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八章 陸哥指哪我打哪!在一聲聲陛下中沉迷自我的成王
但是……問題貌似不是很大,這打出來的效果是一個效果,不過這孩子真有點漏風了吧?岳父知道了不得給成王氣死了?
不管了,先從易經之中找個好點的年號給成王。
以至於想要的東西太多,結果在這其中,不安定的因素直接影響到了成王自己預想的成果。
現在想想,太過於理想化,就是盲目認為這些事情一定會按照自己想著的情況發展下去。
「核心組成的配置上,還是得讓陸成安來主持重要的位置。」成王先敲定一下自己的人員安排。
【在一聲聲陛下的呼喚聲,在群臣的歡呼聲下、吶喊聲下,弘承帝徹底拍案,將先帝的謚號定為——孝靈皇帝。】
別人都是假的,你是真來啊!
一想到偏心的父皇可能會被成王這一番做法給氣得半死,甚至是要氣得吐血,寧王就很爽,再想到父皇會因此給成王一點小小的教訓,痛打調皮妹妹的白|嫩屁股,寧王就更愉悅了。
成王代入角色的速度很快,工作態度立刻是上來了。
在福建出了那檔子事情以後,父皇就把她喊回去了。
【「這大晟的中興只怕就在我朝啊!」】
【「陛下,這是龍興我朝的氣象吶!」】
「開海增加海外貿易量來發展經濟?」成王稍加思索了以後,剛想要開海,她又頓住,猶豫再三,先問問陸成安的看法吧。
別給她打出這次模擬推演的記憶卡,打出來,她馬上就用。
全是樂子啊!
成王萬萬沒想到,她能熬死大姐,二姐,三姐,四姐,五姐,六姐,七姐,硬生生挺到末尾。
古人以孝為先,皇帝謚號孝是標配,懷的意思,簡而言之是優柔寡斷、沒有主意的意思。
成王只能憑藉前人的經驗,先把手上的人才資源整合一下,而姐姐們死了,她也是因而得到了一筆豐富的政治遺產,可以把姐姐們挖掘出來的人才收為己用。
看著畫面上成王拍案岳父的謚號。
第一次,成王覺得自己是輸在經驗上了,她是又想要底下的官員有自己的人,又想要平定海寇,還想要打土司,最後還不允許這套班子里有不良的風氣。
成王看著來自於工部界面上,父皇生前定下來的一https://m.hetubook.com•com些建築的修繕,一些地方的修築,凡是有關於享樂生活的,她全給停了。
所以呢,年號這方面,也是從早期的隨心所欲變成後面的國家大事。
現在的話,就有些尷尬了。
岳父駕崩了,大概率就是神宗。
這套該死的群臣班底,怎麼全是阿諛奉承之輩!
「這皇位……太燙手了。」
【弘承帝蘇寧玦一意孤行,賜給正英帝惡謚孝靈皇帝,廟號則沿用了李徽提議的《晟神宗》。】
要是她姐姐還在的話,成王就不會那麼猶豫了,直接沖,出事了,那是有姐姐們頂著扛著的。
不是,這還能不是父親遺留下來的歷史問題?
太期待了。
尤其是成王很清楚每個姐姐死亡以後,都能通過旁觀的視角觀看她的後續操作,這讓成王整個人雙肩上的壓力倍增。
【弘承初年四月下半旬,弘承帝蘇寧玦對父皇謚號一事上頗有異議,她認為父皇掌權多年,文治不能讓百姓安居立業,武功不可驅逐寇患,成日在宮中享樂,不知政事,不通百姓之苦,何以謚號孝懷?】
陸成安很明顯地察覺到,這可能是源自於小姨子的討好,為了彰顯出態度上的重視。
「七……七十二萬兩白銀?」成王眼前一黑,「銀子呢,銀子去哪了?國庫里就七十萬兩?這能辦個什麼事情啊!」
這是把終身制的年號,都讓陸成安來定名了。
從最開始,你就要確定自己是領導的位置,不能把自己和群臣擺在一個地位,地位上太卑微了,搞不好就變成了與文人共治天下的局面,若是群臣里有幾個腐敗分子,就是要跟你對著干,後面你也沒辦法提出什麼好的變法策略去改變時局。
【弘承初年,三十八歲的成王繼承了父皇彌留下的基業,登基為新一任的帝君,史稱《弘承皇帝》。】
陸成安看了看,李徽這個建議還是挺妥當的,謚號是個平謚,不是惡謚,也不是什麼太好的美謚。
真敢定這種惡謚啊?
【經過洞若觀火的仔細觀察和判斷,陸成安的諫言並無私心,他是切身為你的長遠角度而思考出來的觀點。】
岳父除了政斗https://m•hetubook.com•com,削權以外,也沒什麼特大的功績了。
陸成安幫是要幫一把自己的小姨子。
給朕改!
干!
其他親王也是想不到成王敢做出這種事情。
哪怕是在劇情模式之中的模擬推演,替換了呂布上陣,被陸哥指派去負責監管曹操的任務,可她成王主要的工作也是讓曹操和陳宮兩個人互相競爭,她獲得兩人的勞動果實。
【「陛下!英明!」】
之前都沒什麼機會鍛煉,都是姐姐們在操刀,她大部分時間都是在旁圍觀,看倒是看了不少,但實際坐鎮的機會,幾乎是沒有的。
牛!
陸哥指哪,我打哪!
【「陛下,你如此痛斥先帝之不作為,這是心懷天下的社稷,天下的百姓啊!」】
一直到後面,年號才成為終身制,一個皇帝只能擁有一個年號。
你這個提醒,就是對我成王的侮辱,對我成王在用人態度上的不信任!
人家漢王給岳父提議「靈」這個惡謚,也沒真給岳父定上,只是威脅群臣站位,你是快刀斬亂麻,猶豫都不猶豫的。
給本王改!
可能這個皇帝做事了,但是百姓是感受不到的,也可能這個皇帝沒做什麼事情,但也沒影響到百姓生活。
神宗也是褒貶不一的意思,而岳父拿到神宗這個廟號,也是次數較多,如果現實沒有什麼大的變化。
讓四皇姐看看你還能給我帶來多少震撼!
「桃源三傑里的宣平壽終正寢,程和病逝,還剩下個李徽。」成王觀察了一下,「如今的禮部尚書就是李徽,這個人打仗也還行。」
群臣是可以用的,但不能太順從,太順從,你這個皇帝話語權越來越少,以後會很難辦事的。
這要是給父皇打出一個體驗卡,記憶卡,她這屁股鐵定要被父皇打花了。
【紛紛跪下,準備給先帝奉上美謚。】
弘的意思是使廣大、發揚,承則是有很多種含義,或為動詞之中的托著、支撐著,也可以說是接受、擔當以及繼承。
【他剛剛到了地方,你就喚他入宮面聖,並且詢問他,新一年的年號叫什麼比較好。】
陸成安有些懵了,年號這玩意還要他來取名?
這回,成王是真的沒辦法了。和圖書
「桃源三傑可用性比較高,臨時頂替一下。」
年號就定為【弘承】。
宋神宗的變法被文人猛戳脊梁骨,明神宗也是個性情奇怪的奇葩皇帝,岳父這個晟神宗,對上這兩位,只能說半斤八兩。
先練一練比較基礎的從政能力。
別說陸成安了。
雖然感覺出來成王是一幅求賢若渴的模樣,但是年號這東西吧,得看個人的喜好。
【一時之間,大量的群臣獻上了溢美之詞。】
但還是要看成王自己,能不能夠頂得住權力的誘惑了。
陸成安傻了,我是讓你給岳父一個頂級美謚,再讓群臣妥協。
「吳明陳濟防守北方,唯一風險的就是他們的年齡也高了,萬一出現問題,在邊防倒了就麻煩了,不過,暫時先安排他們兩個來提防遊牧勢力的入侵。」
做的就跟真的一樣!
她父皇搞成這個樣子,被群臣瘋狂炮轟,她一個新上位的皇帝,被群臣扶持的皇帝,先前還沒半點權力的親王上位,她能有個鎚子的威信阻止群臣的行動,沒這個皇威知道吧。
成王已經預感到自己是要成為背鍋的那個倒霉親王了。
【同月,陸成安從青州抵達了天京府。】
「年齡大也有年齡大的好處,正面戰場打不過,他們也是能拖住對方進軍的時機。」
【弘承初年四月,禮部尚書李徽提議,先帝的謚號為孝懷皇帝,廟號神宗。】
可以說,是非常的失敗了。
【「今後,百姓們的日子,會在陛下您的帶領下,越來越有盼頭。」】
至於父皇的謚號吧。
「萬物資生,乃順承天。坤厚載物,德合無疆。含弘光大,品物咸亨。」
寧王露出了狡黠的笑容。
至於神宗的意思也挺簡單,就是功績具有爭議的帝王,百姓們對他說不出好的地方,也說不出壞的地方。
在京城,成王沒什麼底子,所以她就想著放到外邊去,從一個小地方重新開始種地發展。
【正英三十三年十二月份下半旬,你擬定新的年號為弘承,成王接受了你的意見。】
就是一個樸實的監工,沒有半點的實際工作經驗。
你怎麼直接給岳父一個頂級惡謚,給群臣嚇癱瘓了。
由於在閩南這塊地方出過問題,成王是吸取了和*圖*書經驗教訓,也不敢太有個人的主張,決定先觀察當地的情況,再因地適宜來決定解決的方案。
下一秒,成王就後悔了。
【大晟王朝正處於一個風雨飄搖的階段,新君繼位,整個社稷正處於一個經濟發展滯停的崩潰階段,你要做的第一件事情,是充盈國庫,以備不時之需。】
不用你個詞條亂提醒!
第二次就藩,成王特意向父皇要了一個比較肥沃、人口又密集的地方就藩。
雖然說成王沒當皇帝之前,天天說自己能怎麼怎麼樣,有股莫名的自信,而真讓她當這個皇帝,她直接是傻在了原地躊躇不前了。
陸成安也不知道成王能不能悟出自己的意思。
歷史上,最喜歡使用祥瑞來定年號的,當屬三國時期的吳主孫權。他的年號有「黃龍」,意思是有人看到了一條黃龍降世;還有「赤烏」,意思是有人看到了一種赤色的大鳥……等等亂七八糟的年號。
主要是孫權的謚號也很奇怪,別人謚號都是什麼昭烈皇帝,孫權的謚號叫大皇帝。
靜觀其變,走一步看一步。
「大景王朝的功臣有潛力,但是這個階段想要挖掘出來,人是有點難找的,其次這次模擬,沒有那麼多的戰爭機會供給他們鍛煉,能力上的提升也有限,不能急著,照著名單去找人。」
【正英三十三年十二月份,群臣奉你入宮繼承皇位,在此之前,要解決兩個問題,一個是關於新一年的年號,另外一個是關於正英帝謚號的選擇,以及牌位擺置的層次地方。】
成王想到這裏,使用詞條【洞若觀火】。
最低級別的年號呢,就是胡謅,哪裡落下個祥瑞,就用祥瑞的事情來命名。
因為在皇帝這個位置上坐得太爽了是很容易迷失自我的,這會導致全天下人都給皇帝當狗以後,皇帝本人意志力不夠堅強開始走向好吃懶做,荒廢奢靡的日子。
大晟王朝的年號,同樣也是終身制度的,成王不問群臣討論年號的設立,反而單獨問他一人該取什麼年號。
不!
當然,也不是說孫權不符合禮法,先秦時期謚法中講究「則天法堯曰大」,在謚號的級別上還是挺高規模的。
最早的時候,是看皇帝的心情好壞,年號想改就改https://m.hetubook.com.com,漢唐時期,一個皇帝幾個年號都是常見的。
陸成安看呆了。
任何一次錯誤的判斷,都能被所有人盯著看。
可在整個歷史之中,其實也只有孫權這一位用這個謚號。
小八不會是想要把他往死里用吧?
當然,權力地位太高的皇帝也容易出事。
【弘承初年三月,陸成安提醒你,在謚號上面,你萬萬不能輕易妥協群臣的看法,群臣要怎麼立下謚號,你的態度立場都必須要反著來。】
而她先是在南鎮撫司當了挺久的督查,看看北鎮撫司的錦麟衛有沒有違紀的行為,後面過渡了南鎮撫司的階段,到了年紀,成王就再次主動申請就藩。
【一時間,朝堂俱寂,諸多大臣都以為是自己惹怒了新君,故此才會這般陰陽怪氣地惡謚先帝。】
不行了,本王根本就聽不得別人的奉承,耳根子太軟了,得趕緊想辦法讓陸哥在廟堂之上帶帶節奏,指揮指揮。
陸哥是什麼人,我心裏還不清楚嗎?
畢竟一個年號要伴隨一生。
突然讓她當這個皇帝了,成王感覺自己身上突然落下兩座巨山。
局勢不好打,成王反而開始求穩了。
但也沒噴的太狠。
小八啊小八!
【朝堂之上,群臣之中,有一人出列,對著弘承帝高呼「陛下英明」,認為陛下賜下如此惡謚給先帝,這是有弘治天下的心氣,有治世天下的胸懷!】
【許多大臣認可了這個觀點。】
但是岳父的功績上還完全比不上這兩位,因為宋神宗的變法是有利於宋朝的,明神宗也有個萬曆新政和萬曆中興可以出來吹一吹。
【你的國庫目前的銀兩儲備為——七十二萬兩白銀。】
「光一次賑災就要三十萬兩白銀,祭祀也要錢,父皇駕崩的葬禮同樣要用銀子,修建皇陵也要銀子,可我哪裡來的那麼多銀子啊!」
她還在琢磨怎麼管理好一個小縣,一座小城,一個州府,現在好了,直接跳過這些,讓成王自個兒掌管一個國家。
弘承的意思,就是把繼承下來的祖業發揚光大,或者是支撐、托著大晟王朝,使其再次發光發亮起來。
一幅要給父皇定下的模樣。
這些建設,都耗費大量的銀子,本王……不!朕不允許前朝的皇帝在本朝大興土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