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四章 陸成安續弦齊王,去奴千里尋父。
往大里說,漢王、秦王、晉王,這三王對皇位沒有執念,她是不信的。
再者,你小八真要學陸成安的話,那我尋思著,那你也得有這個本事啊,你現在又沒這個掙錢的本事,收個賄金搞搞建設,其實也不是什麼太大的問題,只要把銀子用到位了,寧王還是能理解的。
留在京城,就是到處逛來逛去,沒有實際的權力,要不就是投靠給秦王,做秦王的幕僚,但寧王不怎麼喜歡把命運放在別人的手上,自己手上的東西,才真正屬於自己。
這最終導致多出來了一個內鬥環節。
【正英二十七年七月,年歲尚淺的巴林·去奴繼位以後,依託于拖雷等大臣,先安定蒙古帝國內部的民生問題,而後命令自己的騎兵將之前丟棄的草原重新拿回來,讓人口溢出的部分蒙古人去草原上放牧。】
可問題就出在於,大家都不願意吃這個虧。
二十年啊,整整二十年!
【正英二十七年三月,齊王和陸成安相敬如賓,沒有太過於親密的舉動,不同於尋常新婚的夫婦,他們之間的行為舉止很是低調,就像是讓陸謙己名正言順地擁有了一個名義上的母親一樣。】
【正英二十五年七月,正英帝整頓了朝廷上的異聲,利用皇權分化長孫黨羽的內部,憑藉著借力打力的手段,先扶持三姓六族的其他大族上位,再使用寧王一黨不斷攻伐長孫明的黨羽。】
沒有正當的收入來源,小八是不太可能拿得出太多的銀子。
不同於中原王朝極度講究自己的血統,血脈。
最小的年紀,就開始通過模擬推演,接觸到大晟王朝現今面對的各種險境環生的情況。
不過在京城之中,寧王基本上也已經是被廢除的狀態。
【騎在品相俱佳的快馬上,陸謙己都能做到百步穿楊的地步。】
【正英二十七年十月,巴林·去奴告知了正英帝,他想要尋找到自己的父親,曾經他的父親是出使蒙古帝國的使臣。】
大晟王朝的興盛亡衰,本來就和最小的妹妹沒有太多的關係,全部取決於最上面的四個姐姐以及父皇的想法。
有時候吧,知道的越多,就越痛苦,身上的壓力就越大。
她們這幾個親王都不夠分,你上一代的人憑什麼還能隔了一個輩分都來搶人!
可惡!
但得到皇位,取得江山,是百分百能獲得陸成安這個良臣的路徑。
打開交易界面。
看著畫面上的內容,陸成安面對這種千里尋父的情況,他也很無奈啊。
真要大家合起伙來一起好好做事,說真的,只要給寧王五年,五年的時間,她就能讓整個大晟王朝變個樣!
要不是你是我爹,本王指定要給你點顏色瞧瞧了。
【正英二十七年m.hetubook.com.com四月,齊王身體抱恙,陸成安居家不出,在齊王府邸上安心照顧齊王的起居,不久之後,齊王身體復康,此時的陸謙己已經英武不凡,手上的功夫越發出類拔萃,槍術、射術、騎術都已經來到了登峰造極的地步。】
寧王服了。
人漢王就在東宮,她不救你,還指望我從大老遠千里奔襲,打進皇宮給您老親自滅火是吧?
這必須得查詢一下來源了。
【成王銀兩總額:12397兩(支出10000兩)】。
要不是他陸成安跑得快,按照這個效率,五、六個兒子是少不了的。
什麼寶寶父皇。
【最終,正英二十六年十二月,在陸謙己的搭橋牽線下,陸成安續弦齊王,再次成家。】
但,只有中原文化講究這個。
在寧王府上的寧王則是來回踱步,思考接下來的對策。
所以寧王得爭,畢竟她不能保證其他人的想法,卻能利用皇位滿足自己的需求。
寧王想了想,她就不該跟最小的妹妹計較那麼多。
像母憑子貴這種手法,完完全全就是盤外招。
【正英二十五年六月,大寧府進入了建設的狀態,寧王致力於當地的民生以及防守建築的搭建,建立了很多對騎兵的防守措施。】
事實上,其他親王擁有權力,反節制漢王進一步統領天下的行為,一定程度上也影響到了大晟王朝的穩定。
寧王想到這裏也發愁起來了。
她還在這裏跟自己的姐妹盤算著怎麼瓜分各自的利益,想了大半天,給隔壁的老阿姨偷家了,她從始至終都沒想過齊王能和陸成安可以燒出火花來。
父皇一駕崩,又規劃不出各個親王想要的利益時,內部的翻臉就會成為現實和模擬之中都無法調解的問題。
【他想要看看自己未曾逢面的父親。】
可這下,寧王就更急眼了。
【最終,正英帝決定收回寧王手上的權力,將宮廷之中的錦麟衛、內廷的宦官重新再由自己掌控。】
憑空來的一身正氣?
什麼挾子圖父?
你擱這學陸成安呢?送上來的銀子一概不要,只有自己打出來的,掙到的銀子,才算銀子?
【正英二十七年六月,巴林·去奴繼位,成為蒙古帝國的第二位可汗。】
你可太懂發育了。
甚至現在人死了,還讓自己的兒子親自上門尋父?
蒙古人最早期的時候,根本沒有形成父系血統觀念,他們更加看重的是兄弟和母親!
你丫的有毛病是吧?
而這會引起內鬥的環節,原因還是皇室之中沒有出現一個能穩定力壓群雄的存在,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優點,可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缺憾,包括寧王自己也承認自己身上是有不足hetubook.com•com之處的。
哪怕是死諫都要勸住自己那個沒頭腦的父皇!
在中原文化上,血脈上的不純正,會讓很多人覺得這是一種恥辱,認為這是一種黑化,就連唐太宗有八分之一的鮮卑血統,就這一點,還天天一堆人在各大論壇吵個不休。
大家就還能在自己的份內之中盡一份自己的力量。
自個兒縱的火,搞得我還以為是自己手下出了問題,想干一票大的。
居然在陸成安出使的期間,還玩霸王硬上弓這套?
你都是南鎮撫司的人了,作為督查北鎮撫司的錦麟衛,你還不會找北鎮撫司的錦麟衛搞點通融銀?
看著畫面上滿臉笑容的父皇。
這輩子她是不可能讓陸成安出使到蒙古去了。
如今的格局之下,無論是京城的丞相長孫明還是涼州的軍閥管彰、無論是魏王的造反還是草原上的游牧民族,都有一套解決的方案。
而寧王才剛剛想到這裏,畫面上就出現了一個讓寧王無法接受的事情。
寧王頓時火冒三丈。
直接是被父皇爆出了一輩子的權力,無緣去競爭皇位。
漢王把陸成安讓出來給她寧王,別的不說,她寧王給漢王打一輩子的工都心甘情願,在寧王心裏,皇位並不是特別重要。
【他的母親,蒙古帝國的締造人,巴林·阿露娜一眼相中了這個來自於大晟王朝的男人,但是因為種種原因,他的父親逃離了蒙古帝國,離開了他的母親。】
【成王進諫一事的爆發,正英帝順勢而為,話語之中暗中指點成王推卸責任。】
這是屬於寧王的自信。
她寧王沒這個模擬的時候,肯定也不知道自己的舅父心裏竟然包藏著顛覆大晟王朝的野心,想要用偷梁換柱的辦法篡位。
【正英二十七年八月,陸謙己表露出自己想要從軍的意願,在陸成安和齊王的認可之下,陸謙己前往了幽州開始了自己的軍伍生涯。】
【正英二十六年十月,陸成安歷經多年,精心照顧和教導陸謙己在各方各面的學業,本來想跟齊王請示,意欲帶著孩子離開青州。】
至少在大寧府上,她寧王是說一不二的藩王,是當地的老大,可惜的就是這次模擬推演,她寧王被父皇這麼一刀砍下來,是徹底無望翻盤了。
我就出一趟國,當個出使的使臣,就被來自於蒙古的魅魔敲骨吸髓。
要不要臉?
【正英二十五年八月,成王入南鎮撫司,為南鎮撫司的首領,督查北鎮撫司行事上的紀律性。】
我特么人在北鎮撫司,這麼遠的距離,拍馬趕來到皇宮是吧?
就非得上來就學最難的一條道路?
作為實幹派的寧王,想到此處,她不再憶苦思甜,如今那麼多次模擬推演下
m.hetubook•com•com來,正確的道路已經在隱隱約約之中出現。
老娘之前忙於得到父皇的信賴,就懶得來收拾你們這幫蒙古人。
失誤了,下次手腳得做得再乾淨一些。
寧王忍住了給父皇來一老拳的衝動。
寧王想了想,這件事情,自己肯定是沒辦法及時趕到的,但這件事情結束,事情還有轉機,她那會兒,還沒有完全失去信任,主要是後面父皇的貴妃被弄死了,北鎮撫司還查不出問題來,這才是要命的地方。
敢情這蒙古人還趁火打劫啊?
你是懂發育的。
要麼就是漢王一口氣把她們其他幾個親王吃到死,一個人獨享坐鎮天下的局,要麼她們幾個親王搞小動作,從父皇手上偷點權力過來,再反節制漢王。
【宮廷失火,東宮太子漢王先一步所至,而後寧王這才回援,正英帝心中有些惴惴不安。】
【而巴林·去奴也很大方地承認,作為一個蒙古人,他身上有一半的血液是來自於大晟王朝。】
【正英帝同意了此事。】
至於大汗的正統性,也不是看家族血統,而是看長生天的選擇,只有長生天選擇的人才會戰無不勝,才是正統的領袖和大汗!
誰當這個皇帝,寧王都無所謂。
就目前這次模擬推演中的風氣,按理說這賄賂不是隨隨便便就能要到個上萬兩銀子?
是不是非要我哭給你看,你才能知道我寧王的孝順?
去大寧府,也比在京城之中畫地為牢要好。
把自己這個當母親的,私底下欺男霸女的事情直接曝光出來。
要麼大家都有,要麼大家都沒有,這已經是普遍的觀點。
因為在中原,血統跟繼承家產有關係。
組織上是要重點批評你這種思想有問題的女性。
也就後來漢化嚴重的忽必烈又把漢人的那一套血統論照搬了不少,後面蒙古人也就開始講究什麼嫡長子不嫡長子的東西,但那都是被漢化了以後的結果。
如今想來,從來不內訌,一直安分守己的燕王,才是難得可貴的存在,那到時候,誰都不得念著燕王一個好?
【而內廷、錦麟衛乃是天子耳目,正英帝自正英八年一來,常常將宮中事務交由寧王,數年以來,並無紕漏,如今長孫明已除,諸女年歲漸長。】
【正英二十五年九月,成王從京師送了一萬兩銀子給你。】
而這種沒有接受過中原文化洗禮的游牧民族,其實是根本不把自己的血統當回事的,哪怕自己國家的君主,有其他民族的血脈,其實底下的人都毫不在乎,只要那個人有足夠的手腕,足夠的能力,就能讓其他人信服。
至於兒子輩的勝負肯定是不能作數了。
這一定她們這個輩分之間分個勝負,分個高低,才能讓人心服口服。
hetubook.com•com【正英二十七年九月,巴林·去奴向大晟王朝的正英皇帝表露出自己的敬意,希望蒙古帝國能和大晟王朝重新建交,開啟互市的關係。】
寧王懊惱起來。
因為兒子的能力再強,那也是兒子輩的能力,不是她們這一輩的能力。
雖然說這貴妃還真是她弄死的,可她不能查案把自己供出來,只能說做事不夠嚴謹,不能編造出一個能讓父皇信服的來龍去脈,要是給一個好的交代,並且一條龍服務做好,不至於淪落至此。
【成王銀兩現額:2347兩(-10050兩)】。
【在成王的誤打誤撞下,長孫明一事得以蓋棺定論,終於為正英帝所除,而為了清算長孫明舊黨的勢力,同樣是在無形之中加大了秦王、寧王手上的權力。】
如果什麼都不知道的話,她寧王每天吃吃喝喝,也不用每天歪著腦筋去想著事情,苦惱怎麼解決手上這一樁樁麻煩事。
想到這裏,寧王就犯難了。
查詢一下來源。
寧王是越想越氣。
寧王嘆了一口氣。
畫面上,成王的交易記錄顯現在了寧王的眼前。
你這蒙古女帝那是比齊王還不要臉吶!
【長孫明身為秦王一系的大族,秦王和寧王手上的權力越大,長孫明手上的權力便越小,正英帝的放任,在秦王、寧王不斷的發力之下,長孫一黨無法再度擴張勢力。】
父皇不死,漢王哪怕進位為太子,那也是個監國的太子,還是一字親王,不是真正的皇帝,她們這些個親王,就還是同等地位的。
【正英帝心憂膝下愛女有奪嫡、姐妹相戮的想法,故此在宮中有試探之意,以觀諸女心術,為此他在宮中調度暗樁行事,假作失火之勢。】
於是,父皇就成了一個維穩的重要人物。
搞了大半天,一萬兩白銀是你全身家當啊?
先看你這小八富不富,要是富裕的話,再敲詐點銀子過來,否則難消我心頭之恨。
除了晉王以外,大家都不認的。
本身就沒有太深層次的感情,陸成安又不想被榨乾,肯定是有機會跑路,那就跑路,難不成還指望他在蒙古成家立業啊?
「看來父皇很吃這種大孝女的人設。」寧王琢磨著,「到時候父皇去祭拜大姐的亡母,我要不嚎上兩嗓子,表明一下孝心。」
本王看了一下,你小八也沒繼承一身正氣啊。
【收入來源:(正英八年皇家歲銀五千兩、正英九年皇家歲銀五千兩、正英十年皇家歲銀五千兩……)】
什麼法外狂徒和推鍋達人。
蘇為英和蘇靈然在正英帝的旁邊「瘋狂輸出」之際。
看著成王身價窮得叮噹響的模樣,寧王真給這小孩氣暈了。
模擬推演之所以還是這麼混亂的主要原因,說到底還是利益分配hetubook.com.com的不夠均勻。
「而且,我母妃畢竟還活著,她要是看到了,指定給氣個半死。」
【收入支出:(正英十四年賑災支出兩萬兩白銀,正英十五年經商虧損一萬余兩,正英十九年安置百姓耕種花費一萬兩白銀,正英二十年募兵花費三萬兩……)】
她留不留在京城,都沒有意義了。
「哎——」寧王感覺全身上下猶如一道閃電流過,「這未免也太不要臉了,想想還是算了,這哭得難免顯得太假。」
【但是齊王又不願意讓陸謙己跟隨陸成安離開齊王府,在不得已的情況下,陸成安只能住在了齊王的府邸上教子成「龍」,而就藩于青州的齊王始終將陸謙己視如己出。】
這怎麼規劃出大家都想要的利益分配呢?
齊王還說得上是阿姨一輩,勉強算是有些血緣關係,能當是肥水不流外人田,你蒙古人過來搶我大晟王朝的男人,屬實是沒一丁點道理的。
要不,她也用盤外招,先把陸成安的人給拐到手,生米煮成熟飯再說?
專權,才能有發揮的空間,漢王能說一不二,才能做事。
【而早在成王進諫之前,正英帝便已知曉了長孫明對於權力的野望,故此不斷加大對寧王、秦王手上握著的權力。】
就當是一次經驗上的教訓。
首領的血脈固然重要,但能力更在血統之上。
你這麼大歲數了,還貪慕男色,是不是有點不講規則,甚至是不講原則了。
如今還貪得無厭,找到點機會就勾搭咱家的男人了?
無數個人,就有無數個的意見,提出來政見,那也不能執行下去,相當於每年執政,都要為一個問題吵上好幾年,從而導致根本沒辦法頒布法令下去。
光是陸成安這一個人就不夠分。
你這小八,又怕姐姐過得苦,又怕姐姐掌虎符。
這小八的收入,基本全靠壓歲錢,而這都是父皇給的零用錢,她還都把銀子花在搞建設上了,唯一一筆投資是正英十五年經商虧本了,然後就沒去搞這種花里胡哨的東西。
【正英二十七年五月,蒙古帝國的可汗巴林·阿露娜病逝于蒙古帝國,尊稱為聖武元族皇帝,在她彌留之際,她任命拖雷等人為輔政大臣,並告知自己的親生兒子,大晟王朝是蒙古帝國的不征之國,而你的父親,就在那個國家。】
【為了合理地收回這部分的權力,正英帝不得不從長計議「收權」之事。】
外人怎麼能繼承祖祖輩輩努力下的家產呢?
這一刀,要了她二十年的苦功。
一萬兩能有個啥用,給我組個民兵團都夠嗆!
「好你個小八,枉姐姐待你不薄,這時候給我來記鞭腿落井下石。」寧王看了看自己被放逐到大寧府進行建設的結局,只能被迫無奈地管理這個窮困潦倒的邊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