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出閱讀

重生之軍工霸主

作者:芊之羽
重生之軍工霸主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0%
第六卷 浪急 第1142章 路在人心

第六卷 浪急

第1142章 路在人心

喀喇崑崙公路,又名為「華巴友誼公路」。
公路全長1032公里,其中華夏境內416公里,巴鐵境內616公里,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跨越邊境的道路,全線海拔最低點為460米的塔科特,最高點為4733米的紅其拉甫山口,喀喇崑崙公路沿紅其拉甫河、洪扎河、吉爾吉特河和印度河蜿蜒而下,並3次跨印度河,其間要穿越喀喇崑崙山脈、興都庫什山脈、帕米爾高原、喜馬拉雅山脈西端,地質情況極為複雜,雪崩、山體滑坡、落石、塌方、積雪、積冰、地震等地質災害經常發生,在這樣的地方修建公路,其難度可想而知。
他原是參与「中巴友誼公路」建設的巴方築路民工,親眼見證了中國風鑽工人冒著生命危險吊在山崖上打爆破孔;看見爆破手因事故被炸犧牲,屍骨墜入山崖甚至無法打撈;看見駕駛員被突發的山洪捲走;看見築路兵團的醫療隊在稍有閑暇時就走村串戶地為缺醫少葯的巴鐵人民義務治療疾病,挽救當地百姓的生命;深受感動之餘,他萌生了為中國友人做點什麼的想法。
1976年,時年22歲的阿里·馬達德自願向當地政府hetubook•com•com提出了義務看守中國烈士陵園的想法,這一干,就是40餘年。
「那麼我們是不是可以這樣認為,當蘇俄從阿福汗撤軍之後,我們就可以啟動瓜達爾港的建設計劃?」馬哈穆德已經有些迫不及待起來。
他當然知道這段歷史。
良久,齊亞﹒哈克才轉過身來問道:「埃里克先生,無論是建設瓜達爾港還是修建這條鐵路,所要花費的資金恐怕都是天量,我們巴鐵的經濟能力你想必也清楚,這麼多錢,恐怕……」
經過兩國數萬築路兵團將士十余年的努力,1978年6月18日,這條凝聚著華夏與巴鐵友誼,讓兩國從此血脈相連的公路全線通車,從那一天開始,它就成為華巴友誼的象徵。
付出的代價很大,但齊亞﹒哈克卻知道,對於巴鐵的國家安全來說,這條公路的作用無比巨大,無論如何拔高都不為過。
但是,在這個時候,譚振華選擇這個時機點出了這條公路,身為巴鐵的總統,齊亞﹒哈克知道,他想告訴自己的真正意思其實是,再艱難的地方也可以修路,但路,首先要修在人心裏。
2015年,中國政府www•hetubook.com•com向已經白髮蒼蒼的阿里·馬達德頒發了《和平共處五項原則友誼獎》。
辦公室里一時無人說話,氣氛顯得有些微妙。
從國家安全的角度,這條路無疑是戰略級別的。
順著譚振華手指的方向,齊亞﹒哈克看見了那條蜿蜒盤旋在喀喇崑崙山脈間的公路,默默點了點頭。
喀喇崑崙公路不但是巴鐵北部地區的交通紐帶,是通往首都伊斯蘭堡及南部沿海地區的交通要道,還是亞洲特別是中亞公路網重要的組成部分,是連接華夏與南亞次大陸的交通咽喉,也是穩固巴鐵對克什米爾己方控制區的定海神針。
以譚振華的年紀,這份沉甸甸的壓力,恐怕從出生起就一直貫穿到了現在。
「恐怕把巴鐵和我的現在的全部身家都填進去也不夠。」譚振華直截了當地說道。
在他的義務守護下,位於巴基斯坦吉爾吉特鎮的這座中國烈士陵園,已經從春草不生的荒灘變成了綠樹環繞、芳草茵茵的英靈長眠之所。
「嘶……埃里克,你的心實在太大了!」馬哈穆德情不自禁地輕呼起來。
「基於眾所周知的原因,我的確在長期關注蘇俄和阿福汗問題。」譚振www•hetubook.com•com華坦然道,而他的坦率也打消了從齊亞﹒哈克和馬哈穆德心頭一閃而過的懷疑——他們都知道,要論起面對蘇俄咄咄逼人的氣勢誰的壓力最大,在這顆星球上恐怕非華夏莫屬。
譚振華點了點頭道:「大致上,我的確是這個意思,當然這也要看你們的準備情況——比如,當巴阿邊境的局勢趨於平穩之後,你們能夠抽調出多少力量來維持住瓜達爾地區的良好治安狀況,以及最重要的,能否為在瓜達爾港裝卸的貨物提供一個安全、良好且具有效率的物流轉運通路。」
就是在那一天,有一位巴鐵的志願者向他提出了申請,他還記得他的名字——阿里·馬達德,他志願留在巴鐵小鎮吉爾吉特,用他的一生守護安眠在此處烈士陵園中的88位華夏英靈。
同時,他也起身,走到了那巨幅的地圖前,比劃著說道:「總統先生你看,我計劃中的這條鐵路,其全長大約有3000公里,其中最難的部分就是這兒,」他的手指向了華巴邊境處說道:「需要穿越這裏,喀喇昆崙山。喀喇崑崙山脈是世界第二高的山脈,僅次於喜馬拉雅山脈,寬度約為240公里,長度為80m.hetubook•com•com0公里,平均海拔超過5500米。當年修建連接華夏和巴鐵的喀喇崑崙公路的艱難總統先生想必還記得吧?這條全長1032公里的公路,1966年開工,到1978年才完工,整整修了13年,而為了修這條公路,僅我們華夏築路兵團就有兩百余戰士犧牲。」
「物流轉運通路?通往哪裡?」齊亞﹒哈克皺眉問道。
而齊亞﹒哈克則在微微皺了一下眉頭之後,沒有立即說話,而是站起身來,踱步到了辦公室內佔據了整整一面牆的巨幅巴鐵國家地圖前,盯著它陷入了沉思。
其北起華夏喀什,經疏附、烏帕、托海、布侖口、塔什庫爾干、達不達、紅其拉甫、水不浪溝,翻越喀喇昆崙山紅其拉甫達坂進入克什米爾巴鐵控制區,再經過巴勒提特、吉爾吉特、齊拉斯、巴丹、比沙姆到達巴鐵北部城市塔科特;是巴鐵北部通往首都伊斯蘭堡及南部沿海地區的交通要道,也是華夏通往巴鐵及巴南部港口卡拉奇、南亞次大陸、中東地區的唯一陸路通道,具有重要的戰略和軍事意義。
齊亞﹒哈克還清晰地記得,通車的那天,他親臨現場視察並參加了開通剪綵儀式,當天的第一項議程就是hetubook.com.com,向為修建這條公路而犧牲的203名華夏築路兵團將士、810名(一說500餘人)巴鐵築路工人默哀。
「貫通巴鐵南北,通往華夏。」譚振華道:「在我的設想中,最好能建設一條南起瓜達爾港,北抵華夏喀什的重載鐵路,如果有可能,我甚至希望能鋪設一條與之平行的石油及天然氣輸送管線。」
阿里·馬達德,史實人物。
1965年,第二次印巴戰爭快結束時,巴鐵方面向華夏政府提出了建設這條公路的設想,其主要目的無非是為華夏提供的各種補給物資及大型軍用裝備進入巴鐵提供一條安全、便捷、可靠的通道。出於戰略考慮,華夏方面積極響應了這個設想,1966年,兩國工人在帕米爾高原炸響了開山第一炮。
這是一條被喻為「世界築路史奇迹」的公路,整條公路上有主橋二十四座,小型橋樑七十座,涵洞一千七百多個,共用了八千噸炸藥,八萬噸水泥,運送土石三千萬立方米,而不論是華夏還是巴鐵境內,這條公路施工難度最大的路段,全部都是由華夏修築的,修路的資金,也絕大部分由華夏承擔——再看看修建這條公路的時間段就知道,當時的華夏付出了多大的努力。
  • 字號
    A+
    A-
  • 間距
     
     
     
  • 模式
    白天
    夜間
    護眼
  • 背景
     
     
     
     
     
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