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五十九章 盛希康訂婚
「爸爸買的啊,怎麼樣?這車好看不?喜不喜歡?」盛希平看著兒子那表情,忍不住就樂了。
等晚上周青嵐下班回家時,進門第一句話,就問外頭的車。
「哎呀,媽,你咋知道我饞這一口了?這一年擱外頭,最惦記的就是我媽包的餃子。」
「不敢不敢,首長客氣了,我們是受小盛同志所請,當媒人來的。
「嗯,好吃,就是這個味兒。
不得不說,盛希康的眼光挺好。
盛希平見了弟弟,忙招呼他過去坐下,哥倆閑聊幾句。
下車的時候,盛新華和盛新宇還一步三回頭的瞅那車呢。「爸爸,車就放在路邊能行么?」
這也是盛希平為啥非得要回家去發展點兒事業的原因,外邊再好,掙錢再多,那都不是家。
盛連成夫妻惦記著家裡頭,只在松江河休息了一天,便動身返回林場了。
這下,可把倆孩子給美壞了,在車上樂得手舞足蹈。
眾人進入正廳,就見到吳老坐在上首,正笑呵呵的看著他們。
盛希平自己動手調了個蘸料,然後夾了個餃子蘸了蘸,放嘴裏咬一口。
「哎,咱家大門口停了輛轎車,誰家的啊?咋停咱家門口了?」
「來,上車,爸爸帶你們去兜兜風。」
這些東西,要是擱早前,絕對是不起眼。
鞭炮聲一響,屋裡的人就知道是盛家人到了,吳秉忠夫妻連忙到院子里迎接。
普通人家能拿出四樣禮,兩套衣服,幾百塊錢彩禮,那就是挺不錯的,像盛家一下子給這麼多,還真是少之又少。
見孩子這麼喜歡車,盛希平就笑呵呵的打開車門,讓倆孩子坐到後座上,然後載著倆娃,圍著松江河轉了兩圈。
這電視是前些天,盛希平從南方託運過來的,也是個十七寸的彩電。
早晨出去吃,中午在單位食堂,晚上多數是跟吳玉華一起出去吃,再不然就去吳家蹭飯。
接著,盛希康和吳玉華一起,給雙方父母敬茶改口,雙方父母都要給改口紅包。
這回來首都,盛連成兩口子可是沒少帶東西。
吳家那邊非常開明,說一切都照著盛家的規矩來,他們沒啥要求。
盛希平也嘆了口氣,伸手把媳婦摟了過來。「媳婦,這事兒是我想的太簡單了,我的錯。
「再說了,你擱南方開公司的事,咱林場知道的多,松江河這頭知道的少。
屋裡傢具,全都是照著吳玉華心意,找木匠定製的。
隨著生活條件發展,也有用煤氣,也就是石油液化氣的。
張淑珍幾個手上還沾著面呢,聽見動靜就出來了。
媒人先行,其他人陸續跟上,盛希康作為準新郎,最後一個進門。
可女人嘛,總有力所不及的事情,每每遇到這些事的時候,周青嵐就覺得心酸。
在距離吳家百米左右時,司機停下車子,盛希平下車來,點燃一掛鞭炮。
這燜鍋是張淑珍到這兒現買的,挺大,但是也煮不開那麼多餃子,所以得分兩鍋。
這東西別說在松江河,就算是在縣城,都特別https://m.hetubook.com.com扎眼。
盛希康還有工作,請不下來這麼長時間的假,他預計要到年根兒才能回家。
我現在認識了不少國外客商,相關的渠道也都有。
其實盛希平剛才開車帶著孩子們兜風的時候,就有點兒後悔了。
屋裡,兩張八仙桌拼在了一起,此刻桌上放著面板、蓋簾、面盆還有餡盆等東西。
不過,盛希康一個人住,他懶得開伙做飯。
張淑珍估計著盛希康快下班到家了,正好鍋里的水燒開,於是先煮了一簾半。
「行,沒事兒。」家裡沒車庫,暫時只能停路邊。
要是炒菜,一般就在煤氣灶上放炒勺,要是蒸饅頭啥的,就放個鋁製大燜鍋。
咱守著林業局,也不用費心經營別的,就加工木材,保管也不少掙。」
周青嵐一邊說,一邊搖頭,這男人啊,有的時候辦事真的就是腦袋一熱,就啥都不管了,一點兒不考慮後果。
這玩意兒留家裡,我真的心裏發毛,不敢。」
盛希康一進正房屋門,就瞧見父親和大哥坐在屋裡看電視呢。
一行人忙上前來,先給吳老行禮,然後眾人分賓主落座,盛希康依舊是坐末席。
「小盛同學念書時非常優秀出色,也算是我的得意弟子。盛同志好福氣啊,有這樣一個出色的兒子。」
「盛同志客氣了,希康到我們處一年多,工作認真、積極努力,非常有頭腦,是個很不錯的年輕人。
轉悠兩圈,也差不多了,盛希平就拉著意猶未盡的兩個小傢伙回了家。
身在異鄉,最惦記的,永遠都是媽媽牌飯菜。
所以雙方商議著,來年六月份左右,辦婚禮。
你買這玩意兒幹啥?死老貴的。」周青嵐一聽這話,立即瞪大了眼睛。
無非就是問一問,盛希康訂婚的相關事宜都準備好沒有。
實際上就是帶著半成品過來,到這邊做一下就可以了。
因為盛家老爺子春天過世,就算再怎麼不講究老規矩,也得滿了一年孝,才能辦喜事。
當即就在這正廳里,擺了幾桌宴席,準新郎和準新娘給先媒人敬酒,兩家也共同謝過媒人。
一家人圍在桌子旁,邊說笑聊天,手上也不停,很快就又包出來一簾。
客人登門,又是這樣重要的人物,肯定要請進屋坐下,喝杯茶聊會兒。
「啥玩意兒?你買的?我的天,盛希平你是不是掙倆錢兒不知道怎麼嘚瑟好了?
盛連成見了這二位,少不得要表示一下謝意。
吳秉忠跟這兩人以前見過,不算太熟,但今天既然登門了,這就是貴客。
盛希平撓撓頭,笑嘻嘻的跟媳婦解釋。
不過盛希康為了表示對親事的看重,還是請了兩位比較有身份的領導來的當媒人。
「咱今晚上吃餃子啊,我和你爸從咱家帶來的酸菜,咱今天包酸菜餡兒餃子。
晚間暖氣燒的挺熱乎,屋裡倒是不冷,被窩裡放上暖水袋,還有裝了熱水的葡萄糖瓶子,習慣就好了。
他要訂婚,我作https://www.hetubook.com.com為領導,理所應當要幫個忙。」劉處長笑呵呵的跟盛連成握手說道。
盛希平兄妹到家的時候,張淑珍和盛雲芳正在廚房包餃子呢。
畢竟這年月來說,縣裡幹部也就坐個二一二吉普,他這一下子弄個十來萬的進口車回來,讓人瞅見咋回事兒似的。
何主任也笑著過來,跟盛連成握了手。
兄妹倆在大門口下了車,拎著東西快步進院,穿過垂花門,盛雲菲就大聲喊道。
吳家這邊,特地從附近比較有名的酒店請了大廚過來,帶料加工。
丈夫常年在外,她一個女人家帶著四個孩子,還有個小叔子一起過。
這玩意兒太招風太扎眼了,說句不好聽的,真要是被人惦記上了,她一個女人,能有多大本事?
你給我留一台用?我開這玩意兒?你能放心啊?
我就尋思著,過完年我回南方去,把車留給你開,上下班啥的,或者星期天帶著孩子們回林場,也方便。」
你說你一年到頭在家幾天啊?你不擱家,我一個女人帶著四個孩子,再弄這麼台車,你就不怕我們娘幾個出點兒啥事兒?」
盛家給預備了房子,全套的傢具,家電也都答應了準備,就這些條件,在首都那也是頂尖兒的了,吳家還能有啥要求啊?
像吳家這樣的大戶人家,千金小姐訂婚,聘禮沒有個三車五車的怕是根本不夠看。
吳家對聘禮十分滿意,於是接過了禮單,東西也收到一邊,這才讓吳玉華出來,跟眾人見了面。
「過完年,你想辦法再把車弄回去吧,別留家裡了。
你公司那邊用,買車很正常,我也不說你啥。
冒昧登門,還望首長見諒才是。」何主任二人,見了吳秉忠,非常客氣。
於是,臘月十五臘月十六兩天,張淑珍在閨女兒子的陪同下,逛了逛首都,買了不少東西。
爺仨在屋裡聊天,那頭廚房,娘三個煮第二鍋餃子。
「沒事兒,今天你媽剁了不少餡兒,晚上你就可勁兒吃,管夠兒。」盛連成在一旁,咧著嘴笑道。
按說,盛希康和吳玉華是自由戀愛,首都這邊也不興什麼訂婚還必須找媒人。
丈夫心裏有她,買車還想著她,周青嵐其實挺高興的。可是這車,她真的不能留更不能開。
盛希平託運回來的車,已經到松江河火車站了。於是,他拿著單據去提了貨,直接把車開回家。
這要不是家裡還有個李大娘,光外頭的閑言碎語都夠她受的了。
張淑珍被閨女兒子哄的高興極了,一個勁兒催著孩子們多吃點兒。
一邊幹活,張淑珍還在那兒念叨,「這玩意兒真趕不上咱東北大鐵鍋,做點兒啥這個麻煩。
新車一到家門口,盛新華和盛新宇就忙不迭的跑了出來。「爸爸,爸爸,哪兒來的車啊?」
一般來說,水沸三遍,餃子也就煮熟了。於是用笊籬撈出來,盛雲芳盛雲菲姐妹端著盤子去了正房屋裡。
盛希平原本是想給媳婦一個驚喜來著,就沒說和-圖-書弄回來車的事兒,所以周青嵐根本不知道。
丈夫是一心為了這個家,才會外出打拚,這些她都明白,她也支持。
「快,都來吃餃子,這些是熱乎的,嘗嘗咱家的酸菜,你們肯定樂意吃。」
其實,盛連成夫妻到首都第二天,就去吳家拜訪過,親自問了下這邊訂婚的習俗,吳家有什麼要求之類。
「何主任、劉處長,大駕光臨有失遠迎,還請見諒。」
出門之後,在哪兒也吃不著這麼正宗的酸菜餡兒餃子。還得是我媽這手藝,絕了。」
盛雲芳今年放寒假早幾天,她直接坐火車到首都,跟父母會合。
「好,那今晚上我就敞開了吃。」盛希平一邊笑著,邁步進了屋子。
吳家人看著這些東西,十分滿意的點點頭,從心裏講,他們真沒想到盛家能拿出這麼多東西來。
首都主城區早些年就不讓用炕了,所以這邊做飯跟東北不一樣,沒有那種大鐵鍋,多數用煤爐子、煤油爐子。
臘月十七這天,盛家五口,坐上了返程的火車。
「你來回上班騎自行車,遇到個颳風下雨,或者大冬天的太遭罪了。
接著,吳家也拿出了他們給盛希康準備的回禮,同樣是冬夏衣服鞋襪各一套,另外還有一塊手錶。
「公司今年從港城那邊進口了幾台車,主要是跑業務、做接待用的。
然後把大燜鍋里裝上水,放到煤爐子上燒熱。
盛雲芳盛雲菲幾個,也都連連點頭,一個勁兒誇餃子好吃。
結婚嘛,所有東西都得預備新的才好。
第二天一早,盛家眾人起來,洗漱收拾后吃了早飯。
那床我也睡不慣,不熱乎。回頭,得把家裡攢的那些皮褥子啥的,給他們拿來兩床,鋪著隔涼也隔潮。」
你有顧慮是對的,我不在家,你一個女人帶著四個孩子,不容易。
於是,眾人都上了車,司機一腳油門,直奔吳家。
所以,盛連成和張淑珍一到這兒,就趕緊去採買了各類廚房用品,擱家裡開伙做飯。
張淑珍聽人家說,這煤氣灶弄不好會炸,所以點火的時候,她小心又小心,哆哆嗦嗦好歹費點著了。
盛希平和盛雲菲一看,立刻放下東西,去洗了手,也都過來幫忙包餃子。
所以坐下后,何主任接過來禮單,先說了一番客套話,然後照著禮單念起來。
再說了,我們學校的校長還沒開上個小轎車呢,我爸也沒配這級別的車,你讓我開這車?這不開玩笑么?」
盛家其實離著吳家不遠,走著也不用多長時間。
等你們回家去,咱再包大葉芹、刺五加餡兒的。」
訂婚宴過後,盛家眾人又在吳家小坐閑聊一會兒,看著時間不早,起身告辭。
在深城那邊,不少公司老總啥的都有車,並不覺得太稀奇。
酒席上,兩家少不得要商議一下結婚日期。
等到九點半左右,盛家這邊預備妥當,帶著禮物出門。
家鄉的人、家鄉的飯,真的是走到哪裡,都忘不了。
「行了,今天就這樣,後天媽媽放假,咱們開和*圖*書車回林場好不好?」
周青嵐越說,就越是覺得心裏憋屈。
雙方事先約定好了時間,所以吳家這邊也安排人在大門外等著,不遠處鞭炮聲一響,這邊吳毓青吳毓丞也趕緊點燃鞭炮相迎。
盛希康這是新買的房子,準備結婚的,一切都照著目前最新的東西採買,所以用的是煤氣罐。
要是擱以前的婚俗,訂婚的講究多了去了。
盛希平說了,這就是先看著,等著盛希康來年結婚前,他再給弄個更大的彩電。
盛新華瞅著眼前的車,喜歡的不得了。應該說男人上到八十下到八歲,見了車就沒有不喜歡的。
盛家一行人又折騰了兩天多,好歹到了松江河。
那時候林場不太忙了,天氣也不算熱,正好吳家人過去,還能四處玩玩轉轉。
所以盛希平就忽略了,北方現在沒那麼開放,這東西一上街,有多麼引人注目。
吳秉忠笑笑,看向盛連成夫妻,「盛老弟,弟妹,快,請進,各位請進。」
吃完飯後,收拾下去桌子,一家人心滿意足的邊看電視邊聊天,說著明天盛希康訂婚的事。
劉處長為了給盛希平撐場面,特地安排了兩輛車。
「你們擱學校宿舍,都是咋睡的床?不難受么?」一邊幹活,張淑珍就問閨女。
「總算回來了,你爸從今早晨就開始滿屋子轉悠,一個勁兒念叨你倆,不知道啥時候能到家。快進屋,快進屋。」
你說你這弄個小轎車回來,旁人一看不就知道咱有錢啊?
「剛開始確實不習慣,慢慢也就好了。
得知盛希平他們今天到家,娘倆就琢磨著做點兒好吃的,犒勞犒勞。
「何主任、劉處長,為了犬子婚事,驚動二位領導,實在是不好意思。」
餃子已經包出一蓋簾,放在旁邊的凳子上了,面板上一堆面劑子,還有幾個擀好的餃子皮兒。
我尋思著,咱們回林場啥的,自己有車不是方便么?所以就弄回來了一台。」
晚上,盛連成夫妻住正房東屋,盛希平和盛希康住西屋,盛雲芳和盛雲菲住在東邊耳房。
可如今不一樣,新社會了,破除舊習,人人平等。
最後一盤餃子端上來,一家子圍坐桌邊,張淑珍把第二鍋熱乎的餃子推到兒子和閨女跟前兒。
「好看,太好看了,爸爸,我好喜歡這個車啊。」盛新華兩眼直放光,一動不動的盯著那車。
他的家在東北,鄉音難改,故土難離,哪怕未來東北會逐漸沒落,不復往日輝煌,但是在盛希平心裏,那才是他的根。
周青嵐看了看自家男人,嘆口氣,「你啊,事先也不跟我商量。
盛希康和吳玉華是自由戀愛,吳家這邊也不講究那麼多規矩。
「媳婦,那是我買的車,前幾天託運回來的。」盛希平打量著媳婦的臉色,說道。
這要是真遇上啥事兒,後悔就晚了。」當時他一心就想著有台車方便了,其他方面真的沒尋思。
我跟孩子們消消停停的挺好,沒人打擾,也沒人惦記。
訂婚的過程大致如此,接下來就是女方預備和_圖_書酒席,款待媒人和男方親友。
不過,這訂婚的四樣禮,不管到啥時候都省不了。
既然走到要訂婚結婚這一步了,就別挑毛揀刺兒的找毛病,和和樂樂把親事定了才最要緊。
尤其是那套金首飾,之前張淑珍可是給了吳玉華一個金鐲子,再加上這些,不老少錢呢。
周青嵐和盛希泰還沒放假呢,再說盛希平也有不少事沒辦完,所以在松江河多呆幾天。
新房子平常只有盛希康一個人住,即便是結婚了,家裡也沒有幾口人。
他買的房子在西城很不錯的地段兒,很規整的二進院子,十多間房,里裡外外各處都收拾的挺好,外頭牆壁都重新粉刷過了。
盛雲芳和盛雲菲互相看了眼,笑道。
這頓飯,大傢伙兒都沒少吃,差點兒吃撐了。
可車已經弄回來了,這麼大個玩意兒,也沒處藏,能咋辦?
所以當初安暖氣的時候,只有正房和兩邊耳房裝了暖氣,東西廂房和倒座房都沒安。
張淑珍把明天要用的東西,全都一樣一樣歸攏整理了,大傢伙兒也幫忙核對,看看有沒有漏下的。最終確定沒問題,這才放心。
盛希康訂完婚,眾人也都鬆了口氣,離著過年越來越近,盛連成夫妻惦記著家裡,就有點兒呆不住了。
我就是來回上個班,那一會兒的工夫,咋地也能堅持了。
日常用品,也都是吳玉華陪著盛希康採買回來的,家裡布置的挺溫馨。
煤氣灶的火倒是挺旺,不多時鍋里的水就沸騰起來,張淑珍舀了涼水往鍋里倒半瓢,然後用鏟子輕輕攪動鍋里的餃子。
蘑菇、木耳、乾菜,甚至連酸菜都帶來了好幾棵,就是為了孩子們能吃著正經的家鄉味道。
六口人吃飯,放了一張八仙桌。桌子上擺了好多盤餃子,還有小碟、蒜醬、香油、醋等。
「爸、媽,我們回來了。」
然後盛希康先出門,請了兩個人過來。其中一人是盛希康讀書時的系主任,另一人是盛希康現在的頂頭上司。
兩家的孩子相處這麼久,感情挺深。
如今這年月,都講究新事新辦,好多規矩都省了。
鵝、酒、龍鳳餅、茶葉,都是雙數。這是張淑珍跟人家打聽的,大差不差就這些東西,湊四樣就行。
要是你在家還行,有你撐著沒人敢咋地。
「咱再堅持堅持,頂多一年,到時候我就從那邊撤回來,在咱家這邊開個木材加工廠。
人多力量大,不等盛希康回來,三蓋簾餃子就全都包出來了,張淑珍和倆閨女趕緊去廚房燒水準備煮餃子。
反正就是回南天的時候,屋子裡確實不好受,被褥都潮乎乎的。」
張淑珍睡了一輩子炕,哪裡能習慣睡床?就覺得渾身都不得勁兒。
等盛希康進門時,第一鍋已經撈出來端屋裡去了,剩下那一簾半剛下鍋。
另外還有盛家給吳玉華置辦的衣裳鞋襪,冬夏各一套,金耳環、金戒指、金項鏈一套,禮金一千零一塊錢,寓意著千里挑一。
盛希平一聽就樂了,酸菜餡兒餃子,只要一想,口水都要流下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