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出閱讀

重生之軍工霸主

作者:芊之羽
重生之軍工霸主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0%
第五卷 雲亂 第1020章 堵你家大門

第五卷 雲亂

第1020章 堵你家大門

被譚振華列在第一位的,當然是晶元生產中最核心,也是技術門檻最高的設備——光刻機。
第一件,米國、歐共體、倭國,包括「巴黎統籌委員會」一致決定,修改了對華夏半導體晶元的出口管制條例,使得華夏可以無需審查便從這些國家購買到絕大多數民用半導體器件,也可以在經過審查並確認為非軍事用途后購買次一代的半導體生產設備;
1986年5月,電子部4742廠試製成功華夏第一片64K DRAM,集成度為15萬個元件,加工工藝為3微米,相比世界第一家製成相同產品的倭國NEC晚了6年;
再認真追究起來,除了這些「大事」之外,只發生了三件非常小的事情。
但經過與電子部及華夏科學院的深入溝通之後,譚振華知道,其實,此刻,1986年這個微妙的時間節點,正是華夏光刻機崛起的最佳機會!
同年8月,華夏集成電路設計中心在京城成立,這標志著華夏集成和-圖-書電路設計業發展的開端。
那麼,在譚振華前世的1986年,華夏的半導體行業到底發生了什麼?
還有,林本兼,你不要到處亂跑,小爺來堵你家大門了!
1986年,世界光刻機市場最領先的企業是倭國的尼康以及米國的GCA,這兩家各佔據了約30%的市場份額,第三名Ultratech約佔10%,Eaton、P&E、佳能等剩下幾家行業玩家每家佔據的市場份額都不到5%,至於後來的光刻機霸主,荷藍阿斯麥爾ASML,則剛剛于兩年之前誕生,由於后發且沒有技術優勢,連生存都十分困難——這家成立之初,名義上由歐洲半導體巨頭飛利浦公司佔據了一半股份的公司,只是拿到了飛利浦發明的自動化步進式光刻機技術,卻沒有得到其一毛錢的現金投資,因此,連辦公室都租不起,全公司一共31名員工只好在豪華的飛利浦大廈之外搭建了一個勉強能夠遮風和*圖*書擋雨的木棚辦公。
其實真的沒有發生什麼驚天動地的大事,如果一定要探究一下的話,那麼只有這幾件事是值得記錄的:
回到正題,縱觀國際市場,在光刻機這份供應商名單中是沒有華夏企業的,因為此時的華夏還遊離於國際半導體設備供應商的體系之外,只是被當成了國際半導體行業巨頭們處理落後淘汰設備的下家。
從譚振華的角度,他能夠非常清醒地認識到這其中隱藏的陰謀——一個企圖謀殺華夏整個半導體產業的陰謀,但,此時的華夏,絕大多數的人,包括絕大多數的半導體行業從業人員都還沒有意識到這其中蘊藏的殺機!
看起來不起眼的三件小事,卻造成了極為惡劣的後果——1986年,在整體市場增長超過30%的情況下,華夏自產集成電路卻首次出現了負增長,全年僅出貨4500萬片,對比上一年度整整下滑20%!
同時在另一方面,尼康在這一領域不斷和-圖-書攻城掠地,漸漸散發出了王霸之氣,打得幾家老牌半導體設備廠商節節敗退,這讓飛利浦不敢大手筆押注光刻機,因此與ASML合作,不過是想先佔個坑觀望而已。
至於飛利浦為啥給了技術又不投資——那是因為飛利浦當時正和索尼聯合主推更賺錢的CD業務,僅僅1984年,CD的銷量就達到1300萬張,比上一年度增長了兩倍多,散發出了一股印鈔機的味道,比小眾的光刻機更有投資價值;
因為華夏有每年超過3億片半導體晶元的市場需求並正以每年超過10%的高速不斷增長;因為經過了多年努力建設,華夏原本就具備獨立的半導體全產業鏈條;因為華夏科學院長春光機所、電子部4045所、華夏科學院第109廠都具備研製光刻機的經驗;因為國際光刻機的技術發展即將達到一個瓶頸,並將因此陷入很長一段時間的技術進步停滯期從而給華夏留下追趕的時機;因為譚振華正好知道誰已經從和*圖*書理論上預言了下一代的技術並將在未來打破這個瓶頸!
而這,僅僅是開始——在另一個時空,從這一年開始,華夏自產晶元在全國每年消費需求中所佔的比重逐年下滑,到1994年,華夏當年自產了2億片集成電路晶元,但當年的進口晶元超過50億片,國產晶元的市佔率下滑到了不足4%!
第二件,這些晶元出口國開始有針對性地根據華夏半導體器件的發展水平制定進攻性的價格策略——具體來說,就是華夏可以自產的晶元,他們就用極低的價格傾銷,華夏不能自產的晶元,他們便聯合漲價;
這還不是最致命的,在這幾年中,國產晶元製造設備基本走進了「國家投資研發——成果鑒定——束之高閣」的死循環,基於各種不能明說的原因,各主要國產晶元生產企業更願意花寶貴的外匯購買國外上兩代的淘汰設備來搭建自己的生產線,從而讓華夏半導體製造設備的研發陷入了很長時間的低谷。
ASML,這次和-圖-書你沒有撿便宜的機會了,你還是老老實實呆在你的木棚子里的比較好!
在這一年,電子部還召開了「七五」集成電路發展戰略研討會,提出了「七五」期間關於集成電路技術的「531」發展戰略,即普及推廣5微米技術,重點企業形成3微米技術生產能力,進行1-1.5微米技術科技攻關。
在這一年的10月,南高麗政府開始執行「VLSI共同開發技術計劃」,由政府出資,南高麗電子通信研究所牽頭,聯合三星、LG、現代三大集團以及南高麗六所大學,聯合攻關DRAM的核心技術。隨後三年內,該計劃共投入1.1億美元,其中政府承擔57%的研發經費。
看起來,與前些年的形勢並沒有什麼不同。
第三件,不知從什麼時候起,有一些華夏媒體開始鼓吹所謂的「造不如買」,並迅速在社會上形成了一股輿論潮流。
而今天,他與電子部、華夏科學院簽署的一系列合作項目,就是為了破解這一陰謀而做的應對。
  • 字號
    A+
    A-
  • 間距
     
     
     
  • 模式
    白天
    夜間
    護眼
  • 背景
     
     
     
     
     
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