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出閱讀

重生之軍工霸主

作者:芊之羽
重生之軍工霸主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0%
第二卷 潮起 第353章 陰謀?

第二卷 潮起

第353章 陰謀?

平心而論,「MD-82」是一架相當不錯的飛機,這架飛機長度41.5米,翼展32.87米,空重35.6噸,最大起飛重量達到了67.8噸,以正常0.76馬赫速度巡航時,其最大航程達到了3800公里,最大載客量達到了172人,與它最主要的競爭對手「波音737」一樣,是一架標標準準的中、短途幹線飛機。
他該怎麼做?
「MD-82」當年8月就開鉚,而車間內的最後一架半成品「運十」則淪為了工人們練習鉚接用的試驗品……
所以,這架飛機的確是米國航空最新科技的成果之一。
果然是他!
他將怎麼做?
不管在這次的合作中,是不是真的有陰謀存在,但就譚振華前世的歷史進程來看,「陰謀論」中提出的「遏制華夏民用飛機製造業」的目的,的確達到了!
畢竟,前世網上的資料實在頗多穿鑿附會,有些更是難以自圓其說,譚振華又不是航空界人士,對其內幕根本無從了解,不過,有一個www.hetubook.com•com疑點是他難以釋懷的:
看著譚振華疑惑的眼神,郭蓉瑋解釋道:「就在我們上交的那份規劃書到達部里的同時,有另外一個人也拜訪了部里。」
而且,這次的兼并也波及到了華夏,已經執行了12年的魔都飛機製造廠與「麥-道」公司的合作由於米方的這次變故被迫停止,更由於當初的合同不嚴謹而索賠無門,讓華夏忍痛咽下了幾億美元的損失和大飛機項目又一次夭折的苦果。
這架飛機採用了兩台普惠JT8D-217發動機推動,單台的推力達到了9000公斤,由於採用後置發動機布局,也就是兩台發動機均置於飛機的尾部,所以機艙內的噪音極小,可以說是當前最安靜的客機之一。
張振中,如果在譚振華前世搜索網路,能得到的信息是:米籍華人,某知名媒體公司董事長兼CEO,國際傳媒界頗具影響力的華人企業家。而其曾經在一系列全世界最知名的企業擔任過董事https://www.hetubook•com•com、總裁、副總裁等高管職務,這些企業包括:新聞集團、蘋果、Palm、等等等等,其本人還是華夏好幾所頂級學府的客座教授。
歷史又走到了這個關鍵的十字路口,同樣的人,同樣的事,也許還有同樣的陰謀又開始一一上演,不過,這次的演員表裡,多了一個看似不起眼的小腳色,他的名字,叫做譚振華,是一個還未滿18歲的少年。
在譚振華前世的網路上,關於「運十」下馬原因的諸多說法當中,就有這麼一條「陰謀論」,其大概的意思就是:「運十」的下馬,其實是米帝暗地策劃並成功執行的,針對華夏民用航空事業的一項遏制計劃,出面執行這項計劃的就是當時世界範圍內民用航空領域的巨頭之一「麥克唐納-道格拉斯公司」,而具體的負責人,就是這位張振中!
「米國「麥克唐納-道格拉斯飛行器公司」總工程師,亞洲區董事總裁,張振中。」
「運十」1985年2月結www.hetubook.com.com束了它生命中最後一次在藍天之上的翱翔,並從此被永遠地束之高閣;而就在當年的4月13日,僅僅兩個月後,魔都飛機製造廠與「麥-道」合作生產「MD-82」的合同就簽訂了,並以極其驚人的速度騰空改造了原本屬於「運十」的廠房車間,期間為了騰空廠房甚至開展了拆除「運十」製造設備的勞動競賽!
現在需要首先面對的,是張振中拋出的一個看似香甜可口的餡餅:「麥-道」公司願意與華夏合作,在魔都建立一條生產線,以生產其旗下重要民用型號「DC-9-50」客機,也就是後世眾所周知的「MD-82」!
更何況,就他所知,「麥-道」公司派來負責這件事情的張振中先生,背景絕不單純呢?
而不為人知的是,此人的父親和叔父都是國家高級將領!
「振華,我們有對手了。」郭蓉瑋做了這樣的開場白。
經過與「麥-道」的合作,及其後一系列的失敗經歷,華夏在接下來的二十多年中,幾乎完全喪失了大飛www.hetubook.com.com機特別是民用大飛機的研製能力,而華夏如井噴般擴大的民用航空市場,則被米國的「波音」及歐洲的「空客」兩家公司完全佔領!
然而,它出現在華夏的時間,實在太巧了。
原來是他!
譚振華一聽見這個名字,心頭就是一萬頭羊駝奔騰而過。
1967年,「麥克唐納」與「道格拉斯」合併,並一度發展為米國最大的國防承包商及全世界第二大幹線客機製造商。
在這個關鍵的時間點,這架飛機和這個名叫張振中的人突然出現,讓譚振華對「陰謀論」又信了幾分!
「麥克唐納-道格拉斯公司」原本是兩家公司,分別叫「麥克唐納」及「道格拉斯」,這兩家公司的創始人都畢業於著名的麻省理工學院,並都用自己的姓氏命名了自己的公司,且幾乎是同時在本世紀的20年代開始了飛機設計及製造工作。
可惜,戰爭結束了,訂單枯萎,資金鏈斷裂,這兩家公司只得裁員、縮減規模,最後決定抱團取暖。
可惜,這家曾經巨無霸的公司由於經營不善、內部和_圖_書兩大派系未能很好地融合,特別是在與「波音」競爭市場及利潤巨大的民用客機市場時慘敗,現金流枯竭,最後不得不在1997年被後者兼并。
「誰?什麼人?」
當然,這是后話。
該公司旗下最著名的軍用飛機包括米國空軍的主力戰鬥機「F15鷹」系列以及海軍的「F/A18大黃蜂」系列;而其民用產品線則以「DC」系列命名,二戰期間盟軍最主要的運輸機,產量達到創紀錄的13000餘架,世界運輸機史上最經典、最具代表性的飛機「DC-3」便是其旗下產品。
如果說這完全是巧合,譚振華覺得怎麼都不能說服自己。
席捲全球的第二次世界大戰使得米國的航空工業獲得了巨大的發展,這兩家公司也如其他那些軍火商一樣賺得盆滿缽滿。
這架飛機機身修長,非常漂亮,而且,為了適應高溫高原地區的起降需要,還特地做了很多性能和設備上的升級,並且剛剛在去年也就是1981年7月30日才獲米國聯邦航空局型號合格證,于同年8月開始向用戶交付使用。
  • 字號
    A+
    A-
  • 間距
     
     
     
  • 模式
    白天
    夜間
    護眼
  • 背景
     
     
     
     
     
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