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出閱讀

重生之軍工霸主

作者:芊之羽
重生之軍工霸主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0%
第二卷 潮起 第445章 決心和錢

第二卷 潮起

第445章 決心和錢

「這事,當然得從一份巨大的航空發動機訂單合同說起。」師昌旭再次打開了話匣子。
譚振華笑了笑道:「師老,我暫時還沒那麼大的胃口,對了,師老,您剛才說了這麼多,都是關於國際上碳纖維發展的歷史的,那麼我們華夏又是個什麼情況?」
譚振華再次追問道:「那麼,到底是哪兩條最重要?」
「這個啊,當然與他們的雄心壯志有關,不過,也正是由於這項技術,或者說是他們的雄心壯志,讓「羅羅」掉進了一個史無前例的大坑。」師昌旭用略帶調侃的語氣回答道。
他的這個回答讓譚振華窒了一窒,心中暗道,從這位老爺子說話的語氣來看,年輕時候恐怕也不是一個安分的主呢。
「所以,「羅羅」公司算是徹底掉進了新技術的大坑裡,按照以往的工程實踐,新技術在新型號產品中的應用最好不要超過30%,而「羅羅」的這台新發動機呢,從構架到材料,里裡外外幾乎就是全新的,別的不說,單說這CFRP葉片就一直折騰到了1970年,儘管在很多性能方面超過m.hetubook•com.com了傳統金屬基葉片,但卻不能通過鳥撞實驗,最後不得不啟動了備用的鈦合金方案,僅僅這一條,就讓新發動機的成本、重量以及加工難度都大大上升,要知道,鈦合金的加工,到現在都還是讓全世界頭痛的問題。」
「這麼一番折騰下來,羅羅公司花在這台發動機上的錢,超過了預算的一倍以上,還不能按進度向「洛克希德」公司交貨,導致了高額的延期違約金,再加上世界範圍內的經濟衰退,「勞斯萊斯」汽車的銷售也面臨著極大的困難,最後資金鏈斷裂,只好於1971年宣布破產。要不是不列顛政府及時出手,將其拆分成了兩家公司,並對「羅羅」發動機公司進行了注資,幫助其終於完成了新發動機的研發,這家歷史悠久的公司就要從此消失。」
師昌旭嘆道:「這個啊,說起來就都是眼淚了,實際上,我們華夏開始研究碳纖維的時間並不晚,從60年代初期就開始追蹤這項先進技術,但是,你這個年紀的孩子應該知道期間我和*圖*書國都經歷了什麼,再加上西方國家對我們的技術封鎖,所以,在很長一段時間內,我們幾乎沒有取得任何進展,直到1975年,這一狀況才得到了一些改變。」
「由於可能的飛機訂單高達數百架,所以,西方三大主要的航空發動機製造商,「普-惠」、「通用」、當然還有「羅-羅」為此進行了激烈的角逐,於是,這三家企業在競爭中對發動機的參數越報越高,推力越報越大,而價格卻越報越低,當「羅-羅」公司最終中標「三星L-1011」飛機發動機時,其方案推力已經達到了181KN!」
不過,老爺子既然談興正濃,那他當然要做好捧哏,便自覺接茬道:「這史無前例的大坑,到底有多大?」
譚振華連忙搖頭道「不不,師老,我聽清了,就是因為聽清了才覺得驚訝,「羅羅」公司的背景來歷我當然知道,我只是奇怪,他們一個造發動機的公司,要買一個「碳纖維」的技術用來做什麼?」
「前兩條我不太懂,如果振華你感興趣,可以去諮詢吳達觀,不過這最後一m•hetubook•com.com條么,就我所知,即便是發達如不列顛,在60年代末期想要實現,那也是非常困難的一件事。」
「為了達到設計指標,羅羅公司採用了一系列的新技術,其中最重要的應該有三項:第一,就是採用大涵道比;第二,就是採用新的三轉子的發動機體制,而這第三么,就是採用代號為「海菲爾」的CFRP,也就是碳纖維風扇葉片。」
他不禁問道:「振華,你在想些什麼?「羅-羅」公司的主意可不是那麼好打的。」
「60年代中後期,噴氣式大型客機的技術已經成熟,米國的「美洲航空公司」和「東部航空公司」都提出了要購買大批洲際大型客機的計劃,當時參与飛機競標計劃的,是米國的兩大傳統大型飛機製造商:「洛克希德」和剛合併的「麥克-道格拉斯」,他們推出的機型分別是「三星L-1011」和「DC-10」;而且都不約而同地採用了三發動機的布局。」
「決心和錢!」
譚振華追問道:「可今年已經是1982年,這時間已經過去了7年,難道我們就沒點和-圖-書進步?」
師昌旭再次深深地看了他一眼道:「難點很多,缺人才、缺基礎技術、缺應用環境、缺整個化工體系的支撐,不過,這些都不是重點,重點只有兩條。」
「羅-羅」公司曾經破產,並被分割成兩家公司這件事譚振華是知道的,而且他還知道這兩家公司後來的結局命運,不過,「羅-羅」公司的破產居然是因為碳纖維,這事他還是頭一回聽說。
「那麼師老,以您的觀點來看,我們國家搞這個碳纖維,難點究竟在那些重要的方面呢?」譚振華化身好奇寶寶,鍥而不捨。
於是他追問道:「師老,您別賣關子了,趕緊講講其中的緣由,我都好奇死了。」
師昌旭終於說完了「羅羅」公司掉坑的歷史,拿起手邊的搪瓷大茶缸子小小呡了一口,好潤潤喉嚨,然後一抬頭,就發現對面這位小朋友的眼珠子正在滴溜溜地亂轉,按照他的經驗,這小子顯然在想著什麼壞主意。
譚振華連忙問道:「1975年?我們華夏做了什麼?」
師昌旭望著譚振華,臉上的表情似笑非笑,輕聲重複道:「是的,就是那個造發和圖書動機的「羅羅」,怎麼振華你沒聽清么?」
「有多大?呵呵,大到讓羅羅公司差點破產——也不對,應該說是已經破產了,最後是靠著不列顛政府的接濟才勉強留下了一條命。」
「這一年,在現任國防部長張老將軍的牽頭下,組織了全國20多家單位進行了技術攻關,並終於研製出了勉強能用的碳纖維,不過,按照其實際性能測算的話,還不到倭國「東麗」公司「T200」標號的水平,而「T200」這個標號的碳纖維,在國際上都已經算是淘汰產品。」
師昌旭繼續嘆氣道:「要說進步也是有一點的,據我所知,從1975年到現在,我們國家為了這個項目一共投入超過了2600萬元,現在至少成品率已經有了些提高,可是,其成本竟然比國際市場上的售價還要高。當然,這個價格並不具備什麼實際意義,因為人家根本就不賣給我們,更可怕的是,「東麗」公司的更高強度的「T700」標號產品已經開始批量供應市場,而且我聽說,性能更好的「T800」也已經完成了中試,有望在一兩年內投入市場。」
  • 字號
    A+
    A-
  • 間距
     
     
     
  • 模式
    白天
    夜間
    護眼
  • 背景
     
     
     
     
     
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