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卷 沙鳴
第844章 支持
至於後來為啥又上馬了全亞洲最大的8萬噸模鍛壓機,那自然是因為,想造「運20」這樣起飛重量超過200噸的大飛機,老傢伙再升級也是有心無力,華夏的高溫模具技術沒有米國那麼牛逼,可選擇的技術路徑也就只有像師昌旭說的那樣,依靠「大力出奇迹」了。
國之重器,當然應該是國家投資了,對吧?
我就說么,沈老爺子還是實誠了點,這一試就漏餡了。
既然目標是徹底擺脫對不列顛人的依賴,那答案也就非常簡單,就是必須依靠華夏目前唯一的這台安裝在112廠的3萬噸模鍛壓機,儘可能地挖掘它的潛力,自行製造飛機主承力大樑。
不過看看他連發動機這種需要大筆投資的技術都要堅決引進、自行生產的態度,想想也知道他會怎麼做了。
沈宏肯定是知道這台由他本人當年主持建造的大壓機處在什麼技術狀態的,師昌旭做為一個搞金屬材料的,大概率也知道,譚振華和_圖_書甚至估計,他們連以國內現有的技術能力,該怎麼升級這台設備都做過好幾輪方案。
「那,沈老,您有沒有現成的,比較合適的升級方案呢?」
或者,等到一個像自己這樣有錢的凱子……
「他叫顏勇年,華清大學機械系副主任,你可以先找他談談,冶金部那邊的工作,我可以來溝通。」沈宏如是說道。
換句話說,他們有極大的可能就是一直在等,等國家有什麼重大項目上馬,需要比現在能實現的更高級別的加工能力了,再提出升級這台大壓機的方案好獲得一筆資金來實現這樣的升級改造。
師昌旭點頭道:「不錯,的確如此。」
「不存在幫忙,只存在投資。」譚振華正色道:「師老,小子我也和您認識了不少時間,我做的那些事,想必您也看在眼裡,我想做的事,您也應該能猜到大概,經過沈老的介紹,我現在知道了,這台巨型壓機對我們國家的重要性,所和_圖_書以,讓我來投資,從我的角度來說根本沒有障礙,更何況,這台壓機的性能,還關係到我已經投入了巨資的其他項目的進展,師老,如果我猜的不錯的話,這台壓機,還可以加工航空發動機的渦輪葉片吧?」
沈宏顯然事先沒有考慮過譚振華的這種立場,他微微有些猶豫,不過,在師昌旭拉著他到一邊耳語了半天之後,終於還是點了頭。
在他的前世,這台安裝在112廠里的3萬噸大壓機,在歷經多次小修小補之後,一直扛到了2003年才終於迎來了它的第一次大規模升級,這次的升級使其鍛造能力一口氣提升了40%,相當於按原設計參數換算的話,能幹5萬噸壓機的活兒了,加工精度也一口氣提升了20%,而究其原因,則是國家新一代運載火箭立項,再用原來的老裝備,實在應付不來了。
現在的局勢非常明朗,自己把想拜訪沈宏的想法與師昌旭一交底,以老爺子和_圖_書的聰明睿智,當然能立刻猜出來自己是為了什麼。
這根本不是一道選擇題而是一道是非題。
譚振華嘴角上的笑意沒有瞞過對他已經非常熟悉的師昌旭的眼睛,師老爺子也知道這小子已經看穿了,不由得笑道:「行了振華,你也別試探了,沈老也沒打算瞞著你,他聽我說了你的事情后,確實起了想讓你幫忙升級一下這台壓機的心思,你也知道,要搞這麼大的工程,肯定需要一大筆錢,國家目前沒有特別急迫的需求,暫時肯定是顧不上的。」
至於為什麼沒有實際行動么……99.999%就是沒錢鬧的。
通過了這段時間以來他與譚振華的交往,也算對這個年輕人了解得比較深入了,他發現,譚振華確實對產權的界定非常在意,不論是有形的還是無形的資產,他都要求在投入之前,以合同的方式將產權進行明確的劃分——哪些是你的,哪些是我的,事前一定要說清楚。
但師昌旭不這麼認https://m.hetubook.com.com為。
譚振華並不知道華夏巨型壓機的發展歷史,不過他想確定自己的猜測,也只需要轉動小腦袋試上一試便知。
有這一個理由就足夠了,所以,他選擇支持譚振華。
這不僅僅是因為他本人在米國的求學經歷讓他的眼界更加開闊也更能理解譚振華的這些行為,更因為他看到了,在譚振華的運作下,一個個大項目正有條不紊地開展了起來,一項項華夏緊缺的技術被引進進來,而這些事,於國有益。
「那我就更加責無旁貸了。」譚振華肯定地說道,接著,他又話鋒一轉:「但是,師老,您也知道小子我辦事的習慣,對於產權的界定,我一向是非常在意的,因為我不想有什麼後續扯皮的麻煩——所以,我需要了解現在升級這台壓機需要的預算和它最終能達到的效果,評估之後,我們還需要討論一件事,我的錢以什麼方式投入的問題。」
當然,譚振華也相信,釣凱子這種想法原本只存在於他們和_圖_書互相開的玩笑里,畢竟找到一個肯投資這玩意的凱子也實在太難了些,別說華夏,放眼全世界估計也找不出來幾個。
除非在BAC客機承重結構這種關鍵零部件上,自己可以一直滿足於由不列顛宇航供貨的局面,否則,這個問題就必須要解決。
就他道聽途說的一些消息,這一點也是上層領導對這個年輕人看法不一的重要原因,總有人覺得他太貪了,什麼好東西都想往自己的碗里扒拉,完全沒有為國奉獻的覺悟,就是個貪婪的大資本家,甚至還有激進的,覺得有必要敲打他一下。
師昌旭點了點頭。
「那當然是有的,小譚總我告訴你吧,其實有一位華清大學的老師帶領的團隊就一直在進行這個課題的研究,目前已經取得了很多成果,如果按照他的方案進行升級,這台壓機,至少能提升20%以上的性能指標,我看過他的調研資料和論文,覺得方案是可行的……」
你還別說,譚振華的這個猜測,其實無限接近於事實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