天師正位
第二百八十章 一代天師 佛道共尊
「就算日後父親大人閉關、飛升,那沈氏和張元吉再想整出什麼幺蛾子,怕是也無一人肯配合他們行事了!」
然後又需要數千道士,幾百名高功一起誦經祈禱,施法酬神等等。
眾道誦經畢,張牧之縱使知道此乃虛禮,亦不由感到振奮,心中突然福靈心至,一道清氣從頂門飛出,在空中凝結為畝余大小的一團祥雲。
四個老道士一起念誦一句,頂上都有清氣衝起,青蓮、祥雲和他父子二人頭頂的祥雲交匯在一起,發出道道青光。
赤都神將感應了下張牧之身上氣息,忍不住心中嘀咕:「當時在鶴鳴山中初遇時,這小子神通法力尚入不得我眼,全仗那寶貝法印壓制我。」
此經本不是朝賀慶祝的經文,但今日張牧之滅殺六天魔王,使世間眾生不再為六魔所惑,正合仙家「無量度人」之意,故而當代天師提議眾道齊誦此經作賀。
張牧之遲疑了片刻:「這……禮數會不會有些過了……」
赤都神將本鬼王出身,被斬邪劍斬去惡根、邪念之後只剩下至純的陰氣,如今正欲煉陰成陽,成就純陽之身。
另一個稍矮些的老道,生的滿面虯須,面黑如鐵,大笑起來聲如銅鐘:
張懋丞剛欲再說話,突然又停下來,似乎感應到什麼,起身大步朝堂外走去。
其中一位身材高大,長髯及腹的老道笑道:「你立下如此大功,修為也精進的極快,可稱我張家自虛靖祖師之後第一人!我等來迎一迎你也是應該的!」
「仙道常自吉,鬼道常自凶,高上清靈爽,悲歌朗太空,唯願仙道成,不願人道窮!」
「父親大人用心良苦,經過今日這一場,我繼位天師當再無阻礙!」
「張元吉只是個被寵壞了的紈絝,如何能服眾?張懋嘉好歹也是陽神真人!」
畢方道人笑道:「此全賴道友誅滅六天魔王之功。」
張牧之又思量片刻,點頭道:「父親大人所言極是,不過眼下已是四月中旬,父親準備讓孩兒何時正位?」
「若按原來的歷史演變,父親大人羽化飛升后,其弟張懋嘉敢和張元吉爭位,恐怕暗中就得了這些長輩和族人的支持。」
一道金光從洞中飛出,落地化成騎著墨麒麟的張牧之和畢方道人。
羅天大醮是道教齋醮科儀中最隆重的活動之一。
張懋丞帶著眾道走在街上,路上百姓,無論官紳士民皆躬身避讓,然後便不斷有道士從諸多道觀中走出來,自發彙集到隊伍中去。
「諸天氣蕩蕩,我道日興隆!」
眾道士都是神情肅穆,腳下生風,浩浩蕩蕩地往前走,步履之中帶起陣陣清風,吹得行人紛紛掩面。
但也是著仙衣,帶金冠,手中或持如意,或持寶劍,個個都是www.hetubook.com.com體放金光,一派仙風道骨的氣象。
「一者是來賀吾兒將六天魔王徹底煉殺,自此魔患消弭,正氣昌隆,二者是因你道行大進,天仙正果可期,些許禮數,倒也當得!」
於是上清鎮上的諸多百姓都見到了一副難得一遇的奇景:
張牧之突然笑道:「既然要造勢,不防再大胆些!父親可給全真教下那些道士也一併請來!對了,給佛門那些有名的寺廟也送去帖子。」
「吾兒繼位后,我欲廣邀同道舉行羅天大醮,如何?」
伏魔殿前的廣場上,眾道士一起收了種種異象,張懋丞抬手一揮:「抬雲輦上來!」
「這小子是怪我沒有跟隨他去除魔……不是你讓我去黃河邊看護那條小龍去了么……」
「吾兒且上去安坐,咱們一起回家!」
赤都神將站起身來,恭敬地退到張牧之身後:「張天師將攜眾道來迎,主公可在此稍候片刻,全了禮數方顯主公威儀。」
祥雲形如田田蓮葉,中央托著三朵含苞未放的蓮花,蓮花上又懸著一口西瓜大小的寶鍾,其色古樸無華,散發著道道青光,正是一口混沌鍾。
張牧之哈哈一笑:「除魔衛道乃是你我修行人的本分爾!」說著抬手一指,頂上懸著的混沌鍾化成一道清光引入袖子里去了。
廣場上一眾赤袍、青袍道士知曉此刻正是展現道家氣象之時,紛紛震動天門,將自家所修元神升到空中。
一道道五色雷光從指尖飛出,然而卻不爆開,而是相互糾纏在一起,然後慢慢平復下來,變成了一個一般無二的雲輦。
「孩兒正好憑此機會整頓佛門上下,看看這天下僧侶中哪些能為我所用,哪些是信偽佛,修偽經的假和尚?」
「父親不知,孩兒在鄱陽湖時曾偶遇釋迦摩尼涅槃入滅前留下的神念,他親口讓我繼任為佛門彌勒尊者。」
「看這紫氣東來的異象,吾兒定然是除魔功成,才得此大功德、大氣運加身!」
「我張家自虛靖祖師成就天仙后,歷代天師都是陽神飛升,不料如今你父子二人都有天仙之望,這真是天大的喜事!」
又過了十幾個呼吸,只聽幾聲金鐘玉罄鳴響,張天師帶著一眾道人穿過月亮門,陸陸續續來到進入伏魔殿前的廣場。
四個老道士一起大笑:「善!」
「神將也來!吾兒出關在即!」聲音從門外隨風傳來。
但見包括張牧之、張懋丞在內的眾道士俱都斂容肅穆,語氣鄭重地念誦:
張牧之進入伏魔殿時是隆冬時節,如今卻是春光正好。
東方大上清宮頂上突然顯出層層疊疊的祥雲,祥雲中又有蓮花、清氣、金光等種種瑞相。
「人道渺渺,仙m.hetubook.com.com道莽莽;鬼道樂兮,當人生門;仙道貴生,鬼道貴終。」
張懋丞轉頭赤都神將吩咐:「神將腳程快!可先帶著天師府中諸多護法神將前去穩住吾兒,我當召集府中眾道士親往上清宮迎接!」
「神將棄邪歸道,如今法力積蓄已至圓滿,再進一步便得純陽,吾兒繼位天師後有你護道,我無憂矣!」
赤都神將聽了這鐘聲,腿腳都忍不住一陣發軟,好不容易鎮定下來,抬頭往天上一看,但見層層疊疊的紫氣從東方而來,瞬間就鋪滿了天空。
接著光芒一閃,虛空中出現了個一人來高的空間破洞。
「才短短几個月不見,我這便宜主公就已有如此氣象了么……」
袖中又有一道青光飛出,十幾個身軀高大的黃巾力士現身出來將雲輦抬起。
赤都神將被唬了一跳,臉上所有的淡然之色皆都消失不見,連忙站起身來大踏步往外走去。
「我這位護法神還沒來得及發揮什麼作用,他就強橫起來了,這還要什麼護法神?」
「吾兒不知,你在伏魔殿中降魔時,為父早已將請帖都發出去了,屆時我正一三山,包括遠在北方的諸多同道都將前來參与此事。」
且說空無一人的伏魔殿中,突然又一聲洪亮的鐘聲響起。
「諸天氣蕩蕩,我道日興隆!」
「吾等恭迎靈威真君除魔功滿,得成正果!」
「如今這才幾個月不見,他就精進到這般境界?只看法力就已經不下於我了,再加上他一身法寶,所修雷法又厲害……」
「父親無需憂慮,釋迦摩尼曾傳我三法印和金蟬佛寶,只要是修佛之人,任他法力如何廣大都奈何我不得。」
張牧之謙遜了一句,隨後果然不再往回走,就站在伏魔殿前的台階上等待。
龍虎山下上清鎮雖然不大,但大大小小的道觀也有一二十座。
「祥瑞!祥瑞!雷祖率眾仙神顯聖了!」
「北都泉曲府,中有萬鬼群,但欲遏人算,斷絕人命門。」
只是這四人年老體衰,已經天仙無望了,頂上三花不如張牧之、張懋丞兩人那樣透著一股生機勃勃之意。
「天師放心,為主公護道乃是本分,屬下自然會盡心竭力!」
嗣漢天師府中薔薇、海棠等各色花兒次第盛開,古木老藤也都發了新葉。
那些護法神也退至廣場外圍,各持兵器、法器站定,護衛壇場,充作倚仗。
四個老道士一起點頭:「確實如此!我張家氣數愈發昌隆了!」
如今這廣場上幾百道士,其中十之七八都姓張,聽了這話個個喜笑顏開。
天師府中,張懋丞揮手喝退了帶著張元吉來問安的沈氏,和張牧之一起去靜室相談。
張懋丞也被張牧之的言語鼓動了豪情,忍不住和*圖*書哈哈大笑道:
廣場外一眾金甲神將也屏氣凝神,安靜地等待著各位真人前來。
旁邊四位白須白髮的紫衣道士都是張家之人,按輩分還算當代天師張懋丞的叔伯,個個皆有陽神真人的修為。
張牧之衣袖一揮,將那金色符篆收起,隨口道:「你起來吧!我並無怪罪之意,各位神將多年來護持天師府有功,也起身便是。」
雷祖旁又有一尊同等高下的龍首人身雷神法相,腹大如鼓,一手捏雷印,一手持雷鞭,寶相莊嚴,氣勢恢宏,正是當代天師張懋丞的陽神。
「父親大人先請,孩兒跟在您身後,咱們一起回去吧。」張牧之躬身笑著相請。
張牧之再次朝四個老道躬身:「晚輩縱使有些微末功勞,也不好勞動各位尊長大駕!」
張牧之連道不敢,隨後微笑著朝四方躬身致謝,同時在心中翻動起各種念頭:
赤都神將連連點頭,將身一縱化成一道黑光衝天而起,同時口中大呼:「諸位神將且隨我去迎接我家主公!」
張牧之將身上金甲隱去,然後又將墨麒麟收起,抬手一按便將空間裂隙完全消弭:「自今日過後,這伏魔殿,鎮魔井就成了擺設了……」
當代天師張懋丞走在最前,左右兩側是四五名同樣身著紫衣金冠的道士,連頭髮鬍鬚都白了,顯然也是修行有成的高道。
然而眾生哪裡肯聽勸?依舊跪地拜個不停。
前方有幾個年輕的道人手持竹笙、金鑔、玉罄等樂器吹走其道家雅樂,眾道各按出處修為排好班次。
赤都神將心中大震:「那六個老傢伙真的被小道士滅殺了嗎……」
「吾兒道業果然高深!」
張懋丞心中震驚,許久后才鄭重問道:「此事牽扯太大,恐怕屆時西天極樂世界哪些佛陀菩薩都要出來生事,吾兒有把握嗎?」
張牧之大喜:「那是再好不過了!孩兒也許久未見叔父了!」
四個老道士看見這「父慈子孝,闔家和睦」的場景更覺欣慰,都忍不住撫須點頭。
赤都神將滿腹委屈不敢說出口,只是再拜:「屬下沒有從黃河岸邊及時趕回,有失護法神的職責,實有大罪!」
「若那密宗諸佛也來鬧騰,孩兒正好和他們辯一辯,看看誰是正法,誰是邪徒?看京城中邪佛失了靠山還如何囂張?」
赤都神將現身後單膝跪在台階上:「屬下恭迎主公除魔功滿,得成正果!」
再后則是許多身著赤袍、青袍的道士,頭上或是玉冠,或是木冠,或是純陽巾,混元巾……
「說到底還是自家修為決定一切,偌大一個張家需要一個修為能鎮壓當世的人庇護。」
接著張牧之就帶著畢方道人往外走,剛打開伏魔殿門,就見空中一道黑色法光墜落下來。
其餘眾道https://m•hetubook•com•com士的陽神也在祥雲中現身,他們都未修鍊《天心五雷正法》,故而陽神都是自家本身的模樣。
「吾兒從入伏魔殿那日算起,至今日正好一百零八日,此為天罡地煞圓滿之數,乃大吉之兆!」
兩人都有直追天仙的法力,雖一修神道,一修仙道,論道時卻能彼此印證,均感受益匪淺。
道道金光從空中垂落下來,百余名金盔金甲,手持各式法器的護法神將現身,一起在台階下的廣場上跪地拜道:
「咚!」鐘聲在響,層層疊疊的金光瑞相之中,一尊騎著墨麒麟的雷祖法相顯化而出,高有丈六,身著金甲紫袍,持金鞭,捏法印,腦後光輪燁燁生輝。
僅過了片刻,嗣漢天師府中便中門大開,張懋丞一身華麗的紫袍金冠,帶著幾十位裝扮齊整的道士一起出了府邸,大步往大上清宮而來。
「羅天大醮要請一千二百位道家大神前來,看他西天諸佛菩薩可敢在三界眾神面前我撕破臉?」
「咚!」一聲清亮、悠揚的鐘聲響起,場中眾道士聽了都忍不住心頭一靜。
羅天,即諸天,網羅諸天諸地之意,需得同時設一千二百名神明醮位,也就是召請一千二百位神明下界。
張懋丞撫須而笑:「吾兒無需擔憂時間不夠,今年乃是閏四月,我準備五月讓位與你,然後在端午之日舉行羅天大醮!」
而且並非將此經六十一卷全都念完,其中「第一欲界飛空之音」最適合當下之景。
不提赤都神將在哪裡黯然神傷,只說張牧之在台階上等了片刻,突然側耳聽了下:「到了!」說著就開始整理了下衣冠。
赤都神將雖算張牧之的下屬,面對當代天師卻不怯懦,只是抱拳笑道:
說著從袖中取出一枚金色符篆,雙手捧過頭頂:「這是孽龍馮夷氏的神職符篆,主公可憑此任命新的黃河水神。」
「小子年幼德薄,豈敢勞動父親大人和各位真人、同道來此?」
《度人經》即《靈寶無量度人上品妙經》,又稱《元始無量度人上品妙經》《太上洞玄靈寶無量度人上品妙經》。
經文旨在弘揚道家「仙道貴生,無量度人」之理,教導世人光積功德,奉行諸善,以至消災解厄,渡人成仙。
剛出了正堂,只聽極遠處似乎朦朧的鐘聲傳來,其音古樸而悠揚,好似大道鳴響。
父子兩人又客套幾句,張懋丞才笑著道:「今日來的倉促,沒來得及準備什麼朝賀的科儀,不如眾同門齊頌《度人經》為吾兒作賀,如何?」
父子二人相互謙讓起來,張牧之見實在推脫不過,只好道:「父親大人稍待!」說著伸手一指!
張牧之低頭看了赤都神將一眼:「六魔倒是勉強除盡,正果卻還遠呢!倒是神將,這些時日在天師
www.hetubook.com.com
府中逍遙否?」張牧之連忙擺手推辭:「世上豈有父親步行,兒子安坐的道理?」
父子兩人開始商議天師繼位之事的細節。
不明就裡的百姓,無論官紳、士子、商賈、農戶都一起跪地叩拜起來。
當代天師張懋丞帶著四個紫衣道士來到近前,張牧之連忙幾步走下台階,惶恐躬身道:
「得令!」嗣漢天師府中響起百餘聲應和聲,隨即道道金光從各處殿堂中衝起,似流星一樣朝上清鎮東部的大上清宮飛去。
眾道士的隊伍越來越大,漸漸彙集了兩三百人。
三省堂中,當代天師張懋丞正在和赤都神將品茗論道。
雷祖無奈搖頭嘆息,變成一道金光消失不見,那空中層層金光祥雲也隨之散去。
張牧之漸漸將許多問題想明白,裝作不經意地提了一句:「我在南京時多蒙叔父照顧,可惜叔父尚在南京朝天宮鎮守,無瑕來此分享今日之喜。」
畢方道人被這陣勢嚇了一跳,跟在張牧之身後不能言語。
而張懋丞則已將自家陽神修鍊到圓滿境界,肉身傷勢經過藥王爺醫治后破而後立,更進一步,五氣也煉至圓滿。
「阿人歌洞章,以攝北羅酆,束誦祅魔精,斬馘六鬼鋒。」
雷祖面相莊嚴而慈悲,從高空中垂下目光,口中發出浩大的神音:「眾生只需行善積德,自可得諸神庇佑,卻不必跪拜於我。」
張懋丞哈哈大笑:「吾兒好神通!那為父就不再推辭了!」說著抬腳上了雲輦。
「吾兒倒是個知恩圖報的性子……」想到此處,張懋丞笑的更加和煦:「吾兒不要心急,我已經給他發了書信,你繼位天師時他也會前來祝賀!」
幾百名道士連忙朝兩邊分開,十來個身軀高大的力士抬著一個十分華麗的大輦來到張牧之面前。
「歷代天師繼位都不曾舉辦過如此大典,但吾兒所承天命非同小可,繼位后又要去京師降魔,正需大造聲勢才好。」
張懋丞亦抬頭觀望了一眼,然後掐算了一下,撫須笑道:
一眾道士簇擁這兩代天師回返嗣漢天師府,不提。
「吾兒果是有大氣運在身!好好好!你這一代天師,當受佛道兩教共尊!」
「當年王善為薩天師護法十三年,便得了好大的功果,我還想著效仿來著……看這形勢,我日後恐怕就要淪為跑腿打雜的僕人了……」
張懋丞一愣:「為父倒是認識許多全真教下高道,請他們前來自無不可,可是為何要請佛門僧人前來?」
「我乃晚輩,雖有些微末功德,豈敢勞動父親大人和一眾道友親迎?」
張懋丞哈哈一笑,同樣現了頂上三花,朵朵清氣祥雲之中三朵青蓮已經微微張開了縫隙,彷彿下一瞬便要盛開。
張懋丞滿臉都是喜意,雙手將張牧之扶起來,哈哈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