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卷 風漸
第617章 賁放的難題
從二十一世紀重生回來的譚振華當然知道PD雷達在整個機載雷達發展史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與意義,而無論在他的前世還是此生,賁放都是華夏PD雷達的奠基人和開拓者,所以他說整個華夏最希望能談成與以薩的這筆買賣,好讓他們能親自看上一眼、用上一用真實的PD雷達的人都在這間屋裡,那是一點錯都沒有的。
有些扯遠了,讓我們回到現實,譚振華在默默思考了良久之後才抬起了頭對賁放說道:「老師,我有一個辦法,雖然不知道管不管用,最後的結果如何,但是,我想試試。」
不過賁大神顯然已經等了他半天了,那就必然是真有事,譚振華也不敢怠慢,趕緊招呼著他進了自己的房間。
這麼做絕不是米國安了什麼好心,而是為了給蘇俄在他的卧榻之畔增加一個敵人。
「BAC」客機、「斯貝」發動機、「海鷂」式戰機、碳纖維……這些原本需要集華夏全國的力量都不一定能完成的項目,卻在他的推動下不斷變成www.hetubook.com•com可以採摘的豐碩果實,賁放忽然覺得,也許,收了譚振華這個弟子,是自己這一輩子做過的最正確的一件事。
進了房間落了座,賁放也不客氣,直截了當地說道:「振華,咱們的火控雷達可能有麻煩。」
要知道,此時是1982年,世界上能研發PD雷達並將其擺上了貨架的國家寥寥無幾,而在排除了米國的幾家公司之後,那更幾乎沒什麼像樣的選擇!
在倫敦工作的那些日子里,賁放對自己的這個學生有了全新的認識,看他在金融市場呼風喚雨,看他在倫敦各種勢力間長袖善舞,看他將華夏一項項急需的技術收入囊中,原來,這個從穿開襠褲開始自己就認識的孩子,已經在不經意間,成長為一名真正的男子漢了,而且,是那種真正將責任挑在肩頭的男子漢!
「什麼辦法?」賁放的眼睛一亮。
這是,又被抓了差了啊。
賁放答道:「按照你與小霍克先生達成的協議,不列顛宇和圖書航公司將為我們的「海鷂」戰機適配以薩ELTA系統公司的EL/M-2021B雷達,小霍克先生忠實地履行了自己的諾言,與以薩方面就這款雷達的引進進行了談判,並將我引薦給了ELTA系統公司派來的談判代表,因為在你們的協議上,有關這款雷達的技術性能談判是由我來負責的。」
「這是當然的。」賁放答道,「振華你應該知道,恐怕整個華夏最希望能談成這筆買賣的人都坐在這間屋子裡了,所以,我是不會放過哪怕一丁點的機會的。」
可他剛出了父母的房門,就見斜對面的房間門開了,賁放探出了頭來道:「振華,你可聊完了,走,到你房間,我找你有事。」
正是因為這項措施,才使得蓉城飛機設計所3611從盛京飛機設計所3601脫離出來,也使得宋文華能夠脫穎而出,成為了3611的總設計師,並最終以「殲十」戰機的一飛衝天而名揚華夏,也培養出了楊巍這樣傑出的接班人。
這實在不是一個和-圖-書好消息,說起來,他買的這十二架海鷂戰機上的雷達可以說是命運多舛,先是弗倫蒂國際公司的「藍雌狐」雷達跳票,接著好不容易與小霍克達成了協議,由他牽線,為「海鷂」戰機配裝以薩ELTA系統公司的產品EL/M-2021B,可現在,賁放居然又說有麻煩!
從這點也可以看出,古老而韌性十足的華夏終歸是被命運庇佑的民族,無論在多麼艱難困苦的情況下,終歸會留下一線生機,而華夏也從來沒有辜負這份庇佑,這份生機哪怕再是渺小,也終歸會成長為參天大樹。
譚振華頓時臉上微微變色。
賁放苦笑著搖搖頭道:「雖然到現在還沒有明說,但恐怕最終的結果會是這樣。」
「老師,您有沒有旁敲側擊過這個壓力的來源?」
當今世界,無疑是兩強相爭的局面,為了壓迫對手,米國與蘇俄這兩強可以說無所不用其極。為了給貌似強大且一直表現得咄咄逼人的蘇俄製造麻煩,米國也不惜放下了身段,與曾經的對手華夏建和_圖_書立了正常的國家關係,並放開了一部分原本屬於禁運的物資和設備以供華夏增強實力。
趁著自曝巨額身家而讓老爸老媽陷入了短暫的失神狀態,譚振華終於溜出了房門,打算就回自己房間睡覺。
「為什麼?他們有沒有解釋過理由?」
什麼?童鞋你說毛子?呵呵,毛子還是算了吧,就算將其與華夏目前的惡劣關係擺在一邊,至少在機載雷達方面,毛子也實在沒什麼能拿得出手的好貨色,要不然,也不會在他們正在試飛的T-10S型戰機,也就是日後大名鼎鼎的「蘇-27」側衛戰機上安裝那個重達1噸卻性能弱雞到爆的「N001」雷達這個大坑貨了。
譚振華陷入了沉默,因為賁放的推測與他的猜想無比一致。
「他們沒有明說,但我從與他們的交流中能感覺得到,他們本身其實是想賣的,但是,有一種來自外部的壓力,讓他們非常猶豫。」
這要真的出了麻煩,那譚振華就將陷入幾乎沒有選擇的窘境!
唉,沒見面的時候,想老爸老媽想和圖書得緊,可真見了面吧,又被他們的嘮叨弄的受不了,要躲著走,誰給評評理,這都叫什麼事兒?
所以他相信,譚振華說有辦法,那就一定有辦法!
譚振華點頭,同時疑惑地問道:「聽起來不錯啊,難道ELTA公司不想賣給我們這款雷達?」
唉,歹命啊,誰叫自己招惹了那麼多的事兒呢?
他緊張地問道:「什麼麻煩?」
「就我的感覺,這件事的阻力,恐怕還是來自於米國。」賁放繼續說道。
他看到了很多,而他相信,在他沒有看到的地方,譚振華肯定做了更多!
雖然他這麼做頗有些鴕鳥政策的意思,畢竟明天早上起來,還必須面對老爸老媽的一番盤問不是?不過管他呢,混一天算一天,先把今天混過去再說吧。
賁放說的的確是大實話。
誰都知道,華夏與蘇俄,雖然表面上社會體制相同,但已經鬧翻了很多年,蘇俄甚至曾經想動用原子彈對華夏進行核突襲,也逼迫得華夏不得不採取了一系列的應對策略,其中的一項重要措施就是大搞三線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