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 潮起
第370章 競爭對手
「說回飛機本身。這架飛機應該是從1960年左右開始設計,1963年進行了原型機首飛,按照歐洲這些航空製造企業操作民航機項目的慣例,在首飛之前,它就已經收到了多家航空公司的訂單。」
「到了1964年,這款飛機獲得了包括不列顛本國在內主要歐洲國家及米國的飛行認證,並正式開始向用戶交付,1965年1月進行了第一次商業飛行,而到1966年就已經交付了超過40架飛機,甚至打入了競爭激勵的米國市場。為了滿足不斷增長的訂單需求,「不列顛宇航公司」不得不在其位於Weybridge的第二工廠又辟了一條生產線,可見其成功。」
馬峰山想了想答道:「原因當然是多方面的,但是最重要的還是來自於三點。」
這件事,難道不應該是老郭親自主導么?難道,這個學生,已經讓郭大教授滿意到可以放手承擔這麼大的事情了?
「這款飛機的發動機也就是主要雜訊源布置在飛機尾部,天然具備距離客艙較遠的優勢,再https://www.hetubook.com.com經過不斷的改進發動機,使得噪音進一步降低,這也使得乘客更願意選擇這款飛機乘坐。」
「既然談到了「BAC」,那就不能不先談談設計和製造它的「不列顛宇航公司」。
「但是,這架飛機的試飛之路並不是一帆風順的,1963年10月,其中一架參加試飛的飛機墜毀,機上人員全部遇難。經過後來的原因分析,發現事故是由於「深度失速」引起的,而這種現象的產生是由於機翼與尾部的發動機在高迎角下的對沖效應,該效應導致尾翼氣流減少,從而導致了災難性的結果。」
「然後呢,就是其實用性和經濟性。」
見到馬峰山狐疑的目光轉向了自己,譚振華輕咳一聲,開門見山地問道:「馬總師,你可曾聽說過「BAC」這款客機?」
譚振華心頭暗樂,這開頭,和當初郭蓉瑋第一次談到這架飛機時候的語氣,簡直一模一樣。這麼看來,自己當初利用不算太多的航空知識挑出的這位,還和-圖-書真是蒙對了。
「所以,經過這麼合併以後的「不列顛宇航公司」,可以說擁有了歐洲首屈一指的飛機設計和製造能力,而你們說到的這架「BAC1-11」,就是這家公司旗下最成功的的民用航空產品。」
打開了話匣子,談的又是自己專業的領域,馬峰山開始了娓娓的講述:
「哦,對了,振華同學你可能不知道,我解釋一下,這家後來合併進來的「霍克·西德利公司」本身也具有非常強的飛機設計製造能力,目前佔據我們華夏最大數量的民航機隊「三叉戟」飛機就是由這家公司設計製造的。」
馬峰山聞聽此問,手上的動作就是一僵,差點將杯中的水都潑濺出來,他定了定心神,然後抬頭深深看了譚振華一眼,隨即答道:「它的主要競爭對手,就是「波音公司」的「波音737-200」以及「麥-道」公司的「DC-9」。而這個「DC-9」,正是我們華夏正在洽談引進生產的「MD-82」的原型機。」
馬峰山毫不猶豫地用幾個「最」表
hetubook.com.com
達了自己對「BAC1-11」這架飛機以及設計、製造了這架飛機的「不列顛宇航公司」的讚賞。「據我所知,已經交付的「BAC1-11」包括其各發展型,應該已經超過了400架,要算起來,應該是到目前為止,不列顛整個民用航空領域銷量最大的客機了。」
「首先肯定是安全,至於原因這個我剛才已經解釋過了,而且它從1973年以後生產的新飛機就都具備了「盲降」也就是儀錶降落能力,這讓它的安全性得到了進一步提升,從它交付用戶開始的十多年的飛行記錄也可以佐證這一點。」
而且,他也從好幾個渠道聽說了郭蓉瑋向部里提出的這個「BAC」計劃,包括郭蓉瑋自己也沒向他隱瞞,在年初他做計劃和向上的彙報材料的時候,郭蓉瑋還特意打了好幾個電話來徵詢自己的意見。
馬峰山雖然還是一腦門子霧水,不過還是點頭應道:「你問的是一架不列顛的飛機,還是民航機,有啥密可保的?要保,也是不列顛那邊保吧。」
說到這
https://m.hetubook•com•com裏,馬峰山略略停頓了一下,低頭喝了一口水,順便整理一下思路。譚振華則趁機插話問道:「馬總師,那麼這架飛機在國際上的主要競爭對手是誰,表現又如何?」
「這是一家具有非常悠久歷史的公司,起初並不叫這個名字,1960年,由維克斯公司、布里斯托爾公司和不列顛電力公司重組而誕生的這家企業最初的名稱是「不列顛飛機公司」,而到了1978年,霍克·西德利公司和蘇格欄航空公司又合併了進來,才改成了現在這個名字。」
馬峰山微微愣了一下,在他的想法里,這位與郭蓉瑋一同前來的譚振華同學,最多也就是老郭的得意弟子之類,那麼,與自己的這次見面談話理應由郭蓉瑋來主導才對,可為什麼倒是這位譚同學來提問?
「最後就是舒適性,而這主要體現在對客艙內噪音的控制。」
「也正因為這起事故,「不列顛宇航公司」對飛機的設計進行了重大修改,設計並添加了被稱為「振動桿」和「推桿」的設備,並重新設計了機翼的前緣,使氣流能順暢和圖書進入發動機和尾翼。經過了這番修改,「BAC」成為了一款非常安全的飛機。」
「那麼,這架飛機為什麼能取得成功呢?」譚振華問道。
頓了頓,他稍稍整理了一下思路,然後開口道:「你們說的這個「BAC」,應該就是「不列顛宇航公司」設計製造的「BAC1-11」吧,這的確是一架好飛機。」
「這款飛機起初的型號能夠載客80人,而到現在我所了解到它最新的改型是1978年投入生產的「BAC1-11-500」,最大載客已經可以達到136人,而單位油耗反而降低了7%,這對於民航機來說,是非常重要的性能提升。」
郭蓉瑋看著馬峰山略顯躊躇的表情,笑著解釋道:「老馬你別多心,我這個學生啊,他其實是挂名的,並沒有在我們寧航讀書。這小子賊著呢,他已經考上了米國的斯坦福大學電子系,秋天就要去留學了,至於他在「BAC」項目當中能起到什麼作用,呵呵,這容我先賣個關子,你也不要多問,總之,只要不涉密的問題,你就當他問的就是我問的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