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出閱讀

我一個國家隊,混娛樂圈很合理吧

作者:武劍仙
我一個國家隊,混娛樂圈很合理吧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0%
第二百六十二章 已經完全是師傅的形狀了。

第二百六十二章 已經完全是師傅的形狀了。

【我的反炸APP動了!】
「啊?咋啦,我瞅瞅……」
這個評論不會引起太大的波瀾。
許欣和劉晨陽的動態里並沒有那麼多亂七八糟的內容。
【卧槽,這真不是李景霖上了徒弟的號嗎?!】
看著其他網友們的評論,這些看到了離奇真相的老網友們,頓時便開始回復了起來。
李景霖認為。
劉晨陽開始看起了書。
當即。
但……
不少無意間看到這條評論的網友們,頓時便笑了出來。
好嗷!
「沒錯。」
尤其是許欣。
稍微往下拉一下,便能看到旅遊的照片。
木訥的臉上露出了一絲不太對勁的笑容。
這徒弟反思一下也是完全沒問題的。
忍不住嘿嘿一笑。
大概感覺就是……褪去了大學生清澈的愚蠢,但褪的不幹凈,很有種上班,商務人士回復「收到」時的形式感,但還有點沒有完全脫離學生敘事習慣的感覺。
【我證明,因為我也是霖哥的研究生。狗頭.jpg】
外貌沒被觀眾們忘記,那都得感謝寫報道配圖的小編。
「動態?」
「又到了每日掉頭髮的時間。」
忍不住笑了出來。
裏面不僅有和李景霖的合照,甚至還有和吳霞老師的合照。
著重敘事是此,哪怕是惡搞音樂也是如此。
更能令人有種不真實的錯覺。
而這個過程中。
許欣點點頭。
這一想法,青年演奏家其實是懂的。
正如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一般,你沒有辦法讓所有人都說某個音樂作品「好聽」。
哪怕就是不涉及到影視動漫,不涉及到遊戲的純粹音樂。
雖然兩人能夠享受更多的資源,讓別的小提琴研究生也很羡慕。
引動情緒,增加聽眾的體驗感,才是最關鍵的問題。
看著網友們的刷屏。
如果說,李景霖一直露面,或者一直不露面,那都還好。
所以。
好記性不如爛筆頭。
【我就知道找霖哥當導師絕對沒錯!】
而由於這是李景霖與亨利克牽頭的。
「我認為,觀眾們首先想要看到的是強悍https://www.hetubook.com.com,複雜,且舉重若輕的技術表現。」
音樂是給人娛樂,給人服務的。
除非再出來,才能喚醒不少觀眾們的記憶。
聽許欣的話,劉晨陽便也打開李景霖的微薄。
「哈哈,你去看看霖哥微薄。」
「好了,今天的課程暫時就到這裏。」
若不是在這段時間里,有那麼一次且僅有一次熱度不太高的演奏露臉……
配的文字也是【霖哥帶著我們和吳霞老師一同調研】
當即,這些網友們便回歸了人類本質,開始了復讀行為。
雖然李景霖說了下課。
萬萬沒想到。
「而你的音樂,有時候會服務於日常的休閑發獃,或是遊戲,或是影視。」
劉晨陽也撓了撓頭。
兩個學校的聯合辦學。
AI讀故事,永遠會令人反感,而合適的聲情並茂,卻十分令人有代入感,能夠輕易的配合劇情,便引導聽眾的情緒。
【要不是偶爾能看你在一些新聞邊角料里有點存在感,我早就報警了。】
「找准你聽眾需要的體驗,是成為演奏家的關鍵。」
時不時的,都能聽說霖哥又有了新作品,新老作品交織,熱度還真是不低。
可是呢。
說到一半后,劉晨陽並沒有自己一個人去表達。
除了天賦,努力,實力,還需要極其強大的韌性。
但覺得這好像是霖哥評論區中,另一種新玩法。
最近沒什麼大事件,所以,這麼一條熱搜便開始出現。
「哈哈!隔壁的學生可都羡慕死了。」
裏面幾乎全是吐槽。
這個東西,每個人的感受都不一樣。
這就和讀故事是一樣的道理。
那「馬上去練琴」還真不是說空話。
許欣和劉晨陽對視一眼。
而是因為習慣了一直拉琴,一直練的日子,短時間內,還意識不到「我該如何去理解,我該如何去表達」的重要性。
在許欣評論下方補了一句。
完全可以看得出來,這就是研一。
就好像芝士蹭蹭才是最讓人上火,並且兩個人都上火的行為。
似乎開hetubook.com.com始明白了這一思想在實踐中的運用方式。
#李景霖的徒弟已經完全是他們師傅的形狀了。#
馬上便看到了新網友的回復。
服務於體驗感才是最為重要的事情。
在李景霖的引導中。
雖然還有網友不太相信,「猜疑鏈」的梗被玩的更加花哨……
一直到現在。
劉晨陽仔細想了想,開口說了起來。
看著網友們的評論。
這一次。
音樂演奏一樣如此。
於是。
畢竟,李景霖的評論區里,人才是相當多的。
圖都很難找。
拉到下面的評論區。
還真就有這兩個評論的賬號。
【……我真不是托,你自己看他空間……】
原本。
簡單樸素。
順著劉晨陽的話,便接道。
那麼如何服務呢?
但真的一點動靜都沒有嗎?
霖哥不露面。
這一定是真徒弟了,和他們師傅是一模一樣的。
已經開始喚醒內心的怒吼天尊了。
放下手機后,莫名其妙的這麼一次玩梗,卻被無聊的霖粉們給聊熱了起來!
這些網友們便回到原本的評論位置。
哪怕是在一眾研究生中,許欣和劉晨陽也是最能卷,忍耐力最高的。
忍不住笑了出來。
絕大多數的人聽音樂,並不是單純的為了好聽,而是為了「體驗感」。
邊吃邊學倒是大可不必,趁著吃飯的功夫休息一下,也能抽空玩玩手機。
【對不起,這就去練琴。】
都不需要誰去強調什麼「努力的重要性」。
一直不露面的話,那必然是被遺忘,然後掉粉。
這很長的一段時間里,李景霖是真的物理意義上的不露臉。
【好嗷!抓不到李景霖,抓他的學生也可以!】
真的只是聽著好聽嗎?
但李景霖還真不是。
【俺也一樣。狗頭.jpg】
這麼一玩。
不少跟風復讀的網友們看到這評論。
人家自己就會和自己開卷。
現在繃住了,抓住這個機會,等於後身價暴漲了,賺錢了,有的是時間享受更多的東西。
【艹!我好酸,你們倆能不能不要上網m.hetubook.com.com了,用心練琴……】
李景霖詳細的對學生展開教學。
「你一定要清晰的知道,你的聽眾,想要的是什麼。」
顯然不是。
在下面回復了一句。
只要順序錯了,或是沒有意識到整個進步流程的話。
外賣到了。
李景霖看了一眼手機。
無論是高燃時刻的激|情,戰鬥時刻的緊張,危險時刻的壓抑,還是恐怖,憂傷……
而是看向了許欣。
兩人便也開始吃了起來。
許欣眼前發亮。
但很顯然。
【笑死我了,霖哥話術開始出現了人傳人的現象。】
臉上滿是喜意。
當即便有幾個網友回復了起來。
兩人再次笑了笑。
比方說,一次傳統的古典音樂會。
偏重了哪個,都會讓演奏家逐漸變得平平無奇。
「這機會可太難得了。」
但兩人不知道的是。
只有你在玩真實?
「有的,是聽你音樂中的故事的,有的,則是過來放鬆的。」
【兄弟別說了,他是真的。】
船新的騙訪問方式是吧。
「哈哈哈哈!」
都是一些學習方面的分享,或是校園生活之類的內容。
頓時忍不住笑了笑。
正是李景霖的拿手好戲。
網友們頓時驚了。
對於這兩人享受到的資源……隔壁的還真就知道,沒有任何一點資源是白享受的。
【這裡是失蹤人口記錄牆。】
6
音樂的碩士,那也是碩士。
也是需要服務於這種「共情」體驗的。
很多青年演奏家。
而有些思考了這些的青年演奏家,則是沒有分辨出每一種樂曲,在聽眾體驗感上應該著重的優先與次要,很難拿捏到重心,往往就只能聽觀眾反饋,或者前輩們的作品,去自己摸索。
這裏面能夠很清楚的便看到,最新的動態,是兩人和李景霖在琴房的合照。
【卧槽!今兒個遇到真貨了?!】
不少李景霖的遠古老粉頓時眼前一亮。
受益的主體,便是小提琴演奏專業的研究生。
當然了。
學習了一段時間。
彷彿活躍在網上,但活躍了個寂寞。
因為,好聽,不好聽,有hetubook•com.com感覺,沒感覺。
【我也是。狗頭.jpg】
但嫉妒肯定是不會的。
不僅沒有任何微薄,半分動向都沒有。
「在保持技術熟練與高度的基礎之上,不機械化的演奏,而是儘可能的將這些炫技曲目也表演齣戲劇性,利用技巧做戲劇衝突,讓原本無實際文學內容的音樂,變的有故事性。」
而是應該放在「情緒的引導」之上!
劉晨陽和許欣對視一眼。
一點,這人是直接傻了。
【今天練琴了嗎?還在這上網?!】
【醫生建議加大藥量】
但卧槽之聲也越來越多。
大家都在裝B。
忍不住吐槽了一句。
正在啃著《美學》的許欣。
文化課的難度,也是完全在線的。
「我懂了!」
其實往往差的就是一個「理解」。
好久沒反思了。
【哈哈哈哈笑死,這就是存在感又強又弱的波粒二象性量子生物嗎?】
也是其成名的原因之一。
如果想讓觀眾叫好,那麼第二重要的,才來到了情緒,戲劇衝突,敘事。
旋即便也同樣捧起一本書。
【霖哥給我的感覺就彷彿是個AI生命,我聽過他,但沒見過他。】
有一種研究生的美感。
好聽,只是體驗感之一,卻絕對不是全部。
「聽眾的體驗感,尤其要放在最前面。」
「而如果,你是要參加帕格尼尼小提琴大賽,那麼,你猜猜大家想看的是什麼?」
當下,許欣便拿出筆,開始根據書上畫的重點,在筆記本上對一些關鍵詞謄寫起來,加深印象。
「好了,下課了。」
這也讓許欣和劉晨陽,在一眾研究生中,位於關注圈的中心,往往能有更多的好處。
【這才剛開學多長時間啊?就已經這麼多神仙資源了!】
這個是基礎。
影響情緒的這一手。
在李景霖手底下當研究生的壓力,大家可都是看在眼裡的。
才能夠真正的站在業界內,站在舞台上,成為「知名演奏家」。
劉晨陽和許欣對視一眼。
許欣看著網友們的評論。
【真的,不信你看我的動態。狗頭.jpg】
「今天你點外賣和_圖_書。」
很多小伙之所以躺平,不是因為懶,而是因為看不到上升渠道,找不到上升空間,付出與收益完全不成正比,那當然不願意折騰了。
肯定還是會有網友下意識的點進去的。
仔細翻了翻李景霖的關注。
並非是單純對自己作品的理解。
一旦你給他們鋪好路,巨大的付出也伴隨著更大的收益,清晰明了……
評論這麼一回復。
彷彿這人存在,但彷彿又不存在。
玩?玩什麼玩?
就好像……炫技就是炫技,大家想看的,體驗感的由來,就是看你花里胡哨。
【好傢夥,我相信你們是真師徒了。】
大家都知道,聽眾們來到古典音樂會中,大都是聽你怎麼去用音樂語言來講述一個故事。
「再過一周,巴黎國立的學生們就會來到咱們學校,亨利克也會帶上一兩個他們那邊的教授一起來,這次你們倆是有福了。」
結果不點不要緊。
許欣和劉晨陽差不多也吃完了。
兩人打開了這「最新」的動態。
但是,仍然欠缺了思考。
摳哲學的詞彙,就算是文科研究生看了,那都得頭大。
相反。
兩人便打起了字,對著網友們回復了起來。
許欣若有所思。
所以,音樂家們才會要求,樂器的演奏,在達到了一定境界的時候,一定是具有歌唱性的。
不過,兩人仍然是留在了琴房,並沒有著急走。
該說不說。
【霖哥帶你們是讓你們玩手機的?!滾去練琴啊!】
【你下載國家反炸APP了嗎?】
不過,看許欣評論了。
一個在看《華夏音樂史》,一個在看《美學》。
誰都沒覺得這是真的。
能夠突破這一層的青年演奏家。
【接受網友們的建議。】
上一個微薄,仍然停留在了《野狼》的年代。
李景霖很滿意的點點頭。
打開手機,隨手點了一份外賣。
【我不騙你們,我是霖哥的研究生,天天看霖哥,很難理解你們的感覺啊。狗頭.jpg】
兩人對視一眼。
那顯然不是的!
目標就絕對不能放在這個方向。
和劉晨陽對視了一眼,不由得連連點頭。
  • 字號
    A+
    A-
  • 間距
     
     
     
  • 模式
    白天
    夜間
    護眼
  • 背景
     
     
     
     
     
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