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 潮起
第318章 槍火
林雙喜咽了口唾沫,將這人的胸膛套進了自己的瞄準鏡,同時把右手拇指輕輕搭在了扳機上。
林雙喜很快就找到了自己的目標。
林雙喜不禁心中暗自吐槽:「特么的你是來執行任務的還是來渡假的,這麼悠閑,真當小爺是你盤子里的菜啊!」
79式狙擊步槍,是蘇俄德拉貢諾夫SVD半自動狙擊步槍的華夏仿製版本,其原型來自於1979年華夏對安南自衛反擊戰中,從安南軍狙擊手那裡的繳獲。
這把槍算不上成熟,但是在華夏軍隊中功勛卓著,因為它是第一款正式裝備華夏部隊的專用狙擊步槍。在已公開的數據中,其狙殺的最高紀錄由華夏某軍的五項全能神槍手鄭鈺保持,戰績達到了50餘人。
張小花和雷波當然也一模一樣穿戴整齊,不過他們兩個還一人拿了一個小小的背囊,將兩顆定向雷也裝了進去背在身上。
這人脖子上掛了一架望遠鏡,還偶爾舉起來,不時往這邊掃一掃,但看他的狀態,顯然非常的放鬆和_圖_書,好像一點也不擔心自己的身份暴露。
只要能突出城市,進到叢林里,那這定向雷就是個好東西了,至少,睡覺的時候也能多個站崗的。
林雙喜嘆了口氣,操起了那挺79式,一把拉開槍栓檢查了一下,搖搖頭說道:「本來還以為這次出來用不到這些傢伙了,哎,人算不如天算那,老夥計,開工幹活嘍!」
就是現在!
林雙喜答應一聲,將63式協行裝具穿在身上,又將彈匣一個個地裝在身上,再往背後插上了4發67式手榴彈,順便將一些零碎玩意也都塞進了協行裝具里,54式手槍也收進了綁在大腿上的槍套,然後又仔細檢查了一遍,才操起79狙上了樓。
一隻不知從哪裡飛來的鴿子從那棟三層小樓上經過,鴿哨悠揚,吸引得那人不由得抬頭觀望;同時,後面勃生堂河上適時傳來了一聲汽笛,那是有大型的游輪在交匯時彼此發出的警示。
張小花也拎起了一把56沖,熟練地拉開槍栓檢查m•hetubook.com.com了下,才抿嘴一笑道:「左邊歸我,右邊歸波仔,上面的,就歸你啦,幺雞你先來,我們聽你的槍聲動手。」
這是在玩命,可不是遊戲,一切都得以實用為第一目地。
三人之中,他的槍法最好,本身又是隊伍里的偵查連長,眼睛也毒,所以,狙擊的活他責無旁貸。
這也是他的經驗,79狙雖然是為了狙擊而生,可單論性能的話,這款仿製品的精度也只能算馬馬虎虎湊合能用,所以,為了保證足夠的射擊精度和一擊必殺的效果,他很少打敵人的頭部。
槍聲就是約定的行動信號,樓下的張小花和雷波對視一眼,互相點了點頭,一把拉開了56式的槍身保險,同時順手操起一顆67彈擰開保險握在手中,雷波同時將手伸向了門把手。
在這人身邊的地上,還架著一桿大槍,林雙喜雖然認不得那槍的型號,可光看那粗粗的管子就知道這貨不是善茬。
該槍採用了導氣式復進機構,閉鎖方式為槍和_圖_書機迴轉式剛性閉鎖,擊發機構為擊錘迴轉式,實施半自動單發射擊,戰鬥射速較高;擁有一個10發彈匣供彈,有效射程達到了1000米。
「砰」
很顯然,被當成戰績的倒霉蛋必定是安南軍……
林雙喜如一隻正在捕食的狸貓般,輕手輕腳地走到二樓窗后,利用窗帘的掩護,將槍口伸了出去,然後把臉貼到了槍身上,眯起一隻眼,透過光學瞄準鏡向著遠處那棟三層小樓觀察。
當然這協行裝具更是個好東西,看著不起眼的幾塊布,卻能將裝備整理得井井有條,還能將負重平分到了身體各處,幾乎不影響身體的動作,真不知設計這玩意的人腦子怎麼長的。
雷波嘿嘿一笑,衝著屋內二人扮了個鬼臉,然後走到一張單人床邊,彎腰從床下拖出了一個大大的箱子,這是剛才他們還不想動用的,可現在已經沒別的辦法了。
而且該槍除了配有弧形表尺與圓柱形準星的機械式瞄準系統外,還配有一個4倍放大率的光學瞄準鏡,從而減少www.hetubook.com.com了射擊時的誤差,提高了射擊命中率。
甚至沒來得及發出最後的哀嚎。
一槍爆頭固然很爽,可那個目標太小了,而整個胸腹的面積就大上了很多,哪怕瞄準稍微有些偏差,或者槍械的精度略微有點問題,也能最大概率地保證足夠的殺傷效果。
槍是早就調校好了的,拿出來就能用,外面陽光明媚,視野非常好,風也很輕柔,距離也近,幾乎不用做什麼彈道計算和調整,林雙喜打開了保險,開始平復自己的呼吸。
這麼算起來,林雙喜手裡的這挺79狙,可是真正的新鮮貨,比華夏大多數的戰士們拿到的早多了。
箱子打開,裏面是三套標準63式協行裝具,兩把56沖和十來個彈夾,一挺79式狙擊步槍,幾塊「肥皂」,12枚67式手榴彈,兩顆66式反步兵定向地雷,還有些別的七零八碎的小玩意。
唯一遺憾的是,由於沒有為它研製專門的狙擊步槍專用彈,它在華夏只能使用標準7.62x54mm口徑53式彈藥,影響了它hetubook•com•com的射擊精度,這是它不及其原型SVD的地方。
79式的4倍光學瞄準鏡雖然倍率不大,用起來不算太給力,可在200米的距離上看得還是很清楚的。
那就必須先下手為強了。
在將近兩百米外的那棟三層小樓的陽台上,站著一個人,正靠在陽台的欄杆上抽煙,嘴唇上的火星明滅不定。
清脆的槍聲響起,瞄準鏡里,那個剛才悠閑抽煙的男子一頭栽倒,就如一根折斷的樹枝般從三樓的陽台直挺挺掉了下去。
林雙喜將搭在扳機上的食指輕輕按下。
很顯然,多年緬玉叢林的戰火,早已將這位能歌善舞的湘妹子鍛煉成了叱吒風雲的巾幗英豪。
看林雙喜上了樓,張小花和雷波也走到了正門口的門背後,一左一右站好。
說不定,自己待的這破爛樓房的牆壁都擋不住人家的一發子彈。
就是現在!
該槍被華夏繳獲后,因其優異的性能和精確的射擊精度非常符合華夏軍隊一貫的作戰思想,所以被立即進行了仿製,並在當年就正式定型,1981年投入批量生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