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二十七章 計劃有變
王朝陽抵達后發現張苗苗和劉芬明教授都不在家,只有葛慶利在專門等他。
劉芬明和葛慶利復婚之後便居住在葛慶利家中,而張苗苗來到省城的這些天,也借住在此。
葛慶利和王朝陽剛剛落座,就聽到那人正在發表意見。他的嗓門非常高,震得人耳膜嗡嗡作響。
王朝陽雖然表面上沒有對劉小毛準備的方案進行過多的評判,實則心裏非常滿意他現在的狀態。
溫博昌早已經到了退休年齡,但由於身體狀態不錯,而且技術實力過硬,在退休之後又被濱橋集團返聘回去,現在的主要工作是對重點項目的跟進以及對後輩的培養。因為是返聘狀態,所以平時工作並不忙,閑下來的時間經常出去爬山釣魚,而寧濤就是他的釣友之一。
王朝陽忙問是誰。
寧濤看了一眼葛慶利身旁的陌生年輕人,問道:「老葛,你帶來的這位年輕人是誰?你的學生嗎?」
葛慶利看出眾人的心思,仰頭笑了和-圖-書一下道:「怎麼樣?沒想到王朝陽這麼年輕吧!正所謂自古英雄出少年,長江後浪推前浪啊。咱們這行業出現這麼優秀的後背,我是越發的感覺自己老嘍!」
劉小毛的思路活躍,辦事方法不拘一格,這一直都是他的優點。現在他有明確的目標,也有堅定的信念,所以王朝陽相信在接下來的十八場攻堅戰中,劉小毛一定會斬獲頗豐的。反過來想,即便劉小毛最終失敗,那麼也無可厚非。因為講真的,即便王朝陽親自上陣處理這種問題也不見得比劉小毛處理得好。
在葛慶利輕飄飄的一句話說完后,現場所有人都吃了一驚。王朝陽的這個名字他們此前自然是聽過的,但是從沒想過是這樣一個年輕的小夥子。
兩人抵達研討會現場時,已經到了上午的十點,上午半場的研討會已經進行了一半。王朝陽和葛慶利進入現場時,專家們正在討論著某個問題,現場氛圍很是和_圖_書激烈。兩人沒有打擾任何人,悄悄坐在了會場的角落裡。
葛慶利含笑搖頭道:「我可教不出這麼出色的學生喲。他就是紅星廠的王朝陽,研討會討論的這三篇論文的作者。」
第二天王朝陽起了大早,開車前往省城接張苗苗,這是提前計劃好的。
葛慶利順手倒了杯茶遞過去,道:「因為研討會裡又增加了一位重量級人物,這個人對你們紅星廠非常重要。」
葛慶利恭敬地朝寧濤身旁的溫老點了點頭說道:「鼎鼎大名的溫博昌教授,溫老是我輩楷模,我早就如雷貫耳,當然不需要額外介紹了。我今天有事耽擱了,所以遲到,還請諸位見諒。」
劉小毛狡黠一笑,繼續道:「我的想法就是,利用紅星廠的現有資源給這位望子成龍的成長提供一些希望。如今紅星廠的人才培養計劃已經開始落實,具體的措施就是在咱們廠內部挑選一些優秀的職工,以委派的方式到省https://m.hetubook.com.com里大學進行深造教育。這個人才培養計劃也是咱們廠當前吸引人才的關鍵點之一。
此刻能看到除了往常的研討專家之外,在寧濤的旁邊多了一人。那人中等身材,滿頭的銀髮。看年齡,跟寧濤不相上下,但滿臉紅光精神奕奕的樣子絲毫不弱於二三十歲的小夥子。
王朝陽更加疑惑:「發生了什麼事?」
因為對面那位溫博昌溫老不僅僅是一位機械行業的著名專家,同時也是濱橋集團的技術骨幹之一。
落座之後,王朝陽朝張苗苗眨了一下眼睛,而張苗苗則露出發自內心的笑容。幾天不見說實話挺想念的,但是這個場合又沒法多說話,只能主動把一隻小手伸了過去。被王朝陽寬厚的大手握住非常暖和,這種感覺舒服而又踏實。這個舉動有桌子擋住,倒是也不擔心被外人看了去。
這樣一來,葛慶利和王朝陽才起身,坐到了前排。
葛慶利的言辭非常客氣。其實葛慶利自身和圖書的身份和名氣也不弱,所以此刻那位溫博昌也主動站起來,朝葛慶利點頭示意。
如果他能夠旗幟鮮明地支持咱們,那我們也可以考慮把他的兒子吸納到紅星辦事處來,然後找機會委派到省里大學進行深造。雖然這個方法聽起來有些不厚道。嘿嘿。」
也不知道之前在談論什麼話題,但此刻這人正在討論創新意識和保守思想之間的關係。他的言辭中對創新意識和保守思想都非常感動,兩者相交,他更加推崇創新意識。
葛慶利道:「跟我一起走到了地方,你就知道了。」
寧濤讓葛慶利和王朝陽先落座,研討會還要繼續。葛慶利自然是坐到了劉芬明教授的身旁,而王朝陽則挨著張苗苗落座。
葛慶利把王朝陽讓進屋內落座,道:「情況有變,苗苗今天怕是不能回去了,而且我覺得你最好也省城多留幾天。」
這讓王朝陽倍感奇怪。
寧濤主動站了起來問道:「老葛,你今天怎麼來晚了?我旁邊這位溫老,就https://www.hetubook.com•com不需要我多介紹了吧。」
這話說出了在場幾乎所有人的心聲,不由地引起一片唏噓。
在這人講話結束后,寧濤又做了些許補充。這兩人一前一後講述的內容都非常精彩,引起會場內眾人的掌聲陣起,而在掌聲過後寧濤朝葛慶利和王朝陽這邊招了招手說道:「你們兩位坐過來吧。」
他展示給王朝陽的那份文件里對這些都有詳細記錄。但在講述過程中劉小毛全程脫稿,而且非常熟練,對於每一家供應商的情況都是信手拈來,可見他在這上面沒少費心思。
葛慶利和王朝陽的中途入場只是一個小小的插曲,研討會很快恢復正常。王朝陽旁聽了一會兒,在眾多專家討論過程中他逐漸搞明白,為什麼張苗苗臨時改變計劃,也明白為什麼葛慶利會專門把他帶來會場。
這樣一來,王朝陽只休息了片刻,便隨葛慶利一同前往研討會現場。
在接下來的半個小時里,劉小毛就像這樣把對這十八家供應商的談判策略一一講了個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