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 封神開啟
第一百四十章 逾矩的代價
「伏羲,是你們人族先逾矩的,是你們打碎了山海,先破壞了協議。」
大勢已去,微笑的祝福,便是尤蒼和張子辰最後的倔強。
往常,百姓常掛在嘴邊的老天爺,又或者說蒼天,便成為了凡塵傳說中維護秩序的存在,護佑八方人族,維持世間的真理與正道。
「昔日,顓頊曾與爾等有約,人間世界歸人間,山海世界歸爾等,混沌,你為何逾矩!」
這是一個有仙神,有妖魔的世界,若是真的讓妖魔和仙神肆意的屠戮這片人間大地,這個世界便不可能存在人族王朝的建立,因為,超凡的存在不會遵守凡人的秩序。
眾臣嘩然,顯然是沒有預料到尤蒼居然推薦一位修道之人作為少師,只見尤蒼繼續說道。
伏羲,又或者叫伏羲氏,上古三皇之一,燧人氏之子,女媧氏之兄,創立陰陽兩儀與八卦,製作樂器,與其妹女媧創立婚姻制度,奠定母系社會時代轉變為父系社會時代,是為華夏文明的人文初祖之一。
帝辛點了點頭,對於方外之士,他也心中打鼓,不明白其為人與德行,但是換成孟嘗,他是相信的。
「顓頊那個騙子!」
對此,微子啟默默的為仲衍點了一個贊,這個時不時喜歡抽瘋的弟弟,總算屁股坐正了一回。
「很好,顓頊帝是誰的子孫?自己不成器的晚輩訂的條約,我們這些做祖先的為什麼要遵守?要遵守不得是顓頊遵守我們的規定嗎?」
混沌有點懵,顯然是一時半會兒沒有理清楚這層邏輯關係。
隨後和_圖_書回頭往九幽喊話:「輪迴之道,混沌之息,今日,混沌歸位,尚缺幾息可塑人道輪迴?」
直到進入兩界山的夾縫之時,方才長出一口氣,優哉游哉的哼著不知名的遠古歌謠,肥嘟嘟的身體曼舞在陰陽二氣之間。
此時聞仲、比干、商容等大夫一級的大臣紛紛在中廷中齊聚,王座之上的帝辛顯得有些憔悴。
群臣沉默,默默盤算著帝辛的用意,只見內服外廷上大夫尤蒼出列高聲薦之:「武夷山鍊氣士鄺誠可為少師。」
河圖之上籠罩著渾渾噩噩的混沌,收回至伏羲的手中,這位人皇靜靜的看了一眼遠處山頭那一抹俏麗的紅妝,微笑的搖了搖頭,溫柔的說道:「他曾被人矇騙,開過七竅,才復生沒有多久,你不用擔心。」
逾矩者甚多,首當其衝的,便是擅殺王妃的嫡王子殷郊。
肥碩的混沌發出憤怒的咆哮,體內一陣陣幻聽的音波,浪潮一般席捲著眼前人,還有陰陽二界的生靈。
……
可眼前人微微一笑,手中一方石板飛升而起,其上黑白二點串聯交錯,其上之象、之數、之理、至簡至易,又深邃無窮。
西宮之日,逾矩者不少。
天地自有天地的規律,人間自有人間的法律。
伏羲向九幽喊話,不一會兒一道非男非女而又似男似女的聲音,不帶一絲情感,沒有情緒變化的回應道。
「回稟大王,西岐犬戎之危已解,如今姬伯侯未回,還在草原報復戎族,試圖切斷犬戎翻越岐山的要www.hetubook•com.com道,用以逼迫戎族決戰。而東魯那邊,戰事焦灼,暫無進展。」
「那既然你們也不遵守約定,你過來找我作甚?」
「臣比干/商容/飛廉/子啟……,附議,孟伯嘗可為少師。」
「按孟嘗所估,其地需有三里,高四丈有餘,便以此為建,另外調方相為常平將軍,屯兵駐守鹿台,門開一座,非虎符示之,任何擅入者,就地格殺!」
究竟有沒有蒼天,誰都不敢說自己一定知道,因為沒有人見過蒼天,但是世界依舊如新,人族依然蓬勃的大步前行。
「誰和你們訂約?」
就在聞仲不悅,將要辯駁之時,只見黃飛虎出列細聲說道。
突然,界碑的陰界傳來讓他恐懼的聲響。
而政事一塊,商容代表著學士,比干代表著中低層的官吏,飛廉代表最後的禁衛與宮廷,子啟代表大商王室。
「尚缺重塑之火……」
只聽帝辛疲憊的聲音再度響起。
「傳令,著王子殷郊、殷洪,從即日起,跟隨孟伯學習經世之理,朝歌農尹孟嘗,兼少師一職,望其德才并行,好生教導兩位王子!」
尤渾默默頷首,轉身回筆錄處接過筆與簡,開始撰寫著旨意。
帝辛看著堂下的群臣,輕聲問道:「小兒殷郊如今已滿十二,武藝勤學不輟,但為人處世的道理尚欠缺幾分火候,寡人慾為殷郊、殷洪尋一位教著之師,可有推薦?」
尤蒼面色陰沉,不露聲色的瞟了一眼帝辛一旁恭順站立的尤渾,心頭陰霾漸起,當日和圖書孟嘗阻攔黃飛虎護西宮,為何他會出手?而且黃飛虎家中剛剛變故,也是告假還家照顧病重的黃滾,今日卻突然上朝,然後一言不發,直到現在算是一下打中了尤蒼的命脈。
「是汝父,燧人氏!」
「混沌,你想去哪裡?」
這個時代每個人都有屬於自己要遵循的規矩,按照規矩走就是所謂的懂事,才會被重視規矩的人重用。
東魯境內,兩界山,同樣也是後世那座鎮壓某隻猴子的五行山所在地,粉色的小獸不停的變換著身形,一會兒化作為鷹,一會兒變化為人,不停的與空氣較勁,似乎在躲藏著什麼大恐怖的存在。
「不遵守條約的是我父親,可是我不一樣,我最講道理,所以,小傢伙,走吧,我帶你去一個沒有煩惱的地方。」
帝辛揉了揉眉心,心中對姜桓楚還是有些不滿,外父什麼都好,就是戰事不利,不是一個能征善戰的人,同樣的領土,換成崇虎,東夷早就年年被大商抓捕回來祭天到滅族了。
「回稟大王,我大商賢才如雲,良將如林,何須向一方外之人借力?臣請薦孟伯嘗,可為少師。」
黃滾逾矩,一身盔甲盡數褪去,貶為庶人,也算是提前告老還鄉,而其子黃飛虎及黃氏兄弟,則是無進無退,安然度過了此劫。
「丞相,西岐和東魯的戰事如何了?」
溯回朝歌城內,王后已薨月余,大商的王終於放下了手中的酒爵,從深宮靈柩旁走出,移入還未建完的陵寢之中。
「說起來,孟伯嘗今早與孤長談,說是要和*圖*書興建什麼常平倉,今年收成欲要翻番而收,儲歷代之糧以備災荒,費仲,從即日起,徵發抽丁,起五萬徭役,與朝歌西行十五里太行山東麓,修築六座鹿台,此事你便親自去與孟伯協商吧。」
梅伯咆哮君王,當場被一劍穿心,說起來,此事可大可小,君王弒殺大臣,最大的影響便是同朝為臣的同僚們心生怨懟,可當時情況著實複雜,姜後去的突然,王子一路狂奔而出,也未曾和群臣打過打招呼,於是,後知後覺的梅伯死的毫無價值,反而坊間各種梅伯辱君、無禮、無視王權,咒罵王后的言論層出不窮。
「那又是誰破壞了條約?」
聞仲和比干皺眉不已,特別是聞仲,他本為修道之人,卻從未聽過武夷山還有一位什麼鄺誠散仙,武夷通五夷,能在修道之人嘴中以夷相稱的地方,不會是什麼好地方,雖然勉強名列三十六洞天福地,可是交友甚廣的聞仲恰好知道,武夷山有三友,名為:蕭升、曹寶、喬坤,其餘人爾,不過如此。
一道渾身瀰漫在陰陽交合,無形變化中的人影,從陰界緩緩走出,他瀰漫在陰陽兩儀,四象五行的神力之中,渾身散發出一股玄之又玄,不可直視,不可揣測,整個人就是一團看不清的迷霧。
「大王,古時有仙人,名曰廣成子,曾為軒轅黃帝之師,修道之人也有悲天憫人的濟世之心,臣觀鄺誠有廣成子帝師之姿,遂薦之,望大王明察!」
「臣聞仲附議!孟伯嘗可為少師!」
「督促東魯戰事,不能再拖了,另外張奎不是hetubook.com.com回了澠池關嗎?發信給姬昌、張奎,儘快滅盡犬戎部主力,今年秋祭,我要看到犬戎王族的祭品送到朝歌。」
「諾!」
沒辦法不改口,主動附議的人里,每一個都代表著一個勢力團體,聞仲自然不用多說,軍方的驕兵悍將基本都唯太師馬首是瞻,年輕一輩的驍將,外服歸屬孟嘗,內服尊黃飛虎號令,三者一出,大商的軍方扭成了一股結繩,根本撼動不了。
尤蒼、張子辰面色一變,隨即恢復成笑顏,立刻告饒:「哎呀,老夫年事已高,年事已高!哈哈,竟忘了有孟伯在朝歌,若是有孟伯在,確實不該舉薦方外之人,大王,臣尤蒼附議,孟伯才是最佳人選啊!」
說罷,四象之力化作四靈鋪開四象法陣,磅礴而洶湧的四象星力死死的箍住混沌,陰陽兩儀在混沌頭頂倒灌,一會兒陽升為陰,一會兒陰落為陽,層層變化間,生死輪迴無窮無盡,不可逆也。
「諾,敢問大王,佔地幾何?承高几許?」
混沌無面目七竅卻能正常呼吸,正常飲食,沒有人見過它是如何完成這些動作,而此時,幻音響起,似乎是在控訴眼前的男人。
畢竟是繼承人,朝歌城內為其求情者不少,加之,自伏羲女媧起,有家之觀念后,孝之一詞便深深刻在了諸夏子民的基因之中,更遑論舜以孝感動上天,以仁義治國的故事還廣為流傳,故而,民間不僅沒有責怪王子的魯莽,反而紛紛誇讚他的孝順。
陰界內永不休眠的陰靈也會受到音波的影響紛紛陷入沉眠之中,在夢中接受混沌的洗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