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一百六十七章 研製成功
王朝陽建議陳大師可以把各種各樣的新葯分發給國家材料實驗室的專家教授們試用。同時記錄新葯在他們身上產生的藥效。
接下來關於藥物的臨床實驗手續上的批准,這就不需要王朝陽和緹娜幫忙了,陳大師對這些事情門兒清,是一定可以搞定的。
由於當初陳大師選址選的優秀,一年四季的日照時間和溫度變化都很突出,大棚的建造唯一要重點考慮的就是山洪。
平時這些科學家們一直動腦,缺乏體力勞動,這來到大山裡幹活也是一種鍛煉身體的機會嘛。
所謂惺惺相惜吧,這群專家教授們是非常能理解陳大師的處境,以及他行為的偉大之處。
他給陳大師出的主意是帶著整個國家材料實驗室的人,一起在大山裡幹活。國家材料實驗室里上上下下加起來四五十人,人多力量大啊,再加上建造大棚本身來講沒有多少技術含量,只要做一些關於日照時間和溫度www.hetubook.com•com控制的計算就可以了,而對於實驗室的這群大佬們,哪一位又不是計算能力超凡的存在。
陳大師所選的這塊風水寶地確實有許多便利之處,而結合上一些人工種植的大棚技術,若想百分之百地達到熱帶雨林的生長環境也不是完全不可能。
比如飯店裡的頂級大廚,他是絕對不會把半成品菜品端給客人吃的,雖然他知道那不會給客人造成傷害。
其實把一群科學家們帶到大山之中干體力活,這主意聽起來挺餿的,不過想想也沒什麼。
這叫一石二鳥,何樂而不為呢?
一群人下車之後,和保安進行了短暫的身份確認,便進入國家材料實驗室。很快他們便見到了陳大師。
另外一方面,在大山之中所建造的藥材培育基地也基本落成,秉持著不幹則已,要干就要干大的指導思想,他們把杏花林子旁邊的整個山坡都建成了一座和圖書苗圃大棚。
這群人正是一位國家藥品局的副局長,四名軍區總院的專家,另外還有陳大師的五名學生。他們給陳大師帶來了一個好消息。
說句實在的,國家材料實驗室的這群專家教授們,一個個的都是弱雞體質,但凡有個變天,發燒感冒的頭一波肯定是他們,自身的抵抗力那叫一個低。平時工作,他們絕大多數都是把葯當飯吃的,尤其馬教授那些上了年紀的 。其實對於吃藥,上了年紀的人真的沒有那麼大的抵觸心理。不就是吃藥嗎,左右平時也沒少吃,又不差再多這一種。
並且與此同時,王朝陽強調,陳大師的新葯,作用是提高人體對環境的對環境的適應能力,用來抵抗和治愈常見的傷風感冒,它的定位是通用型。
這個現象反倒把陳大師弄得哭笑不得,不由得反思,或許還是自己太古板了。
若想把大棚建起來,這便不再是一個人兩個和*圖*書人能完成的工程,因為那勞動量是極大的。尤其在這個時代,幾乎沒有機械設備可以在大山之中使用,不過這也難不倒王朝陽。
陳大師一直在犯難,要不要按照王朝陽的說法去嘗試。他當然希望能搜集更多的臨床反應,但這樣的騷操作實在讓他不適應,畢竟在遇到王朝陽之前,他可是一名正經的中醫大師。人稱得上是大師級人物,就一定有自己的辦事原則。
馬教授認識許多搞水利工程的專家。看勞作力度很大,他直接把兩名專家給叫到了現場。那兩名專家也都是水利行業大師級人物,執掌過很多的水利工程。對於杏花山苗圃大棚的抗山洪問題,那簡直是張飛吃豆芽,小菜一碟。
其實與此同時,王朝陽還給陳大師提了意見,做了另外一個嘗試。在新葯的研製過程中,對於不同配比的藥效判斷是非常重要的。
定型之後的某天下午,實驗室大院的大門外突然出現一列www.hetubook.com.com車隊。
就這樣轉眼半個月的時間就過去了,陳大師這邊的兩件事情都有了成果。
從勞動者的知識水平來說,這座大棚可稱得上是世界之最。
因為畢竟是沒有定型的新葯,直接給人吃,這是很不靠譜的想法。尤其充當小白鼠的又不是普通人,萬一有個什麼狀況出現,那很有可能會釀成大問題。
這個主意乍聽起來有些坑人。
另外,隨著大棚的建造完畢,這裏被正式命名為杏花山藥材培育基地。
這座大棚依山而建,寬一百五十米,高二點零五米,雖然算不上什麼大型建築,但在這大山之中也算很雄偉了,這可是國家材料試驗室所有人的手工打造。
如此一來,雖然陳大師一直沒有拿定主意,但實驗室的這群專家教授們卻主動配合。各種成分配比的新葯,剛做出來一小批,直接被這群專家教授們分而食之了。
此時再看當初陳大師所選的地勢,王朝陽不由心中佩服。
www•hetubook•com•com王朝陽所拋出的兩點都成功地擊中了專家教授們的心,前一點從情感層面,后一點從務實層面。
這樣,隨著王朝陽一個又一個的騷操作,並且在國家材料實驗室的這群老同志們的鼎力配合之下,前前後後用了一個半月的時間,新葯最終定型。
在緹娜的幫助下,新葯的最終成分得以確認。
不過反過來一想,似乎又不會出現什麼大問題,因為他們所研製的是中成藥,主要使用的是三種藥材,對每一種藥材的藥效陳大師那都是如數家珍一樣,所以有一點陳大師可以百分之百保證,那就是絕對不會給人體出現嚴重的副作用。
相較於西藥,這大概就是中成藥的獨有優勢所在吧。
王朝陽理解陳大師的執念,便開始從另外一方面著手。他直接把陳大師研製新葯的前因後果,透露給國家材料實驗室的專家教授們。
在建造過程中,王朝陽就把這個重點問題拋了出去。結果問題不到半小時便得到了完美解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