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章 大鹼場
早晨五點半,有些人就醒了,伸著脖子等林場大喇叭喊。
不提前準備萬一哪天倆孩子說是要結婚,豈不是要抓瞎么?
重生回來這幾天一直忙,沒騰出工夫來,正好趕上雨休,總得去看看老人家。
過了西大地再往西,有一棵挺粗的大松樹。過了大松樹再往西,就是大鹼場村了。
這煙,後來就停產了,想買都買不著。
或者呢,就在房子西頭接上兩間,留著給盛希平結婚用。
盛希平倒是不太清楚他爹想啥,反正安排了任務,他就干。
接工人上下班的內燃氣後頭,加掛叫「特三大板」的拖車到山場,就把燒柴運回來了。
也就盛希平,能在家歇一天。
「媽,我去大鹼場那頭一趟啊,看看我師父。」
近幾年林場也建了一批公房,後頭再來這些就都住在公房裡了。
五六年,通化專區青年開荒隊,在此地開荒建屯,就用了大鹼場這個地名。
別的不說,房子、傢具啥的這些大件兒,都和圖書需要時間。
時間久了,圍場的土成了鹽鹼土,因而得名大鹼場。
從商店出來,沿著林場那條東西主路一直往西走。
林場,那就是在大林子裡頭,木材有的是。
吃過早飯,弟弟妹妹都上學走了,盛希平就在倉房裡翻騰。
「媽,不用了,我兜里有錢,跟你說一聲兒,中午我可能不回來。」
三毛錢一盒,點燃一支,隔著老遠都能聞到香味兒。
前川大河有一處很深的水域,河邊有個平台,被大家稱為釣魚台。
當然了,不是禮拜天,學生還得照常上課。
盛希平在倉房裡倒騰一頓,大概估算了一下,家裡這些木頭、板子啥的不少,估計蓋兩間房差不多夠用。
頭半夜還啥事兒沒有呢,後半夜就電閃雷鳴的下起了雨。
所以盛連成就打算著,白天去場里找場長和書記問一問,要是能申請下來最好。
那棵大松樹上,有槍眼兒,據說就是當時留下來的。
一九三六年,https://www.hetubook.com.com獵戶於二炮在這附近挖鹿窖,撒上食鹽引誘鹿群進圍場。
果然不出所料,今天下雨,休息一天。家屬隊那頭也喊了,今天休息,不用出工。
雨剛停,地里又濕又黏,沒法下地幹活。
等盛希平倒騰完倉房裡的木頭,重新歸攏好之後,出來一看,外面雨停了。
前川林場成立也十來年了,像盛連成他們這一批是最早過來的,沒有公房,都是自建房。
這山裡的天氣,那變化更快。
林場工隊的工人,每年冬天採伐旺季,跟場里說一聲兒,就可以划拉些遺棄材之類的當燒柴。
以前有孩子調皮,還在屯子里挖出來一些鐵器等。
年輕的歡呼一聲,翻個身兒繼續睡覺去。
要是做傢具的話,這些木材不行,那就得跟場里申請,交點兒錢批下來幾個立方好板材。
盛希平就想著,去西頭大鹼場村,看一看他師父去。
其實盛希平的師父劉長德不抽煙捲,平https://www.hetubook•com•com常都是抽自家中的老旱煙。
「對,是該去看看你師父,我給你拿點兒錢,給你師父買點兒煙酒、點心罐頭啥的。」
挺長時間沒去看看師父了,到那邊估計得留下來吃飯。
不光如此,大鹼場還曾經是抗聯的密營,當初抗聯在這設立了被服廠和兵工廠。
「行,那我知道了,不用著急回來,好好陪你師父嘮會嗑兒。」
這兩年眼看著兒子大了,形勢也不如以前那麼緊,盛連成就跟場里申請,攢下了點兒木材。
「老大,你等會兒把咱家倉房裡那些木頭翻一翻啊,看看家裡還有多少能用的。」
張淑珍正在炕上補衣服呢,一聽兒子要去看望他師父,立刻要掏錢給兒子。
再不然,就是跟場里申請一下分配公房。
用工隊的拖拉機拽到路邊,找調度說一聲兒,交點兒錢。
別人能雨休,盛連成不行,他在小修廠呢,下雨也不耽誤幹活,照常上班。
不過這住家過日子的,總有來人去客的
和_圖_書時候,待客總不好用旱煙吧?
盛希平從家裡出來,先是去了林場的商店。
家裡這頭,讓盛希平翻一翻木料啥的看看夠不夠。
大鹼場村一共有一百四五十戶人家,五六百人,是東崗公社下屬的一個生產大隊。
凡事都想在前面,該準備的都準備齊全了,免得事到臨頭準備不迭。
做傢具也好,做門窗口啥的,反正也花不了多少錢。
上班的、幹活的聽見動靜,都挺高興,總算能休息一天了。
都這個點兒了,肯定不能下地幹活,可這一天都在家閑著,也浪費啊。
張淑珍點點頭,繼續縫手裡的衣服。
有孩子上課,女人就得照常做飯,再費勁把孩子們都叫起來,吃了飯好上學去。
好的挑出來留著,剩下的鋸了劈開,就是上好的燒柴。
只可惜被叛徒出賣,兵工廠遭到了破壞,抗聯也遭到了日偽的圍剿。
偶爾家裡的煙不夠了,就託人買江沿兒大房子的黃煙。
林場今年又蓋了一批公房,按說盛連成這個級別了,去和-圖-書申請一處,應該沒太大問題。
買了兩瓶酒、二斤爐果、二斤槽子糕,再來倆蘋果罐頭,倆山楂罐頭。
盛希平帶兩盒煙捲過去,師父喜歡就抽,不喜歡就留著招待客人用,不也挺好么?
都說是六月的天,小孩的臉,說變就變。
別看大鹼場村在這深山老林裡頭,實際上這個村子的歷史還挺久遠的呢。
昨天晚上盛連成跟媳婦核計了,兒子既然已經有了對象,他們就得趕緊收拾準備。
林子里更不用說,那樹枝樹葉上都是水,風一吹就等於是下了場雨,這時候進林子也幹不了啥。
這些說是燒柴,好多都是直徑超過二十公分的好木頭。
盛連成跟媳婦核計過了,家裡就這兩間半的房子,兒子結婚肯定不能住在一起。
最後琢磨了下,又買了兩盒省城產的迎春煙。
據說當年楊將軍就在那裡釣過魚,所以才起了這麼個地名。
不行的話,就從場里批一些,找倆木匠給做傢具。
以前盛連成都在山上幹活,也顧不上這些,沒攢下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