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出閱讀

遊走在晚清的亂世理工男

作者:三秋空城
遊走在晚清的亂世理工男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0%
第一卷 晚清遺殤 第六十五章 歪打正著

第一卷 晚清遺殤

第六十五章 歪打正著

黃開甲深知利害,於是給他講了講太陽系的組成,「總之,新行星就是咱們腳底下地球的兄弟行星,找到兄弟,能不高興嗎?」
報紙對於李諭的介紹也客觀了許多,並沒有出現「東亞病夫」的字眼。
「太陽系第九大行星被發現!又是來自東方的神秘力量!」
是的,李諭又又又上頭條了!
裕容齡想了想說:「它那麼遙遠,那麼寒冷,而且一年要咱們的240多年,彷彿冥間,我想就叫它冥王星吧!」
當他按照李諭的方位看到冥王星時,激動地老淚縱橫,「八年啊,我找了你八年!你知道我這八年是怎麼度過的嗎!」
李諭也同他握了握手,「幸會幸會!」
不過現在好了,活著就能看到冥王星,能不高興嗎!
哥哥裕勛齡道:「原來他這麼厲害,連太后都知道他。」
當新鮮出爐的報紙傳開時,大家才知道它為什麼來得晚了一些:因為來得根本就是一場暴風雪!
裕家常年生活海外,明白這個發https://www.hetubook.com.com現的意義,而且看名字發現李諭明顯和他們一樣,也是個漢人。
法國這邊同樣群情振奮,不過法國一向和英國爭老大,看到他們最近出盡風頭,心中有些五味雜陳。
最激動的可能就是美國的羅威爾了,他已經苦苦尋找了八年。
——因為兩家大報社都在拚命趕稿並且修改已經印好的頭版!
其實她誤會了年的意思,她只知道地球繞日公轉一周是一年,看到報紙中寫到這顆行星公轉則要240多年,就誤以為它的一年要比地球快,所謂天上一日地上一年也差不多了。
「我滴個老天!不會吧!」
姐姐德齡笑道:「後面李諭還發起了征名邀請,要不你也試試取個名字?」
裕德齡取過報紙,讀了一會兒道:「才幾天,他竟然成了現在全歐洲最出名的中國人。」
最小的裕容齡看著報紙又說:「上面還寫到,這顆新的星星上面異常寒冷,而且飄m.hetubook•com•com蕩在那麼遠的地方,就像在孤獨的海底之中。」
大清國駐法國公使館中,公使裕庚一家也在看報。
巴克爾倒是心中也不慌,因為他手裡還有殺手鐧,畢竟自己背後是堂堂的《泰晤士報》。
其實他是真的想搶個首發,不過萬萬沒想到北岩消息這麼靈通,如此快就可以趕到格林尼治。按說開爾文勛爵是直接去報社找的他,根本來不及通知其他報社,除非自己的報社裡有北岩的線人。
不過,也算歪打正著……歷史上冥王星的名字也真的是一個十歲的英國小姑娘起的。
北岩甚至在6年後的1908年買下了《泰晤士報》……
要不說他是個和史量才一樣的狠人,覺得你們辦的不好我就買過來自己搞!看你還怎麼對我說三道四!
「我們前兩天剛上了頭版,怎麼李諭又上了!」
裕庚作為特使,也見過不少留學生,但像這樣出色的真是頭一個,畢竟當時的歐洲科學實在是太強了。
容陵想和圖書了想:「冥界冥界,就用冥界之神Pluto吧。」
所有人都在一起觀看這則他們都看得懂的新聞:
報紙迅速傳遍整個不列顛島,專使團看到報道的時候簡直一個個眼珠子都要出來了。
不僅如此,他們還建立了遠在美國的無線電接收站,也就是說,《泰晤士報》已經在英國之外拿到了許多轉載費用,賺得一個盆滿缽滿。
公使裕庚道:「幾天前,我收到朝廷來信,提到太后想要物色幾台西洋的新鮮玩意,其中還特意提到瞭望遠鏡,似乎就是受到這位李諭的影響。」
黃開甲直接暈倒!
《泰晤士報》財大氣粗,不久前剛剛買了遠距離無線電的通信設備,可以迅速長距離派發新聞,這是樣新技術,花了報社不少錢。
「快看看吧!前幾天剛上頭版的李諭,今天再次上了頭版!」
德齡點點頭:「你快寫封信,上面留了李諭的收信地址。」
多年後,人們甚至在他的日記中看到了羅威爾當時激動之餘寫下的文字:一位傳和圖書奇的中國人讓我在有生之年得以完成心愿,或許我這輩子除了妻子外,最感激的人就是他,我會永遠記住他的名字:李諭!
看來尊重都是自己掙來的!
還真讓他猜對了!
「我倒真想見見這位『東方驕子』了。」
所以幾乎沒差多久,歐洲和美國已經全部知曉了新行星的發現!民眾自然欣喜若狂,而遍布各地的天文台也迅速開始了巡天觀測。
除了英國,當天歐洲大陸也得到了消息,並且多家媒體也同時迅速刊登了新聞。
而且這次一下就上了三份報紙的頭條,真是場面大發了。
為什麼要說又啊!
巴克爾叼著煙斗在辦公室中洋洋自得,整個歐洲和美國現在看的報道都出自他手。
「震驚震驚!令人不可思議的新行星!」
裕容齡由於對藝術的熱愛,心思也比較感性。
他這麼一解釋,載振豁然開朗:「的確值得高興,不過千萬不要是私生子就好!」
如果沒有李諭,一直到1916年去世,他也無法親眼看到冥王星的發現和_圖_書,親人可能只能通過教堂的禮拜來告知天國的他。
北岩向著李諭微鞠一躬,「在下哈姆斯沃斯,《每日郵報》及《每日電訊報》創辦人。」
巴克爾聳了聳肩說:「當然沒有。」
北岩微笑道:「那就好。」
裕庚說:「何止厲害,現在我算是見識到了,他真是一鳴驚人,而且是一下子就驚住整個西洋。」
做這事的便是《泰晤士報》總編巴克爾了!
德齡說:「很合意境,不過既然是在歐洲,多少我們還要給它取個英文名字。」
當日的英國人會發現今天的報紙來得比往日晚了一些。
載振卻有點不明所以:「這件事很厲害嗎?不就是找到個新星星,天上那麼多,豈不隨便就能找到一顆。」
北岩對泰晤士報的巴克爾主編笑道:「我相信您還沒有取得李諭先生髮現的獨家報道權吧。」
於是協商下,兩家報社都得到了新行星發現的首發報道權。他們來不及具體請教李諭太多問題,草草記錄后,帶上底片就各自回去了報社,加急刊印報紙!
  • 字號
    A+
    A-
  • 間距
     
     
     
  • 模式
    白天
    夜間
    護眼
  • 背景
     
     
     
     
     
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