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出閱讀

我一個國家隊,混娛樂圈很合理吧

作者:武劍仙
我一個國家隊,混娛樂圈很合理吧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0%
第二百四十一章 李教授(張導)果然是個比較嚴肅的人啊!

第二百四十一章 李教授(張導)果然是個比較嚴肅的人啊!

又頗有一種昔日繁華終不再,只留古冢後人瞻的感覺。
古箏,琵琶,阮,築,李景霖陷入了沉思。
那隻能忍痛放棄。
於是。
不行,這不合適,自己這麼說,真的不太好,畢竟,這才剛一下午,才剛剛加上好友。
看來,這個張導的性格很沉穩,果然是搞這種歷史文化紀錄片的性格。
【下午忙著搞這個來的,張導您看看,是否合適?】
有的為抒情,有的為敘事。
「嗯~」
滴滴滴~
微笑這表情,大氣端莊又不失友好。
大漢王朝。
一般就是由那些研究考古的,歷史的人,根據古籍,考古資料,去進行反推。
開始打起字來。
拿出真正的古代音樂……
數千年後的回首,滿目僅是百年崢嶸與光輝。
便做完了這最終的版本。
喜歡選擇一些奇妙的,冷門的樂器來製造音色上的驚喜感。
還是現代音樂,而並非是古代音樂。
李景霖感覺身上的壓力開始增多。
而高音部分的點綴,則選用了磬。
另一邊。
畢竟,同事的那群教授們,或是講師導員什麼的,基本都是這樣。
樂器千家不同,側重更不同。
這就是李景霖比較頭疼的點。
現代人幾乎沒幾個喜歡的。
「嘖,若搞和聲,這弦樂,還真就是得選小提琴了。」
更要完全相信祖先的審美進步,尊重事實的發展與變化。
很合適!
滴滴滴~
世人皆說強漢盛唐。
甚至更早的漢。
點了一個外賣。
搞完這些后,天色已經十分黑了。
當即。
這用於北方梆子戲的笛,短小細,相比新笛曲笛,音夠高亢嘹亮。
古代音樂的複原,在目前來說,其實不完全算是音樂專業的學問。
李景霖便根據張導的性格。
一鼓作氣的將整體架構思路捋順。
又根據其他學科的知識。
他或許不太喜歡我用這樣的語氣。
這李景霖,果然如自己想的一般,是比較嚴肅正經,並且十分沉穩的人。
【不愧是霖哥,太猛辣!】
李景霖是生怕自己的音樂表達https://m.hetubook.com.com不出這個傳奇帝國的偉大。
比方說。
張晉便試著在社交軟體上,打字問道。
此時的張晉。
在李景霖的經驗里。
總不能演奏一段和聲,換兩把二胡吧……
有差別,但沒差距。
猶豫了許久。
但為了不至於太干,想讓李景霖知道自己到底有多滿意。
而這樣的作品,做出去以後,明明是致敬,卻多少帶了點反向抹黑的感覺。
《漢風》!
「那撥弦樂器呢?」
「排簫,角,塤,笳,築……」
雖然有點晚。
【太合適了。大拇指.jpgX3】
滴滴~
之所以在沒有旋律,和聲,甚至樂段,樂句,主題動機都還沒有的基礎之上。
我今年四十二歲,都已經開始用可愛了!!
果不其然。
MD,你們說的沒錯,我感受到了。
加好友的信息通過了。
……這還真沒見過。
張晉懵了。
身為樂器學的專家。
只有這鐘鼓之聲才能闡述這種磅礴與霸氣。
張晉便迫不及待的點開文件。
「節,鐃,裨鼓……」
翻看著編曲軟體中的音色選擇。
李景霖所要做的事情,也是如此。
也就是說。
不行,這會顯得我這個導演不夠莊重,會不會惹的霖哥對自己印象不好?
張晉眼皮跳了跳。
(刪除刪除)
而拉弦類樂器的扛把子,二胡。
越無知,越無畏。
【好的,那我們就恭候李教授您的到來了。微笑.jpgX3】
李景霖這才想起來,要加一下主創團隊的群,以及製作人,導演。
張晉的文字終於不帶情緒了起來。
但到了晚上八點半的時候。
可是今天這麼一感覺。
琵琶的聲音也是微薄,阮則是柔和了不少,築很好,更能很好的展示漢王朝的質感,可是,若使用築,則金石之聲有點溢出。
李景霖鄭重的在作品名上,打下了兩個字。
最好的選擇自然便是梆笛。
這個現代音樂。
寫大漢之聲!
除了探尋歷史的原因外。和_圖_書
指不定有什麼很重要的事,忙一點是正常的,稍微耽擱了這麼點時間,是理所當然的。
張晉搖搖頭。
李景霖滿意的抻了一個懶腰。
畢竟。
很難挑出什麼毛病,甚至會讓導演感覺,「我這B玩意配得上這曲子嗎?」
看著這個微笑X3的回復。
和老黃告別後,自己便直接開始作曲。
李景霖完全沒走尋常路。
首先便加上了《帝陵》的導演,張晉。
就開始先鋪開了節奏,配器。
從李景霖的話里,提取到了幾個關鍵詞。
當下還很是欣喜。
所以便有了這麼一問。
很快。
可是。
一曲結束。
忍不住點了點頭。
牽扯許許多多學科,簡直是很正常的一件事。
當導演這麼長時間,張晉啥沒見過?!
但是。
「哎。」
兩人在網上相互表明身份,互相問了個好后。
想要表達華夏樂曲的質感,這揉與滑,是少不了的,想表達,那就必須通過別的地方找補。
張晉長長出了一口氣。
一個兩千年前,東方偉大的帝國。
李景霖腦海中迅速的閃過漢代常用的樂器種類。
在和聲上,小提琴自然比二胡合適的多。
那必然是需要選擇一個音色足夠滄桑的音色。
音樂的發展。
正在喝水的張導差點直接將水從鼻子里嗆到屏幕上。
比方說天文,曆法,數學,進行定音,然後推導古譜,進行複原。
比方說,從哪裡挖出了什麼東西,經過古籍描述確定是某件樂器,然後通過現代科技進行仿製。
更多的意義是在於溯源尋根,探查歷史文化。
霖哥果然是因為工作有點忙,忙到現在才加。
火不起來,那真的建議找找自己的原因。
哪怕是古典音樂距離現如今也就只有兩三百年的時間,並且和現代音樂是同一套體系,這審美變化都足以產生鴻溝。
畢竟,時代改變,音樂進步,這審美也絕對不是一成不變的。
唐。
還挺激動的。
以李景霖的身份來說。
「咳咳咳!」
這甚至只是西方。
音樂的角和圖書度有很多。
而不在於音樂欣賞。
搞定了一首曲子后。
李景霖發來了消息。
但與塤作為一前一後的搭檔,反襯,對比。
於是。
大家喜歡的,是「復古」的現代音樂,是帶有古樂質感的現代音樂。
小提琴的聲音比較明亮,並且,四根弦,音域也相對較寬。
以往,張晉總覺得,這可能是有點誇張了。
李景霖仔細感受著這種文明之中所蘊含的味道。
起碼,你從音樂中,就需要讓觀眾們感受到「強」。
張晉連連咂舌。
在鼓組中多加一拍,但整體線路拉長。
起碼節目可以不火,但他的配樂肯定能火。
【那明天我就過去一趟。微笑.jpgX3】
不講故事!
鼓則是選擇了低音。
古譜的複原。
【哦,這個是有感而發的印象曲,關於敘事類的配樂,那的確需要先去看看整體。】
在後面加了三個大拇指的表情。
這樣的人,往往不太喜歡特別開玩樂的話語。
這一首音樂。
但由於小提琴有指板,所以,滑音和揉弦是被限制了的,缺少了壓揉滑揉。
何況特么差個兩千年,還是和現代音樂完全不同體系的東西呢?
感慨於一代強漢為華夏文明留下來的寶貴氣志與尊嚴。
登錄社交軟體。
但如果搞遠點。
李景霖悄悄的將鼓組的音量拉大了許多。
適合作為和聲的鋪底。
拜託。
當即。
那便是因為……
在設計旋律的時候。
用這些,根據現如今民間流傳的一些音樂。
大漢的遼闊,文明的磅礴,歷史的厚重。
【《漢風》.mp3】
但若是和整首曲子不配套的話……
李景霖便發現。
便完全脫離了敘事。
不就是剛接了合同,便開始作曲,然後過了一下午,才加上好友,便甩過來一個曲子嗎?!
畢竟,搞編曲配器的時候吧。
忘了這碼事。
誰能想得到,一個二十二歲的人,回復消息會用微笑呢?
這下午,張晉剛接到黃總的通知,知道李景霖答應了來做配樂。
金石之感,用磬的點綴便足矣和圖書
當時沒覺得如何,但此時放鬆下來,強烈的飢餓感開始蔓延。
更多的,是給現代音樂一些借鑒模式。
那的確就是跨越了時代的審美變遷。
【還有嗎?好厲害!】
踏馬的。
驚的張晉是真有點猝不及防。
從回復的信息中,李景霖覺得,多少能看得出來一個人的性格。
華夏的音樂,少見和聲。
塤與梆笛一前一後的配合。
又從什麼壁畫,古籍,或者又從墓里挖出了什麼曲譜類的陪葬品。
張晉收到了李景霖發過來的消息。
音色相對來說,會更薄,而且更柔,十分不適合和聲演奏,音量的大小上,也有些偏小。
「《帝陵》!」
滴滴~
是在現代音樂中,賦予一種古韻,讓擁有現代審美的觀眾,從現代音樂審美的角度出發,去感受古樂的質感。
「……」
東方的歷史脈絡如此之長,就算是再遵循祖宗之法,這風格,審美,音樂的感覺,都會差的相當之遠,複原的古樂,用現代的審美來感受,未必就能喜歡。
一言不合,剛加好友,便砸來一首作品。
只是代表了一種現代人對於兩千多年前「強漢」的印象。
想來想去。
滿腦子的我以為,我覺得,差不多。
借鑒一些古代音樂的知識,或是特殊的音色。
張晉感嘆了一聲。
畢竟,霖哥不能拿年齡來衡量,能有這麼高的成就,也許是個很穩重的年輕人。
心裏想的全是「霖哥啥時候加我」「他會不會來看一眼」之類的事情。
李景霖哎!
不斷的進行細微的調整。
而縱觀華夏樂器中。
僅僅是從中世紀到文藝復興,再從文藝復興到現代,風格審美彼此之間都相差甚遠。
可一直都沒看到加好友成功。
塤的音色很沉穩,偏中音。
(刪除)
但創作的,仍然是,也必須是現代音樂。
智障類的創作者,在創作這類題材的時候,腦子裡是完全沒有「敬畏」這兩個字的。
最能夠表現滄桑之一的樂器,自然得是塤了。
這心裏的壓力便越大。
在當今的發展中,學和-圖-書科彼此是交織的。
是需要體現古代的文化,氣韻,質感的。
他給人配樂,作品有很大幾率火起來。
或許,這才是真正意義上的古風曲。
這就有現成的了?
……
而在磅礴與霸氣中。
原本,關於霖哥的傳說,的確是被這些導演們廣為傳播。
從創作者的角度來說吧。
那完全不是一個星球的……
【怎麼樣,李教授,您有什麼想法不?需不需要我們配合,或者來我們主創團隊這邊看一眼?】
一時之間有點太投入。
李景霖還是忍痛的放棄了築,選擇了古箏。
確實特別容易有這麼一個「毛病」。
在做完了旋律線后,又仔細的思考下。
作為華夏歷史上,最波瀾壯闊的節點之一。
而在大型的樂器合奏中,也少見適合作為和聲的拉弦類樂器。
只不過。
「噗!」
站起身,活動活動后。
業內誰不知道。
張晉更是沒有疑他。
於是。
傳播的多少有點邪性。
果然啊!我這波做對了!
開始了回復。
說做曲子就做出來,速度快的同時質量還高。
不過,張晉並沒有多想。
越是實力強勁的。
要知道。
《有感而發》《下午搞的這個》
於是,張晉回復起來。
強漢,那必然要著重表達這個「強」字!
的確還挺激動的。
李景霖看到張晉的回復。
流水般的古箏,穩重的鼓點,擊磬的清脆。
張晉自然十分樂意配合李景霖。
但之所以做這些。
李景霖咂了咂嘴。
「太棒了。」
「好傢夥,好傢夥啊!」
如何去表達橫跨兩千年的歷史滄桑?
明清的古樂距今並不久,那確實還不錯。
你可以完全相信祖先的審美。
簡單來說。
再加上和聲是為了鋪墊情緒的,音域也跟不上。
這人不能只看表象。
看著李景霖發過來的消息。
一堆加好友的系統通告在不斷的閃著。
和發大拇指.jpgX3這樣的人打交道,微笑.jpg,那就是最友好的表情。
有這樣的印象。
開始聽這名為《漢風》的印象配樂。
而此時。
  • 字號
    A+
    A-
  • 間距
     
     
     
  • 模式
    白天
    夜間
    護眼
  • 背景
     
     
     
     
     
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