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出閱讀

想娶女帝不正常嗎?

作者:愛開小差
想娶女帝不正常嗎?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0%
第一百六十八章 漢王開啟拯救成安計劃

第一百六十八章 漢王開啟拯救成安計劃

漢王的腦海中跳出了一個又一個詞條,先拋開那些不夠振奮人心的詞條,淺說幾個,那就說封狼居胥吧。
但正英帝這十年裡,又何嘗沒有打造屬於自己的班底。
又不可能跟武夫走得近的晉王玩到一塊去。
她是真想讓父皇看看自己到底有多蠢,但漢王發現她壓根就沒辦法給父皇傳遞這個消息。
但是,漢王不想罔顧事實。
「若是藩王無人敢動,那朕就能溫水煮青蛙,一個一個慢慢來,讓她們這些藩王安心當個富家婆去。」
秦王那邊的人,只有長孫系的受重用,晉王的,只有和吳家關係好、關係親近的勛貴會受青睞。
漢王的母系身世清白,若是助漢王,成了從龍之臣,地位也會水漲船高,這是漢王最大的劣勢,也是吸引人才之中,最大的優勢。
陸成安的作用是什麼?
「陛下,漢王求見。」門外,劉寬低聲垂首道。
那麼問題來了。
「也罷,今日沒有早朝,朕就見她一面。」正英帝呷了一口茶,他放漢王入東宮,可不是請漢王來煩他的,若是真惹惱了他,過個一年半載,再把她逐出東宮也不遲。
當然父皇這個南巡的做法,也是格外地搞心態,自己故意往人家地盤上走,不知道在想些什麼。
哪怕父皇沒有冊立她為皇儲,沒給類似於監國的太子之權,但是放她入東宮就是一種默認下一代繼承人的行為。
更別說隱士檔,陸成安堪稱一己之力扶大廈之將傾的逆轉之能。
那他能做到大陸小陸一同在世時的燕然勒石嗎?
現在漢王入住東宮,是正英帝的默許,加入漢王一系,有可能間接得到皇帝的青睞,對於這些人而言,這就是有收益的事情了,若是朝堂上能把秦王一系的長孫家給干爛了,不就是他們南方士族的翻身機會嗎?
她認為當下最有和*圖*書意義的是保全陸成安的有用之身。
擁兵自重的藩王難道不該被削嗎?為亂一方的土司難道不該被滅嗎?
因為,長孫家支持的是秦王,使得北方士人多數支持秦王,而不少勛貴支持的是晉王,這些人都是看在母系的身份上。
南方士族是不可能一輩子被長孫系的人壓在朝堂上的,弱人一頭的他們,是會尋求外力相助的。
不能。
但,畢竟是晉王上位后的模擬,晉王要做什麼,漢王後來已經是麻木了,不想多說什麼。
仁不仁,正英帝不知道,但漢王是把那些儒學大臣的執拗勁學了一個明明白白。
父皇回到京城,作用是什麼?
而且五百人的人數不多,一定是在父皇可以忍受的範圍內,到時候交給陸成安來練一練,就能在現實中起到鍛煉陸成安的作用,提前激發他的潛能。
正英帝悠哉悠哉地為自己沏了一壺茶。
從父皇這裏要到人,漢王想了想,她甚至還能順勢拿這個理由回漢王府見一見陸成安。
但漢王也學聰明了,這麼寥寥幾句聽下來,她就知道自己是勸不動父皇了。
試圖學習陸成安的大開殺戒,來給自己立威。
他的這位好皇姐死了以後,還有其他皇姐想要趁機入京,試圖再次臨朝政治,成為攝政王,把他當成一個可悲的玩具來隨意操控。
漢王這裏,絕對是很客觀的看法了。
這種事情沒有意義。
「這【改土歸流】其中很多辦法,都可以沿用、再拿來去削弱藩王在地方上的實力,若是引起各地藩王的猜忌,只怕是後果不堪設想。」漢王憋紅了自己的小臉說道。
然後回顧前面的情況。
「父皇,既然您心意已決,兒臣只有一事相求。」漢王這樣說道。
說實話。
她當然知道她住進東宮,給她帶來的www.hetubook.com.com政治優勢有多大。
換而言之,漢王現在對於人才的吸引力是無限上升的,她的背後不再是孤單一人,而是有父皇替她當了靠山。
正是知道,所以他才認為陸成安是個人才。
你模擬中,那波南巡的行為藝術,說句發癲、犯蠢,其他皇女,是沒有一個人敢反駁的。
「朕削土司之後便是要削藩,【改土歸流】之法,朕勢在必得!」正英帝不怒自威道:「你乃是朕的皇女,身處此位,又豈能不知藩王之弊矣。」
漢王只能拿價值這一點來安慰自己。
回歸現實,漢王只想做些對國家有益的事情。
漢王入住東宮所隱藏的財富,就在於這裏。
「父皇,【改土歸流】雖然是上策,但千萬不可操之過急啊!」漢王開口道:「削土司,土司是地方政權,說透了,就跟地方上的土皇帝沒有什麼區別。」
至於教蘇為英?
漢王這次是抱著玉石俱焚的心態去進言的。
跟著漢王走,是不會像秦王和晉王那兩個派系的人排外那麼嚴重。
而這勛貴也不可能全部都跟著晉王走,開國功臣之間,那也是有親疏之分的,河北吳家這個勛貴跟所有勛貴的關係都很親近的話,就離死不遠了。
正英帝很早就成為了大晟朝的繼位皇帝,可是中間足足有十年的時間,是他那位五皇姐臨朝稱制,替他行使權力。
蘇為英的下限就擺在那裡!
漢王看出來了,問題就在【改土歸流】這個策卡的問題啊,削土司太急了,引起了土司和藩王的連鎖反應,一起叛亂了。
走文臣可以當千古一相,走武臣可以拓疆土敵蠻邦,你把陸成安送過去當親衛,然後當場嘎了,豈不可惜?!
正英帝豈能不知道削土司和削藩王有異曲同工之妙,又豈能不知道【改土歸流】之中很多手hetubook.com•com法,能換過來削藩。
計劃是趕不上變化的。
這就讓漢王感受到了作用上的差距。
這次的模擬,陸成安的死,讓漢王意識到了親衛的重要性,若是當時的親衛隊訓練有素,非常能打的話,陸成安還能死嗎?
當然更多的還是因為她已經找不到說服自己這樣請「父皇赴死」,再去找個「讓陸成安活下來」的理由了,在她眼裡忠孝是很重要的。
漢王也絕不退讓,今個兒,至少也要把這個事情給說清楚為止!
由此可見,東宮這個身份的重要程度,其中的價值,不言而喻,漢王是想要悶聲發大財,留在東宮之中慢慢發展的,但是陸成安比這些彎彎道道都要重要!
「她們有人敢叛亂,朕就去平叛!」正英帝還沒等漢王說完,直接就是壓了回去,「朕有天下兵馬幾十萬之眾,豈會懼怕區區藩王,何況鎮藩之地,還有朕的府衛兵,隨時能夠盯梢藩王的一舉一動,朕這是陽謀啊。」
不可能直白地就這樣說讓父皇趕緊死吧。
正英帝奇了怪了。
正英帝眼眸里,閃過一絲頗為無奈的光澤,當時他是想讓漢王接受忠君報國的德行教育,待人以仁,現在只覺得是自己給自己找了一個大麻煩。
哪怕被父皇惱了,哪怕被父皇趕出東宮。
只要不去惹惱了父皇,她漢王利用住在東宮的這個特殊地位,可以招攬很多人,無論是被棄用的勛貴還是朝廷上的其他群臣,都會考慮一下漢王。
那也不能啊。
「兒臣見過父皇!」漢王一進來就是俯首請安,她這次來,當然不是無聊到彈劾什麼晉王。
「兒臣在練兵上,忽然有了一些奇思妙想,想要實踐一番。」漢王冷靜無比地說道。
「朕是依此計以削土司,再看看誰人敢反,誰若膽敢輕舉妄動,朕就要讓誰國除于晟!」
那可是四和圖書世三賢中的一人,天生異象,一出生就跟個閃閃發光的小金人一樣行走在天地間。
晉王後面做出來的事情,是她的性格使然,是晉王在當上女帝后,無人進行正確引導下,不知道幹什麼,就開始自己隨心所欲,沒有任何顧慮地亂殺一氣。
怎麼他就操之過急了。
正英帝看著請安的漢王,問道:「瑜舟今天過來,所為何事啊?」
目前看來,父皇除了幫晉王穩固了登基后的局勢外,只剩下在南宮替晉王教導晉王嫡子蘇為英的成長。
現在怎麼知道進退了?
這是不是無形之中增加了陸成安的存活率?
天底下,不可能所有的文臣都是一家,長孫家代表著北方世族的利益,在朝堂上是猛干南方士族的。
做完這兩個事情,父皇整個人就沒有作用了。
父皇回到京城,他能做到封狼居胥嗎?
漢王現在是被這個晉王和父皇默契無比的聯手「擺爛」,弄得是心態很炸,真給他倆弄得急眼了。
「我想找您要五百個將士。」
而陸成安如果能活著回來,他還能正確地引導晉王走在正確的道路上,這樣一來,晉王估計就不再是這般窮兵黷武,一通亂乾的模樣了,甚至是陸成安在教導蘇為英的路上,也能把蘇為英這個兒子的高度越帶越高。
之後,這練出來的五百人,說不定還有奇效,能保護到陸成安的安危。
名義上,這五百人還得是漢王的人,才是合理的。
她不能總讓晉王那滿腦子都是男人的孽障天天纏著陸成安了。
漢王有些急眼了。
投靠漢王的人,不用擔心受制於外戚。
她是想給陸成安要些人手,把這些人丟給陸成安去練一練,但是漢王不可能對父皇說,她認為陸成安很有才能,想要五百個人,讓陸成安去帶一下。
「兒臣當然知道藩王的危害!」漢王深吸一口氣道:「可https://m.hetubook.com.com是,此法一出,藩王之中人心惶惶,勢必會引起叛亂啊父皇!」
「但說無妨。」正英帝有些詫異漢王的突然開竅,以前那都是往死里勸,一直勸到他煩為止。
只不過跟河北吳家這個勛貴集團關係差的那批勛貴,現在不受重用罷了,但這不代表他們是沒有潛在力量的。
雖然不能直線拯救陸成安,但是曲線拯救陸成安,那也是拯救。
拿陸成安的命換父皇回到京城,漢王不知道為什麼,有種不值得,太浪費的感覺,她一度為自己誕生了這種想法而感到深深的羞愧。
這不現實,大晟朝對於兵權還是管得很死的。
這也讓漢王不得不感嘆,人的生命力脆弱,哪怕是像陸成安這種在模擬之中經常發揮亮眼的人,那也是說死就死的。
還需要父皇教導嗎?
可是模擬中的你,那是被打得狼狽逃竄,連龍袍都丟了,整個人更是顏面盡失啊,我的親爹啊!
他們跟秦王一系天生為敵!
陸成安死了,父皇回來,父皇的作用幾乎是看不出來的。
陸成安還能用【一條鞭法】為大晟朝啟動變法之大計,甚至於可以說每一次模擬,都能帶來不一樣的驚喜。
「瑜舟。」
那就拿點其他東西回來。
畢竟讓陸成安活下來的實質作用確實是比父皇活下來的實質作用更大。
正向作用看不出來,反向作用挺多的。
今天,就是父皇要把她趕出東宮,也要儘力去勸說父皇,不要當一個害人精!
對於那些被河北吳家排斥的勛貴而言,漢王也會成為一個可以靠攏,甚至於效力的對象。
父皇這波回京城,起到的作用,本質上是微乎其微,他不回來,晉王靠著河北勛貴集團,也能穩定朝政,只是父皇回來,讓晉王的上位具備了更高級的合法性。
理論角度,陸成安回來,晉王和陸成安的結合是能打出更高層次的模擬發揮。
  • 字號
    A+
    A-
  • 間距
     
     
     
  • 模式
    白天
    夜間
    護眼
  • 背景
     
     
     
     
     
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