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出閱讀

重工崛起1980

作者:策馬
重工崛起1980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0%
第七百一十三章 遊說

第七百一十三章 遊說

然而王朝陽卻婉拒了這個要求。
而且講真的,王朝陽對這種研討會的實際效果也表示懷疑。
王朝陽注意已定,他自己沒法參加研討會,但拜託葛教授和劉芬明教授代為出面。其實經過那天的當面討論,三人之間已經基本形成觀念上的一致,對於三篇論文的見解,葛慶利和劉芬明不弱於王朝陽這個原創作者。兩位教授去參加的效果是一樣的。
當然,這種顧慮沒必要明言,所以便隱去不說。
原因在於,紅星廠現在一堆事兒,他根本走不開,若是一天兩天還行,但是聽葛慶利的介紹這個研討會將會持續半個月以上,王朝陽絕對騰不出那麼長的時間。
參加研討會的成員,除了省科技廳邀請的一些專家學者之外,自然包括葛慶利和劉芬明教授。
王朝陽謙虛的說:「碰巧而已。」
見面地點就約在他們經常一起吃飯的地方,見面之後,趙立川便開門見山的說:「老弟,才幾天沒見你就弄出這麼大的動靜,三篇論文,每一篇都是深水炸彈,把行業的水https://m.hetubook•com.com攪得波濤洶湧,連省科技廳都出頭組織研討會,你小子屬孫猴子的吧?」
研討會在一周之後舉行,王朝陽終究沒有改變主意。
王朝陽雖然沒有親自參加研討會,但是每天晚上葛慶利都會跟他通電話,簡單講述研討會上所討論的問題,遇到個別感興趣的問題,他們便在電話中進行延伸討論,倒也受益匪淺。
國內的重工行業尚處在萌芽階段,國內技術實力跟不上,生產能力落後,但同時市場巨大,這種強大的真空反差使得國外許多行業巨頭開始蠢蠢欲動,尋求機會搶佔市場。
毫不意外的是,王朝陽的三天論文發布之後,立即引起了行業內的轟動。
說完這番話,王朝陽微微頓了一下,對面的葛慶利和劉芬明進入沉默之中。
在這種局面下,國內的工程機械行業如果不能迅速形成規模,那絲毫沒有競爭的能力。機不可失,時不再來,如果等到國外各種巨頭已經在國內紮根並形成規模,到那時候民族企m•hetubook.com.com業將喪失翻身的機會。
「如果兩位教授同意我這個比喻的話,那麼沒有理由為割掉毒瘤的舉動而憂心忡忡吧?」
葛慶利已經聽明白王朝陽的心思,忍不住笑著罵道:「你小子就是不願意浪費時間陪官老爺喝茶水,結果就把我和劉教授搭進去,對不對?」
這可是難得的機會呀!
葛慶麗和劉芬明都深刻意識到,這種鞭辟入裡發人深省的觀點,必須讓主管單位的領導知道,否則的話便是自己的失職。
「好,我同意了!」劉芬明突然表態,表情極為堅定,然後看著葛慶利說,「老葛,你也抓緊表態吧!」
葛慶利專門打電話的目的是讓王朝陽儘快安排行程,來省里參加研討會。
到了研討會開始后的第2天,王朝陽突然接到趙立川的電話,說想約他見面聊天。
趙立川如今已經返回南陽市。
王朝陽可不是沒見過世面的菜鳥,他太清楚這種官方組織的研討會是什麼樣子,一群專家坐在一起,一邊喝茶倒水一邊慢悠悠地討www.hetubook.com.com論問題,他們的效率可不敢恭維。
而對南陽市,甚至全省,更甚至於全國的工程機械行業,都具有表率作用。重工產業基地要是這樣夭折于襁褓之中,那對全國的工程機械行業,都將是巨大的損失。
「那三篇論文的內容是不是碰巧我不知道,但是趕在這個時間點發出來,恐怕不是碰巧吧?」趙立川看著王朝陽。
王朝陽輕輕吸了一口氣,說:「葛教授,劉教授,咱們的報紙上,課本上,以及牆壁上經常會寫著『民族復興』。這種口號顯得很空,很泛泛。我常常在想落實在具體上到底該怎麼辦呢?
王朝陽嘿嘿笑了一陣說:「實在是分身乏術,只好有勞兩位教授。」
三篇論文,每一篇寫的都非常深刻,裏面的觀點不但新奇而且具有實用價值。據葛慶利所說,論文發表的第二天他就接到了省科技廳打來的電話,科技廳的領導在第一時間意識到這三篇論文的價值所在。經過跟葛慶利的討論,決定召開一個系列研討會,要對這三篇論文進行深入研討。當然,https://m.hetubook.com.com研討的過程,希望論文作者王朝陽能夠親自參与。
「我們紅星廠是工程機械行業的一個企業,我本人也算是這個行業的一名工程師,而兩位教授都是這個行業的專家學者。我覺得對於我們,沒必要去喊那些口號,只要扎紮實實的把自己的工作做好對民族復興的最大貢獻。
葛慶曆微微地苦笑一聲說:「我哪敢不同意呀?王朝陽這小子把民族復興的大帽子都扣過來了,我要是不同意,還不被你們給鄙視死?」
在王朝陽返回南陽時之後,幾乎每天他都會跟葛慶利和劉芬明通電話,目的是交換最新的動態。
得知王朝陽的心思后,葛慶曆,大惑不解,強烈要求王朝陽再仔細考慮。這種機會浪費了,可沒有第二次。
王朝陽明白,這種研討會雖然效率低,但畢竟是省科技廳組織的高級會議,若能參加,好處多多。但也正為因為研討會的組織方是省科技廳,王朝陽心中才會產生另外一方面的顧慮。
南陽市重工產業基地,是整合了南陽市絕大多數重要資源而形成的產物,對南陽市的和_圖_書經濟發展有著無可取代的作用。
所以王朝陽果斷拒絕。
在跟葛慶利和劉芬明交談結束后,王朝陽便起身返回南陽市,至於那三篇論文以及論文發表之後的事情,則全權拜託兩位教授。
坦白講,雖然這番舉動目的是針對龍源重工,但也沒到跟龍源重工劍拔弩張,針鋒相對的地步。畢竟如果那樣的話,對葛慶利和劉芬明的名譽,將會產生負面影響。
按照王朝陽的想法,首先用這三篇具有震撼效果的論文引發行業內的地震,吸引行業內人的關注。然後再由葛慶利和劉芬明這樣的學界泰斗去宣揚技術創新的重要性,從而側面對龍源重工造成殺傷。
除了王朝陽的構想,葛慶利和劉芬明經過商量決定會給省里主管部門寫一封信。信的內容便是今天三人所討論的話題,尤其是王朝陽對行業局勢的觀點。
「我說一個不太恰當的比喻,如今的龍源重工就像是一個巨大的腫瘤。它生產形式單一,經營理念落後,技術創新幾乎沒有,有的僅僅是一個看上去很宏偉的空架子,已經成為行業向前發展的阻力和毒瘤!
  • 字號
    A+
    A-
  • 間距
     
     
     
  • 模式
    白天
    夜間
    護眼
  • 背景
     
     
     
     
     
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