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初音
第174章 燃燒
一定是陽光太刺眼了,他想。
哈市那裡一天一個電話的溝通,進度喜人,王集山已經安排了他那個叫魏旭的學生過了年就到聞州來幫忙,聽他的口氣,那個魏旭還挺樂意的,王集山還特別叮囑他跟那個魏旭好好聊聊,說不定他將來畢業能留在聞州那就更好了。而且這個天去哈市也太冷了,譚振華實在害怕自己的小身板扛不住。那能去哪兒呢?
譚振華眼淚都要下來了,他也不理郭教授,對著李偉命令道:「李偉,你馬上找幾個同學過來,我不管你用什麼辦法,立刻把郭教授架出實驗室,給他吃頓好的,然後讓他理個發洗個澡好好睡一覺,你今天要是辦不到這些,你們後續的研發經費一毛也別想要了!」
呸呸呸,找李偉好了,魯東大學那裡的實驗進度也不知如何,有段時間沒有那邊的消息,索性,就去趟魯東。
譚振華也是個雷厲風行的人,決定了的事情馬上就去做,既然想好了目的地,那就立刻出發,於是,一天之後,他就出現在了魯東大學的校園之內。
魔都那邊自家老哥的實驗也不知做了沒有,不過沒幾天就是春節,譚振國放假回家了自然就能知道消息,也不急這兩天;
他見到譚振華也不驚訝,「呵呵」一笑說道:「振華,你來啦?你等和-圖-書等啊,我這邊一爐新材料馬上就燒結好了,等我測完了數據再跟你說話。」
去哪裡轉轉呢?
李偉忙擺手道:「不是不是,不是出了什麼岔子,是郭教授他,他已經一個多星期都沒出過實驗室了。」
這不好的一面就是華夏的科技往往在許多涉及精密製造的領域建樹不多,比如精密電子、精密機械、精密材料製造等等,而這些領域往往是對環境要求相當高的領域。
李偉囁嚅著解釋道:「吃飯都是我們幾個學生到食堂打好了送進實驗室的,不過我看郭教授也就是隨便巴拉兩口,他還在實驗室里搭了一架行軍床。」
譚振華就聽不得這個不過,他急急問道:「不過什麼?難道實驗出了什麼岔子?還是我提供的那些配方有問題?」
譚振華一聽就急了,一拉李偉的胳臂問到:「實驗室在哪兒?快帶我去,不能讓郭教授這樣下去了,他年紀那麼大,身體怎麼能吃得消!」
譚振華心裏想著這些,然後就看見了郭教授,當場就被嚇了一大跳。
譚振華想了想,先把聞州排除,那裡現在正是個大漩渦,他可不想平白無故鑽進去引火燒身;
他只能在心裏默默地咀嚼這份鬱悶和失落,再加上不用上學,老閑著待在家裡也無聊,他乾脆跟譚https://m.hetubook.com.com銘和徐芸說打算趁著這段時間有空去遊覽下祖國的大好河山,準備出門去轉轉散散心。
譚振華來這裏可不是為了品嘗魯東大學的食堂菜口味,他更關心的是課題的進展情況,便攔著李偉問道:「郭教授呢?李偉你知不知道課題現在的進展情況?」
譚振華說罷扭頭就出了門,也不管門裡的郭宜城在那兒「譚小子、姓譚的你什麼意思」地亂叫,他這次出來的目地本來是散心,沒想到才到了第一個地方就讓他感覺更加的鬱悶難當。
薛子和小寶只能算玩伴,與重生而來的他有了明顯的代溝,雖然彼此依然信任,但這種事情想來他們也不能理解。
冬日的陽光映照在譚振華的臉上,暖洋洋的,他昂起頭,感覺有一絲澀澀的液體不受控制地滑落下來。
華夏啊華夏,你培養出的都是些什麼樣的科研人員?他們為什麼要這麼認真,這麼盡責,他們為什麼要那麼不顧惜自己的身體那麼的拚命,他們這樣的燃燒自己,究竟是為了什麼?
「啥?」譚振華以為自己聽錯了,那老頭兒已經70多歲了,一個多星期不出實驗室能受得了么?他吃喝拉撒怎麼辦?不用睡覺啦?雖然自己制定的時間表確有些緊,可也不能這麼拚命吧?」
和-圖-書從好的方面來說,這是廣大科研人員艱苦奮鬥,發揚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精神在有限的物質條件下一點點攢出了華夏的科技樹,當然也有不好的一面。
詹諾竹倒是不錯,跟他一向也挺合拍,在很多事情上也算配合默契,但是想想他的身份,譚振華還是決定算了。
這還是自己上次見到的那個神采奕奕、與自己侃侃而談、討價還價的郭教授嗎?
李偉見到譚振華突然前來,頗有幾分驚訝。
譚振華能說什麼?80年代初期華夏的大學實驗室,有點經費就全拿來添置必要的儀錶設備了,哪有閑錢用來改善實驗室的環境?什麼通風、除臭、降塵、除濕這些,那是想也不用想。而且恐怕除了有限的幾個重點實驗室和校中心計算機房,連空調也見不到幾台。
李偉為難地說道:「進展情況我倒是知道點兒,畢竟我一直在幫著郭教授做實驗呢,不過……」
譚振華和李偉匆匆推開了實驗室的門,一股刺鼻的味道頓時撲面而來,熏得譚振華差點摔了一個跟頭,李偉抱歉地沖他一笑,說道:「咱們這個實驗室里有個燒結的爐子,各種材料燒結的時候難免會產生些異味,習慣了就好。」
即便譚振華給聞州的眾人出了個金蟬脫殼壁虎斷尾的主意,保住了得來不易的一點成果,www.hetubook•com.com但是他心裏還是說不出的鬱悶,然而這個鬱悶無處排解,無人訴說,無論是他自己的幾位老師,還是潘家幾位,都不是合適的傾訴對象。
這一情況一直到了二十一世紀的第二個十年才逐漸有了改善,華夏也漸漸跟上了國際先進水平的步伐,不得不說,廣大華夏科研人員從骨子裡天生的那種對環境的「低要求」也是產生這種結果的原因之一。
李偉聽譚振華這麼一說,馬上回過味來,二話不說,領著譚振華直奔材料實驗室而去。
譚銘和徐芸雖然嘴上不說,也看得出譚振華最近情緒不高,兒子明顯已經長大了,有了自己的思想和行事方法,主意又特別的正,等閑拉不回來,又想到這個兒子遲早要在遙遠的大洋彼岸一個人生活,現在讓他獨自出門,也算是一種鍛煉,便也隨他去了,只是要求他春節前必須回家,還有每天一個電話的報平安。
不過,這位可是學校某項課題的大金主,也是他能免試直升郭教授的研究生並得到一筆「不菲」獎學金的絕大助力,再出乎意料也要把人先招呼好了,是以他也不管是不是飯點,拉著譚振華就準備先把人請到學校食堂來幾個小炒。
哎對了,有個地方正好,要不就去大明湖畔找找夏雨荷……
譚振華能提供給郭教授的配方,還是他和圖書前世的時候,因為偶爾的機緣與那時已經功成名就的李偉因為做某個軍方的項目而認識,偶爾閑聊時從他嘴裏聽說的,因為當時也沒太在意,又因為時間過去了久遠,他實在不知道現在自己腦海之中那些記憶的可靠程度,如果當真出了什麼岔子,那他就罪過大了。
李偉倒是聽話,譚振華這麼一說,立馬轉身出門找人去了,他也實在不忍心郭教授再這樣下去了,平常他不敢違背自己老師的意思,現在得了譚振華的指示,正好借這個機會讓老師強制休息一段時間,這可是課題大金主親自下的命令,就算是強如郭教授也不得不屈服吧?
今年的春節來得比較早,1月24日就是除夕,所以,學校的課程安排也就早早地結束了。他剛應付完了本學期的所有考試,正在給郭教授打著實驗的下手,再有幾天,等考試成績出來,他就該收拾行李離校了。他本還打算在離校后先去趟寧都,把答應劉梅的軟磁鐵氧體的事情辦了再回家過年,沒想到譚振華竟然在此時到來,有些出乎他的意料。
面前這人,形容枯槁,臉龐消瘦,眼窩深陷,鬍子拉碴,頭髮凌亂,嘴唇因為缺水而裂開了好幾個口子,上面還有點點的血跡,白大褂上也是東一塊西一塊地也不知沾了些什麼被染得五顏六色,身上的味道更是難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