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初音
第223章 欲練神功
說到後來,潘衛國突然冒出來一句:「高廠長,你看我這個年紀,習武還來得及嗎?」
而高建德稱奇的,則是見到譚振華身材瘦削,面相年輕,看上去只有十七八歲,但是目光沉穩,眼神平和,就如同已經歷經了人世間的洗鍊,以他的經驗,這眼神,絕不應該出現在這樣年紀的少年身上。
潘衛國:「……噗」。
譚振華和高建德這是第一次見面,初次見面時,兩人都在心裏暗暗稱了聲奇。
高建德手捻鬍鬚微笑著說道:「我這兩手,算得什麼神醫,也就看看點小病,不過學了我大伯的一點皮毛罷了,也怪我年輕的時候貪玩不懂事,沒好好下功夫,所以現在只好貓在這個廠里賣賣藥材,混吃等死罷了。」
原來這位高建德,竟然還是百川先生的徒孫,難怪他能有如此相貌,想來,除了醫術以外,還是位武林高手!
高建德說出這個名字,原以為譚振華應當露出敬佩羡慕的表情,可惜和-圖-書,譚振華對這個名字實在陌生,茫茫然不知所以,看他那樣子,高建德暗自嘆了一口氣,繼續解釋道:「我大伯高小毛師從杭城武術泰斗劉百川先生,他們那一輩里,以大師兄何長海先生最為著名,被尊為一代宗師,並開創了我浙海省最大的武術流派「何派」。
然而初次見面,兩人也都沒多說什麼,只是彼此客套了幾句便落了座。
今晚的主角當然是謝廣豐,如今的老謝同志那叫一個春風得意,廠里的活多得做不完,迷你風扇的國內訂單在開春后紛至沓來,由南及北,大有席捲全國之勢;而且「雁舞」牌電視機在浙海省也是供不應求,當然他牢記譚振華托鄭項青帶來的囑咐,不敢將攤子鋪得太大。
譚振華好奇地問道:「那,敢問您大伯又是哪位高人?」
整噴了正坐在他對面的鄭項青一頭一臉。
高建德不無炫耀地說到:「我大伯,就是高小毛。」
譚振華是看和-圖-書這位的年紀雖然也有50開外,頭髮花白,但是面色紅潤,皮膚宛如嬰孩一般光滑,留著山羊胡,面容清癯,穿著少見的對襟布衫,頗有些仙風道骨。而且雙眼開合之中,似有一抹精光掠過,太陽穴也微微隆起,這副模樣,就如同金大俠書里描寫的武林高手一般,這樣的人物,譚振華還當真從沒遇見過,不論是前世還是此生。
可惜畢竟還是上了點年紀,這麼猛灌了一氣之後,便感覺有點吃不消,竟然就在酒桌上呼呼大睡起來。李木子連忙找店家借了一床毯子,給老謝裹了,眾人七手八腳扶著老謝斜躺在靠背椅上讓他醒酒,然後藉著酒勁在店裡擺了龍門陣侃大山。
高建德笑道:「這肯定是老謝那個碎嘴子說的,不錯,我以前的確是中醫,要說我們廠生產的主要也是中藥,要是自己不懂點醫術,還真當不好這個廠長。」
眾人聽見這一問,都安靜了下來,凝神細聽高建德和*圖*書的回答,畢竟,做一個高來高去,白衫飄飄的大俠,不知道是多少少年當初的夢想。
鄭項青接茬道:「那不是成了「欲練神功,必先自宮?」
譚振華好奇地問道:「還真有「少林童子功」啊,那是不是要從小練起,然後一輩子不能結婚?」
譚振華這一輩的人,基本都是看金大俠、古大俠、梁大俠的書長大的,多少都有些武俠情節,現如今有這麼一位活生生的武林中人就端坐在眼前,更是激起了在座一干年輕人的興趣,頓時七嘴八舌地開始討教高建德各種江湖軼事,想知道書里描繪的江湖和現實生活中到底有什麼不同。
不過即便如此,廠里也可算是財源滾滾,不論是本廠還是新兼并的無線電廠,到處都是一片欣欣向榮的景象,市裡面的大會小會已經不知道表揚了他多少次,儼然已經將他樹立成了榜樣和典型,去年還評上了市裡的「勞動模範」並且提名到了省里。
是以今天老謝放
和-圖-書開了肚量,酒到杯乾,來者不拒,喝得叫個爽快。
高建德這一解釋,譚振華終於明白了,別人他不知道,但是劉百川的大名他還是聽說過的,此人精通內外功法,號稱「江南第一腿」,中過前清的武舉,做過中山先生的保鏢,當過黃埔軍校的武術教官,並曾獲得中山先生手書「尚武精神」的匾額相贈,就是本朝開國首輔周相也對其敬重有加,曾力邀其共訪緬玉,后因老先生年過九旬不良於行才作罷。
譚振華鬼使神差地接了一句:「那要是練到後來,發現最後面還有一句:「就算自宮,未必成功。」可怎麼辦?」
譚振華正好趁機問高建德:「高廠長,我聽說您在當這個廠長之前,是位中醫?」
高建德哈哈大笑,一邊享受著被眾星捧月的快|感,一邊挑些江湖中間的奇聞異事拿來說笑,席間一時間其樂融融,倒把個在一邊酣睡的主角謝廣豐忘在了一邊。
譚振華笑道:「原來高廠長還是位妙手仁hetubook.com.com心的神醫,失敬失敬,我最敬佩的兩個職業一個是教書育人的老師,另一個就是救死扶傷的醫生,我老媽也是個醫生,不過她學的是西醫。」
老謝不在乎錢,可這「勞動模範」的稱號,一直是他夢寐以求的,沒想到在他年過半百,沒幾年就要退休的當兒給得著了。再加上多年沒有音訊的兒子突然回歸,還帶回了長孫,雖說那小子在家沒待幾天又去鑽了深山老林子,但總比杳無音信強吧?今天又新添了孫女,老謝覺得,此生無憾了!
李木子插嘴到:「振華你是不知道,高廠長醫術相當了得,我們廠里的職工得了什麼小毛小病的,很少去醫院,都喜歡找我們高廠長把把脈,開個方子,就廠里的藥材調上一點,比什麼都管用。」
高建德想了想說到:「我們這一門裡,最拿得出手的應當是師爺的絕學「少林羅漢拳」和「少林童子功」,這兩門功夫,都要從小熬煉筋骨,你們都那麼大年紀了,恐怕是學不了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