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出閱讀

演天

作者:武獵
演天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0%
第四百二十一章 洛陽之盟

第四百二十一章 洛陽之盟

華夏朝廷初建,為了建立朝廷權威,當然需要一位威望很高,實力很強的國君為第一位天子。
太祝肅然走到陸翩翩面前下跪,高高奉起牛耳盤,唱喝道:
這種一統方式,各國社稷都能保存,還能受到朝廷保護,在本國之內,仍然有自己的王廷,這當然很好。
至於豫國國君,只是個少年,還是舞陽公主所立,毫無威望,當然也排除在外。
他眼睛看不見,耳朵卻聽到陸翩翩醒了。
這當然是他的主意。
任何力量,都很難打破這個平衡。
「可若是能不戰而統,能求同存異,諸夏親如一家,那何須非要攻滅諸國社稷呢?」
「蒼天在上,黎民在下,兗國不敢背盟。此盟已成,九州同好,諸夏同一。」
洋洋千余言的盟書念完,陸翩翩率先盟誓道:
監國府雖然是最高機構,可只監督國政,審議詔書,修改律法,並不實際理政。
「……既而休兵止戰,會盟洛陽,負天下之所望,行諸夏之義舉,開太平一統之大業。定千秋盛世之憲法,建百世不墜之天朝……則九州同,四海一……」
三台長官三公,才是真正的宰相。
高高的祭台之上,已經擺好了太牢犧牲。
監國府之下,是尚書台、樞密台、御史台,稱為三台。
兩人起來輿洗,吩咐宮人傳膳。等到用了朝食,又商量了一會兒,這才好整以暇的出宮會客。
陸翩翩代表兗國,乃是此次洛陽之盟的盟主,當然是執牛耳者。
諸侯皆已經等候在鹿鳴宮。
荊王孟熙道:「可是推薦誰為天子呢?」
法鈴和玉片的聲音伴隨著莊嚴肅穆的號角和鐘磬聲,彷彿是神靈之音。
若非舞陽公主力挽狂瀾,此時只怕雍國吞併半個天下了。
整個洛陽都知道,即將登極的新朝第一位天子,終於到了洛陽!
「雍王一統六合之心,也是為了以戰止戰,結束戰亂六百年的大爭之世,天下共享太平。」
雖然他們不喜歡野心勃勃、霸道好戰的雍王,可是他們不得不承認,雍王是天下最有威勢的國君。
一隊身穿白衣,頭戴獸面,披髮跣足的巫師,正在鼓樂之和-圖-書下跳著大儺之舞,以娛樂上天神靈。
陸翩翩緩步出列,沿著高壇的台階,不疾不徐的拾階而上,站在『方明』之下。
按照會盟之禮儀,高台已經築好。
接著依次蘸了牛血,塗唇歃面。
按照打敗雍國,達成議和的功勞和威望,當然是舞陽公主。
為了替本國爭取到更多的朝廷官位,諸侯們數次發生爭論。
各國給朝廷的貢奉,為本國賦稅的三成。
「好!」冀國太子首先站起來,「我代表父王,推舉雍王進位天子!」
按禮,會盟必須執牛耳,結盟者依次撫摸牛耳朵。因為牛耳盲,聽不見離間挑撥的話,寓意「守信守約」。
新朝實行品官制。分朝廷和各國王廷卿士大夫為九品。
「雍王為何要一統華夏?真的只是為了霸佔天下,滅各國社稷,獨裁九州么?非也!」
但禁軍將領人選,各國均分。
洛寧說到這裏,指著外面,「為了數百萬聯軍作戰,諸國千余萬民夫日夜輸運糧草輜重,徭役繁重,直如牛馬!」
「這洛陽,將來就是華夏京都。」
可是,雍王多年來一直是諸國的敵人,推舉他為第一位天子,又很是荒謬。
大禮宮外的廣場上,諸國國君和儲君都已冠冕堂皇,肅然而立,各自身後都是本國的卿士大夫。
「其實咱啥也沒幹,這豈非冤枉?嘻。」
高台上的四色「方明」,上圭下壁、東環南璋、西琥北璜,也都設置妥當。
「……秉持公心,推舉天子,統轄九州,權衡諸夏……而憲法如天,煌煌其言……」
「諸位,我有一個提議,為了消弭九州紛爭,建立華夏天朝……」
荊王不禁皺眉道:「雍王為天子,會不會依仗天子之權,欺壓諸侯?」
陸翩翩伸手拿起一對牛耳,高高舉起,以示諸侯。
「而各國都已經民窮財盡,庫藏虛耗,仍然在橫徵暴斂,美其名曰:國戰!」
陸翩翩知道諸侯的心思,直接說道:「我推舉雍王趙征,進位天子,坐鎮洛陽。」
「洛陽會盟之後,就請他來洛陽登極!」
「寡人推舉雍王。」揚王也表態了,「但雍王和*圖*書,必須遵守衛盟約。否則,寡人也不怕繼續打下去。」
三位太子也都神色遲疑,顯然既知道雍王最有資格,也對雍王缺乏信任。
各國全部裁減兵馬,每國最多保留四十萬,作為地方駐軍。
「……憑強犯寡則眚之……暴內陵外則壇之……負固不服則侵之……放弒其君則殘之。犯令陵政則杜之……」
陸翩翩也笑了,「幸虧你現在看不見,若是能看見,一大早醒來看見一個醜八怪……嘻。」
……
此時,擔任司盟的卿士,捧著硃砂寫成的盟約丹書,高聲宣讀道:
說完,伸手探入牛血盤,蘸了牛血,塗抹自己的嘴唇,用牛血歃面。
「……有背此盟,天地神明,祖靈先君,皆是糾是殛,不融于諸夏……神人共棄之,天下共擊之!」
洛寧笑道:「雍王已經同意,他願意坐鎮洛陽。雍王的誠意,諸位君上應該不會再懷疑了吧?」
就在諸侯們達成一致,結束爭吵之時,雍王的大駕已經出關。
揚王顧禮也很是心動,他很想進位為天子。可是他也沒有自信!
各國一千多萬運輸糧草軍需的民夫,得以解除徭役,各歸鄉里。
更重要的是,商量新朝中央官位的人選,以及修改《華夏憲法》、《九州約法》等律法。
「到時天下大亂,王冠委地,諸夏元氣大傷,外族趁機入侵,立刻就是亡天下之局!」
她沒有說是洛寧的意思,只說是自己的設想。
諸國國君和儲君,早就達成一致,組建華夏聯盟,凌駕于諸國王廷之上。
牛頭兩邊站著兩位豫國太祝,一人捧著盛放牛血的盤子,一人捧著盛放牛耳的盤子。
否則,諸王如何心服口服?
可是他明明記得,沒有主動這麼干啊。
監國府設置九位監國上卿,由諸國國君或太上國君擔任。名義雖然很尊貴,但不實際理政,並非宰相。
「那起碼還要再打幾十年,不知道還要死多少人。可是北方和西方的夷狄,卻虎視眈眈啊。」
天子統帥華夏禁軍,沒有詔命,任何人不可調兵。
如今陸翩翩將華夏聯盟換成華夏天朝,當然也沒問題。hetubook.com.com
荊王眼見大多數人同意,也只得表態道:
龐大的聯軍,開始分批回國。
洛寧搖頭,「爺都瞎了,你還說這種輕巧話,不當人女。」
這些官員來自各國,天子和朝廷沒有任命權,卻有罷黜權。
禁軍武將也是如此。天子和朝廷沒有任命之權,卻有罷黜之權和指揮之權。
城外山下的大禮宮,已經布置妥當,此時鐘磬齊鳴、管弦齊奏,會盟的依仗隊伍也氣勢宏大。
這一切,既能讓天子有權威,也能約束天子。
天子所率的一府、三台、十二衙,就是華夏朝廷。
雍軍主力也分批撤回關中,抵抗南下東進的東胡和西戎。
朝廷高官為三公九卿,中央最高機構為監國府。
「……和睦諸侯,敬奉天子,同氣連枝,共抗夷狄……」
「……是以九州諸侯,廟堂卿士,閭巷褐夫,山澤鳥獸,無不順應天命,莫不謳歌大同……」
「如今,雍國東方大敗,武力統一天下的勢頭已經被打斷,雍國也元氣大傷。若是仍然堅持武統九州,先不說能不能,即便能……」
這第一位天子,關係到華夏天朝的威信是否能順利鞏固,至關重要。
雍王也是最強大的諸侯,即便經歷東方慘敗,元氣大傷,可仍然是國力最大、武力最強、人口最多的一國。
「雍王何其不智,才會一意孤行的再興干戈,挑起諸夏內戰呢?」
要是不願意來洛陽,那說明雍王根本沒有天下為公的誠意。
「這哪裡是國戰?這分明就是內耗!自相殘殺!誰也贏不了!」
但諸侯也沒有離開洛陽,因為要等候雍王來洛陽,參加進位天子、建立華夏天朝的大典。
洛寧也沒落下。猩紅的牛血塗抹到嘴唇上,很是肅穆。
陸翩翩將洛寧的方案說了一遍,尤其細說了如何推舉天子,以及華夏憲法、統一文字度量衡等事情。
洛寧卻是說話了:「諸位君上,外臣代表雍王,有幾句話要說。」
高台下準備埋入犧牲和盟約的方坑,也整整齊齊的挖好了。
年少的豫王文歆,再次首先表態道:「寡人聽公主的。」
「如今九國之君,沒有比雍m•hetubook.com.com王更適合進位天子了。雍王登極,天下立刻不戰而統!」
陸翩翩拍案道:「好!那就派人告訴雍王,諸國願意推舉他為天子!」
三台十二衙,共設五品以上官員三百六十員,人選由各國均分舉薦。
根本無法反駁!
陸翩翩站在東方,代表兗國。洛寧站在西方,代表雍國。
數日之後,天下矚目的洛陽會盟,終於正式開始了。
抽調各國精銳,組建禁軍。定額一百萬人。
「……奉虞德衰微,禮崩樂壞,天命弗常,諸夏相伐,干戈寥落……大爭之世垂六百年,而黎民塗炭,蒼生倒懸,天下疲敝,九州無寧日也……」
陸翩翩揉揉酸麻的腿,「孤男寡女的待在九思宮整整一宿,這若是傳出去,就是大兗攝政公主的風流韻事啊。」
而且,諸侯和朝廷也能平衡。
眾人思來想去,無奈的發現,最有資格進位天子的,居然是之前一直想武力統一天下的雍王!
可問題是,舞陽公主只是攝政公主,不是兗國國君,怎麼能做天子?
兗國國君只是個孩子,當然沒有威望進位天子。
「寡人自然不反對雍王為天子,可寡人有個要求,雍王必須來洛陽登極,只能坐鎮洛陽。」
第二天早上洛寧醒來,發現枕在陸翩翩的腿上。
在洛寧看來,類似於議院。
「可是百姓和士卒,早就怨聲載道、不堪重負了!」
「若是雍王違反華夏憲法,便是天下公敵,諸國共討之!」
平心而論,堪稱一代雄主。
在洛寧看來,此時的諸國國君和卿士大夫,在他和陸翩翩的主導下,擔負起了立法者的角色。
很快,推舉雍王進位天子的諸侯,就超過了一半。
然後,諸侯依次走上高台,環列『方明』左右。
但天子直屬禁衛除外,將領人選由天子親自任命。
諸侯看著手執牛耳的陸翩翩,都是神色羡慕。
「再這麼打下去,天下還沒一統,百姓和士卒就要造反了!」
九州一直這麼打下去,何時是個頭?
肯定不行。
洛陽之盟后,聯軍和雍軍正式停戰。
諸侯也都跟著盟誓道:「蒼天在上,黎民在下,我國不敢背盟。此盟已成,和*圖*書九州同好,諸夏同一。」
敘禮之後,陸翩翩開門見山的說道:
洛寧翹起腦袋,「麻了吧?」
最後,眾人終於通過一個妥協之後的方案。
天下苦久的大戰,終於結束了。
洛寧一番話,在座的諸侯無不凜然色變。
諸國卿士審時度勢之下,也不得不承認,雍王的確最適合做天子。
最後,盟書送到各人手中,而之前宣讀過的那份,連同祭壇上的犧牲,全部放進壇下挖好的方炕,掩埋之。
「盟主在上,請執牛耳!」
首先是最敏感的華夏禁軍。
尤其是最中間的那顆頭角崢嶸、已經被割掉牛耳的牛首,很是引人矚目。
然後,諸侯一個個伸手撫摸牛耳,表示再也聽不到挑撥離間的話,忠於盟約。
一半駐紮在洛陽為中心的京畿,一半駐紮在天下戰略要地。
「萬年已降,爰有華夏,九州苗裔,本為一家……」
荊王孟熙很想進位天子,可是他自己也知道,他的威望……不夠!
其他的比如徐王、冀王、青王、梁王,雖然都有資格,可威望終究差了一些,誰進位天子都令人難以心服口服。
打了六百年,亂了六百年,早就該一統了。
監國上卿為正一品,三公為從一品。
「……當此之時,分久必合,人心向安,天下圖治,大道混同,大勢湯湯不可逆也……」
還在長安時,雍王聽了洛寧的設想,當即就表態,若是諸侯願意推舉他為第一任天子,那他可以離開長安,坐鎮洛陽。
三台之下,設立十二個辦事衙門。
……
洛寧一笑而起,「這要是傳到雍王的耳中,他可能會懷疑我們有勾結呢。」
這就是祭祀山川大地了。
「他若是能進位天子,不世之功已經在手,又何須再起刀兵?豈非多此一舉?」
陸翩翩、洛寧、諸侯也沒有在洛陽閑著,而是準備大典禮儀。
司盟官大聲道:「請盟主率先登壇!」
香壇中的燃放的香煙,瀰漫了整個宮殿。
揚王也神色擔憂的說道:「是啊。雍王的確是諸侯之首,雍國也最強,寡人承認,雍王最有資格。可是,雍王本就野心勃勃,若是他再擁有天子大權,佔據天下大義……」
  • 字號
    A+
    A-
  • 間距
     
     
     
  • 模式
    白天
    夜間
    護眼
  • 背景
     
     
     
     
     
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