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九十一章 擔憂
王朝陽曾經詳細地了解過龍源重工的業務構成。在它那龐大的業務範疇之內,其實超過九成以上都屬於粗礦型經營,技術含量高的產品所佔比例極其微小。
實際上,此刻的王朝陽心情有些失落。
雖然侯青海的回答是以後再說,但孔垂銘心裏清楚這件事已經十拿九穩了,當然在這種場合下,侯青海是不可能當眾點頭的,只能以這種形式默認了。
侯青海也不由地往前走了一步,最開始倆人對話間隔兩米多遠,此時倆人的距離已經不足半米,侯青海伸手在孔垂銘的胳膊上拍了拍,道:「孔主編,你這真是難為人哪!唉,這事以後再說吧。」
侯青海在發表演講時,就如何擴大業務量以及營業額做了具體解釋,他羅列出一串長長的潛在業務清單,其中包括礦山機械,道路機械,橋樑房屋機械等等,這些都隸屬於工程機械的範疇。
關鍵時刻侯青海親自|拍板,決議壓下那個設計漏和-圖-書洞,並按照原定計劃把全部設備交付給了甲方。
那個訂單是關於礦山機械的。項目的前期進展一切順利,然而就在交貨的前夕,龍源重工的技術人員發現一個巨大的設計漏洞,那就是他們對礦山自然環境考慮不足導致所有礦山機械存在嚴重設計偏差。
王朝陽在剛剛聽這段故事時,就感到深深的憂慮。他無法想象,這樣一個負面的決策竟然能夠成為龍源重工的企業文化。他更無法想象,在這種企業文化熏陶下的中高層領導會把龍源重工帶向怎樣的境地。
王朝陽剛剛看似是在漫不經心地吃吃喝喝,實則在思考現狀,侯青海當選首屆執行主席,原因到底是什麼?
在想到這些時,孔垂銘瞥了一眼角落裡的王朝陽,發現他依舊是一副恍然不知大難來臨頭的樣子,不由得心中竊喜。
這個發現對當時的龍源重工來說幾乎是致命的錯誤。當時的巨額訂單對龍
和_圖_書源重工來說是一個跳板,但是如果跳不好就會被摔得粉身碎骨。對於戰略委員會的成立以及首屆執行主席的選舉,王朝陽也一直認為這是非常不錯的構想。跟牛副市長當初提出的「把市場交還給市場」的提議,屬於相輔相成的制度,但是現實情況似乎開始跑偏。
靜靜地考慮了好長時間,王朝陽才意識到自己由於保持一個動作時間太長,導致肩頸有些僵硬,他微微地活動了一下肩膀,目光恰好看到令他作嘔的一幕。
侯青海立刻露出一副惶恐的表情,連連擺手道:「孔主編這話就太過了,我區區一個做生意的可遠沒到邊編書做傳的地步。」
就在不久之前,侯青海發表了競選演講,在那之後也接受了記者採訪。在以上這些過程中,侯興海幾乎無時無刻不向外界透露著一個信息,那就是他會最盡最大程度的擴大重工產業基地的業務量以及營業額。
顯然不是這樣和*圖*書的。至少在王朝陽的心中,這絕對不是一條正確的方向。
侯青海釋放出的這個信息幾乎得到了所有人的擁護,但這恰恰也是王朝陽的擔心之處。
在考慮這些問題時,王朝陽忍不住想起曾經從趙立川口中聽到的一段故事。
當時的龍源重工還只是一個微不足道的小企業,直到侯青海接手,並以以小博大的方式拿下一個千萬以上的巨額訂單。
但是這真是南陽重工產業基地應該走向的方向嗎?
但是如此無腦的野蠻生長還能持續多久?
他恰好看到會場另外一側,孔垂銘正在點頭哈腰地跟侯青海說著什麼。而侯青海則故作矜持地搖頭。但是從他臉上的表情不難看出,他對孔垂明的言辭非常感興趣。
但無論如何孔垂銘的第一個目的已經達成。那就是儘可能的跟侯青海拉近關係。
這也是為什麼如此龐大的一個龍源重工,其技術實力甚至趕不上剛剛成立的紅星辦事處。
必須和_圖_書要做點什麼了。
或者這句話反過來想侯青海強勢進入重工產業基地之後,到底能夠帶來什麼?
也就是說侯青海心中已經認定要把南陽重工產業基地,經營成另外一個龍源重工。
而這樣一來侯青海的臨危決定成就了龍源重工,也成就了他自己。自那以後,龍源重工開始在工程機械領域強勢崛起,而侯青海在龍源重工內部的威望也與日俱增。
龍源重工的發展模式是成功的,這是毋庸置疑的事實。但是它的成功卻建立在特殊時期,是以野蠻生長的方式成長起來的。在龐大的內需以及薄弱的工業體系雙重條件下,這種野蠻生長才能獲得機會。
王朝陽在考慮重工產業基地的未來,他現在對未來充滿了擔憂。
他的這種失落跟侯青海當選首屆戰略委員會執行主席並沒有直接關係,當然跟方才孔垂銘的主動挑釁就更沒有半毛錢關係了。
可能是人在做任何一個重大決定時,都需要一個適當的契https://m.hetubook.com.com機。而看到眼前這令人鄙夷的一幕,王朝陽瞬間下定了決心。
但是如果細想不難發現,侯青海所羅列的這些清單幾乎是龍源重工當前業務的翻版。
王朝陽對此表示嚴重懷疑。
雖然眼下還沒有找到適當的契機,但是孔垂銘心裏很清楚,在成功接近侯青海之後,這第二個目標變得容易很多。
孔垂銘眉毛一跳,嘴角盡量的拉平,擺出一副極為篤定的樣子說道:「侯總,您不能這麼謙虛!而且正好巧合的是,我們南陽晨報正準備做這樣一件事情。而侯總已經成了我們的不二人選,所以這也是我們的一個不情之情,請侯總務必不要推辭啊。」
當然,到了現在他更加擔心,侯青海會把南陽重工產業基地帶向哪個方向。
設備運行資金得以迴流,而那個潛在的致命漏洞只留在了紙面上,並且自始至終沒有真正發生過。
而緊跟著孔垂銘便開始尋思如何實現他的第二個目標,那便是讓王朝陽付出慘重的代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