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章 用兵之道,多多益善!
【正英十七年四月,你整軍出征,在京城之中,通過訓練,你所組建的軍隊中,有五萬多鄉勇已經轉化為合格的府衛兵,擁有了正規作戰的基本軍規。】
而陸成安注意到漢王這一手處理,不得不說那是相當噁心游牧民族。
這句話寫得那是一個明明白白。
【正英十七年三月,通過各個渠道所獲得的戰馬,你的鬼嵬軍已有三千人具備一匹戰馬一匹行軍所用的馱馬,形成了三千整編的鬼嵬軍騎兵。】
在內部沒有出現巨大裂痕前,想要攻下一個固守的大型城池,是極為困難的事情。
情況不同,她要是莽進一下,很容易鑄造出一股內亂的紛爭,再次給游牧民族一次偷襲她們內亂的機會。
與此同時,遠在邊境的陸成安正在積極備戰,鍛煉自己的大軍,在形成人數眾多的軍隊時,陸成安對於糧食的消耗也是驚人的。
【正英十八年三月,漢王以雷霆之勢,將長孫家清算、抄家,以此立威于眾,這引起了許多人的忌憚,同樣讓無數跟長孫家政見相悖的士族歸附。】
陸成安怎麼可能反過頭來,去打自己的恩主,尤其還跑去對付自己的老婆。
畫面一轉。
一般情況下,是總督雲南和貴州等處地方,江西是不算入西南總督的範疇內,而是在兩江總督的管轄區。
【正英十七年十二月,正英帝覺得漢王已成氣候,可獨當一面,立漢王行監國之權,朝野之中議論紛紛。】
大明朝都能再苟個二十來年。
【北京保衛戰】的經驗不是白給的。
【正英十七年九月,漢王力排眾議,認為外患還未徹底解決,謹防蒙古失而復返,形成對大晟王朝的二次進攻,覺得讓陸成安繼續控制軍隊,駐紮邊境是最佳策略。】
而陸成安現在神色糾結地看了一眼寧王的狀態欄。
她要的是一個能將所有聲音整合為一的外力,一個充分具備實力,能把其他派系打到能消停為止的人。
武力造反,只會形成內部動亂,發生內戰。
【正英十七年十一月,正英帝思慮再三,任命你繼續掌控大軍駐守邊境,同月正英帝因政務勞繁,出現了胸悶氣短的情況。】
你漢王當你的女帝去,妹妹我把陸成安搞到手,有了軍權的陸成安,到時候你漢王和圖書也不過是一個表面女帝,大晟王朝實際上的控制權,還不是在我晉王的手上?
陸成安之前能封狼居胥,靠的就是晉王的號召力從而集合了大晟王朝上上下下的戰馬,這讓大晟王朝組建了很厲害的騎兵與游牧民族抗爭。
是一種政治混亂。
有兵權就是爹。
對付游牧民族,固守絕對是最佳的策略,大宋抵抗了蒙古四十六年,就是利用地形優勢死撐固守。
這一項權能,就能讓陸成安凌駕于眾人之上。
【正英十七年一月,京城中有大臣進言,希望陸成安帶著大軍前往邊境,收復那些之前棄守的城池。】
當年崇禎什麼事情都不管,就單純搞錢搞錢再搞錢,不隨便調換官員,讓地方官員待在自己的城池裡好好守著。
張瑞被陸成安留在這裏,總管兩地的政務情況,以免出現意外情況。
【正英十八年四月,蒙古來使,希望與大晟王朝平息戰火,簽訂互不侵犯條約。】
中原王朝不是不能打,是缺少重要的戰略物資也就是戰馬。
【正英帝在考慮過後,欣然准許,並命令你收復邊境之前放棄的城池。】
【新興的文臣勢力與舊派世家展開了權勢上的對撞,雙方沒有半點妥協的意思。】
但是,陸成安作為平定江西這股叛軍的大臣,其實作為同級官員,在特殊情況下,可以臨時接管這個地區的政務,等待朝廷下派新任的官員后,再進行交接。
甚至可以說西南總督這個職位並不重要。
【正英十八年五月,漢王在全國徵召可用的戰馬,並且將這些戰馬分出一部分交到前線,以此供給陸成安組建騎兵,在閩地的多地商人,為此而奔波。】
更何況,陸成安不是一個忘恩負義的人,在漢王、晉王的信任下,逐漸身居要務的陸成安是做不出來像是司馬懿這樣竊國的勾當。
先不說別的,陸成安若是造反了,最信任他的晉、漢兩位殿下得多傷心啊。
【她暗中籠絡你。】
其實最合理、最避免內部混戰的一個辦法,就是推選出一個足夠能改變大晟王朝局面又願意聽從陸成安重新制定規矩的女帝陛下。
戰事越頻繁的年代,士兵的強度同樣越高。
停留在京師,作為暫時具有兵權的一方,陸成https://www•hetubook•com.com安跟這些群臣的矛盾是有可能激化的。
他沒想到,寧王能這樣趁機突襲,在親密度上去以後,以理據爭,又在一拍即合的情況下,陸成安一個不小心就把寧王弄懷孕了。
攻城戰,自古以來都是最難打的。
這種已經化為惡龍的秩序,想要單純地轉變過來,要花費太長的時間,必須要一場如同黃巢起義般的血腥清算才能徹底打破現狀。
漢王選擇固守,穩住局勢是非常好的一步棋,陸成安現在就要考慮如何反攻草原了。
那一切戰術轉偷人。
隨著世家集團不斷做大,導致一系列的問題產生,最終這一套原先維護百姓利益的國策,一步一步轉變成上層人剝削下層人,下層人不斷供養上層人的惡臭秩序。
唯有養寇自重,才能使得自己的地位不受到侵害。
掩體優勢,牆體優勢,能擋住多種進攻的手法。
黃巢起義中,黃巢殺了將近八百萬人,所有人都說黃巢除掉了世家這個毒瘤,殺得好,但這八百萬人里,多少人是真正的世家子弟,死得絕大部分的人,都是清清白白的百姓。
縱觀歷朝歷代每個末年的農民起義,最終倒霉的是那些權貴和士族嗎?
而且已經瘋狂掉的這些人,也根本不會聽從命令。
陸成安真正厲害的還是那個有先斬後奏的權能。
【你入京后,朝中大臣多有籠絡之意,世家向你表達了善意,願意為將軍效力。】
另外一方面。
不是大晟皇室的問題,而是開國就遺留下來的各類政策問題,大晟皇室的開國皇帝,肯定是想過讓百姓過上好日子,但是隨著時間的流逝,再穩重的規矩也是有空子可以鑽的。
陸成安很清醒,他可沒有成為一個瘋子,用最極端的方式去改變格局。
用兵之法,十則圍之,五則攻之,倍則分之,敵則能戰之,少則能逃之,不若則能避之。
陸成安現在已成體系的閩軍,目前,就是一支能讓其他政治派系閉嘴的強力外援。
近半的力量,都是有漢王、晉王的協助,才慢慢讓陸成安有了這個機會積累下來。
他是靠著皇室的倚重才上位的。
但是,陸成安也只是在一時憤慨下想過造反,因為真正的造反遠遠沒有想象中的那和-圖-書麼簡單,一個處理不當,那隻會帶來更大的災難。
而這些鄉勇,在戰爭中不斷錘鍊,成為一支精銳之師,也是時間上的問題。
陸成安的離開是必然的。
養寇自重這種現象會應運而生,就是沒有外部敵人的情況下,自身的地位和權勢就會被其他集團的人進行打壓。
晉王目視著上面的字眼,微微點頭,這次模擬,她是沒有想著什麼奪取位置的念頭。
【恭喜你成功觸發金色機遇事件。】
一旦矛盾激化,就容易引起不可調和的結果,這就是正英帝要調離陸成安的原因。
【正英十八年七月,陸成安多年的軍伍生涯,讓他在兵法之中領悟出了一套獨到的用兵之道,你在統率諸將、士卒上有了自己的想法,你獲得特性——多多益善。(在士卒人數越多的情況下,你排兵布陣,攻城掠陣的勝率大大提高)。】
【正英十七年二月,群臣在朝會中確認了立場,多數人都指出了應該調遣陸成安前往邊境鎮守的觀點。】
陸成安心中憧憬的盛世,怎麼可能是一場權貴、世家對於百姓不斷壓迫,上層人食肉糜,下層人卻挨餓受凍的表面盛世?!
漢王非常需要一個人站出來,替皇室解決掉一些不方便解決的人,一個強有力的外臣,就是這個必要的執行人。
晉王還是很拎得清其中的利害關係,要是大晟王朝沒了,她當這個女帝又有什麼用?
【朝中諸臣因此開始爭論陸成安的去留,有人認為該重新調遣陸成安回到閩地,有人認為應該削弱陸成安的兵權,並將陸成安留在京師之中,有人認為應該先行論功行賞,慶祝此次大勝而歸。】
安撫百姓的過程很容易的,畢竟大晟王朝的民心仍在,很多人也不是真心想要跟著叛軍造反。
【漢王拒絕和談此事!】
【正英十七年六月,你的隨軍屬臣寧王蘇芷凝思索再三,向你暗中表明了自己的態度,認為你若是要成就大事,沒有一個合法的身份,很難一呼百應,並容易遭到忌憚。】
大明朝剿滅北元,主要輸出的兵種單位就是騎兵。
不,不能說是政治失衡。
【正英十七年七月,你奔赴邊境,將之前棄守的城池一一奪回,你驚覺蒙古人已然撤離出大晟疆域。】
新興勢力和保皇和_圖_書勢力必然會有一場血戰。
【藉此,她向你闡明了心意。】
【正英十六年十二月,你攜帶著八萬大軍,入京勤王,由於漢王在邊境施行了堅壁清野的政策,放棄了大量的小型縣城,固守主要的城池,蒙古人無法擴大戰果,又極難攻堅主城的情況下,侵佔了部分邊疆后選擇駐軍震懾。】
現在讓陸成安出擊塞外,拿步兵對付騎兵,還是太異想天開了,真要和草原上的蒙古人對一對線,還是需要一段時間,給陸成安練兵,最好還弄出一些戰馬,讓他組建出鬼嵬軍最好不過。
【恭喜你解鎖立繪皮膚——決勝千里·陸成安。】
沒有戰事,陸成安立刻是遭受了來自於文臣集團的清算。
值得一提的是西南總督這個職位,儘管品級和其他總督是一樣的,但同時又會根據其職責的不同,在政治地位上有所差別。
【由於對方跟你的親密度極高,你在猶豫的狀態下,判斷自己若是沒有一個良好的出身,會受制於群臣,你們兩個因此而一拍即合。】
多個不同利益體組成的政治結構在互相爭奪權力之中,不斷為了把對方攻擊倒下,為了反對而反對,拼了命給另外一方使絆子,從而呈現了一種接近崩壞的狀態。
【正英十八年一月,正英帝陷入了病重的狀態,無法朝會,秦王進宮看病,無果而歸。】
【群臣對你的立場轉變為敬畏。】
主要陸成安的人物卡在切身考慮過自身局勢和情況下,認為和皇室結合是穩住大晟皇室的關鍵,在親密度足夠高的情況下,和寧王的結合就成了一個定局。
【正英十七年十月,晉王派遣吳明進入你的軍隊,為你效力。】
西南地區,那是地處邊境。
那跟清朝那些所謂的盛世,又有什麼區別?
【蒙古拒絕這樣的條件,你們因此不歡而散了。】
晉王那是軍權最強的基調支持者。
甚至可以說,有些地方造反,只是單方面的軍隊叛亂,控制了這個地區,而這個地區的百姓,其實也是眼前一黑,具體是什麼情況,他們暫時也是不知道的。
我不主動出擊消耗己方的實力,只防守的話,在古代這種攻城難的局面下,打下一個城池很耗費力氣。
沒有士兵,你怎麼平息內亂,怎麼對付外敵,怎麼剷除奸佞,m.hetubook.com.com有兵才能有這個盛氣凌人的權勢!
陸成安立刻在兩個地方放榜招安,安撫百姓,維持兩地的政局穩定,原先跟隨反叛的官員一律處決,再讓當地的士子臨時處理各地的政務,行非常之事。
陸成安開始在雲南、貴州、江西三個地方進行招募鄉勇,募兵勤王。
陸成安眼前的畫面微微一顫。
而這一項權力,是漢王在朝中為他爭取而來的,此刻的陸成安也不難看出,現在朝廷出現的政治失衡。
農民起義真正倒霉的是那些不幸被捲入的百姓,那些起義的百姓徹底瘋狂的時候,就不是百姓了,而是一群只想著釋放慾望的匪徒和野獸,在訴求無果下,朝著其他的百姓痛下屠刀。
事實上,陸成安也不是沒有動過造反的念頭,畢竟大晟王朝現在的制度,已經是一種腐爛秩序的維持集團。
【正英十七年五月,在臨行離開京城之際,為了震懾朝中群臣,特意彰顯武力,你在京師進行了閱兵儀式。】
【除非蒙古交出進犯大晟王朝,並且在攻城后仍然進行屠城行為的蠻將及其部眾,在沒有將這些人梟首之前,絕無談判、和平之意。】
鄉勇是最低級的戰鬥力,其實說白了就是換了一身裝備,多了武器的農民,在戰場上,更多的作用是充當聲勢。
攻城對於兵力的消耗是最重的。
【正英十七年八月,蒙古的戰略形成了偏移,開始向西進行戰爭擴張。】
【晉王向你轉交了一千匹戰馬。】
史書里的仁義道德,滿是吃人二字。
和敵軍交手,損失多了就會士氣下滑,出現逃兵潰敗而退。
【你收復了諸多失土。】
但是,所有的事情都要循序漸進,不可能起手就能招募到什麼精兵悍將。
江西和貴州兩個地方被陸成安以最快的速度平定下來。
最重要的是通過之前幾次的表現,漢王非常相信陸成安,她並不認為陸成安會在位高權重的時候做出背刺之舉。
固然這個地方在很長一段時間內沒有受到外來侵略者的襲擾,但是土司和朝堂之間的糾紛始終沒有平靜過。
【正英十八年六月,正英帝病情再度惡化。】
【正英十八年二月,漢王接管朝政,為了限制文臣集團的不斷逾界,她推動了《內閣制》,之前跟隨漢王的東宮之臣也因此水漲船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