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卷 養育真龍
第三百六十七章 天尊點化成天仙
「再者說來,什麼仙氣能比得上九天清氣?」
「你這孽畜,跟著我也是有福了!能領先眾人一步和我飛升上界!」
素衣玉冠的小道士伸手接了過來,搖頭笑道:「你便是我,何必多說?」隨後抬腳往前邁出一步,身化金光往燕京城裡落去。
過了良久,只聽「咚!」一聲悠揚的鐘聲,頂上三花猛然崩散,三種靈光突然明亮了千百倍。
退一步講,以他如今法力、權柄,就算真出手干預人道之爭,除了六御大帝誰還管得住他?
又一記鐘聲響過,刺目的光明往中間一收,再看張牧之頭頂,只有一朵清亮如水的青雲,包裹了一座丈余高下的混沌大鍾。
太乙救苦天尊收起凈瓶和楊柳枝,繼續演說大道。
張牧之只好又將左夢魚叫起來:「過幾日還有個叫王鼎的壯士帶一些江湖人士來訪,你可和他一同入軍中任事。」
張牧之心領神會:「稍後我便往上界拜見東華帝君。」
張牧之閉目不動,頂上三朵蓮花同時大放光明,雷光、清光和混沌色的靈光交織在一起,一邊流轉,一邊緩緩融合。
瀛洲島四面聚集的那些仙人紛紛散開,不敢招惹雷部這些煞星。
張牧之和太乙救苦天尊一起飲了幾盞茶水后就起身告辭,在青玄童子和一眾仙娥、力士的禮送下,騎著墨麒麟出了青華長樂世界。
然而今日鐘聲卻不同以往,而是一聲連著一聲,似乎沒有停下的意思。
張牧之觀看良久,嘆息一聲:「我奉行之道,要以大神通穩固三界,還要以大慈悲救度眾生,這也是太乙救苦天尊給我講道的緣由。」
太乙救苦天尊不知什麼時候已經停止了講道,笑道:「別個道人初成天仙,登臨上界之後,確實會有仙氣貫體使法力暴漲。」
然而他卻未伸手,而是將河水當做鏡子,映照己身大道不足之處。
下界,張牧之依舊回到閉關的靜室中,感應了一下,府中並無動靜。
太陽星中也傳來神龍咆哮,猛獸嘶吼的聲音,新正位的東皇太一乘坐九條火龍拖拽的車輦,攜帶一眾古神駕臨。
下方東華帝宮中有一座金橋沖向而上,一直衍生至那墨麒麟腳下才停住。
所以無論太乙天仙還是大羅天仙,幾乎九成九都是下界之人。
這便是東華帝君居住的瀛洲島所在了。
張牧之更是聽得如痴如醉,只感覺種種大道似那河水一樣在眼前流淌。
「我現在無論是果位還是法力都強過祖天師,但需將氣運用來延續天師道的法統,剩下的那點恩澤只夠四五人成仙。」
天仙難得,形神俱妙需肉身元神一起成就。
左夢魚連忙答應,而後躬身退了出去。
神兵天將不讓靠近仙宮
和圖書,這些仙人就騰雲停在幾百裡外的半空中觀望,漸漸地越聚越多,也不知聚攏了幾千人還是幾萬人。
九天之上,北極帝宮中也垂下道道金光,應龍氏帶著北極四聖到了。
「也罷!我便助他一助!」
寒暄之後,張牧之開口叮囑:「再過大半年,草原瓦剌就要開始不斷地試探尋釁,你可辭了錦衣衛的職務,去軍中掙個前程。」
那數不清的仙禽瑞獸,仙娥力士、神兵天將等等都似渺小的螻蟻一樣,在這山嶽之間的各處宮殿里進出來往。
張牧之輕笑:「受戒入道后雖將姓名載在仙籙上,但仍需內練,內練不成,最後也是一場空。」
「似乎法力神通都不見增長,像是脫了一件衣裳,只身子輕盈了幾分。」
太乙救苦天尊笑道:「職司早定,或者不願擔當神職,也需往東華帝君或西王母處走個過場。」
兩方軍馬分列在瀛洲島上空,氣氛一時變得緊張起來。
片刻之後,瀛洲島上所有仙人都驚疑起來:
左夢魚連忙再次跪地:「弟子本粗鄙武夫,今生得遇恩師,真是幾世修來的福分。」
「只待最終決戰時,你便能統領一營,擇機立下大功后便可封侯。」
過了片刻,張牧之也出了廳堂:「且去見見皇帝,說一說那神火軍的事情,然後定下軍事章程。」
這些仙人交頭接耳,都要看看下界又飛升上來什麼了不得的人物。
妙嚴宮中太乙天尊講道,蓮池邊橫卧的九頭獅子和墨麒麟都豎起耳朵聆聽。
張牧之讓左夢魚起身,又道:「我知你上有父母,下有妻兒,這血脈親情最難割捨,才替你謀划前程。」
張牧之擺擺手:「當然,你隨我飛升后也可時時下界來,不必同父親、子嗣斷了來往,只要不耽誤差事就是。」
山中草木蔥翠,有數不盡的俊秀山峰,似那寶劍一樣直插天際。
太乙救苦天尊搖了搖頭,似乎不願回答他這個問題。
「哈哈哈!大爺我自此也入了仙道了!日後這潑道士便是雷祖,我什麼事兒也不做,就能和他一起受眾生供奉!快哉!快哉!」
至於那仙山之外幾千里的遼闊地域,山谷丘壑,原野平地等等才是瀛洲島上那些普通仙人居住、修鍊之地。
「另外還要勸皇帝將目光放長遠些,可定下幾十年的國策,將那西北吐蕃國和北方草原都慢慢納入中原治下,讓所有牧民都為大明子民……」
太乙救苦天尊見他想明白了,這才開口說話:
這混沌蓮花已經盛開了大半,唯蓮心處尚有幾枚花瓣閉合在一處,這是被他強行壓制下來,待人間平定后再行突破。
「是夢魚來了,你給他在府中安頓下,然後再帶他https://m.hetubook.com.com來前廳見我。」
然而鐘聲響過四十九聲后依舊未停,越來越多的仙人坐不住了,紛紛往青童峰附近聚集過來。
只過了幾個呼吸,肉身上的光芒也暗淡了下去,然後整個人就似幻象一樣,瞬間消失,又瞬間出現。
鄧元帥等雷部眾神、應龍氏、北極四聖見了東皇麾下一眾古神,面色都是一變。
「到了現在,人道氣數本是再無懸念,此子卻還壓著境界,長此以往,與自家之道並無益處。」
張牧之聽到入微處,不禁閉目神遊,頭頂有一團清亮如水的雲氣衝起,在半空結為一朵畝余大小的慶雲。
「但你肉身、元神積累的太厚,天仙正果乃水到渠成之事,卻不會有這個過程了。」
「再者說了,如今下界人道之爭,大明獲勝是板上釘釘之事,大日如來等密宗諸聖又閉關不出,我還有什麼顧忌不成?」
太乙救苦天尊一邊講道,一邊微微轉頭,朝中央那朵蓮花看了一眼。
若從東海上方極高處俯瞰這金鰲背上海島全貌,就能看連綿的山脈如神龍盤恆。
上界生靈肉身清靈,壽元長久,成就陽神容易,但練最後一步「形神俱妙」時就比下界難了幾千萬倍。
但這天地之間,最多的還是人啊,是那些每日為了溫飽勞心勞神,為了家國殫精竭慮的凡人。
太乙救苦天尊繼續說道:「所以天條規矩也並非一成不變,當初仙人飛升受籙,男仙需拜東華,女仙拜西王母。」
燕京城上空,張牧之乘坐墨麒麟朝下俯瞰,但見下方那人道都城只如一個豆腐塊大小。
往北則逐漸冷清,關外大山蒼茫,草原遼闊,許多地方冰雪尚未消融。
一座座飛檐斗角,金頂玉壁的仙宮就坐落在這些山峰頂上,其華美莊嚴,窮盡凡人的想象也不可盡知。
中央的那朵蓮花則色如混沌,彷彿包容萬有,又似空無一物,玄而又玄,莫可言說。
「但你若能憑軍功封侯爵,便可保家中無事,縱使日後會降爵,那也是幾代人的富貴了。」
「太乙天仙七響,大羅天仙九響,今日響個不停,來的是什麼大人物?」
張牧之裸|露在衣袍外的雙手,臉面都在這寶光的映照下燁燁生輝,光芒比那什麼美玉珠寶都要耀眼。
「若是職司也早早定下,或者有那天仙不願在天庭當值又當如何?」張牧之思索片刻,開口詢問。
「現在去見你父親吧,拜過之後再回大真人府中居住,你日後乃行伍之人,還是莫要和錦衣衛再牽扯。」
如今他證得天仙,形神俱妙,分身化身都同本體相差無幾,甚至是法力也能相互通用,再不似先前有什麼肉身破綻那一說。
和*圖*書天尊座前的青玄童子和蓮池附近兩隻坐騎都忍不住眯起了眼睛。
各山峰之間多有彎月似的虹橋相連,橋身都是各色美玉質地,散發著一道道燦爛的霞光。
張牧之點頭:「當然,雙方真正決戰還要兩三年時間,你正好趁這段時間積累軍功。」
頂上三花,既是修道人的精氣神合練之物,又是其所行之道的外顯。
上界,自中央天庭東天門再往東三十萬里,正是天界東海所在。
「許多仙人得道之後,便將下方這芸芸眾生視作了螻蟻,卻不知螻蟻中隱藏著能將他們掀翻的力量。」
突然,青童峰上有洪亮的鐘聲傳來,一聲一聲,響徹整個瀛洲島。
突聽一聲悠長、嘹亮的長鳴響起,又伴有陣陣波濤激蕩之聲,過了片刻,就見一隻巨大的金鰲從遠處游來。
「大道從來自然隨性,堵不如疏的道理連凡人都明白,此子卻被自家執念束縛了手腳。」
再遠處,青山如蛇盤,大河如絲帶,如今正是春暖花開之時,人間處處綠蔭盎然。
張牧之點頭,又道:「祖天師當年所立正一盟威尚在,那我現在豈非不能再下界去了?」
「如今仙籙早定,東華、西王母這兩位就成了核定天仙飛升前在下界德行的大神,負責根據天仙修為、功過安排職司。」
原來是鄧元帥率領二十四天君、三十六元帥,以及幾十萬雷部天兵來恭迎雷祖歸位。
「雖說獲勝已無懸念,但我已證得天仙,不好再直接參戰,如能助朝廷將此戰了結的乾淨利落些也是好的。」
青童峰上鐘聲一直響了九九八十一聲方才停下,接著就見高空中空間壁壘一開,一個乘坐墨麒麟的紫衣道士顯化在空中。
左夢魚只感覺心中激蕩:「師父恩德深重,弟子……」
天河中水軍大都督天吳也得了消息,帶了自家訓練的水軍,乘坐著巨大的戰艦騰空而起,著急忙慌地朝東海而去。
左夢魚再次起身,伏地行三跪九叩大禮。
張牧之又往下看了眼,持如意在身前一敲,打破了空間壁壘,遙遙可見另一處海水蔚藍,仙島放光的景象。
人族五帝麾下那些大能並未前來,若論高手的數量,東皇太一一方明顯佔優勢。
「錦衣衛雖是帝王親信,但所行之事過於隱私,你父親老邁時家中稚子還擔不起大任,這錦衣衛的世襲位份也就保不住了。」
即使如呂洞賓等大羅天仙前來,也看不|穿這變化之術。
「後來張道陵立正一盟威之道,定道士符籙體系,使修仙之人初入道門便能名登天曹,這規矩才改動了些。」
這一日,東海上天光明澈,海水湛藍如洗,空中只有稀疏的白雲高懸。
片刻之後,左夢魚進入廳
https://m.hetubook.com.com堂,俯身朝張牧之大禮參拜。
張牧之推門走了靜室,就見青璃從步履匆匆地從前面進來,躬身稟告:「天師,門外有個南京來的年輕人求見,說是您的弟子。」
太乙救苦天尊撫須點頭:「理當如此。」
至此太乙救苦天尊再無話可說,就讓青玄童子呈了仙茶上來。
正所謂一葉障目,不見泰山,那「仙神不可干預人道氣數之爭」的約定,束縛了別人,無形之中也束縛了他自己。
「三界之中有仙道,有人道,有佛道,魔道,妖道,大道千萬條,若想天地穩固持久,唯天、地、人三才安定而已。」
右側蓮花宛若青玉質地,清凈明澈,不染纖塵,乃他自家所呈的道家氣度。
太乙救苦天尊右手掌中現了凈瓶,左手持楊柳枝輕輕一揮,幾滴甘露飛了出去,落在張牧之頭頂中央那朵蓮花上。
墨麒麟打個響鼻,抬頭挺胸地穿過空間門戶,往那仙島的所在而去。
雲上又有三朵蓮花顯化出來,左右兩朵均已圓滿綻放。
混沌鍾一邊旋轉,一邊發出金鐵清鳴,同時垂下道道寶光映照在張牧之端坐的肉身上。
仙界有十洲三島和東南西北四處大海,距離人間有九萬里高,地處四方八天之下,直接屬於中央天庭統轄。
隨後張牧之頭頂百匯處裂開一個蚊子大小的縫隙,一道清氣飛出來,在半空中顯形,化為一個頭戴玉冠,素衣大袖的道人。
張牧之瞬間醒悟了過來:「也是!上洞八仙、赤腳大仙、希夷老祖、青牛等天仙都能下界,我為何不能?」
「轟隆隆隆!」沉悶如擂鼓的雷聲響起,一片浩大的雷雲從九天雷城中升起,然後徑直往下飛,出了東天門往東海上而來。
連修為最高的長明仙子都不知曉張牧之曾往青華長樂世界走了一遭,如今真身更是已經飛升上界去了。
群山之中最高峰名為青童峰,峰頂帝宮為東華宮,正是東華帝君坐居之地,宮殿佔地千傾,散發的仙光瑞氣如同大日一般耀眼。
張牧之走到現在,殺妖殺鬼殺魔,殺神殺仙殺佛,卻未殺過一個凡人。
「所幸我膝下無子,弟子也僅寥寥數人,便先帶你和玉羅剎飛升,龍虎山天師府中那兩個童兒日後修行到了再來接引吧。」
紫衣金冠,乘坐麒麟的張牧之從袖子里拿出正位軍旗和祖遺都功印遞過去:「我將往上界雷部坐鎮,下界諸事就勞煩你了!」
楊戩,燕赤霞,孫悟空,上代天師張懋丞,長青子,青羊道人等都有天仙之望,最終卻是張牧之後來居上,形神俱妙,摘得天仙道果。
「人言一人得道,雞犬升天,那是對法力深厚,道果高渺的仙人而言,普通天仙只能顧得上自己罷了。」
和*圖*書在經過東皇太一龍車前時,張牧之抬手輕輕一推頂上金冠,一道清亮如水的雲光自頂門衝起,約有畝余大小,裹著一口丈來高下的混沌鍾。
如此閃了兩三下才穩定了下來,依舊是一個紫衣金冠的年輕道人,手持如意端坐於九色蓮花之上。
幾聲宛若金玉相擊的聲音響起,蓮心中被壓制的幾枚花瓣緩緩盛開。
左側蓮花乃雷霆大道顯化,紫光瑩瑩,花瓣間隱現雷霆閃爍。
鋪天蓋地的紫氣從那道人所在之處彌散開來,幾乎覆蓋了千百里的天空。
這麒麟雖然也去過上界幾次,但往日都是跟隨張牧之的元神往上界辦事,匆匆一瞥難以停留,而這次卻是真真正正的飛升天闕了!
這些峰頂仙宮都是東華大帝麾下仙官辦公之地,平日有天兵神將鎮守,不許閑散仙人靠近。
「當年祖天師成道也只帶了王長,趙升兩個弟子飛升,後人承其遺澤,也只有孫夫人和幾個子嗣證了天仙。」
無論仙宮中的一眾仙官,還是那些瀛洲島上居住的普通仙人聽了鐘聲后俱都知曉:「下界又有修士證了天仙了!」
「在那秦漢之前,下界修士,無論人族還是其他生靈,成就天仙飛升上界第一步便是名入仙籍。」
關外不僅有魏國公等鬼神陰兵混戰,還有大明朝那些守衛邊疆的人族將士在爬冰卧雪。
「聽說前些時日那一直盤踞下界的應龍氏上天,那昆崙山的神鍾一連響了四十九聲,難道男仙里也出了個能比肩應龍氏的人物?」
神明隨靈感應,修行人道法玄妙,到了張牧之這一步,移山倒海也是等閑。
「這便是形神俱妙的天仙境界嗎?」張牧之睜開眼睛,收了頭頂的慶雲和大鍾,心中有些唏噓,又有些悵然若失:
混沌鍾輕輕轉動,比方才迎客鍾更加悠揚,更加高渺的鐘聲響起,一聲一聲,彷彿能鎮壓三界。
他就站在河邊,似乎只要隨意伸手朝河裡一撈,就能明悟許多神通妙法。
天庭中有那消息靈通些的仙神聽了這鐘聲,都已經隱隱約約猜到今日飛升之人是誰。
金鰲形似龍龜,通體有近萬里大小,龍頭龍爪,龜背有九千里寬廣,形如一座遼闊的海島。
確實是領先眾人一步。
張牧之上了金橋,將兩側大軍對峙,億萬仙神都視作無物,催動麒麟往帝宮中走去。
左夢魚恭敬答應:「弟子謹遵師父之命!」
青童峰上的鐘聲越來越大,漸漸響徹了整個天界,連那九天之上,四方八天共三十二層天界均能聽聞。
東華帝君,西王母只負責安排天仙之人,至於舍了肉身飛升的神仙之流,卻還不被這兩位看在眼中。
這些仙人大部分都是上界土生土長的生靈,陽神之後退去肉身成就的「神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