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出閱讀

想娶女帝不正常嗎?

作者:愛開小差
想娶女帝不正常嗎?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0%
第四百一十七章 真不愧是從我好大娘手上流傳下來的江山!

第四百一十七章 真不愧是從我好大娘手上流傳下來的江山!

【原先兩廣總督潘威明宣布主動投靠魏王,但潘威明並沒有交出手中的兵權,只是以認可魏王正統的口吻,順勢脫離朝廷的控制。】
沒一丁點的正統性!
受傷的只有皇室的宗親。
限制住齊王沒有能力出兵,把她困在福建,對魏王而言就已經是一個比較舒適的環境了。
【明德七年六月上旬,浙江紹興府、寧波府被寧王手下活動著的錦麟衛、皇城司所煽動。】
【為了自保,為了安全感,他只能和這些主動靠過來、心懷鬼胎的大臣結交,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
肥婆晉王、寧壞壞這倆也是典型的案例,跟她小八的道德素質那叫一個不分伯仲,甚至還有待提高。
但問題是,無論是正英帝還是五皇女,實際上都是受害人。
秦王是政治層面上的精神潔癖,她可以謀權篡位,可以當女帝,但一定是要正面手段拿到的皇位。
即便打到現在這個局勢,正英帝把皇位給了晉王的兒子蘇為英。
【福建突然的爆發,同樣打了魏王一個受迫性的回退,只得全面放棄攻打應天府的想法,專攻浙江。】
【她們的關係親密,泰熙帝曾經多次因為一些事務而訓斥魏王,是五皇女的多次說清,才讓魏王免於很多來源於父皇的責罰。】
別說她小八了。
【明德七年四月下旬,杭州府張氏不願意接受魏王的統治,張瑞之子張伯瑄與杭州府曾經當過守城將領的秦傅響應朝廷,撥亂反正,起義反魏,歸附晟少帝。】
【而感覺自己已經接近迴光返照的魏王,將她的「女兒」託付給一支親衛軍,若是她在前線不利,就立刻帶著她隱姓埋名,遠離朝堂。】
這趟倒是趕上了一個作亂的順風車。
【她只恨自己沒能親手殺了正英帝。】
而【終晟之時】那次實在是太亂了,地方叛軍非常多,這傢伙估計想作妖都作不成,八成是被叛軍給干碎了。
「魏王和兩廣總督潘威明暫時結盟,江西、浙江、廣東、廣西,勉強都能歸魏王所有,她若是把湖廣再吃了,順勢將福建打下來,一旦率軍攻下應天府,那可就不好收拾了。」
還有這晉王,這乾的是人事嗎?
可就在這種情況下的「秦王」都沒有聯手魏王,跑去給魏王「打工」,由此可見「秦王」雖然是失控狀態,被強制託管了,但是性格的變化上並不大,仍保留了她的精神潔癖。
哪怕福建這塊地方是兵家「不爭之地」,但就怕魏王和潘威明這兩個人腦子一抽,為了確保整個大後方的安全,就把被「包圍」的福建給圍攻了。
有些人知道實情,就是不願意解除誤會,通過這樣的信息差,方便讓自己獲取利益。
特度使制度,到底是哪個大聰明琢磨出來的?
不過https://www.hetubook•com•com話說回來,這個齊王的世子蘇延朝是誰的種啊?
但凡這時候處於後方的「失控」秦王心一橫,和魏王一起合作,她在遼東弄點動靜,打亂天京府籌兵援助應天府的節奏,指不定魏王這次還真能成就霸業。
漢王是道德層面上的不屑做小把戲,對自己人格有一定要求。
不管整個過程怎麼樣,不管是什麼手段獲取的,只要你願意給皇位,小八就勉為其難地接受。
【明德七年五月下旬,蘇延朝帶著三萬之眾的大軍入境浙江。】
【明德七年九月下旬,蒙古攻打下來花剌子模國,再度擁有了向農耕文明轉變的契機。】
【她的大姐為了這個皇位,爭得頭破血流,下落不明,她的二姐三姐,因為這個皇位,疏遠了關係,互相攻訐,她的妹妹對這個皇位沒有野心,只想要讓這個國家變得更好,卻遭到了奸人所害,被猜忌。】
這都是說不好的事情。
【明德七年八月上旬,潘威明看到魏王失利的戰局,心生野心,率軍突襲魏王後方的南昌。】
真不愧是從我的皇爺爺,我的好大娘手上流傳下來的社稷。
上一代的恩怨情仇會不會復刻在她們的身上,再度重現一遍?
【明德七年四月上旬,蘇延朝以齊王世子的身份出仕于福建特度使齊王的麾下。】
【他一口氣索要了福建之內全部可以作戰的士卒近三萬四千餘人,只留給齊王五千人駐守此地。】
【蘇延朝以齊王世子的身份,連下數座縣城,直逼處州府、溫州府。】
【大晟王朝失去了廣東、廣西兩地的控制權。】
【多年的操勞下,五皇女積勞成疾,身體一日不如一日,但她想要完成父皇交給她的使命,想在離世之前,留給正英帝一個比較穩定的社稷江山。】
【魏王還是不願意放棄,她命令自己的女兒抵抗潘威明的同時,再次率軍和蘇延朝展開拉鋸戰。】
哪裡會有秦王這種必須有功才能接替皇位的精神潔癖,更沒有漢王那種非得父皇把皇位親手給她,承認她,她漢王才肯接受的怪毛病。
但凡有一點點的陰謀詭計,有一點點的不正當手段,秦王就不大樂意。
屬於是那種——我必須靠著自己個人能力拿到的皇帝,這樣的皇位,我踏馬才認。
而且秦王這個精神潔癖和漢王的道德壓制的厭惡方向是往兩個不同的地方發展的。
【蘇延朝承認明德朝廷的正統性,希望晟少帝能冊封他為東南總督,浙江特度使。】
【潘威明暫時和魏王形成了盟友關係。】
在大地圖上,潘威明所在的區域變成了一個全新的顏色,這意味著他脫離了大晟王朝的掌控。
【皇位為什麼只能留給正英帝,為什麼和-圖-書只能給他的弟弟。】
無法接受!
「我父尚在,那這樣的局面還算有迴旋的餘地。」蘇為英開始查詢大晟王朝目前的人才庫存和兵力部署。
人家不包圍福建就算不錯了,這齊王的世子蘇延朝不光是殺出了包圍圈,還給人重要的戰略區給打了下來,讓浙江和福建重新連接、互相報團取暖。
這又是哪裡來的陰間將卡?
擱這自廢武功,狠狠地損害中央朝廷的權威和地位是吧?
當時那伙人所報出來的後台靠山名字就是兩廣總督潘威明,能囂張到這種地步,其實就能看出來這個潘威明在地方上的權勢確實非同小可。
【明德七年九月上旬,成王旁敲側聽,打聽有關於蘇延朝的消息,計劃用大量的銀兩邀請蘇延朝來到大寧府,為她效力。】
【消息傳至京城、福建等地,眾人皆知張伯瑄危矣。】
成天模擬推演搶走大姐的原配相公。
權力可能使人瘋狂,但是在絕對的差距和力量之前,沒有人每次都會義無反顧地衝鋒陷陣。
【他們派遣各方的使者和門生先在南方的應天府提前擁立正英帝稱帝,一路又趕到天京府,再宣布五皇女因為畏懼正英帝的天威而自縊身亡,以此來確保自己的從龍之功不受影響。】
【明德七年六月下旬,秦王在遼東休生養民,並且表現出了對世家豪強、對勛貴將領、對寒門庶子的包容性,廣納天下的賢士。】
這點和小八就是天壤之別了。
【她將用血與榮耀來傳達自己的憤慨,發泄她對父皇泰熙帝的不滿。】
【「人生一世,若不爭一世之名,成一世之功,為一世之尊,那又有什麼意思!」】
這純純是信息差上的差異。
【而此時的蘇為英,接手的江山社稷,雖然國庫充盈,但卻是一個各路特度使高度自治,藩鎮無數,中央政權失衡的破碎山河。】
【終於有一天,五皇女病逝在宮中,諸多大臣秘不發喪,沒有將五皇女病逝的事情流傳出去。】
【在泰熙帝的安排中,他想讓五皇女暫時以攝政王的身份來代理政務,等到正英帝有了足夠的能力時,再把權力重新還給他。】
【而泰熙帝將魏王從北邊的藩地遷移到江西,就是避免魏王和五皇女之間的關係過好,出現魏王擁立五皇女,發生篡奪皇位的事情。】
【明德七年九月末時,吳皇后在紫禁城內壽終正寢,從此晟少帝蘇為英開啟了他獨立執政的生涯,他上位以後,挑選年號,定年號為——同輝。】
【明德七年七月下旬,晟少帝蘇為英念及蘇延朝援助朝廷及時,功勞具備,便滿足了宗親的想法,冊封了蘇延朝為東南總督,浙江特度使。】
這一襯托下來,搞得她小八道德素質非常低下,而且很不要臉和圖書
順勢還給燕王吸引了仇恨,把魏王的兵力全部引到了他那一邊去。
【多個和魏王交好的政治人物在不約而同的時間內都遭遇到了刺殺。】
【在天京府通往南方的官道上,一個宮女,偷偷將五皇女的世女公主帶出了京城,一路上費盡千辛萬苦,她得以見到魏王,不僅道明了政變的真相,並將這個孩子託付給了魏王。】
【張伯瑄的所作所為,只能為大晟王朝拖延到大軍支援應天府的時間。】
【五皇女執政時期,是她第一個提出了科舉制度來打壓世家發展的思路。】
別人主動讓給我的,就是施捨她,就是可憐她,這種皇位,她寧願死了,寧願被流放了,寧願被凌遲了,也不接受!
魏王集團由盛轉衰的關鍵戰役,就是被這傢伙給活活打崩的。
【不過正英帝並沒有見到五皇女的屍首,故此他的心中存疑,更覺得此事蹊蹺,但事已至此,他也不可能與擁立自己的群臣產生矛盾,只能將此事含糊而過。】
【好在魏王之女準備充分,在兵力遠遜於潘威明的情況下,多次將他擊退。】
【她發誓遲早有一天要找到機會,推翻正英帝的統治,去為自己的妹妹平反,再將當年那些所謂的從龍之臣全部都給……滿門……抄斬!!!】
除了靠海的那一邊暫時沒有敵人,另外三面地方,所接壤的地區都是敵人控制的領土。
上來就讓他收拾這樣的紙糊江山。
【同月,陸成安親自率領兩萬涼州軍前往應天府反攻魏王集團,意圖徹底粉碎世家聯盟的野心。】
【浙江固然被魏王的大軍攻打下來,但是魏王僅在幾個重要的區域留下重兵,很多縣城都是讓各地的縣城原來的守軍自主防守。】
【潘威明脫離大晟政府後,通過兵權和名義上依附魏王的方式,取得了兩廣地區的行政權。】
【但世家大族的影響力實在是太大了,五皇女幾次政治資源上的互換,都沒有討得多少好處,甚至於科舉制度,都被世家大族所操縱,很多次科舉的名單上,都是出身於大家族的士子。】
蘇為英看著眼前的畫面,血壓慢慢地已經上涌了。
【魏王和五皇女是同父同母的姐妹關係。】
陸成安看著齊王一個人仍然牢牢佔據著福建這塊地盤,並且依然保持立場,承認大晟王朝的官方統治,孤軍嚴守此地,他的心裏是有些擔憂的。
小八對皇位的態度是——你給,我就要。
正是有了模擬推演以後,互相之間這才都很克制自己走出那踏向深淵的最後一步。
這樣故意帶動節奏的孽畜難道不該殺嗎?
【魏王使用解封的詞條技能——前朝遺孤。】
但,齊王這位置的確尷尬,她旁邊,一個是魏王的老巢江西,一個是潘威明實控地https://www•hetubook.com.com區廣東,頭頂上是被魏王剛剛打下來的浙江。
而促成這次宗室之間「相愛相殺」的結果,這其中又有多少人的推波助瀾?
【明德七年五月上旬,張氏之變沉重地打擊了魏王攻打應天府的節奏,原先魏王在浙江等地募兵,徵集糧草的進程,被張伯瑄杭州反正的義舉打停,魏王不得不輾轉分兵,以一路兵馬再攻杭州。】
到處都是糊塗賬的爛攤子。
【看到這個孩子,魏王的心中燃燒起了熊熊的復讎之火,她將這個孩子視如己出,並讓她繼承魏王世女的位置。】
魏王次次都要造反,次次都要給大晟王朝來那麼一下,果然不可能只是為了權力那麼簡單。
我小八看著都感覺害臊!
魏王和潘威明智力上線的話,沒必要費時費力費兵去攻打福建,只要經濟封鎖福建,不給齊王搞經濟搞內政機會,她就囤不起兵。
【若是他死了,他的王妃將無人照料,他的女兒也危在旦夕。】
在提高難度這方面,從來不讓人失望!
怎麼完美地分配好每一個人的利益。
怎麼感覺有點猛吶。
因為誰也不想讓事態演變成那樣,一旦真做出了那種事情,關係就跟碎掉的鏡子一樣,不可能會破鏡重圓。
【為了壓制北方的名門望族,豪門大姓,她任用了南方派系、出身寒微的臣子治理天下。】
其他人都沒有主觀上的「造反」,更多的是類似於小八這樣的地區自治,而這在模擬推演里,已經是很克制的表現了。
【明德七年八月下旬,魏王秘密聯繫了一些曾經是五皇女舊部,在南方曾經受過五皇女恩惠的人,一些忠於五皇女的人宣布投靠魏王。】
要是沒有這個【女帝成長計劃】的模擬推演功能,她們之間會多出多少的權力糾紛啊?
所以,當這個問題再次出來的時候,其他人就不得不面對一個老生常談的問題。
如果皇位這個東西分配不好的話,像正英帝和五皇女之間的事情,很有可能會再度復刻。
秦王和寧王的臉色不太好看了。
【泰熙帝生女無數,自正英帝出生以後,泰熙帝就想立正英帝繼承皇統大位。】
【「天下風雲出我輩,百萬雄兵盡識君。」】
【但很多人很早就看出來五皇女的身體狀況危急,並且早就意識到了正英帝早晚能夠繼承天下。】
【正英帝不得不顧慮五皇女真的心生出這樣的野心,想要廢除他這個弟弟,考慮到自己的王妃,考慮到自己的女兒。】
把晉王、寧王跟秦王和漢王這倆姐姐比,那倆是真清高,講究人。
【長女知道了泰熙帝的心意,心生不滿,於是起兵謀反,在兵敗過後下落不明,二皇女、三皇女則因為互相奪權的事情,相繼被廢除為庶民。】
【同月,蘇延朝在福建抓住和-圖-書這個時機,向母親齊王請命領軍入浙,打通浙江與福建的鏈接,才能破開這樣被封鎖的糟糕局面。】
魏王這一段信息,給這次模擬推演帶來了一絲絲沉重感。
我呸!
有一次模擬推演,陸成安是率軍解決了一些大晟本地人偽裝出來的海寇、盜賊。
【蘇延朝的大軍自福寧州、建寧府兩路出兵,經過壽寧縣、福安縣、松溪縣一同向浙江的處州府、溫州府猛攻。】
感覺她自己有時候,還真是光芒萬丈的陽光君主。
以這張將卡的強度,要是能落到她小八的手上,那可又將會是一個傳說故事!
【於是他們想盡辦法滲透到正英帝的身旁並蒙蔽了正英帝的視聽,塑造了五皇女貪權枉法的形象,年輕的正英帝雖然感覺上有些不對,可是在五皇女掌權的期間,正英帝的權益常常遭到侵犯。】
無論從哪個方面進兵福建,那都無法避免高難度的翻山越嶺,而後勤運輸方面更是難上加難,但同樣因為福建所處的環境,由於耕地面積稀少,整個地區經濟全靠漁業、鹽業、茶葉以及貿易支撐。
【而對於宮裡突然下落不明的一些人,正英帝勒令手下的大臣不必再去細細追查。】
【大晟王朝重要的防守區域乃是燕王所在的應天府,而今大軍尚未抵達應天府馳援,張伯瑄在杭州府的起義,大晟王朝不能因小失大,調遣軍隊助杭州而不助應天府。】
【明德七年七月,紹興府、寧波府、處州府、溫州府、嚴州府、金華府、衢州府都被蘇延朝憑藉著個人的勇武和出其不意的謀略所攻打下來。】
【在這樣的情況下,秦王決定修書一封,勸降魏王,她為魏王分析眼下的局勢,退一步放下權力尚且還能保住榮華富貴,若是執迷不悟下去,不說自己死路一條,更會連累其他人。】
兩廣總督潘威明,陸成安對這人是有點印象的。
看看這寧王,都開始搞什麼刺殺部隊了,直接政治刺殺,這都啥拙劣的手段,純劍走偏鋒的邪道。
【魏王重兵大多擺鋪在前線,沒有想到先前還滿面笑容,依附於自己的潘威明會趁機襲打江西。】
皇位只有一個,皇女卻有八個。
【而她怎麼也想不通小小的一個福建,竟然能集齊三萬多的正規軍出兵。】
做一次,記一輩子,到時候就成了人人喊打的對象。
好在福建這地方也是易守難攻的類型。
小八這樣一想,感覺她屁股下面還有晉王、寧王這兩個德行敗壞的兜底道德下限。
【杭州府附近六座縣城應同了張伯瑄的號令。】
【泰熙帝離世之前,任命魏王從北方的藩地遷到江西就藩,又在遺詔中委託五皇女作為宗室中的託孤大臣來安排。】
難怪那次正英帝南巡,這魏王完全就是衝著人去的,她單純就是想殺正英帝。
  • 字號
    A+
    A-
  • 間距
     
     
     
  • 模式
    白天
    夜間
    護眼
  • 背景
     
     
     
     
     
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