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章 劉家兄弟
你說咱這兒冬天也長,恨不得閑半年。
我們知青隊今年冬天,一定不會辜負廠領導的愛護和信任,安全生產、文明生產、保質保量爭取超額完成任務。」
不管啥,勤勞樸實的莊戶媳婦,都能收拾了做成各色吃食,豐富飯桌。
「哎呦,我的親大哥嘞,你咋不早點兒跟我說啊?
劉玉江一聽就笑了,「不是我個人的事兒,是大隊里有點兒事情想跟你們林場商議。」
嬸子得空了包點兒粘火勺,給家裡弟弟妹妹們吃。」
倆狗崽是二郎神的種,長得也隨二郎神一身花點兒,原本大家都說,順著花豹往下起,可以叫花龍、花狼之類的名字。
王家川很喜歡盛希平的態度,沒掉鏈子,沒給他丟人,不枉他費心栽培這些小夥子,處處給他們機會。
「今天,我得讓你們知青隊的這幾個骨幹,給我表個態,做個保證。
最開心的,就是孩子們了,這群皮孩子拿著各式各樣的工具去學校掃雪,一邊掃雪一邊打雪仗,最後還用雪,堆起來了好幾個雪人。
比如夏天包粘耗子、冬天烙粘火勺、蒸粘豆包等等,換著花樣兒做,家裡人都愛吃。
老話說三春不及一秋忙。
「都不是外人,咱也不用拐彎抹角的。」
劉玉江笑呵呵的站起來,跟盛連成打招呼,然後眾人一起坐下。
今年下雪晚,幹活也比往年晚,時間緊任務重,都愁著怎麼完成任務呢。」
我們這些老傢伙兒歲數都大了,慢慢的也干不動活了,祖國的建設,需要你們這些年輕人的努力。」
「書記你放心,咱們全場上下一條心,抓產量、促生產,一定能超額完成上級領導安排的任務。」
外頭的狗子們在哽唧,而且還有點兒急切的意思,張淑珍一聽就知道,這是熟人。
王家川說這話的時候,目光看向了盛希平。
張淑珍這邊話音剛落,外頭狗子們又哽唧起來。
張淑珍正忙著呢,就聽見外頭狗子們叫喚。
「哎呀,你看看,你們來就來唄,咋還拿這麼多東西呢?」
像大鹼場的社員,除了種hetubook.com•com大隊的地掙工分,秋天分糧食之外,各家各戶都有自留地,還可以撿小片兒荒。
牛馬套雖然比不上拖拉機拖拽那麼快,可咋地也比人工抬木頭強啊。
原則上,咱們林場原本三個工隊不動,再加上知青隊,今年一共是四個生產工隊。
會上,王家川給所有人分析了今年冬季採運的形勢。
「希平,你們知青隊單獨成立工隊,這是好事情,可是場里壓力也很大。
「當然,也有好消息。
招財和旺福聽見動靜,從窩裡站起來,朝著外頭汪嘰汪嘰的叫。
我希望今年咱們還能繼續發揮排頭兵的精神,克服困難,迎難而上,抓生產、爭產量,爭取拿下四連冠。」
盛連成見著劉家哥倆特別高興,非得留他們在家吃飯不可。
於是穿鞋下地出去看,剛一推開屋門,就見到劉玉江劉玉河哥倆。
盛希平聽了,高興的一拍大腿。
「同志們,咱今年的冬運任務,可以說是時間緊任務重,困難不小啊。
今年冬運生產,場里撥給你們機械,我要求你們,嚴格按照規劃設計圖施工。
我們爺們兒好久沒在一塊兒喝酒了,晚上說啥也得喝兩杯。」
等到十冬臘月再下雪,那就是純粹的粉雪了,很乾,很鬆散,堆雪人比較費勁。
會上眾人商議,今年的冬季採運任務,從十一月一號正式開始。
在王家川的力主之下,才為知青隊爭取到了機械化作業的機會,所以王家川要讓盛希平他們做保證。
所以劉玉江才找過來,想要跟盛希平他們打聽打聽,林場用不用牛馬套?
至於花花,它又不是看家護院的狗子,才不管這些呢。
盛希平這頭也沒閑著,哥仨可不是好久沒見這面了怎麼?
大雪過後,氣溫驟降,人們都換上了冬裝。
「我是這麼尋思的,你們林場冬天伐木生產,用不用牛馬等牲口?
有的人說三個工隊抽籤,哪個工隊抽到了,今年的冬運生產那個工隊就挑大樑。
同志們,這是局領導對咱們林場的看和_圖_書重,更是希望咱們今年,能更快更好,超額完成生產任務。
五台拖拉機,留下一台機動備用,其他四台,正好可以每個工隊配一台。」
「好,只要大傢伙兒都有這份兒心,咱們今年一定能夠再創新高。」
瞅著他們這樣子,老師們也開心的很。
「嗯呢,一落雪啊,就沒那麼多活了,接下來也就是撿點兒參地用的木料,割條子打帘子啥的,這些活兒不著急,開春干就行。
大鹼場一共有牛十二頭,馬九匹,都是正當年、幹活好的大牲口,這一冬天就閑著吃草料,實在是浪費。
這是每年冬季採運前的必備項目,鼓舞士氣,提高職工幹勁兒。
陌生人進門,狗子會拼了命的叫喚,要是熟悉些的,叫聲會有所不同。
「今年受天氣影響,冬季採運要比往年晚將近一個禮拜。
兩家處的好,誰都不裝假,盛連成是真心實意要留,劉玉江他們也沒虛頭巴腦的推辭。
只不過狗子還小,那聲音奶呼呼的,根本沒有威懾力。
同時呢,咱局裡為了支援南方兄弟省份建設,要加大林木採伐面積,所以咱們今年的採伐任務比去年多了近一倍。」
劉玉江現在是鹼場大隊的書記,劉玉河是治保組長兼民兵排長,哥倆這一秋天忙的腳打後腦勺。
倆小狗的名字,是陳峰和盛希泰倆人商議著給起的。
「王書記你放心,我代表我們知青隊所有知青向場領導表態。
與之相比,林場人家的飯桌上,就相對單調了些。
「你爺倆快點兒,玉江、玉河兄弟倆來了,還給咱家送來兩袋子粘苞米、粘高粱、小豆啥的呢。」
今年上面安排下來的任務額很重,別看開會的時候,大傢伙兒那口號都喊的挺響亮,實際上也都愁得慌。
打獵的狗都聰明,不招人煩,家裡進來人,狗子們也會有不同的應對方式。
「是這麼個事兒,你也知道,農業隊這頭呢,到了冬天就沒啥活了,全都貓冬。
盛家爺倆也有些時候沒見著劉家兄弟了,這一見面都挺親,坐下來閑聊。
林場https://m.hetubook.com.com工人有工資,有福利待遇,各方面都比農業隊強。
就這樣,倆小狗有了不一樣的名字。
要是劉家的事兒,根本不用這麼費勁,劉玉江張嘴,盛希平就給辦了。
俺家自留地、小片兒荒多,打了不少糧呢。你就放心吃,不夠了回頭我再給你拿。」
不過,再大的困難,也難不倒咱林業人,難不住咱前川林場。
「好,年輕人嘛,就得有這股子衝勁兒。
「下面,安排一下今年冬運生產的具體任務分配。
劉玉江往屋裡看了眼,沒見到盛連成和盛希平,便隨口問了句。
今天開會,林場王書記還說呢,我們林場今年的生產任務比去年多了將近一倍。
劉玉江如今是大隊書記了,想的事情就比以往要多,他這是想給大隊掙點兒錢。
「大哥,有啥事兒你就直說,但凡我們能辦的,絕沒有二話。」
這不是馬上就要冬運生產了么?開會安排今年的生產任務呢,一會兒就回來了。你倆先進屋坐。」
咋地?都沒在家啊?」劉家兄弟笑呵呵的邁步進屋,順便把扛著的東西放在了地上。
趴在花筐裏面,繼續閉著眼睛,大尾巴還一甩一甩的。
「呦,你們哥倆咋過來了?今天不忙了啊?快進屋,外頭冷。」張淑珍十分熱情的招呼劉家兄弟進門。
張淑珍急忙轉身,推開門招呼盛連成父子快點兒進屋,別在那兒逗狗玩。
知青隊都是些年輕力壯的小夥子,這是你們的優勢,可你們太年輕了,經驗不足。
這不是好久沒過來看看叔和嬸子了么?趕上剛落雪沒啥活,就過來坐坐。」
「嬸子,今年這年景兒不錯,地里糧食都長的可好了。
大田地里種苞米豆子高粱,自留地和小片兒荒就種點兒粘苞米、粘穀子、粘高粱、小豆、豌豆等雜糧雜豆。
前幾年曙光林場、前川林場剛成立,沒幾台機械全指著人工的時候,也租用過生產隊的牛馬爬犁。
盛希平立刻站了起來,向場里這些領導們表態保證道。
眾人也非常激動,齊聲表態。
「呦,大哥、二www.hetubook.com.com哥,你倆這一秋天都沒見著影兒,這是忙活差不多了?」
吃過午飯,大喇叭吆喝著林場所有幹部,連同三個生產工隊、知青隊的隊長,全都到場部開會。
「我大哥他們來了?」盛希平一愣,也顧不上哄狗子了,急忙邁步進屋。
一場大雪,學校成了孩子們的樂園,處處都是孩子們的歡笑和尖叫聲。
張淑珍一看,這哥倆也太實在了,扎口的兩個面袋子,得不少東西呢。
由於咱們林場連續三年都是全局先進生產單位,局裡今年特批給咱一套生產設備,包括拖拉機、絞盤機、油鋸等等。
在保證工隊人員安全的基礎之上,保質保量完成今年的採伐任務。能不能完成?」
「哦,剛才讓場里叫去開會了。
可盛希泰跟陳峰都嫌這麼叫太土了,他倆非得給起名招財和旺福。
「嬸兒,這是咱自家打的黃豆、小豆、粘苞米、粘高粱,還有大黃米。
咱們可不能辜負了局領導的苦心。」王家川說到這兒,目光看向了參會的眾人。
「這不是落雪了么?沒啥事兒,就過來坐坐,找我叔還有希平嘮會兒。
盛家人一聽,這倆名字雖然不像打獵的狗名字那麼威武,但寓意挺好,索性也就倚著倆小的了。
今年的冬運生產,知青隊不能被其他三個工隊落下。
第一場雪是伴著雨下來的,比較黏,堆雪人正好。
雖說你們都是林業子弟,從小就耳濡目染都懂,可是這抓木如抓虎啊,半點兒不能馬虎。」
開完會,林場大喇叭開始吆喝通知,十一月一號,前川林場冬季採運工作,正式開始。
加油干吧,小夥子們,林場的未來在你們手裡。
「正好,我還有點兒事情,想找我叔還有希平商議。」劉玉江笑道。
大鹼場那頭不光種地,還種棒槌,一到秋天兩頭忙,又得收莊稼,又得起參做貨、栽棒槌,可比普通農業隊忙多了。
今年盛希安也在知青隊,要跟著一起上山,家裡爺三個都上山幹活,那不得趕緊收拾?
盛希平一聽劉玉江這話,就知道劉玉江是有啥要緊事兒,連忙說道www.hetubook.com.com。
剛才林場大喇叭還喊呢,估計這會兒差不多該回來了。
張淑珍一聽大喇叭喊的內容,也忙活了起來。
若是特別熟,比如像陳維國、王建設等人來,狗子們多數會哽唧哽唧的叫喚。
這些熊孩子,一個個也不戴帽子手套,紅紅的小臉也不知道是凍的還是熱的,反正個個兒臉上都洋溢著笑容。
幾條大狗在外面叫,屋裡的小老虎花花還有倆小狗招財和旺福,也聽見了動靜。
後來慢慢實現了機械化,就不怎麼租了。
但王家川認為這樣的安排並不合理,他覺得,要給年輕人一個機會。
各家各戶一聽,立即行動起來,趕緊給自家男人、兒子,收拾衣裳行李。
關於局裡新劃撥的機械怎麼用,林場領導也曾經有過激烈的討論。
這麼重的任務,上級就給加了一台拖拉機、一台絞盤機、幾台油鋸,這哪裡能夠啊?
王家川特別高興,神情也有些激動。
這次的動靜比剛才劉家兄弟進門更熱切,不用猜也知道,這肯定是盛家爺倆回來了。
劉玉江笑呵呵的解釋道。兩家相處的好,就跟自家人一樣,沒必要計較那麼多。
要是用的話,我就把我們隊的牲口租給林場,一冬天多少能掙點兒啊。」
但是有一樣比不得庄稼院的農民,就是這個吃飯上頭。
沒辦法啊,林場不允許個人種地,各家只有那麼點兒菜園子,連菜都不夠吃,冬儲菜還得從農業隊買呢,上哪兒種各樣雜糧雜豆去?
張淑珍看了眼牆上的鍾,盛家爺倆被叫去開會快倆點兒了。
人也就罷了,進山撿個柴火啥的也不閑著,可是這些牲口,一冬天啥都不幹,那是干吃草料啊。」
王家川字句鏗鏘,神色激動,讓所有參會的人員,也跟著都打起了精神頭。
「孩兒她娘,趕緊,預備點兒好吃的,晚上留玉江玉河哥倆在家吃飯。
「哎?我叔和希平呢?這下雪天,他們還上班啊?」
知青隊的這群孩子,個頂個兒都挺能幹,機械安排給他們更合理一些。
劉玉江聽盛希平說過,知青隊去年就是人力抬大木頭、放冰車子的方式幹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