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卷 浪急
第1146章 謀國(上)
「嗯,好吧,不過,嗯,那個,申伯伯,小子我說了你可別罵我。」
譚二立馬捂住了腦殼叫喚道:「哎,申伯伯你剛才答應過不罵我的……再說了,這都什麼年代了,我譚振華又生在新華夏長在紅旗下,誰還願意去遭當皇帝那份罪啊?」
「哦?」
申宗義沒好氣地說道:「我那是罵你嗎?我那明明是揍你……說,你好好的,謀的什麼人家的國?」
「申伯伯,這事說來話可就長了,您老現在有時間不?有時間的話我就跟您老人家好好彙報一下我的這個「謀國」之計。」
「申伯伯,我知道單純從投資的角度來看,就巴鐵當前的環境,投資這5千萬美元能產生的效益是遠遠比不上國內的,但是,如果從長遠來看,其戰略價值卻又是國內遠遠比不上的。」
隨著他的訴說,申宗義的臉色漸漸凝重起來,在仔細地看完了譚振華提供的數據資料之後,他沉思了片刻,隨後道:「振華,你說的這些很重要,繼續。」
「申伯伯,這是我與巴鐵達成的一攬子合作計劃中的一部分。」譚振華答道:「根據這份協議,我將在未來三年內,對巴鐵持續投入5千萬美元,這些投資將主要以設備、技術
和_圖_書、人員培訓等方式提供,目標是力爭在這些投資項目建設完成後,在巴鐵形成一定規模的地方性小規模工業能力。」
「嗯,那我可說了啊。」譚振華一邊組織著語言,一邊從隨身的小包中摸出了一張巴鐵的全國地圖攤開在申宗義的辦公桌上,指著上面幾個標註出來的圈圈和線條說道:「申伯伯,話題要從這個瓜達爾港說起,你看這個港口的地理位置,它位於巴鐵俾路支省西南部瓜德爾城南部,是一個優良的深水港,其坐標位於北緯25.2度、東經62.19度,距巴鐵─伊波斯邊境只有約120公里,南臨印度洋的阿拉伯海,距離霍爾木茲海峽灣口只有約400公里,可以說,緊扼住了從非洲、歐洲經紅海、霍爾木茲海峽、波斯灣通往東亞、太平洋地區數條海上重要航線的咽喉,申伯伯,你說紅海沿岸和波斯灣里有什麼?」
申宗義微微點了點頭,又琢磨了一會才道:「振華,你說的這個港,戰略位置的確重要,但那主要是因為石油,可我們國家的石油,目前還是立足於自給自足的啊?」
「我要謀巴鐵的國。」
「這樣啊。」申宗義若有所思地點了點頭,戴https://m.hetubook.com.com上了老花鏡,仔仔細細地看完了譚振華提交的這份報告,放下,又認真琢磨了一會兒才道:「你的這個計劃,基本套用了當年我們國家搞三線建設時的思路,用「5小工業」開路,適用於工業基礎較差的地區從零開始的工業化改造,不過振華,你也應該知道這種「5小工業」的缺點,能耗高、效率低、產出少,產品的品質得不到保證,相比起規模以上的建設,從投資的費效比來看,既不環保也不經濟,振華,以我對你的一貫了解,這些落後的技術和產能,應該不是你投資的方向啊?而且你為什麼要在巴鐵投資,那裡的投資環境會比國內更好嗎?」
「沒時間也給你嚇得有時間了,說吧。」
「那就先回答你這麼做的戰略價值。」
「那是現在,申伯伯,你看我這裡有一份統計數據。」譚振華一邊說一邊從包里又翻出了一份資料遞給了申宗義道:「這是我根據國家統計局發布總結的歷年數據,從這張表上可以看出,到1985年,我們華夏的石油產量突破1.25億噸,對比上一年度的增量也達到了歷史峰值的8.89%,出口3千6百萬噸,創匯https://m.hetubook.com.com67億美元,占當年全國出口創匯額的24.5%,其中的絕大部分購買者是倭國;但到第二年,也就是去年,雖然產量依舊創新高達到了1.3億噸,但增量卻一下子下跌到了4.63%,這說明,我國的石油生產已經到達了一個瓶頸,後續的增量將繼續下跌,如果沒有新的大油田的重大勘探發現,我們的石油產量將在一段時期內維持在這一水平,而增幅則很可能逐漸下跌,甚至可能在某天轉為負增長。但是申伯伯你看這裏,這張表,從這個曲線可以看出,隨著我國改開的進一步推進,我國內需的石油消耗數量在不斷上升,如果這個勢頭不變的話,那麼僅僅幾年之後,大概在80年代末期至90年代初期的樣子,就將越過平衡點,我們華夏將從石油凈出口國轉為石油凈進口國,而隨著我國經濟特別是製造業以及伴生的運輸業的進一步發展,這個凈進口數字將會越來越大,到了那個時候,我們華夏將不得不到處尋找石油進口資源,而到了那個時候,安全的石油的供給和運輸線路對華夏來說,就是事關國家安全的戰略因素了。」
「對啊,申伯伯你看,拿下了這個港口,我們https://www•hetubook•com•com就有了一條安全的,不用通過馬六甲海峽的能源物流通道,對華夏來說,無論是我們生產的商品的輸出,還是能源的獲得,都具有無可估量的戰略價值。」
申宗義狐疑地上下打量了譚振華一番才道:「你小子不會又憋著什麼大壞吧?行,你說,我保證不罵你。」
譚二:「……」。
申宗義愣了一下,隨即伸手就一個爆栗砸在譚二腦門上同時喝道:「臭小子你是不是錢掙太多翹尾巴了?竟做夢想當皇帝?!」
「振華,你這是?」
Ps:本章 節中部分數據引用自論文《1949年以來中國石油進出口地位演變》,作者李昕,發表於2014年1月《西南石油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第16卷第一期,特此感謝。
譚振華扯了扯嘴角答道:「申伯伯,你一口氣問了這麼多問題,我都不知道先回答你哪一個了。」
「您看,截止去年底,巴鐵有大約9千5百萬人口,其中從事農業勞動的人口數接近70%,也就是說,到目前為止,巴鐵基本上還是一個以農業為主的國家,工業基礎非常差,國家最大宗的出口物資就是棉花和以棉花為原材料的棉紡織品,而且整個國家的受教育水平較低,技術工人緊和_圖_書缺,要想在那裡新建技術含量較高的大型工業設施,光為了培訓出合格的工人就需要花費極大的代價,這是我不打算一開始就在那裡搞大規模工業投資的原因之一。而這個「5小工業」呢?正好契合了當地的實際發展水平,小鋼鐵、小煤礦、小機械、小水泥、小化肥,這5種基礎工業其實最大的作用是利用當地資源,增強了地方經濟實力,改善地區性的經濟結構組成,可以培養一部分勞動力從單一的農業經濟轉向以農業生產為主,兼顧工業,也適度提高地區的農業外收入水平。」
「那還用問?當然是石油。」
老人家說得好有道理,譚二竟然無言以對。
申宗義略一思忖便點頭道:「你這個緩進的思路還是不錯的,也適合巴鐵現在的經濟結構,如果站在巴鐵國家領導人的層面上來考慮問題的話,假設以五年、十年或者更長的時間軸線來規劃國家的經濟建設,這的確是一個不錯的思路,事實上我們華夏也是這麼一步一步走過來的,但是,振華,你並不是巴鐵國家的領導人,你是個商人,還是個華夏商人,那麼你為什麼要這樣替他們考慮?還有,你剛才說了原因之一,那麼之二又是什麼?還有沒有之三?你說的戰略價值又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