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初音
第134章 單兵裝備
謝力做了一個洗耳恭聽的姿勢,譚振華便接著說道:
這話說出來,眾人皆是一陣惋惜,鮑燕來說道:「振華,這個裝備我看很有必要,在戰場上,哪怕有萬分之一的可能挽救我們的一個戰友,我們都會毫不猶豫地去做的。」
他想了下說到:「民用廠的質量我還不敢保證,不過我可以試試找軍工廠來做,嗯,項青,你記下來,說不定這也是一門好生意。
鮑燕來說到:「振華真是費心了,為我們設計了這麼好的單兵行裝,這些東西看著不起眼,但是仔細想想,都是非常實用的戰場裝備,要是真能實現,我們戰士的都會感激你的。」
這個大口子是開罐器,可以方便打開軍用罐頭,當然,開彈藥箱也行;鍬面和鍬把之間是一個萬象轉盤,設有切斷器可以用來夾斷鐵絲;起釘器可以拔出釘子;繩索穿孔用來攀爬;另外設有常規檔位,此時鍬面和鍬把平行展開,除了能當鍬外,用來砍人也相當利索;
「65式傘兵背囊,分為背部主袋,上下兩個副袋以及兩邊的小袋,最大容量可以達到55升,基本上單兵的所有攜行裝備都可以裝進去,兩邊可以掛水壺和地圖筒,後面還有個扣子,可以掛軍鍬或者軍鎬,整理起來非常方便,不會象以前那樣胸前掛好多帶子,看著象五花大綁似的,士兵們打背囊都要專門訓練還很不方便。而且,我建議在每個背囊上綉上戰士的姓名,這樣也方便一旦進入戰鬥狀態可以快速解下,戰後可以迅速歸制。
他拿了這張圖紙,翻來覆去看了半天,最後疑惑地問道:「這看https://m.hetubook.com.com樣子是把軍鍬,可是軍鍬哪有這麼複雜的?
「對了,還有這個78壺,力哥用過沒有?」
謝力點了點頭,說道:「不錯,振華總結的比較到位,事實上,我們部隊里之所以褲腳兵的戰鬥力最強,就是這幾條做的比較好。」
「好吧,我發現了,我這個扛了這麼多年槍的還真不如你這小子對軍械精通。」
謝力邊聽譚振華說,邊看手上的圖,皺著眉頭說道:「你這個圖,我怎麼看著這麼眼熟,好像在哪兒見過?哎,對了,好像電影里的鷹醬大兵啊!」
譚振華說道:「我揀重要的解釋一下吧」,說罷,先一指這名士兵的頭部:「這是GK80頭盔,它其實早在六十年代末就已經開始研製,不過,因為眾所周知的原因,研製的進度一拖再拖,不過好在去年也就是1980年終於定型了。
「78年才定型的裝備,我們哪裡見得到?」
「單兵,是最基礎的作戰單位,所以,一個單兵的素質,也事實上決定了整支部隊的作戰水平,現代化的戰爭要求的單兵素質,絕不是一人發一把槍幾發子彈的民兵水平能勝任的。單兵的素質,最起碼應該包括幾個方面:士兵的基本裝備、作戰裝備、作戰意志、訓練水平、紀律性等等,這些事情力哥久經戰陣,應該比我懂。」
譚振華笑著回應道:「能得到嫂子的肯定,我這一天忙得也值了。」
譚振華一聳肩,「這是我今天才畫出來的,你想要,得找人定做。」
謝力上上下下打量譚振華:和-圖-書「這麼說,這是你設計的啰?那正好,一事不煩二主,你想辦法找人生產吧,我先來3000,不5000把,這麼好用的東西,必須每人發一把。」
雖然我們華夏的63式衝鋒槍沒有正式裝備部隊,但是這個攜行裝具設計的很好,它可以讓一名戰士一次攜帶6個彈匣和4枚67式手榴彈,合理地分配了身體的負重,只是彈匣袋的容量稍微淺了一點,因為63式是20發的彈匣,而56沖是30發的彈匣。不過這個不要緊,可以拆掉這個蓋子,發動女兵們縫一根長點的帶尼龍搭扣的帆布帶子就行,或者也可以跟生產這個東西的廠子談談,讓他們直接改好。
譚振華心中暗樂,他還真是按著「王師」范兒的單兵裝備給設計的,這圖他想了一天了,幾樣裝備的選擇也是費盡了心機,要不是他前世閑暇之餘也常在揚基、超大等軍事論壇上瞎逛,多少知道點門道,這些小玩意他還真想不出來。
譚振華說道:「嫂子說的對,這個觀點可比當前我們華夏的某些官僚要強多了,畢竟,人才是最根本的,下面我們來看看這個,這是65式傘兵背囊。」
譚振華得意地說,「這可不是一把普通的軍鍬哦,這是一把萬能神鍬!」
至於這個81式迷彩么,是華夏今年剛剛定型的,還沒有大批量裝備部隊,你不知道也正常。
譚振華笑道:「其他的我不敢說,免得力哥笑我班門弄斧,今天我只談談我對單兵裝備的一點意見,以及部隊編製的改進建議。」
「還沒完哦,你看看,這是我新設計的軍鍬。」說罷又和-圖-書從手裡那疊紙里翻出一張,遞給謝力。
把手上刻了300mm的尺度,還帶有英制換算,方便簡易測量;把手頂上這個旋鈕可以擰下來,裏面有一根220mm長5mm粗的探針,探針上同樣標刻尺度,探針也可以反過來擰在鍬把上,增加工作長度;
轉到這個90度檔位,鍬面和鍬把成90度,此時可以當做鎬或者刨使用;收攏檔位,此時鍬面和鍬把摺疊平行,此時用於正常行軍或者當成一面手盾,力哥你說說,這把軍鍬是不是居家旅行,殺人越貨的完美伴侶?」
說罷一指圖紙說道:「你看,按我的設計,這把鍬重量不到1.3公斤,把手長度在410mm,直徑32mm,用柳木製作,便宜而且不容易變形;
譚振華笑了笑,從自己的隨身小包里拿出一疊紙,翻了翻,抽出一張,遞給謝力,在座的其餘幾人也都把腦袋湊到一起去看,就連半躺在床上的鮑燕來也伸過了頭來,只見上面畫了一名全副武裝的士兵的正面、側面及背面的站姿視圖,在這名士兵的身體各個部位,譚振華都做了特別的標註。
「這個可是神器哦,它由全鋁製作,拆開來可以分為三件,一個容量一升的水壺,外面套了一個帶蓋的鋁製飯盒,飯盒有支架可作杯用支架連接,又可以掛起來當做鍋用,體積小巧,攜帶方便,非常實用,可以減輕戶外負重,它還有個軍綠色水壺外套,可以背在身上。」
謝力聽完,雙眼冒光,「這鍬也能算你說的那什麼神器了,咱們華夏的軍工產品都這麼先進了?哪家廠產的,能弄到不?」和*圖*書
「我們由微及遠,先從單兵基本裝備開始。除武器以外,一名士兵應該定編一些最基本的裝備,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單兵防禦裝備、單兵通訊裝備、單兵生存裝備。不過,按照你們目前的狀況,想一次裝備到位基本沒有可能,不過咱們可以因陋就簡。我按目前有可能搞到的華夏貨做了一個方案,當然落實還需要想想辦法,具體是這樣:
GK80頭盔一頂,65式防毒面具一個,81式迷彩作訓服一套,內衣、襪子各兩套,63式攜行裝具一套,65式傘兵背囊,65式傘兵鞋一雙,62式指北針一個,防風煤油打火機一個,軍鍬一把,65式軍用雨衣一件,78式軍用毛毯一床,78式軍用水壺一個,針線一套、火線急救包一個,3天份761標準乾糧一份。」
它採用我們華夏獨立研製的材料232鋼,即中碳低合金高強稀土鋼,可以防備大部分的手槍彈直射以及手榴彈、地雷破片的近距離傷害,以目前世界上的其他類似產品對比,它是防護性能最好的鋼質盔。
謝力接過一看,只見上面畫了一把軍鍬,說是軍鍬,可又不完全象,只見圖上這件東西,有一個通常鐵鍬的外形,短把,看來還能摺疊,鍬面的一面開了刃口,另一面則呈現鋸齒的形狀,鍬面上左右各有一個六角形的洞,而靠近鋸齒的一面開了一個大口,鍬把頂端有一個旋鈕,在鍬把和鍬面的連接處,也有一個旋鈕。
譚振華「呵呵」一笑說道:「剛才都是開胃的小點心,正餐馬上開始咯,我們下面來討論武器裝備和火力配置吧。」
鄭項青連忙https://www•hetubook.com.com點頭應了,對於譚振華隨時隨地發現賺錢門道的本事,他是越來越佩服了。
譚振華非常厚顏無恥地將後世的摺疊軍工鏟抄襲了過來當成了自己的發明,話說第一次他抄人家微風扇的時候還有點不好意思,到了抄4旋翼的時候已經坦然視之,現在再抄軍工鏟,呵呵,早就一點壓力都沒有了。
說起來也是遺憾,79年和安南猴子干大仗的時候,根據事後的統計,有接近三分之一的陣亡將士都是由於頭部受創,而頭部受創的主要原因又是因為破片傷害,當時我們的將士們普遍只是裝備了普通的軍帽,沒有任何防護功能,所以才造成了這一後果,要是當時部隊制式配發這個鋼盔,不知道能救回多少生命。」
鍬面長90mm寬145mm,採用高錳鋼製作以提高硬度,還可以摺疊。鍬上這兩個六角孔是方便擰標準的六角螺釘的;鍬面標準厚度2mm,刃口這邊加厚到4.5mm,刃口可砍可削;另一面是雙面鋸齒,可當野營鋸使用;
這個作訓服雖然比不上鷹醬和毛熊的迷彩作戰服,可也比你們現在穿的71式軍裝強太多了,它的表面是不規則的色塊,穿在身上,更有助於在叢林中隱蔽,我還建議在每件衣服上縫上戰士的姓名和血型,方便一旦負傷快速搶救。」
「等等等等,」謝力急忙喊停,「振華,你說那麼多,我怎麼好些都沒聽說過?你確定這些都是我們華夏的制式裝備?比如這GK80頭盔是個啥,63式攜行裝具,65式傘兵背囊又是個啥,這81式迷彩作訓服又是個什麼鬼?」
這個是63式攜行裝具,它非常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