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
第一百五十四章 奧運第一人
李諭道:「盛大人高瞻遠矚。」
李諭連忙說:「沒什麼,我只能說先生說的太對了!」
人家不僅是教育的先鋒,還非常超前地成為了素質教育的先鋒。
原來是張伯苓,他是南開教育體系的開創者,後來與嚴范孫一起創辦了南開大學。
「啊這……」李諭越來越感覺難以置信。
這一點上就有點像美國的精英教育模式。
「如此更好!」
如今很多學校都是學習的日本制度,但北洋大學卻從開始便參照了美國制度。
李諭說:「我如今身在京師大學堂,學校想要開設體育相關的事宜,但是缺少器材,就比如,足球。」
張伯苓看李諭的表情,奇怪道:「李諭先生,你怎麼了?」
南開中學一直以新穎的西式教育、嚴格的教學管理而出名,雖然辦學之初融資不易,但張伯苓從來不吝嗇于購買教學儀器。
「李諭先生,你真是無與倫比的神奇!你的想法實在是太妙了!我準備花時間先仔細研究變換方式。如果有機會,我一定要去東方拜訪你,或者先生能來瑞士的話,務必與我共同探討物理與數學!」
後來美國哈佛大學校長伊利奧到南開參觀時,就深為讚歎:「即使美國的中學,能有像南開這樣的實驗儀器者,也不多見。」
估計研究這些會花去愛因斯坦不少時間,李諭回道:「我也期待與閣下共同研討,今後去到瑞士,定會共同鑽研前沿之科學。」
中國第一個參加奧運會的健兒劉長春就是張伯苓極力促成,當時是1932年第十屆洛杉磯奧運會,正是張伯苓為劉長春報的名。
盛宣懷說:「能請到你來參加北洋大學堂的開學禮,簡直再合適不過,實不相瞞,自從北洋大學堂開辦伊始,我便一直致力於理工科的開設,教學儀器也是採購自美國。」
李諭稍稍強調了一下足球,有那麼點出於自己愛玩的私心。
張伯苓說:「如今在下正準備開設中學堂,好為大學堂輸送最優秀之人才。聽聞先生曾經在北洋中編撰過一套數理講義,深入淺出,是入門數理科學的絕佳教材。您是知道的,現在想找一本好的教科書,尤其是科學方面的教科書何其難,不知可否從先生那得到此講義?我可以為此付費。」
沒想到碰到個明白人。
李諭說:「這怎麼可以,我會報告給校長,該需要多少經費就是多少經費。」
瀛台是那種環境上的壓抑,慈禧那兒直接是精神上的壓抑,真不知道他們怎麼挺下來的。
盛宣懷是明白人,知道現在最缺的就是政法與科技方面的人才。
所以說北洋大學堂目前規模還是很小的,但學生素質的確不低。
張伯苓原話奉回:「但講無妨。」
難m.hetubook•com.com怪張伯苓能被稱為「中國奧運第一人」,甚至2008年北京奧運會開幕式,當時的奧委會主席羅格都感慨道:「這個首次在北京舉辦的盛會,將圓一個中國人——張伯苓先生一個世紀以前表達的夢想。」
而在1945年,張伯苓便組織召開體育協進會會議,申辦第15屆奧運會,這是中國歷史上第一次申奧活動。
李諭真是有點佩服張伯苓了,沒想到早在二十世紀初就清晰認識到了德智體教育缺一不可,簡直不可思議。
一同出席的還有不少天津教育界名人,就比如之前見過的嚴范孫。
要知道現在還是中國近現代教育的啟蒙階段,而一百年後的素質教育也是差不多同樣的觀點。
張伯苓贊道:「先生高義!正好我尚有一事要求助於先生。」
離開西苑后,李諭感覺長出了一口氣,宮中環境實在是太壓抑了。
北洋大學堂的招生也比較廣,上文提到的「欽字第壹號」文憑獲得者王寵惠就是一名香港考生。
不過八國聯軍侵華期間,北洋大學堂受損嚴重,一直到今年才重新複課。
李諭直接說:「我還以為什麼事,談何付費!都說了如果能幫得上忙,我會竭盡所能,送給先生便可。也算是為教育事業貢獻一點綿薄的力量。」
北洋大學堂的學風很嚴格,優秀的畢業生甚至可免試進入美國一流大學攻讀研究生,因而被譽為「東方康https://www•hetubook.com.com奈爾」。
是的,張伯苓正是最早提出要參加奧運會甚至申辦奧運會的人。
南開中學在天津可是非常厲害的,張伯苓的辦學理念特別先進。
沒過幾天,唐紹儀就通知李諭共同前去天津北洋大學堂。
李諭回敬道:「盛大人有禮了。」
很多權貴、名流也都放心把孩子送到南開中學——梁啟超、馮玉祥、段祺瑞、袁世凱、黃興、胡適、葉聖陶、張自忠、鄒韜奮、陶行知等……連東南亞的華僑也慕名而來。
現在張伯苓和嚴范孫正在開辦的中學叫做私立中學堂。
張伯苓道:「那怎麼會!要是沒有你,天津洋火局恐怕到現在還辦不起來。」
李諭同他握手道:「幸會幸會。」
張伯苓又問道:「先生可聽過奧運會?」
張伯苓訝道:「你竟然聽過奧運會?!太讓我意外了,國內聽過奧運會的,你是我遇見的第一個。那可真是不得了的盛會,我準備把奧林匹克教育列入體育科學教學的大綱中,通過實施奧林匹克教育推動校園體育課程建設。」
李諭說:「正好我也有點事想麻煩先生。」
參觀期間,嚴范孫還為李諭介紹了一人:「李諭先生,這位是張壽春先生,字伯苓,是津門熱衷教育的名流。」
張伯苓對奧運也是真愛,只是可惜看不到這一天。
只能說,沒有國力,真的無法成功申奧。
張伯苓滔滔不絕:「我去過日本,以後也想去歐美看看,www.hetubook.com.com在我的教育理念里,體育是不可或缺的一環。教育一事,尤要在塑造學生完全人格,德、智、體三育並進而不偏廢!」
即便到了現代,南開中學在天津也是首屈一指級別的高中。
李諭說:「但講無妨。」
李諭說:「如果可以幫助民族企業,我肯定竭盡所能。」
北洋大學堂屬於財力比較雄厚的,畢竟盛宣懷親自督辦,他可是晚清最厲害的官商。
而且中國歷史上第一張大學文憑也是由北洋大學堂發出,獲得者是民國著名法學家王寵惠,如今這張「欽字第壹號」文憑還保存在天津大學。
盛宣懷首先在禮堂中做了複課致辭:
想不到啊,申奧的跨度竟然這麼久。
張伯苓說:「沒問題,這些我太熟悉了!甚至幫大學堂寫個開展體育課程的章程都沒問題!」
天津的南開區就是因此得名。
現在國內的幾個大學水平參差不齊,各種教學理念也是不盡相同,資金來源更不一樣。
盛宣懷說道:「李先生,久仰久仰。」
之後,他又帶領大家參觀了一下新校舍,面積也不大。
好嘛,看來真是跑不了要給狹義相對論貢獻力量了。
回到家,鳳鈴已經翻譯好了今天愛因斯坦發來的電報,李諭沒想到愛因斯坦回得這麼快,他拿起報文,上面寫道:
……
「雖然校舍被破壞,但我們的精神不會被破壞。大學堂還是大學堂,學生也將會是更加優秀的學生,我堅信早晚我們會趕超洋人!」和*圖*書
學校砸了很多錢,除了漢語課程,基本上各科都請了外籍老師,所用的試驗器具也都是從美國進口。
李諭之前與載振一起出使西歐諸國時,就見過盛宣懷,不過短短半年多過去,李諭又是今非昔比了。
李諭笑道:「也不是什麼天大的技術難題。」
眾人紛紛鼓掌。
盛宣懷現在是鐵路大臣,雖然聽名字似乎不如總督厲害,但是個絕對的實權派。
張伯苓說:「各種體育器材我都可以幫忙採購,其實我已經為中學買了不少,至於足球,也有十多個,需要的話,先生先拿去幾個便是。」
北洋大學堂其實才是第一個以「大學堂」命名的高等學校,甚至比京師大學堂還要早兩年。
目前複課開設的只有三個專業:法律、土木工程、採礦冶金。
難得的傳承!
「南開」是張伯苓的一個教育體系,不僅僅有最知名的南開大學,還包括:南開中學、第二南開中學、重慶南開中學、南開大學附屬中學、南開大學附屬小學、南開小學、蜀光中學等等。
張伯苓喜道:「多謝先生。」
在不久后,他就會在天津城區南部的開窪地(民間稱為「南開」)建立新校舍,也就是大名鼎鼎的南開中學堂。
李諭張張嘴:「我,我知道啊,已經辦過兩屆。」
後來交通系在民國初年是個不得了的大派系,一切的肇始就是從盛宣懷開始。
現在國內沒什麼高樓,最多就是兩層,李諭估摸著每一屆學生也就能容納四五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