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卷 星灼
第1588章 來者何人?
所謂一級戰鬥警戒狀態,對空勤來說,就是飛行員全部登機進入駕駛艙待命,隨時做好出擊準備,這個時候,哪怕飛行員想要上廁所,都不允許離開座艙,只能在座艙里就地解決!
於是,能採取的辦法就是對各雷達站的回傳信息進行分時接收,大家排好隊一個一個地來,而這種辦法的效率就……
說起來已經挺麻煩了,具體操作還要更複雜,比如,遠程警戒雷達大部分是兩坐標雷達,而測算目標高度還需要測高雷達或者三坐標雷達提供;在華夏當前裝備的測高雷達中,有很多都是依靠多路徑效應測高的老式UHF波段雷達,靈敏度不高,測出的高度差出上千把米也很正常,這就給指揮判斷空情狀態造成了很多麻煩……
固定警戒雷達站還有一個問題——受地形影響,它有盲區,因此,還必須在整個雷達網中增加地形補盲雷達和機動式補盲雷達,這些雷達要是靈敏度高還好些,要是性能再差一點,目標只要降個高度,脫離無線電接觸一段時間,都能被雷達系統當www.hetubook.com.com成一個新目標來處理了。
因此,對於集群分散目標和高速目標,由於數據量大,上報的速度就很慢,如果是多個雷達站同時向雷達信息處回傳信息,那,該處的線路就只能有一個結果——被塞宕機。
再接下來,軍區在收到空情情報后,必然有一個信息核實的流程,這個任務通常是由航空兵以及其他軍種來協作完成的,航空兵會派遣擔任戰備值班任務的戰機升空查證,為避免出現誤警導致無法預料的後果,比如前蘇俄擊落民航客機那種,這類查證工作通常需要飛行員以目視確認目標的準確信息。這個信息從飛行員到空軍基地再到空軍師再到軍區一級一級地傳遞上來,又需要一段較長的時間——相應地,等軍區方面做出決策再反饋回飛行員,這時間得再Double。
由此可見,在這套空情處理方式下運作的流程,其指揮能力是非常有限的,如果該空情還伴隨著自然或者人為的干擾,僅要核實空情就非常困和-圖-書難,就算沒有干擾,大集群高速度的目標,最後匯總出來的航跡也很難保真。
對於防空部隊來說,就是所有遠、近程防空警戒雷達全部開機,火控雷達預熱準備,所有地空武器、高炮部隊全部進入戰鬥崗位準備,隨時準備開火!
其基本流程是,遠程預警雷達在發現空情后,雷達站需要將該空情以語音或者報文的形式,上傳到軍區空軍司令部雷達信息處匯總處理后交指揮所。
具體做法是,由參謀在有機玻璃板或者半透明的硫酸紙上標圖,再把這張圖疊加到地圖上以準確描繪出目標航跡,這個效率就可想而知了,通常情況下,一個參謀只夠精力負責描繪一條到兩條航跡,若空情有多個目標,送作戰處或者指揮部的航跡圖,還需要把幾張硫酸紙疊加在一起。
你看,這還僅僅只是一個空情的信息上報過程就已經這麼困難了。
而且雷達本身就有數據更新率問題,採用機械式旋轉掃描天線的固定雷達站的大型預警雷達數據更新率是很低的,平均六七秒才能更新hetubook•com•com一次,再疊加測距誤差,在很多情況下,目標的航跡曲線需要參謀以自己的經驗來判斷描繪,同學你要非得理解為「腦補」其實也沒差多少……人工這麼一干預啊,數據的準確性就實在不好說了,對執行這項任務的參謀人員的業務熟練度和對空域的熟悉程度也是極為重大的考驗。
嗯,這個,因為華夏的國土面積實在是大,雷達站也多,要全部更新這些雷達系統么,那要花的錢可就海了去了,於是,在「軍隊要為經濟建設讓路」的時代背景下,能湊合就先湊合吧……
顯然,這非常不利於指揮官對空情進行正確的判斷,更很難進行統一的指揮。
那麼在這套系統裝備以前的作戰指揮狀態是什麼樣的呢?
而恰好,位於長江三角洲地區的兩省一市,都屬於寧都軍區的防區範圍,寧都軍區,又因為與譚振華淵源最為深厚而成了全軍最先也是目前唯一一個實現了軍區級C3I管理指揮的軍區,軍區甚至還在全軍率先對機動式C3I系統進行了試驗性質的裝備測試——就https://m.hetubook•com.com是丁偉的「老虎師」裝備的那一套系統。
答案很悲催,因為方法是全手工作業。
劉上將根本沒有猶豫,立即命令東南沿海各防空部隊、空軍全部進入一級戰鬥警戒狀態,並馬上將該情況向更高一級領導機關進行了緊急彙報!
語音通信方式就沒什麼可說的了,固定地點之間的聯繫通過的是軍用通訊線路,數據傳輸則通過電傳電報機線路傳送,二者都是銅纜連接,由於銅纜帶寬的限制,數據傳輸的速率很低,主幹網路大約512-768B/s,固定雷達站是256-384B/s,機動雷達接入有線通訊網是128-192B/s……更形象一點來說明一下,如果用這個速率來傳輸一部高清電影,那僅僅傳輸一幀畫面就大約需要N個小時……你連動畫片都看不上。
這個時候,就體現出某隻喜歡胡亂煽動翅膀的幺蛾子的好來了——由於他在各種場合下,利用一切機會不斷地鼓吹C3I系統的優點,不惜血本地在「紅旗安保公司」試裝了全套實驗系統,並且在「沙漠風暴」m.hetubook.com.com行動中,以一次運氣爆棚的「反導」實戰檢驗了這套系統的實際效果,同時用別國的大訂單推動研究,此時的國內終於可以在一定範圍內實驗性質地裝備了同類系統,這,比另一個時空早了整整五年!
當地駐守空軍各部已緊急起飛數架戰機前往目標空域執行查證任務,但目前尚未有新情報傳來!
就像當前面臨的這個緊急情況,恐怕唯一令人欣慰的,就是寧都軍區裝備的這套C3I系統在空情和指揮信息的上傳下達方面,表現良好,在譚振華強烈建議下鋪設的首條軍用光纜也發揮了應有的作用——但此刻,這些都不是關鍵。
有同學就要問了,有譚二這個「掛逼」在,此時華夏的雷達不應該已經很不錯了嗎?為啥還會出現這種情況?
關鍵是,來者何人?
雷達信息處接收到數據后,就需要對空勤目標描繪航跡,以進一步判斷目標性質和意圖,方法是什麼呢?
不但是大事,而且,十萬火急!
駐浙海、江南兩省及魔都市沿海地區多處雷達基地報告,有數百架不明身份戰機進入我航空識別區,情況萬分緊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