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出閱讀

想娶女帝不正常嗎?

作者:愛開小差
想娶女帝不正常嗎?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0%
第二百零四章 「卑鄙」的陸成安

第二百零四章 「卑鄙」的陸成安

朱元璋在中原地區干碎元朝的時候,主力部隊是通過出色的步騎聯合對抗的蒙古人,其中的長槍兵是立了重大功勞。
畢竟姓蘇的話,就不能算是陸氏後人,自然也不能認為是給陸成安傳宗接代。
這種叛徒不僅是了解中原王朝的地形,而且為了給新主子表忠心,往往會特別地賣力來表現自己的價值。
那是以看似最容易引發動亂卻又最簡單的辦法,在無傷的同時,還除掉了一直以來都影響著大晟朝堂的奸佞。
寧王那一次模擬成功,上位當了皇帝,平定了亂世,想要挑選後宮,點名要陸成安,但是也不能直接讓陸成安入宮成為她的夫婿。
但如果打高句麗、新羅、百濟這種地方,漢王還要對他們宣戰的話,陸成安可能就要開導開導漢王殿下了。
【在廝殺中,你獲得了對方兵種的信息。】
一看到這個消息,陸成安是很關注涼州的馬場能不能自主形成奇觀建築。
覺醒金色機遇的,是蒙古現今的首領巴林·納拉,對方整合了草原上各個部落,並且為這些部落畫下了一個圓滿的大餅。
但漢王通過這幾次模擬推演下來,整個人的思維已經成熟了不少,早就不是當初那張單純無邪的小白紙。
在她看來,最大的威脅,莫過於晉王殿下,但是這次晉王被她狠狠地鎖在了京城裡。
【「你就把這個孩子,過繼給朕吧。」】
這樣的展開,旁邊觀戰的成王徹底懵掉了。
畢竟,作為意外性最強的親王,晉王總是能搞出一些奇思妙想般的花頭來,這樣出乎意料的人,你不得不防。
只能說是象徵性的夫婿,真實地位跟面首差不多,沒有半點實權。
北伐,尚有一線生機。
所以,漢王雖然不爽于寧王背刺她,奪走了本該屬於她的男人,但漢王也不會因此惱怒到要找個方式弄死寧王什麼的。
而只要漢王能擺平內部那些異聲,有兵仙【多多益善】的詞條,對抗這個蒙古帝國,陸成安還是有信心的。
陸成安這裏的情況同樣明了,我跟你蒙古對著發育,我永遠不虧,你打我,我更是佔據地形優勢,讓你不好攻城。
因為以野蠻人的思維來考慮問題,姐終妹繼,晉王哪天不小心死了,我寧王續個弦也不是什麼問題吧?
沒錯!我就是用兵卑鄙的陸成安!
就離譜!
這還能不氣人嗎?
不要臉但管用!
他厲害在於,整個蒙古所有能上馬,所有能騎射,所有精於馬術的騎兵,都能轉化為【蒙古突騎】。
女帝名義上的夫婿,其許可權太大,掌握實權的人,足以架空女帝的權力,從而臨朝稱制,這種情況是諸位先帝們不想要看到的。
沒有陸成安的鬼嵬軍,正常情況下,蒙古帝國帶著大量的【蒙古突騎】進行南下攻打大晟王朝。
真正的情況是,親者痛,仇者快,讓本來還有一救的大晟王朝,徹底推向了不可逆的深淵之中。
等到回到現實中,她漢王要是能上位的話,她頭一件事情要做的事情就是在內部穩定后,安撫各地百姓的民心,隨後就去想辦法把這種世族中為富不仁,還想著吸大晟王朝血的土地主給挨個解決掉。
因為寧王之m.hetubook.com.com前想過一件事情,如果自己的孩子只是地方的藩王,到時候未來的皇帝看他不爽,隨便找個理由把他除掉,那該如何是好?
所以陸成安在那一局,也是瘋狂被針對,太多的人想要除掉陸成安。
可從軍事角度來看,提前宣戰,會降低操作的空間,出其不意,突然襲擊,閃電打擊,才是一種最快取得戰果的方式。
便是游牧民族最瘋狂的時刻。
……
寧王最初的計劃是想補上一刀,徹底消除掉陸成安身上屬於漢王的烙印,畢竟晉王成功了,寧王現在也成功了。
但是她寧王也給自己的孩子換得了一個繼承皇位的機會。
有個孩子,才會考慮自己的孩子過得好不好,即便自己的孩子才剛剛出生,寧王也見不得自己的孩子受半點委屈。
這裏的條件,看似很屈辱,可是讓寧王無法拒絕。
秦王的動向,漢王那是一直都沒有真正放在眼裡,無論怎麼想,那個性格冷淡的女人,比起男人,更喜歡的是研究如何去治理朝政。
由此可見,世家之間,根本就不是一條心,他們的合作,對朝廷的施壓,甚至各種行為,都是取自於對自身利益的考慮而做出的最佳選擇。
寧王開始試探漢王的底線。
現在的漢王甚至在懷疑,陸成安或許在當時就看出來自己被鴆殺以後,大晟王朝會陷入何等崩潰的模樣,陸成安的取死,就不是為了她而死,可能是為大晟王朝的滅亡,送上了最後一次終曲絕唱。
她和陸成安的孩子叫漢王為阿母,重新改姓為蘇,成為正統,漢王變相地示威和反向「羞辱」她寧王。
而奇觀建築一般都是有特殊效果的。
也只有騎兵才能徹底剿滅騎兵。
結果這邊防住了,那邊又漏人了,寧王趁著她漢王防守晉王的真空期,趁虛而入了。
這讓漢王越來越痛恨曾經的自己。
寧王同樣是一個非常優秀且合格的宗室成員,要是能變成自己的人,整個大晟王朝才會越來越穩定。
對世家、異族、心懷鬼胎的商人講仁義道德,就是對自己子民的不負責任。
為什麼曹魏打季漢、東吳,能以逸待勞等著對方來打,而季漢卻只能不斷北伐跟對方死磕。
一起發育和發展的情況下,中原王朝永遠是賺的。
將他們這些狗賊的土地分給那些被壓迫的貧農們,這難道不是一件讓人痛快至極的事情嗎?
這就凸顯出了戰馬品種的重要性。
【「芷凝啊,你這兩個孩子的名字叫什麼?」眼下已經加冕為帝的蘇瑜舟嫣然問道。】
漢王願意這麼做,必然是有自己的算盤。
至少在防守端上,你永遠可以相信陸成安。
【「承蒙陛下歡喜,我這兩個孩子,長子姓陸,名為邦,小女姓陸,叫明歌。」你不慌不忙地開口道。】
寧王面對畫面上漢王這個笑臉相迎的面容,心生一股寒意。
就是因為諸葛亮和姜維都清楚一點,一起發育的情況下,季漢永遠發育不過曹魏。
【清平二年三月,陸成安在邊境和蒙古形成對峙的狀態,雙方都沒有貿然開戰。】
寧王這是最圓滑的回答。
肥起來,往草原走幾圈,就https://www.hetubook.com.com給你震死幾個小部落。
晉王用一種最不可思議的方式,打出了一條之前誰都想不到的套路,最後還奇迹般的成功了。
在模擬中得到成長的漢王。
戰馬作為一個不可或缺的組成。
對方的科技也低於大晟王朝一個小階段。
這樣的條件,寧王沒法拒絕。
對著發育,不就是等死嗎?
回想那頭幾次的模擬中,陸成安看到自己死後,那幅哀嘆的模樣,且隨自己一同逝去的情意。
陸成安最好還是謹慎對待比較好。
士兵的命也是命,他們同樣也有家人,陸成安能有更省力,更安全的方式確保利益,哪怕再噁心一點,又怎麼樣?
為什麼陸成安現在人見人欺,誰看到了,都想上去摸一把,那就是因為漢王的威望不夠,震不住其他人,別說晉王不認為陸成安是漢王的人,是她晉王的人。
寧王可以理解漢王這樣的做法。
如果給漢王一個內部穩定的江山,漢王自信在藉助陸成安提供的各種策令,在她的治理下,大晟王朝的民生會慢慢好起來的。
陸成安也是輸不起的,一旦自信滿滿上去跟別人打了,沒打過,就是讓整個中原王朝崩掉。
任何一個中原王朝的崩潰,很多時候都是內戰引起的。
漢王這是在暗示讓她的孩子繼承大統。
嘖!
真正的戰爭不是兒戲。
壞了,這下秀娃秀出事情了。
成王在心中逐漸懷念起晉王了。
優勢斷兵線,逆風防禦塔。
大晟王朝的騎兵一定是抵擋不住的。
這種行為,就是損耗自己宗室的力量。
和騎兵最有直接戰力影響的,便是戰馬。
政治,最簡單的一種套路,那就是把朋友弄得多多的,再把敵人搞得少少的,那些不可能成為自己朋友的人,就徹底剷除。
也不知道那個從涼州逃亡到草原上的管彰會不會趁勢形成一支晟人步兵,來給蒙古人打頭陣。
這次挑釁算是失敗了。
讓她寧王既成為一代天子的娘親,又白撿一個皇帝兒子。
等我發育好了,再用絕對的實力把你給碾壓了。
陸成安現在不敢到草原猖狂的主要原因,還是缺少戰馬。
到時候,她寧王出手就能更加奔放,更加肆無忌憚。
【「謝陛下隆恩。」你暗中咬著牙說道:「那不知臣妹多久可以入宮面見一次我兒。」】
遠在邊境地區的陸成安,正在思考怎麼對付這個蒙古。
之前是對手太弱,封狼居胥,燕然勒石的兩次模擬,草原上的君主,都不是什麼強敵,也沒有什麼特殊的兵種。
畢竟,威脅性最大的人就是晉王了。
沒想到漢王這一手連打帶消,既滿足了寧王想要的一種利益,也做到了立威的效果。
涼州馬場有概率自然孕育出一種特殊馬場,在這種馬場中誕生出來的涼州戰馬,要比原有的戰馬有著更快、更強、行動力更出色的馬匹體格。
曹魏所佔據的地盤,是當時中原王朝最肥沃,發展最好的北方地區。
來到冬季。
或者,讓這件本來讓她不怎麼愉快的事情,變成一件皆大歡喜的好事。
現在陸成安注意到了蒙古帝國這個君主卡的厲害之處。
出色的戰馬品種和_圖_書,那是能提高整個兵種的戰鬥力,而這樣的戰略物資,陸成安無疑是希望戰馬的品種越出色越好。
給賤骨頭講仁義,他們是聽不懂的,給反骨賊講道德,他們該背刺的時候還是會背刺。
而女帝之後的繼承人,也必須要從宗室之中的男嗣中尋找,漢王要收養自己的孩子陸為邦,意思很明顯,就是想培養陸為邦成為下一代的帝位繼承人。
在進行常規的調度后,陸成安一點一滴地等待著時間的過渡,注意著天氣的變化。
咱們都是陸成安的娘子,憑什麼你就是陸成安的正統了?
而且漢王殿下就算宣戰了,陸成安也不會急於出兵草原。
只有騎兵才能在草原馳騁。
【「隨時可以,朕也不是一個冷酷無情的人……但是你不能跟孩子說,你是她的母親,這一點,你可做的到?」天子蘇瑜舟雅然自若地說道。】
只要蒙古帝國沒有入關,沒有利滾利地去收編晟人的部隊,讓這些叛徒形成步兵戰力來反攻大晟王朝,僅憑蒙古這點人口,不可能打的進來。
畢竟這天底下哪有那麼便宜的事情?
所以陸成安沒有資格去揮霍任何一個士兵的性命用來體現大國的風度上。
這種套路最花,最防不勝防的人。
其實寧王也不認為陸成安是漢王的人。
而一旦蒙古人發狠了,開始瘋狂地進行屠城來震懾晟人,在收編那些畏戰拒戰的晟人後,同時學會拉攏晟人之中的地主階級,繼而形成一股以晟人為主的步兵當炮灰攻城,這大晟王朝被蒙古帝國覆滅,是非常有可能的事情。
【金色兵種——蒙古突騎】
她的舉動,就像是圍獵中隨手殺了一頭野豬一樣隨意。
何況,你對其他國家講道義,你看人家講這個道義嗎?
萬幸的是,蒙古帝國的第一波,漢王拿堅壁清野的據守方針,給陸成安拖延了一個補位的機會。
陸成安打下涼州,有了涼州的掌控權,那是立馬就仔細觀察、品鑒涼州戰馬的品種,看看能不能直接將這些戰馬交給自家鬼嵬軍的部眾。
他是大晟王朝最後一塊鐵壁。
姓陸的話,那自然是陸氏傳承。
這會兒,寧王自己也很頭疼,她本來是想要入宮挑釁一下漢王,本身漢王的威望,已經快被晉王干碎了。
這意味著,整個蒙古帝國的所有騎兵,都是這樣的金色兵種。
整個行動範圍上,漢王是徹底封鎖了晉王的行動路線,這使得晉王殿下幾乎沒有什麼機會離開京城,奔赴陸成安所在的地方。
更重要的是,在這樣衝動的操作下,晉王射殺了長孫明,世族人士著急內部消化,重新分配了之前歸屬於長孫家的利益,居然沒有任何一家願意站出來為長孫明出頭。
仁義道德,那是講給那些真正相信自己能為他們帶來好生活的子民聽的。
【清平二年四月,你和蒙古的摩擦越來越頻繁,你們互有勝負,雙方都沒有取得太好的戰績。】
這幾次模擬,漢王的表現越來越好,寧王怎麼可能感覺不到,若是以前的漢王,寧王肯定不以為然,現在的漢王,她的笑容,表面上寫滿了「仁義道德」,其實真正的情況是「笑裡藏刀」。
漢王是真沒有料到能有這一和圖書出的。
季漢不能不打。
真玩什麼王者之師那一套,打仗之前,還跟對方說我今晚上要突襲了,你防著點,那不是純獃子嗎?
晉王那次有丈夫,是特殊的情況,她是以藩王作亂的身份成為皇帝的。
這種風度既虛榮,也蒼白。
這是祖訓。
這次長孫明能以這樣的結局收尾,也是所有人沒有想到的路線。
可是仁義道德這種東西,漢王如今是很明白一點,她不能再要那種蠢豬式的仁義道德。
她沒有發怒,而是在思考怎麼妥當地解決這件事情。
如今回首一看,漢王覺得自己這樣的行為,當真是幼稚而可笑,她這隻不過是一種自我感動,自我認知上「欺騙」了自己,認為這樣去做是最正確的事情。
她再補上一腳,讓漢王徹底失去對陸成安的歸屬權。
陸成安那是不僅想要一個富裕仗,也要打一場完美的戰役。
一旦有人做了這個民族敗類的榜樣,所引起的惡性影響是巨大的。
說難聽點,就是一個君主為了裝那麼一下,倒霉的卻是那些為君主賣命的士兵。
至少讓她寧王有權力入宮見自己的孩子了,這點還算仁義。
陸成安暫時不敢出動出擊。
模擬中越成熟,漢王越清楚最開始的自己到底有多愚笨!
只知道,這兩個人,似乎都很滿意對方的條件,反正都壞滴很,一點都沒有晉王的直接和坦白!
可哪裡能想到,漢王並不是想要直接地讓她的孩子改陸姓蘇,而是想著把自己的孩子給奪走,在收養陸為邦的情況下,再讓陸為邦改姓為蘇。
別說陸成安這樣的做法不要臉。
確定了寧王給陸成安生孩子已經成為了既定的事實,沉默片刻,她決定收養寧王的孩子。
任何給機會的行為,都會成為關鍵一刻的戰犯,陸成安在這方面還是很謹慎的,他懂得在優勢時如何發揮,在逆風時如何等待機會。
到了那時候,他們之間的交鋒會越發激烈。
因為成為女帝的任何一個皇女,都不能有直接名義上的丈夫,最多也就養個面首。
看著兩個姐姐各懷心思的模樣,政治數值比較低的成王根本不了解這眼前的兩個人到底進行了何等的互換。
從政治角度來看,找到合理的理由,師出有名的宣戰是提高己方士氣,動員民心的。
一個優秀的騎兵,本身的騎手是一個戰力點。
至少那傻狍子無論做什麼事,那都是打明牌的!
漢王當時以為只是陸成安在嘆息她,悲傷於她的離開,決定慷慨取義,矢志不渝地盡忠。
所以想要直接消滅騎兵,而不是驅逐的話,還得靠機動性強的兵種。
寧王也想不到,她起初單純只是認為漢王是想要把她的孩子改名,改陸姓蘇,這樣一來,多多少少會讓陸成安和自己的孩子有些隔閡。
這是寧王最擔心的事情。
現在的情況不同了,對方的兵種情報,陸成安是什麼都不知道的,而他卻把握著整個大晟王朝最強大的一股兵力。
這是最標準不過的利益互換。
她最怕的事情被漢王解決了。
漢王豈能不做出相應對的措施?
【「陸為邦,好名字。」當今天子蘇瑜舟淡淡地說道:「朕很喜歡這個孩子,從今天開始,這個孩子就由朕https://www.hetubook.com•com收養了。」】
歷史上,有很多君主為了盲目彰顯自己的道義,在打仗之前宣戰,使得自己的進攻時遭遇到了對方提前的防守而進攻艱難,這致使士兵損傷嚴重。
漢王這一拳,打得很直白,可是寧王卻必須要吃下這一拳,並且還要笑著吃下去。
在經歷過各種不同的路線開展,從自願外放到藩地發展,體恤民情,深刻了解到百姓的苦難,再在亂世中匡扶晟室,舉兵勤王抗異族守邦國,又到後面慢慢清楚該怎麼順理成章地繼承大統。
不再會像是現在這樣,讓百姓們不斷被各種不同階層的人壓迫。
有強大經濟的支撐下,陸成安就是一比一的戰損比,都能拿人頭換來震懾異族的軍功。
這是寧王的第一直感。
但是呢?
不給你半點翻盤的機會。
大晟王朝的騎兵,只是最普通的紫色兵種,雖然名動一時,強度上卻不及蒙古的騎兵兵種。
她以為這是寧四姐要騎臉漢王大姐,從而耀武揚威的一個局勢,怎麼現在看起來,反倒是漢王大姐佔據了上風。
以漢王對陸成安的態度,她應該不至於會讓陸成安不開心,強行去改掉孩子的姓氏。
這才是為什麼要求成為女帝的繼承人不能有夫婿的主要原因。
寧王就算是承認陸成安是晉王的人!也不承認陸成安是漢王的人!
漢王確實仍然信奉仁義道德。
但真正把北元一網打盡的,還得是最狷狂的藍玉,藍大將軍那是帶著騎兵直接碾碎了逃回大漠深處的北元勢力。
漢王逐漸地已經成為了一個合格的政治家。
有漢王給他的自主性,陸成安具備很強的自由開火權,這一點上,陸成安很滿意。
結果陸成安還有一個新的發現,那就是涼州地區的馬場,有一定概率自然形成奇觀建築。
這直接是藉助著利滾利形成了一個雪球效應。
陸成安首先要為自己的士兵負責,再為自己的將領負責,還要為那些相信自己會把他們丈夫帶回來的婦孺負責。
誰能想到這晉王竟然膽大妄為到在南苑找個理由隨手就射殺了長孫明這樣的世家高官?
第一時間先說出孩子姓陸,這種情況下,改姓蘇的話,極有可能會讓陸成安不怎麼開心,另外的話,其他的宗室也不一定會同意這個孩子,改陸姓蘇,血統上,往往都是以哪家的姓氏論血統。
偶爾派出幾個部隊,去草原上搶你的糧食,陸成安在騷擾這塊兒,也是高手,噁心人,他是行家。
漢王殿下這次對蒙古的宣戰其實還好點,畢竟對方是草原,對方聽到宣戰後,去想辦法布置防守,也收縮不到哪裡去,草原上又沒有城池這種東西。
廣積糧、偷著胖。
所以,漢王心想著,她只要把持住晉王,事情就非常容易解決。
草原就這幾塊爛地,就是蒙古打下了花剌子模王國,那塊地方兒,也不可能比中原王朝富裕。
漢王幾次模擬下來,她當過那種自認為自己很了不起的忠孝之人,面對長孫明送來的毒酒,以為是父皇要鴆殺她,賜死於她,沒有仔細推敲事情的來龍去脈,為了盡孝義,行忠情,毅然而然飲下毒酒。
而有了涼州這塊地方的養馬場,先跟對方小摩擦,自己這邊得抓緊時間發育。
  • 字號
    A+
    A-
  • 間距
     
     
     
  • 模式
    白天
    夜間
    護眼
  • 背景
     
     
     
     
     
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