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出閱讀

重生之軍工霸主

作者:芊之羽
重生之軍工霸主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0%
第二卷 潮起 第291章 貝卡谷地之殤

第二卷 潮起

第291章 貝卡谷地之殤

貝卡谷地,位於黎百嫩中部地區,西黎百嫩山脈和前黎百嫩山脈之間。自1981年開始,敘軍向貝卡谷地部署了大量以蘇俄制「薩姆-6」型防空導彈為主的防空部隊,用來防禦以薩空軍可能的空襲行動。
以軍根據偵查的結果發現並標註了敘里亞19處地空導彈陣地。而這個結果,也展開了死神的鐮刀。
6月9日夜,報仇心切的敘軍連夜派駐了7個「薩姆」導彈連進入貝卡谷地並再次布置了防空陣地。
其中,「偵查員」是負責偵查敘軍導彈陣地並截獲其雷達頻譜特徵的無人機;而「訓犬」則是帶上了「角反射器」以模擬戰鬥機雷達信號的無人靶機。
6月9日下午14時12分,以軍開始了大規模的空襲。
成立於1964年的巴雷斯坦解放組織一直活躍在黎百嫩地區,是整個阿拉伯世界抵抗以薩的重要力量,在不斷壯大后介入了黎百嫩的內戰並取得了上風,甚至控制了包括其首都貝魯特在內的大部分地區。
不過,這些都是譚振華不足為外人道也的小秘密,而且,https://m.hetubook.com.com今天談話的主題不但關乎戰爭,更關乎金錢。
這兩種廉價的無人機如蝗蟲般密密麻麻地掠過貝卡谷底的上空,誘騙敘軍的火控雷達相繼開機。
這場戰爭持續了三個多月,參戰的一方是以薩,而他的對手當然就是結成同盟的巴解組織和敘里亞。
6月8日,以空軍兩架裝備了APQ-99前視雷達、APQ-102側視雷達和AAS-18A紅外線行掃描器的RF-4C偵察機首先對黎百嫩山西麓貝卡谷底展開了偵查,其中一架被敘軍當場擊落,另一架則幸運地返回了駐地並將偵查結果帶回。
在第四次中東戰爭期間,這種導彈曾經立下過赫赫戰功,以薩空軍一共被阿拉伯聯軍擊落了114架飛機,其中有41架就毀於這種導彈之手,以至於當地後來流傳了這樣的童謠:「薩姆大嬸升天,山姆大叔落地。」
由E2C「鷹眼」預警機指揮,波音707電子干擾機組成的支援機隊不但將敘軍的機隊動向從起飛起www.hetubook.com.com就完全掌握,而且順利地切斷了敘軍地面指揮系統與戰鬥機之間的通訊聯繫,更是將「米格」機上那羸弱的雷達系統干擾得只剩下一片雪花。
貝卡谷地空戰,被稱為「現代空戰的開始」,就如同不列顛與阿根蒂娜之間的戰爭被稱為「現代海戰的開始」一樣。發生在1982年的這兩場戰役,被永遠銘記在世界戰爭史上,擁有不可動搖的地位。
然而這次,戰功卓著的「薩姆-6」導彈打下的,卻只是一堆塑料零件。
貝卡谷地之戰。
然而,第二天以空軍再次發起的進攻,讓這7個新的陣地也瞬間灰飛煙滅。
而這,是以薩絕對不能容忍的。
譚振華絕不是危言聳聽,因為,如果歷史繼續沿著曾經的軌跡前行的話,那麼,第五次中東戰爭,將於後天,也就是1982年6月4日爆發。
敘軍當然不能接受這樣的失敗,由62架「米格21」和「米格23」組成的殲擊機群帶著無比的憤怒和報仇決心起飛迎向了他們的敵人。
而譚振華之所以對這場戰https://m.hetubook.com.com爭記憶如此深刻,則是因為其中一場著名的戰役。
這一戰之後,以薩徹底奠定了其在中東的地區霸主地位,阿拉伯世界從此再也沒有可以與其一戰的力量和勇氣。
而且,隨著火控雷達的開機,敘軍不可避免地暴露了他們的陣地位置和頻譜信號。
這不是戰鬥,而是一場蓄謀已久的,一邊倒的屠殺!
可惜,他們的對手是全部由最新式米制戰機組成的以軍機隊。
於是,在歷史上的這一天,以薩發動了蓄謀已久的進攻。
與以往作戰模式不同的是,這次打前鋒的不再是戰鬥機,而是被命名為「偵察員」和「馴犬」的兩種無人機。
僅此一戰,敘軍就被擊落了30架飛機,而以軍竟然無一損失!
以軍的「F-15」、「F-16」戰機從容地將天空中如無頭蒼蠅般不知所措的敘軍逐一擊殺。
「薩姆-6」是蘇俄研製的一種機動式全天候型中近程、中低空導彈武器系統,有效射程5-25公里,制導雷達採用多波段多頻率工作,有一定抗干擾能力,導彈採用固沖組合發動機,是世和_圖_書界上第一種使用新型發動機的導彈。
所以,貝卡谷地的這個「薩姆-6」導彈陣地群,一直被以薩視為心腹之患。
不甘心失敗的敘軍起飛了52架「米格」戰機攔截以空軍,可惜,這次更慘。
至於結果么,在曾經的歷史上眾所周知,以軍大獲全勝,巴解組織苟延殘存,敘里亞損失慘重。
於是他鄭重答道:「是的,就是那裡,第五次中東戰爭,即將爆發!」
盤旋在「薩姆-6」導彈射程之外半空中的以軍E2C「鷹眼」預警機接受了「偵查員」發來的信號並將它們傳遞給了在「薩姆-6」導彈攻擊範圍之外的低空中蓄勢待發的F-4「鬼怪」戰鬥機群,後者則立刻爬升併發射了AGM-45「百舌鳥」反輻射導彈。
隨後,帶著重磅激光制導炸彈的A-4「天鷹」攻擊機旁若無人慢悠悠地飛到,並在「薩姆」導彈陣地上敘里亞士兵痛苦絕望的眼神中扔下了它們,所有288枚「薩姆-6」導彈都葬送在貝卡谷底騰起的火光與煙塵之中,無一倖免。
英勇的敘軍飛行員擊落了以軍14架戰鬥機,但是自身參https://m.hetubook.com.com戰的全部52架飛機被全部擊落,無一倖免。
僅僅6分鐘,敘軍耗費10年,耗資超過20億美元建立的超豪華防空陣地便灰飛煙滅。
譚振華前世網路上曾經流傳過一種說法,概括起來就是所謂「1991年第一次海灣戰爭是華夏軍隊邁向現代化改革的外部動因和起點」。
因為,他們「瞎了」。
戰爭的導火索其實早已點燃。
然而這還不是結束。
19處導彈陣地的雷達被相繼點名狙殺,無一倖免,所有的「薩姆」導彈陣地頓時陷入了一片混亂。
不過,作為一名曾經經歷過這段歷史的軍工從業人員,一名從事著軍用雷達與電子系統等前沿科學研究的探索者,他深深地知道,打開了華夏軍隊、軍工科研人員的眼界,將他們從傳統的「人海戰術」的錮桎中徹底解放出來,並開始探索一系列新戰法及對應裝備發展的契機與萌芽,其實正是發生在1982年的這兩場軍史留名的戰役。
6月11日,損失慘重,不堪再戰的敘里亞宣布退出戰鬥,全軍撤離黎百嫩地區,至此,以軍大獲全勝並再也沒有遇到成建制的大規模抵抗。
  • 字號
    A+
    A-
  • 間距
     
     
     
  • 模式
    白天
    夜間
    護眼
  • 背景
     
     
     
     
     
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