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卷 天師正位
第二百八十二章 佛染紅塵,殺劫難逃
歡喜佛乃密宗獨有之佛。
大鵬明王連忙擺手:「不敢!不敢!彌勒尊王佛太客氣了。」
「不履紅塵不沾因果自然極好,但又怎麼能普度眾生呢?須知當初釋迦摩尼設立這一尊佛位,本就是想著自家涅槃后讓他臨凡救世去的。」
「我在哪裡,哪裡便是龍華光明世界!走吧!」胖和尚把拐杖扛在肩上,提了布袋后對兩個黃眉小沙彌笑道。
「如果……如果他真是個有慧根的佛子,又肯棄道歸佛,我將這彌勒尊位讓給他也無不可!」
當然,也有些達官顯貴,宮闈深院之中把歡喜佛的造像當做啟蒙之物,卻是另當別論了。
過了好一陣,百十位飛天神女和蓮台上的佛妃才清醒過來,喘息一陣之後穿好衣服,面容之上頓時聖潔萬分,煥出許多光彩。
「若如此我佛門日後豈不是要受三界眾生恥笑?他一個小道士,修行不滿百年,有什麼本事安坐雷音為諸佛菩薩開示佛法?」
普渡慈航連忙躬身:「不敢!不敢!相互扶持罷了。」
燃燈古佛的道場靈鷲山便坐落在西牛賀洲上。
山川河嶽之間遍布大小城池,其中佛寺林立,人群往來,家家焚香供佛,個個俱是信徒。
普渡慈航似乎見慣了這宮殿中的場景,面色平靜地走到蓮台前,躬身合掌道:「師兄,大日如來有法旨降下。」
傳言大日如來當年在藏地傳教時,見那諸多蠻人之中有一首領,強擄百姓妻女為樂,終日沉溺於愛欲之中,作惡深重。
「按兩位佛祖的說法,這三千諸佛只要不出西天極樂,那這極樂世界還能維持到天地覆滅的時候。」
胖大和尚站在虛空中伸出兩隻手一抓,左右手中分別出現了龍頭拐杖和一個大布袋,拐杖上還掛著葫蘆和斗笠。
顯然是各參歡喜,陰陽交泰,得了許多好處,連殿中那些青年僧人身上也顯出淡淡的金光。
赤都神將僅用了一夜的時間,就把五台山,普陀山,峨眉山,九華山等佛家名山以及天下各地聞名的佛寺都走了個遍,依次送上了張牧之書寫的請帖。
「我本是釋尊點化而得正果,那大日如來等罔顧釋尊遺命,非要作死和主劫之人為難,我也懶得理會他們。」
赤都神將忍不住大笑,身化一道黑色玄光往雪竇山的方向飛去!
兩個小沙彌一起點頭,隨後三人一起化成佛光飛出西天極樂世界,往下界雪竇山的方向而去。
燃燈古佛點了點頭,不再提彌勒佛之事:「天地一量劫合該五十六億年之數,然而龍漢、延康、赤明、上皇等數劫都未曾滿五十六億年。」
「如果主劫之人不能成事,那天地崩滅時大家一起玩完,也算是『眾生平等』!至少比除了西天早早遭劫好得多!」
蒲團上坐了兩個清瘦老僧,正是燃燈古佛和阿彌陀佛。
和_圖_書「哦!對了!雪竇山也是佛教名山,我想著那裡是彌勒佛的道場,就未曾往那裡去!」
正殿卻無大小官員朝拜帝王,這裡是歡喜佛坐居、修鍊之地。
佛國中除了僧侶之外,百姓則以各種嬌媚的女子居多。
彌勒佛心中咯噔一聲,面上卻是不動聲色,語氣平和地開口詢問:「想來燃燈佛祖有話讓明王帶給貧僧?」
彌勒佛低頭思索片刻后朝大鵬明王誠摯道謝:「多謝明王點撥,貧僧感激不盡!」
歡喜佛擺擺手:「還未至『空樂雙運,悟空寂滅』的境地,當不得師弟稱讚,不知我師大日如來有何事吩咐?」
「大劫之中也有機遇,此時劫數剛剛開始,我只要一心行慈悲之事,說不定就能脫劫而出!」
「釋尊應該是見我遲遲不肯下界渡人,心中失望才將三法印傳給外人……」
「還有那些和我關係好的佛陀、菩薩、金剛、天王等,我也一併勸說一下,讓他們好生呆在極樂世界,不要出去生事兒。」
「我早看出這小子不是個好人!果然心裏蔫兒壞的很!我喜歡!不知那極樂世界中的彌勒佛知曉此事會作何感想?」
燃燈古佛也道:「三千諸佛如不出西天,尚能挨過些時日,一旦身入凡塵,神智便被劫氣蒙蔽,落入殺劫而不自知。」
然而中原人道昌盛之地畢竟受儒釋道三門學說教化多年,百姓多重禮法,視「歡喜禪法」為異端邪說,故而歡喜佛一向不被中原正統所接受。
普渡慈航收斂了笑意,鄭重地道:「大日如來命師兄下降至人間燕京城中,去度化那人道天子皈依我佛!」
普渡慈航笑著讚歎:「師兄佛法越來越精深了!」
普渡慈航一進入殿中,似人跌進極樂境界之中。
再說彌勒佛出了兜率天龍華光明世界,化成一道金色佛光先繞著須彌山飛了一大圈,一直到了須彌山西面,又往下方那無窮大海中飛去。
普渡慈航臉上顯出意味深長地笑容:「大日如來的意思是讓師兄只為天子開示禪理,讓他生出向佛之心即可。」
「大日如來等正要算計那主劫之人,怕最終也難得什麼好下場。」
彌勒佛笑著點頭:「我當年曾以一道分神臨凡,化作布袋和尚托缽渡人,那凡間雪竇山便是我當年的道場,這次咱們依舊往雪竇山去。」
皇宮裡的護法金剛都認得普渡慈航,連忙一起跪地叩拜。
歡喜佛恍然大悟:「原來如此!我明白了!」
「管他什麼天地大劫,就讓那主劫之人自己折騰去!他如果能成功挽過劫數,天地能延續五十六億年,那自然是皆大歡喜。」
「這我確實不知了,彌勒尊王佛也知曉,我只是隨侍在燃燈佛祖身前,幹些瑣碎活計罷了,哪裡知曉這天地劫數之事?」
彌勒佛先合掌躬身www.hetubook•com•com:「貧僧有禮,見過大鵬明王!」
阿彌陀佛身軀稍矮些,穿著白色僧袍,同樣是一副枯槁清瘦的模樣,聽到詢問后搖了搖頭:
而普渡慈航的這一道分神依舊回金剛殊勝世界向大日如來複命,不提。
彌勒佛回到龍華光明世界,坐在蓮台上沉默不語,心中種種念頭起伏不定:
大鵬明王打定了主意,搖身一變,化成一隻金翅大鵬,雙翅一震沖向高空,再次扇動翅膀就已經越過了無量大海,往那座通天徹地的須彌山上飛去。
「平日里我來向燃燈佛祖請教佛法都是直接進去,今日佛祖遣大鵬明王將我攔住,想來是有深意。」
赤都神將面色越來越古怪:「小道士受釋迦摩尼受記繼承彌勒尊者之位,接著就給彌勒佛的那些徒子徒孫送信,讓人家來拜他……」
洞內倒是亮堂,然而卻十分空曠,既無什麼金蓮佛寶,也無燭台明燈,唯有平平無奇的山石而已。
大鵬明王所化小沙彌聽得心驚肉跳:
彌勒佛終究是不甘心,誠摯地朝山谷中拜了拜,又來問大鵬明王:「不知兩位佛祖可還有言語讓明王轉告我?」
大妙相菩薩、法華林菩薩一起躬身合掌:「弟子願意追隨我佛,下界救度無量眾生。」
「小道士如今道行高深,斷然不會多寫一份請帖,這是要我往彌勒佛的道場也送一份?」
後來那蠻人首領不再行強擄之事,而是重金禮聘貧民少女和自己共修佛法,終於成就歡喜佛果。
「而佛法能歷經數次量劫而不滅,正是因為每任治世之尊都能以自家大法力,大神通選中下一劫最先明悟佛法之人,為其受記傳下三法印的緣故。」
洞口上方銘刻了「圓覺洞」三個古意盎然的篆字。
「轟隆!」眼前的龍華光明世界突然地動山搖,隨後這世界中的種種聖境,包括八部天龍,金剛力士,土地山神,迦藍功曹,四揭帝神,億萬佛兵……
胖大和尚撫摸肚皮哈哈大笑,然後又道:「此番我是親身下界,不若將這龍華光明世界也收了吧!」說著將那手掌張開輕輕一晃。
且說普渡慈航的這一道化身出了大日如來所居的金剛殊勝世界,身化一道佛光往西又飛了幾千里,正見一片散發著金色、粉色佛光的世界漂浮在空中。
因為寺廟林立,香火鼎盛之故,歡喜佛的法力神通都增長的極快。
「只是無論道家仙神還是佛家諸佛菩薩都不齊心,未來究竟會如何,還要看那主劫之人的手段了。」
以及無量信奉彌勒佛的佛子都隨著龍華光明世界變成了一道佛光,落入胖大和尚的手心。
「釋尊為道家主劫之人受記,也有合佛道兩家之力共同應對劫數的深意在。」
「拜見我佛!」殿中所有飛天神女和佛妃一起跪地膜拜,和*圖*書歡喜佛這才張開眼睛,揮揮手讓眾女退下。
大日如來為其開示歡喜禪法,令其以欲制欲,用色染來調伏魔障,以染達靜,最終明悟「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色不異空,空不異色」的佛門至理。
「也罷!那我便往下界走一遭,度無量眾生出苦海,然後順便見一見那小道士有什麼本事,能得釋尊看中……」
普渡慈航在佛國中又飛了半個時辰,前方地勢開闊處出現一座高大的皇宮。
歡喜佛頭頂飛出金色佛光,托著一顆酒杯大小的舍利子徐徐旋轉,然後這佛陀伸手一指,殿中所有僧人都化成金光飛入舍利子中。
「正是少年意氣風發之時。」
下界正是大日初生,朝霞滿天之時。
這正是西天極樂世界中唯有那些法力深厚的佛陀才有的大神通,掌中佛國!
「彌勒佛出身尊貴,除了曾以一道分神化作布袋和尚臨凡之外,真身從來不曾出過龍華光明世界。」
「釋尊無奈,只好親身涅槃入劫以做表率,卻依舊不能使他明悟,不得已才以分身念頭為道家傳人受記,也只是為了使下一量劫佛法不至於泯滅罷了。」
歡喜禪法一現世,就在人間天竺國、雪山草原等地迅速傳播開來。
行不多時,卻見一位身形高大的青年男子正等在前方。
歡喜佛閉目安坐蓮台並不回應,接著大殿里有許多尖叫聲響起,那些飛天神女都墮進了歡喜禪的極樂境界中去了。
「燃燈佛祖說自己只是上一量劫的治世之尊,如今只是『古佛』,並不能繞過釋尊傳下三法印。」
「大歡喜禪樂世界到了!」普渡慈航飛入那一片世界中,見裏面是一個繁盛的佛國。
這神將剛欲迴轉龍虎山,突然皺著眉頭停了雲頭,伸手往懷裡一掏:「這請帖還剩下一封……可各地有名的寺廟都送遍了,我不記得遺漏了哪一處?」
彌勒佛心中定計,又從蓮台上下來,對隨侍自己的兩位菩薩道:「我欲往下界弘法渡人,兩位菩薩可願追隨與我?」
「身處劫中若是和那主劫之人站在同一立場,全力輔佐於他,尚有幾分脫劫之望,若是和他對立,那就真箇是十死無生了!」
「燃燈古佛、阿彌陀佛都不願越過釋尊傳我三法印,難道真就任這佛祖之位落在他道家一個小兒頭上?」
「貧僧法號空樂,日後當在燕京城裡和師弟共謀大事,萬望師弟多多指教才好!」
後來歡喜佛被大日如來接引至西天極樂世界,西天諸佛大多將之視為邪魔、極少願意同他來往。
「彌勒尊王佛修鍊多年,法力神通也十分了得,他同樣能感應到此番劫數大不可量,心中起了畏懼之心,故而遲遲不肯出西天極樂。」
阿彌陀佛依舊滿臉苦色,嘆息道:「難啊!無非是盡人事,聽天命罷了,你我到時候也可出手助力一二和*圖*書。」
「敢問如今人間天子年歲幾何?」
歡喜佛也就不四處招搖,終日呆在自家開闢的「大歡喜禪樂世界」里,和一眾天女、佛妃同參歡喜禪法,領悟色空至理。
「吾師之命,弟子豈敢有違?只是那人間真龍天子有國運和人道氣數庇佑,萬法不沾其身,縱使我傳他禪法,他怕是也難以修成。」
大鵬明王一雙眼睛十分犀利,似乎能看透彌勒佛的想法,再次開口道:「阿彌陀佛此刻正在洞中和燃燈佛祖品茶,怕是也無瑕見彌勒尊王佛。」
他們一半是投胎轉生到此方世界的天人,一半是歡喜佛的徒子徒孫四處「度化」的妖精,當然還有阿修羅道中歸附而來的女修羅。
還有各種飛天神女在宮中飛舞,彈奏,一個個面容嬌媚,歌聲清脆,穿著薄如蟬翼的輕紗,身如凝脂,全身妙相紛呈,令人看了血脈賁張。
彌勒佛所化佛光落在靈鷲山中,熟門熟路地往一處風光秀麗,草木蓊鬱的山谷中走去。
於是空樂和尚就化佛光飛出大歡喜禪樂世界,一路不停出了西方極樂,往下界燕京城裡尋普渡慈航的本尊去了。
殿中躺了百十位飛天神女,正和許多精壯的青年僧人糾纏在一起,做出種種曼妙姿態。
「那天地崩滅之後呢?我西天諸佛之中還能剩下幾個?」
大鵬明王越想越心慌,片刻后終於下定了決心:
彌勒佛再次客套幾句,化佛光飛回須彌山頂兜率天中去了。
此人兩手空空,穿一身金色法袍,腳踏雲履,頭帶紫金冠,看扮相卻是似佛似道,面容英俊清冷,兩眼炯炯金芒,眼皮眨動之間金光射出幾尺來遠。
大鵬明王正色道:「燃燈佛祖說雖然天地每次生滅,佛法都不曾斷絕,但此次量劫中是釋迦摩尼最先明悟佛法並在眾生之中傳播開來,故而釋迦摩尼為治世之尊,諸佛之師。」
「若主劫之人入主大雷音寺,劫數之下極樂世界哪裡還能清凈?」
「無論怎麼看,我西天極樂世界似乎都難逃動蕩了?這怎麼行?我還是問一問兩位佛祖……」
「以身入劫雖然危險,但我聽大鵬明王的意思,就算呆在極樂世界也只是苦熬時間罷了,最終都難逃雖天地一起覆滅的結果。」
歡喜佛在蓮台上朝居金剛殊勝世界所的方向拜了拜,隨後才開口:
接著就見蓮座上歡喜佛整個化作一道金光,落在地上變成了一位身體富態,面白無須的中年和尚,和煦地笑著對普渡慈航道:
大鵬明王亦鄭重還禮,隨後才道:「燃燈佛祖早知彌勒尊王佛要來,特地讓我等在此處。」
大鵬明王將聲音低了下來:「兩位佛祖說此次劫數甚大,三千諸佛如能安坐極樂世界不履凡塵,或有機會安然待到天地崩滅的那一天……」
卻見燃燈古佛和阿彌陀佛都閉目端坐不動,宛若木胎和*圖*書泥像,似乎是神遊大千去了。
燃燈古佛身材高大,披一身黃色袈裟,面黃肌瘦,雙眉修長,放下茶盞笑道:「佛兄你看這彌勒尊王佛可會聽勸么?」
場中有一座金色千葉蓮台,上座一尊身高近丈的佛陀,頭戴寶冠,明珠瓔珞繞體,整個佛身都是赤金之色,此刻正抱著一位佛妃參研歡喜禪法。
兩個菩薩自無異議,彌勒佛先是搖身一變,化成了一個坦胸露乳的胖大和尚,接著伸手朝兩個菩薩一點。
不多時,海洋中顯出一片十分遼闊的陸地,正是西牛賀洲。
「彌勒尊王佛此時再下界已經晚了,反不如安坐在極樂世界中,看天地覆滅時是否有機會僥倖躲過。」
彌勒佛頓時大喜:「還請大鵬明王為我解說一二,貧僧日後定有厚報!」
「如今正在開皇劫中,五十六億年還未過半,卻已經有了末法將至,天地覆滅的徵兆。」
小沙彌不敢打擾,輕手輕腳地退出圓覺洞,又變成了大鵬明王的本像,站在山谷中苦苦思量:
大鵬明王朝著佛光遠去的方向看了一陣,轉身走入山谷中,片刻後來到一座山崖下的洞穴前。
「只是觀音菩薩等人要將那主劫之人迎回大雷音寺,這也是大大的不妥!」
兩道佛光從指尖飛出,圍著大妙相菩薩和法華林菩薩一繞,兩個菩薩就變成了兩河黃眉小沙彌,一起合掌躬身:「拜見師父!」
和殿中其他青壯和尚滿面猙獰的神態不同,蓮台上這尊佛陀面目平和不見一絲波瀾,彷彿無色無相,讓人一見心中自然生出禪意。
宮中白塔林立,珍珠,瑪瑙,黃金,青玉,琉璃等佛門七寶遍布其中,將宮殿裝點的美輪美奐。
「那什麼主劫人就是個災星,大日如來他們敗亡后,觀音菩薩等禪宗諸聖怕是要迎接那人入主大雷音寺,這豈不是迎了個禍胎回來?」
整個兜率天都空了下來,連天空地面都消失不見,兩個小沙彌看著眼前的景象,同時嘆息了一聲。
「大日如來等佛子明顯走了歪路,想要拉我一起去害那小道士,我持佛門正法,自然不屑害人,不過倒可以去龍虎山見見他,看看孰高孰下!」
大鵬明王猶豫了片刻后才道:「兩位佛祖倒沒有特意讓我轉告什麼,只是我在一旁服侍時聽了些隻言片語……」
大鵬明王進入洞中后就變成了一個小沙彌,跪坐在兩個老僧中間伺候茶水。
普渡慈航不理會,直接走入宮中,一路七拐八拐,將那些金剛、天女的跪拜都視作無物,徑直來到皇宮正殿。
彌勒佛面上表情一暗,低頭暗自思量:「或可去求一求阿彌陀佛?阿彌陀成佛還要在燃燈佛祖之前……」
「如今大雷音寺中辯法中止,觀音菩薩,普賢菩薩等禪宗諸聖尚沒有離去,我不如去勸勸他們,叫他們萬萬不可把那災星迎回大雷音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