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出閱讀

想娶女帝不正常嗎?

作者:愛開小差
想娶女帝不正常嗎?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0%
第三百零二章 你兒子有出息,我立天功知道吧?

第三百零二章 你兒子有出息,我立天功知道吧?

「不是,為邦是什麼起步,為英是什麼起步?」
「再說了,人陸成安跟你有婚約了嗎?怎麼就是你的男人了?他頂多就是你的門客。」
說到這裏,漢王冷聲道:「但最可恨的是你們屢屢對著我男人不放,是平日里本王太遵守規矩了,縱容了你們這幫混賬東西的性子?」
「咱晉王一脈,要的就是人丁昌盛,越多越好。」晉王眉目輕抬,美眸含笑,興緻勃勃地說道:「要不這樣,以後你們生了兒子,都拜我當母上。」
【陸為邦下令逮捕了極個別詩人,並送他們去交趾做地方官。】
「那麼多孩子要養呢,小孩子缺營養你知道不知道?」晉王反駁道:「你看看你家孩子白白胖胖的,還不是我養得好?」
「哈哈哈哈,我跟你說,你兒子有出息,我立天功知道吧。」
由於身份卡在這裏,漢王前期是很難搶到陸成安的,而自己妹妹又搶瘋了,這讓漢王毫無機會。
寧王發現自己講道理居然有點講不過晉王。
【陸為邦觸發了七年神君的詞條效果,在思考了開國皇帝景太祖陸成安立下來的各項政策,他發現許多地方無須變動就沒有改動。】
在觀戰席上,漢王的虛影凝實,她的笑容還是那麼的溫和,可溫和之下勾勒的笑容卻讓寧王心驚膽戰。
看著陸為邦的登基,她可以說是非常的憂慮了,但凡陸為邦的處境差一點,他沒有治理好江山社稷,那都有理由推脫。
看過詞條,漢王感覺這兩個孩子天賦都挺不錯的,包括燕王那一脈的孩子,也很優秀。
「我不該質疑晉王三姐您節儉持家的品性。」寧王決定服軟了。
「別,我一向都是從善如流的。」晉王有些不服氣,「對我有利的,我一定是虛心接納的,對我沒利的,那我可就避重就輕了。」
「那你為什麼不把為英培養成絕世猛將?」漢王好奇地問道。
【永盛元年七月,因為陸成安的駕崩,先前已經被吞併了部分的交趾發生了叛亂。】
「再說了,我這次建立大景王朝,我是有私心嗎?」寧王繼續說道:「模擬推演,推演的是無數個走勢。」
「之前我造反的那次,為英可是抬著陸成安進咱家祖祠的,對父親最孝順,陸成安如果知道了的話,那肯定也很愛咱這個兒https://m•hetubook.com•com子了。」
【永盛元年五月,陸為邦對西南等地的邊防加大了控制力量。】
【受此影響,陸為邦習慣於在南方使用南人征戰,在北方則用北人作戰。】
【陸為邦對此事極為震怒。】
「你模擬推演,無非就是想通過一次次的人生來逐漸讓自己變得更加優秀。」
「這麼多次模擬推演下來,不同的選擇能打出不同的路線,晉王是地方謀反成功,以藩王之身成就帝王之軀。」
「大姐,你是了解我的,不到萬不得已的時候,我是不可能想著推翻大晟王朝的,這一次是局勢太爛了,我才想著開天換日。」寧王當即解釋道:「而且再說了,推翻是推翻了,但我的兒子是成功繼位了,這能說是推翻大晟王朝嗎?只是讓我們的大晟王朝以另外一種方式延續。」
「是不是把——虛心認錯,就是不改,這一點學了個七七八八?」寧王瞥了一眼道。
「何況,陸成安當皇帝,我們的收益才能最大化啊,你想想看,我們平時要的各類政策,各類改革方針,還有各種思想,不都是從陸成安這邊一點點流出來的嗎?」寧王一板一眼地說道:「他當臣子,有些東西是不敢說出來的,可他當皇帝就未必了。」
「御廚房一個月的銀錢從三萬兩白銀降到兩萬九?」寧王又質疑道,「這就是你說的節儉?」
「讓他當下一任的君主是最好的。」
而畫面上,陸為邦登基以後,【七年神君】的詞條順勢激活。
【若是南方的士兵來北方,極難適應北方的寒冷氣候,而北方的士兵來到南方,則極難適應南方的飲食習慣,這些都是能影響到士卒發揮的細節。】
「本王難道不知道大晟王朝爛了嗎?若是沒爛的徹底,我那次操作結束,晉王和秦王不管怎麼說都能扳回來的。」
「最重要的一點,再爛的攤子,為英都能收拾好,而你們呢?只能撿便宜的二代,拿著最好的資源,就怕只打出最低的成就。」晉王又說道。
聽到這裏,漢王別提有多煩了。
【一旦開了這樣堵人口舌的先例,哪還有什麼忠臣願意仗義執言呢?】
「選擇性聽勸是吧?」寧王忍不住吐槽道。
【永盛元年八月,陸為邦派遣https://m.hetubook.com.com大景名將百烽槍王花虞之子花苻率西南官兵進攻發生叛亂的交趾。】
這肥婆什麼時候偷學的一手話術?
寧王這可就不服氣了,「大姐,你這話說的有些沒道理了,晉王她也搶你男人啊,怎麼我就不能搶了?」
「節儉這種事情,得一點一滴慢慢來,我今天少吃一個包子,明天少點個燒雞,後天再少偷個熟雞蛋,這不就清貧起來了嗎?」晉王指責道:「你讓我一天之內就當個苦行僧,這誰遭得住?」
「為邦有他爹留了那麼好的江山下來,你看看那個國庫,你看看大景王朝的人口和軍事力量。」晉王噗呲一笑,「為邦閉著眼睛打,都是明君,只要他明白父規子隨這個道理。」
「這樣就有很多的將軍來輔佐我的為英稱霸天下了。」晉王兩眼放光道。
【由於改土歸流的政策並沒有完全落實到各個西南地區的偏遠地區,這使得仍然存在著一些遊歷在中原政權以外的割據土司。】
漢王先前心態還好一些,寧王說完了,她當場勃然大怒道:「你還好意思說!」
「我看你也挺不喜歡這孩子的,改天過繼給我吧。」
「我只能說別急!」寧王不服氣了,「我這次兒子的詞條很好,未必成就會比為英低。」
【在書上記載——「南北兩地,氣候不同,因地適宜而戰,方為上策。」】
那我還遵守什麼規矩!
「你推翻就推翻,怎麼還手上還拉著陸成安啊?」
「你這兒子有點意思。」晉王沉思道:「真是把我的本性,學了一個七七八八。」
「一次嘗試,終生受益啊,姐姐。」寧王語重心長地說道。
「這可未必,陸成安勸我的話,我一般都虛心接納。」晉王又道。
這些話,半真半假,寧王是以既定的事實,將已經完成且得到的受益反推回去,來補充自己做這些事情的理由。
至於陸成安在皇帝這個位置上發揮得怎麼樣,寧王心裏也沒有底,但很顯然,陸成安確確實實打出了一個開國皇帝該有的教學之舉,這就給了寧王一個很好的說辭來與其他人對峙。
你說這氣不氣人?
「景朝的正統在我大晟啊!」
「蘇——芷——凝——」
【他更相信自己的能力足以駕馭這些臣下。】
漢王總感和圖書覺寧王是憋著壞兒想坑她,但深思一下,又覺得寧王所說的話沒有多大的錯誤。
耳畔,響起一道熟悉的聲音。
但問題就是生不出來啊,沒這個機會。
【陸為邦深諳兵法,閑暇之餘甚愛讀書,對於父親陸成安留下來的諸多書籍,常常冥想之。】
「那我起義起家,又有什麼錯誤的地方了?」
「大姐你是正統繼位成就皇位。」
晉王的這句話如同利刃般瞬間撕碎了寧王的心臟。
「那為什麼,不想著讓陸成安當一次皇帝,然後偷師他的東西?」寧王再一次說道。
這兩個王八蛋,比劃著自己兒子的強度,一個陸為邦,一個陸為英。
【永盛元年十二月,京城出現了不少文人墨客,他們相聚在京都,創造出了大量流傳於世的詩歌。】
漢王感覺自己的膝蓋也中了一箭。
【並且表明了自己已經狠狠地斥責了遼東總督蘇寧玦的行為,同時催促百濟快點準備今年的進貢禮品。】
站在道德高地,直接就是一頓瘋狂輸出。
【除非苦一苦自家的兄弟,前往交趾掌管此地,可陸為邦左思右想,這也並不是什麼好的主意。】
寧王深吸一口氣。
「陸成安生下來那麼多個兒子,一個都沒夭折,我說我這裡有七八成的功勞,你必須得服氣知道嗎?」
「那看來咱這個娘親當得蠻好。」晉王搓了搓手說道:「可惜了,為溯沒生出來,不然我指定再帶一個大將軍出來。」
【「或許……這便是橘生南則為橘,橘生北則為枳的道理?」】
【陸為邦虛心認錯,認為自己在這件事情上確實做的不地道,愧對先帝,但是在虛心認錯之後,陸為邦並沒有把這些得罪他的詩人放回京都為官,仍然是將他們流放至交趾。】
「你看看陸成安推行了多少的政策改進。」
【這樣簡單直白的行為,讓言官一批接著一批入宮勸諫,認為這般粗魯的舉動,有違先帝的遺願。】
這次,是她愚了。
寧王現在很慌。
【可任用交趾的本地人管理交趾,又容易再次滋生叛亂,任用能力稍差的官員管理交趾,一旦他們搜刮民脂民膏還不願意好好治理交趾,同樣會引起民變。】
「我保證你們的兒子,每一個都能被我喂得肥嘟嘟的。」
「你說我奢靡,那就是最純正不過的污衊。www•hetubook•com•com
「你傻嗎?一個國家怎麼能有那麼多的將軍,肯定得有一個主持內政,安撫民眾,發展生產的好明君了。」晉王盤算道:「而且為英這個兒子,是我們後人之中最出色的。」
「我兒子孝順。」寧王憋了幾秒鐘說道。
【同時為了鞏固皇權,方便自己發號施令,陸為邦對於任用宦官的態度上秉持較高的意願和興緻。】
【在給蘇寧玦的信上,陸為邦讚賞對方乃是國之棟樑,揚我國威,不愧為天明閣功臣,面對這些無故挑釁的彈丸小國,就該用這樣強硬的態度收拾他們。】
【這是一次對他最直接的挑釁,他絕不能容忍這樣的事情發生,而交趾叛亂的事情,也讓陸為邦意識到了地方政權的控制力不足,中原政權難以控制住地方政權的發展。】
【有的人在歌頌大景王朝的盛世,有的人在歌頌大景王朝的軍力,而有的人卻為了奪人眼球,在詩會上指責當朝天子陸為邦好大喜功,在先帝留下來的錦繡盛世下卻開啟了四處征戰、勞財傷民的各項戰事。】
「那他勸你節儉一點,你怎麼不聽勸?」寧王提出質疑。
尤其是這一次模擬推演,漢王是從頭被人氣到尾,在觀戰席看了其他妹妹們一通操作,甚至都跑到陸成安的後宮里去玩宮斗,這就讓漢王更綳不住了。
可問題就是這個基礎實在是打得太好了,陸為邦當上皇帝以後,但凡出錯一點點,那都要被無限放大的。
【而在給百濟的書信上,陸為邦卻說自己無權干涉遼東等地的軍政,這次行動,不是大景王朝主觀上的進攻,是遼東總督的私下行為,對於這樣的事情,朕是強烈譴責的,但是心有餘而力不足,朕初臨大寶,剛剛登基,年歲尚淺,無法約束曾經是我父皇麾下的功臣戰將。】
養豬是吧?
能生下來為溯就算成功。
【同月,百濟的使臣向你啟奏,他們哭訴了遼東總督蘇寧玦無緣無故挑釁他們的士卒,最終發生了兩軍的火拚,懇求永盛帝念在進貢的情誼上,嚴懲私自調動兵權,在遼東胡作非為的總督蘇寧玦。】
「真學你當苦行僧,你兒子早就夭折了,還輪得著他當皇帝?」晉王越說越起勁,「我明白了,下回我兒子優先吃飯,吃完了,剩下來的剩菜剩羹留給你兒子吃。」
【重www.hetubook.com.com視交趾之亂的陸為邦同時派遣了宗室中人陸謙己前去平叛。】
先別說只有這一個詞條。
【他不喜所謂的制衡之道,為了制衡北人而命令北方將領去南方作戰,為了制衡南人,就讓南方將領去北方作戰。】
【然而大多數官員都認為交趾這塊地方是一個凄涼地,被放到交趾為官,不亞於流放塞外,諸多官員們都不願意前往交趾為官。】
【陸為邦登基以後,將年號更替為——永盛,寓意大景王朝永遠昌盛,萬國來朝。】
【永盛元年十一月,鎮守遼東的總督蘇寧玦啟奏,近些日子新羅和百濟狼狽為奸,經常侵擾一些曾經屬於高句麗的土地,故此她私自出兵,剿滅了百濟的一支軍隊。】
【陸為邦寫了兩封信,一封給了遼東總督蘇寧玦,一封給了百濟。】
「這些東西,陸成安是臣子,你能看到嗎?」
以此體現她寧王的用心良苦。
而自己的為溯可可憐憐的,只有幾個白板普通詞條。
她最初的目標就是讓陸成安當皇帝,自己當皇后,自己的兒子繼位江山社稷。
【故此,他想要派遣有品德、有才識的官員治理交趾。】
就在漢王不斷琢磨寧王的話語時,晉王在旁突然哈哈大笑起來了,「芷凝,本王死了,你兒子怎麼哭得那麼慘。」
她就不該讓晉王接這個話茬。
【沿用了陸成安留下來的制度,陸為邦因為年少與諸多兄弟關係良好的情況下,加大了對宗室的任用。】
【陸為邦年輕的時候,常常喜愛出宮,在北方時,他感覺天氣寒冷,在南方時,氣候又有所不同。】
【最終他只能在雲南、貴州的地方官員之中挑選幾位前往交趾為官。】
你們都玩賴的是吧?
【陸為邦命令官員查清交趾三郡叛亂的原因,這才得知原先大景朝在交趾任命的地方官,大多素質、能力較差,他們沒能妥善治理好地方,導致各地紛紛起兵響應。】
【永盛元年九月,花苻率領西南十萬大軍南下攻擊叛亂的交趾,經過幾個月的作戰,終於活捉了在交趾叛亂的首領陳敏越,平定了這場叛亂。】
「又是開海,又是統御草原民族,又把稅法改革,從《一條鞭法》促進成《攤丁入畝》,還有《改土歸流》,除了《內閣制》,內廷之中還有《軍機處》作為隱秘機構輔佐皇帝完成政務。」
  • 字號
    A+
    A-
  • 間距
     
     
     
  • 模式
    白天
    夜間
    護眼
  • 背景
     
     
     
     
     
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