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卷 鼎革三界
第三百九十四章 開天闢地,倒轉因果
爆破聲片刻不停,灰濛濛的雷光不斷前行,九天清氣壁壘上的洞口飛快地變大,變深,僅用了幾個呼吸,就形成了一個長達千里的隧道。
周天星斗自天地初開時便凝聚成型,其中三百六十五顆主星的靈力更是無窮無盡,即使那些星君亦不能完全掌控。
直到最後,時機到了,自然便見功果。
至於下界則是無邊無涯的大海,海水盡頭終年籠罩著粘稠的霧氣。
此時再看,兩人結合雖然是因緣際會,但冥冥之中自有天意推動。
「大帝所修混沌之道,莫非也能像先天神聖一般能洞徹過去未來不成?」
這裡是雷祖大帝和天孫娘娘閉關清修之地,平時侍候的仙娥、功曹都不得靠近。
又過兩年,九天應元府中,張牧之自蓮台上站起來:「吾本體煉鍾已經功成,是時候將西天極樂世界煉虛為實了。」
一時之間,殿內諸仙都自輕笑起來,又談及那斗戰勝佛賴以成道的話本故事,都覺得其中故事看似荒誕,卻又隱有所指,非凡間士子可以杜撰。
豈料天兵之中有刑天氏和女魃領炎帝麾下精銳潛藏,在雙方爭鬥時沖了出來,將妖兵盡數誅滅,活捉了驅神大聖。
「只因我道家之學乃師法天道,借大道修持自身,簡而言之是向外求,最後更是要煉虛合道以證先天。」
金色的大山逐漸成型,只是重量似乎變得十分輕盈,被一朵金雲托著漸漸離開了地面,直往高天上升去。
菩提道人、玉明道人、大慧道人等一同起身:「此舉幾同開天闢地,吾等正要見識雷祖大帝的法力。」
哪吒將驅神大聖捆綁至帳下,審問無果后自然是殺了,將首級掛在浮空戰艦上,天兵駕著戰艦在玄明恭慶天中四處巡視。
「朕只是從凡間話本中知曉了這洞府名號,不料果是道友的洞府?」
「或有阿彌陀佛,燃燈古佛兩位先天境界的佛陀參与其中……只是一時之間也猜不透詳情,且待日後再計較了。」
「待立過婆娑凈土之後,貧僧自常駐島上,度化群生,參研佛法,日後不得大帝首肯,再不入中原一步。」
正是混沌被神雷炸破,失了平衡,終於演繹出無極生太極,太極分兩儀,兩儀化四相,為地水火風,其勢正是開天闢地。
相柳在人間法力受到壓制,心中存了顧忌,怕大日如來下界收拾他,才沒把這些和尚吃乾淨。
八位大仙雖然都出自太清門下,所修大道卻各有不同,種種至寶一經現世,光華直衝九霄,比日月還要耀眼。
幾人站在混沌上方,都被各色寶光護住,就見這片混沌愈演愈烈,沸騰撞擊,聲勢之大,言語無法形容。
尋常修士採集星力,各自按照所修之道分樣採集,再行精鍊,或是藉助靈氣煉丹,或是煉製法寶,或是直接鍛煉肉身,滋養元神。
「朕法力尚不足以定住此方天地,佛祖稍稍助我。」張牧之朝無量光佛笑道。
又過了幾個時辰,天地完全定型,張牧之伸手朝前虛抓,就見須彌山腳下有五彩光明一閃,然後朝這邊飛了過來。
逝者如斯,不舍晝夜,尤其是在長生仙人眼中,時光更www.hetubook.com.com是流逝的飛快,轉眼又過了四五年。
現在那倭國海島上,無論是百姓、妖魔、鬼神都被相柳吞吃了七七八八,就剩下些和尚,都是唐朝時從中原學了密宗佛法,信奉大日如來的佛子。
密密麻麻無數個氣泡鼓盪起來,每一個都有山嶽大小,眼見著就要炸開,毀天滅地。
紫微大帝乃六御之一,大道顯化之先天神邸,大帝心意便是天意。
身後八位道家仙人見此情形,一個個都是雙目放光,彷彿餓了千年的凶獸見了美味佳肴。
張牧之朝大日如來道:「往日恩怨自不必替,只是你在海島傳教時需約束弟子門人。」
西天極樂世界之主,無量光佛已經到了,身形胖大,高有丈六,面目慈悲,大耳垂肩,端坐在一朵金色千葉蓮台上。
張牧之再發一雷,平靜的混沌糊糊又開始鼓盪不休,形成無數個大小不等的黑白旋渦,彷彿太極流轉。
此舉雖不是重開天地,但餘波動靜也是極大,西天極樂世界中除了大日如來之外,再無別的佛陀、菩薩有法力能來此觀禮。
當初若織女同那文曲星君結為連理,雖也能雙修精進法力,但效用也自差了千萬倍了。
於是張牧之和八位劫前仙人開始論道,眾人都是此方天地之間最頂尖的道家仙人,所談自然非同小可,真是玄而又玄,莫可言說。
周天三百六十五顆主星,星力屬性各有不同,有太陽星的真火毀滅力量,有太陰星的純陰之力。
張牧之點了點頭:「如此最好,你且候在一邊,朕好接引天外混沌。」
顯然這斗戰勝佛也要佛道兼修了。
元載孔升天,定光真人頭頂一顆赤紅如火的明珠;太煥極瑤天,無延道人現瓔珞華蓋;無極曇誓天,穹隆道人頂陰陽鏡;太極平育天,大澤道人頂了一柄杏黃色法旗。
這期間哪吒率天兵神將駐守玄明恭慶天,有大妖號驅神大聖,欺哪吒法力淺薄,率領百萬妖兵來犯。
濁氣下沉,越來越厚,沉澱凝練,漸漸要凝聚成實質的地面,想要演化出山川河流。
「若強要論,大道在天,亦在己心,而佛法去執破妄,故能守靜,得清凈心爾。」
「兩位先天古佛果然不凡,倒轉因果,練假成真!非洞徹過去未來的大神通不能為之!」
張牧之心中升起明悟,然後並掌如刀朝前一揮,五彩石一分為二。
「這五彩石直接從混沌中來,堅硬無比,除了混沌神雷、陰陽神雷之外萬法難傷,大日如來可取一半,朕賜你雷符,你便將之轟破后便能得五行之精,用來建立婆娑凈土。」
「作為回報,我密宗教下諸部明王、金剛等護法神眾,亦可聽從斗戰勝佛調遣,助大帝重整天地格局。」
張牧之玉冠素袍,閉目端坐雲床,頭頂慶雲升起,清涼如水,連綿散開有畝余大小,混沌鍾高有丈六,正在雲光之中浮沉。
至於這兩位古佛現在藏身何處,這就不是張牧之可以尋覓的了。
突然有大火熊熊憑空而起,初始只為一點,一個剎那就遍布了整個空間。
此刻都被張牧之施展hetubook.com.com大法力牽引而來,一是煉鍾,二是借星斗之力助天孫氏執掌紫薇大帝留下的星圖,日後好布置周天星斗大陣。
「無量光佛受阿彌陀佛,釋迦摩尼和地藏王菩薩三位佛門大德加持,底蘊真是渾厚,我現在的法力縱使九昌帝君也有不及!」
如此,張牧之以本體同天孫氏在牽牛星上修鍊,分身在九天應元府同八位劫前大仙坐而論道。
宮殿之內更是空曠,除了兩座間隔十幾丈的雲床之外一無所有,上方連頭頂都看不見,只有一片耀眼到極點的星光。
星斗之力如九天飛瀑,裹挾著諸多神獸真形垂直墜落,正被混沌鍾接住,那無窮無量的星力就如落進深不見底的黑洞之中一樣,連一點水花都濺不出來。
自此各族生靈、精怪再無敢反抗天庭者。
天庭政事也需要料理,一樣顯化分身常駐凌霄寶殿,如此一面三用,雖然忙碌,但也應付的來。
遙遙望去,只見一道道璀璨的星光從四面八方聚攏而來,在宮殿頂上凝聚成一朵覆蓋了整個宮殿的碩大光雲。
那地水火風愈演愈烈,最後鼓出一個個大如日月的肺泡,在空中連環炸開,爆裂開來衝出兩股氣流,一清一濁。
菩提林中,金、銀、琉璃、玻璃、硨磲、赤珠、瑪瑙七寶放出光輝。
待這方極樂世界完全張開以後,混沌鍾再震,清濁二氣繼續演化,山川河嶽就開始依照四大部洲的模樣定型了。
片刻之後,一行人就到了西方八天最高層,元載孔升天西側,又往西飛了幾千萬里就到了九天清氣壁壘附近。
隨侍的妙行菩薩並未跟來,只有一個穿大紅僧衣的中年和尚站在無量光佛的蓮台側方,正是大日如來變化人身。
如紫微大帝撮合張牧之和天孫氏,如佛門度斗戰勝佛。
二十八星宿之中,四水星力,四木星力,滋生萬物,還有各種其他屬性,囊括五行,又生變化無窮。
「轟隆隆隆!」巨大的爆炸聲響起,前方那堅硬無比,尋常仙人連一縷氣息都取不出來的清氣壁壘頓時破了個大洞。
「至此貧道方才恍然大悟,道心生髮,得入上層之門矣,遂將自家清修的荒山枯洞取名叫靈台方寸山,斜月三星洞。」
混沌氣流初始時倒也平靜,一湧出洞口,來到天地之間就變得狂暴起來,好似滾油遇到了冰水,發出一陣陣尖銳刺耳的鳴響。
大日如來連忙躬身後退,八位大仙也退了幾步,最前方只有無量光佛和張牧之二人。
張牧之睜開眼睛,雙眸之中漆黑一片,幽深,清冷,不見一點多餘的情愫,然後抬手朝對面的天孫氏一指。
過了約有半個時辰,虛空中懸浮的混沌漸漸積攢如人間洞庭湖一般大小,都被混沌鍾定住,形如一塊凝固的冷粥。
天圓地方,九天清氣壁壘像是一個巨大無比的圓形大鍋,倒扣下來擋在眾仙前方。
原來那些天王護法,八部天龍,億萬佛兵以及四大部洲上無以計數的生靈都被阿彌陀佛和燃燈古佛收去了,免得被煉虛為實的餘波滅殺。
一道金光從泥丸宮中飛出來,化為無量光佛,收了另一半www.hetubook.com.com五彩神石,合掌讚歎:「善哉!善哉!」
牽牛星上和天庭凌霄寶殿中都有一道金光飛來,和張牧之這道分神聚合在一起。
佛道雙方見了禮數,無量光佛笑著對張牧之道:「大日如來欲在人間東海之中,那倭國島嶼之上建立婆娑凈土,特來請示大帝。」
張牧之收回了這一尊化身,頓時感覺自己好似吃了一劑補藥,法力井噴似的上漲了一倍。
好一個西天極樂世界,果是無上福地,寧靜之鄉。
菩提道人點頭,解釋道:「貧道先學佛,又學道,初時難以融會貫通,無緣窺得玄妙。」
先天之輩真正厲害之處,不在法力深淺,不在鬥法拼殺,而是明了過去未來之天機,在邊角處早早落子,便能影響天地大勢。
混沌氣流似乎變成了粘稠無比的水泥糊糊,依舊從那隧道里湧出來,也不往下墜,就懸浮在半空,越積越多。
「靈台方寸山正是上一量劫時貧道修行之處,只是隨著上一劫天地崩滅之後,這地名就少有人知了。」
張牧之出得靜室,也不排倚仗,各天君、元帥也未帶一個,只同八位大仙踏雲往西方而來。
「只是我這尊化身修持慈悲之道,定然不會助我殺生,否則天界亂象反掌可平!」
去拜誰為師?向誰學道?話本故事里早就說了,靈台方寸山,斜月三星洞,師父正是現成的。
清氣上升,越升越高,也漸漸地想要再次凝結為九天清氣壁壘。
大日如來躬身:「大帝告誡,貧僧自當銘記在心,只是稍後大帝冶鍊四象五行時,貧僧欲要借些五行精氣,用來立過婆娑。」
清氣一部分演化為九天壁壘,一部分朝須彌山的虛影聚攏而來。
大日如來雙手合十:「貧僧先前同大帝爭奪人道氣數,只是為了擇一地將密宗法門推演完善而已。」
就如九天雷祖大帝和無量光佛說好的那樣,須彌山乃諸佛所居,歸入天界,四大部洲則下降至人間。
紫微大帝所留星圖自是非同小可,若天孫氏自己祭煉,非數萬、十萬年不能煉化。
張牧之暗自嘀咕一聲,上方混沌鍾再響一聲,清濁二氣的演化也被定住,山川河流,清氣壁壘都是正處在由虛化實的那一瞬間。
混沌之後的九天清氣壁壘似乎也消失了,只是空間被定住,也沒有更多的混沌氣流衝出來。
菩提道人聽張牧之提及「靈台方寸山,斜月三星洞」之事,頓時大感驚疑:
小的宛如常人手掌,大的卻如山嶽,旋渦之間一邊流轉不息,一邊相互摩擦滾盪,碰撞之聲大作。
「這一內一外,涇渭分明,貧道也是貪心,捨不得辛苦修成的菩薩金身,欲要佛道合流,苦思千年亦無所得。」
所謂靈台方寸,斜月三星,皆指心也。
將整個西天極樂世界煉虛為實,需要先把九天壁壘炸開,引天外混沌入此方世界。
想到此處,張牧之壓下心中雜念,伸出右手捏個法訣,然後朝下一按,一團巴掌大小的灰濛濛雷光飛了出去,正是混沌都天神雷,其威足以開天闢地。
太皇黃曾天,玉明道人祭出寶塔;大慧真人頂現如意;赤明和陽天,上真大仙飛出www.hetubook.com.com了一方寶印;
一旁坐著的大慧真人撫須笑道:「上一劫老師的親傳弟子之中,菩提師弟入門雖晚,但心性清凈,不為外物所擾,最終後來居上,法力神通都極了得。」
張牧之看了大日如來一眼,微微有些意外。
「轟隆!」一聲前所未有的大響,所有黑白漩渦都一起爆開,衍生出陰陽兩儀,只是攪在一起尚未完全分明。
清氣漸漸上升,濁氣逐漸下沉。
而在重重宮闕最深處,獨有一座幽靜的大殿,前後左右都是開闊的廣場,連一點花草裝飾也無,看起來十分怪異。
右手張開,一點金光飛了出來,在前方散開,瞬間充塞了天地,顯化出一方金色的世界。
「嘩啦啦!」洶湧的混沌氣流從隧道里沖了出來,勢如洪水決堤。
「斗戰勝佛到了這一步才算戰天鬥地無人能及,護持佛門氣運,保護佛門弟子無恐怖,無憂患,無身隕之災。」
菩提道人在青玉蓮台上欠身:「大慧師兄謬讚了,師弟修行還淺,仍需師兄多多提點才是。」
「而佛家之法卻講四大皆空,六識俱滅,視外界一切為虛妄,直往內求,修本性一點真如。」
兩三個呼吸過後,一件物事懸停在前方,眾仙都圍攏過來觀看,原來是丈余大小的一方五色神石。
張牧之輕噓一口氣,身後八位大仙和大日如來都各施手段護身。
不過普通修士、仙人能夠採集到的星力,自然沒有這裏的萬分之一。
這霧氣便是大地盡頭,亦是無量海水的歸處,無論是凡人還是修士,窮盡一生都穿不過去,只能掉頭折返。
張牧之本是隨口一說,聽到菩提道人的回答后忍不住一愣:
而後再借陰陽和合的雙修之道,將狂暴的力量轉為涓涓細流渡入織女體內,既能煉化星圖,又能增進法力,所得益處無法估量。
「另一半給斗戰勝佛,讓斗戰勝佛以道家之法煉化,便能成就真正的不損不壞之身。」
「孫猴子從石中出世,原來要應在這裏……」
混沌鍾上垂下寶光,狂暴的混沌之氣被這寶光一照,瞬間就平復了下去,所有的氣泡都消失不見。
張牧之明悟混沌之法,自能包容所有,周天三百六十五位星君全力放開星辰之力匯聚到此也他也能承受。
大日如來變化的僧人上前,接過雷符躬身謝過,大袖一揮,將一半五彩石收了。
「先天境界,果然高渺不可琢磨,不知何時我才能證就?鼎革三界,穩固天地之後?」張牧之心中忍不住感慨連連。
而後雷祖再以混沌都天神雷炸破混沌,分清濁,呈四象,再演化後天五行同極樂世界合練。
張牧之心念一動,慶雲中那連綿不絕的光雨似是被無形力道的牽引,都改變了方向飛入天孫氏身子周圍那雲氣中去了。
隨後股盪之聲大作,烈火之中洪滔濁流奔涌,黃塵翻滾,更有狂風呼嘯,片刻不停。
混沌鍾時而靜止,時而旋轉,悠揚的金鐵之聲響徹整個大殿,鍾體四周浮現出密密麻麻的星辰虛影,數不勝數,彷彿有億兆之多。
此時若有仙人靠近宮殿十里之內,就會感覺元神被壓制得運轉不靈,肉身喘不過氣來,連一個指頭和圖書都難以動彈。
只是眼前極樂之境也如虛幻一般縹緲不定,內中更是沒有半個生靈。
自此人間西方海洋上又多了四處大洲,加上原本的六洲,共計十處(南極冰雪大洲除外)。
尾虎巨猿,金烏玉兔等等奇形神獸,共有三百六十五種,正合周天星斗之數,就在光雲中兀自咆哮奔走,聲勢十分浩大。
「幸得老君出言指點,說佛本是道,原無分別。」
「咚!」一聲洪亮的鐘聲響起,無論是三十六層天界,還是下方人間、地底幽冥世界,無量眾生皆可聽聞。
八位劫前仙人法力神通更在大日如來之上,自然也能觀看。
許久之後,張牧之頭頂慶雲中又有光雨滴落,如檐下滴水般片刻不停,還未墜落地面便自消失,又從上方顯化出來,如此循環往複,十分玄妙。
「若有明王、金剛之流戕害中原百姓,那人間朝廷或龍虎山張天師來向天庭告狀,朕也只能出手將那婆娑凈土湮滅。」
「卻不可讓此方天地完全演化成形!」
張牧之不敢怠慢,一道青光從天門飛出,到了九天之上,一個暴漲,變成了一隻高有十丈的混沌大鍾。
張牧之見混沌被炸破,絞得漸漸散亂,估計這火候差不多了,於是用手朝前一指,再次發雷。
「若我強行去做,無量光佛自然抗拒不得,只是違逆了他心中之道,這尊化身前路就斷了,如此也是得不償失……」
天孫氏緊皺的眉頭舒展開來,面上表情似是歡愉,而後又轉為平靜,頭頂亦有一道青光升起,凝聚成一朵小一些的慶雲,中間裹著一張星圖。
玄明恭慶天,菩提道人頂現慶雲,雲上托著一株菩提大樹,垂下道道青氣,大日如來腦後現了一輪紅日,發出金色佛光守護己身。
牽牛星,雷祖和織女居住的行宮建在一座高有萬丈的山峰上。
四大部洲遼闊無邊,金色的須彌山高聳入雲,山頂大雷音寺綻放出無量佛光,照耀宇宙大千。
一切都是順勢而為,連張牧之、天孫氏、孫悟空這些當事人都絲毫感覺不到被人操縱的痕迹。
天孫氏身子一抖,彷彿正在經歷極大地痛苦,連皮膚都變成了紅色,接著周身四萬八千毛孔之中都有裊裊雲氣散發出來,其色淡青,聚攏在四周並不分散。
而織女天孫氏也閉目端坐在張牧之對面,頭髮披散,只著褻衣,一身肌膚若凝脂般無瑕,面上表情波瀾不驚,又隱隱透露出寶相莊嚴的味道。
「此應有之義,大帝無需多言。」無量光佛點頭,隨後整個身形散開,化成一道金色佛光飛入張牧之泥丸宮中。
孫悟空雖然最初是受臨水夫人陳靖姑點化,但道家之術只學了皮毛,縱使張牧之賜下雷符,他也無法將五彩石煉入肉身。
張牧之聽到此處,笑著讚歎:「老君所言實乃至理,修佛修道,都是修心,正是殊途同歸,萬法存乎一心也。」
其他幾層天界雖然依舊在募兵,但知曉應龍氏刺殺菩提道人之後,許多天帝就聚攏到九昌帝君所掌的太極蒙翳天中去了,也不知在謀划些什麼。
那須彌山腳下顯化出無以計數的浮屠塔,塔林之中更是金蓮遍地,處處波羅花開,菩提樹繁茂生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