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卷 星灼
第1615章 終將相遇
所以,當譚振華提出將要剝離「華芯微電子」的液晶業務,並將這塊業務轉移到華夏大陸並大力投資發展之時,工信部便想到了這樣一位銳意進取的領軍人物。
等他出門,徐芸咂咂嘴對老譚道:「不行,二小子不來這一趟還好,來家裡坐了幾分鐘倒搞得我這心裏啊,空落落的,明天我就去香江看孫子去,老頭子你自己待幾天行不?」
寧都。
由於譚振華的參与,原本在另一個時空無疾而終的,由4055所主導抓總並承擔核心技術攻關任務的「國家平板顯示技術研究課題攻關小組」在本時空發揮出了重大作用,在「華芯微電子」拿到了譚振華從倭國日立公司引進的第一代TFT生產線之後,「國家平板顯示技術研究課題攻關小組」立刻就對其進行了集中技術攻關,除了本所連續取得了多項技術突破之外,還帶動了一批周邊配套及相關裝備研製生產企業,4055所也順勢與「華芯微電子」聯合投資,「紅旗資本」戰略入股,成立了「寧都平板顯示裝備有限公司」來專門研發和製造TFT產線的核心裝備,本所也當然成了這些裝備的第一個用戶,所內建設了一條小規模的TFT中試線,其產品主要用來供應軍方的特殊需求,這是一個相對封閉的市場,目前國內有且只有4055和-圖-書所這一家供應商,因此活得相當滋潤。
「得了吧你,別以為我不知道啊,我不在家的時候,你過得別提多開心了,你就說所里組織的那些攝影啊、門球啊什麼的活動哪樣缺了你吧!」
就是父母都眼見得老了。
今年39歲的王東森少年白頭,4年前,他毅然接手了已經連續虧損了7年、總虧損達到數千萬之多的一家老字號國營企業——京城電子管廠,和全廠職工一起掏腰包集資籌措了650萬元,對該廠進行了股份制改造,並很快就帶領該廠走出了虧損的泥沼,他本人也因此上了工信部重點關注的名單。
老大譚振國今天也不在,不過他倒是經常回家,主要是他離著近。從米國回來之後他就把家安在了魔都,一方面受聘母校擔任客座教授,一方面也與他幾個同學一起,創辦了一家醫藥公司,這家醫藥公司的股東由他本人、譚振華和他的幾位同學共同持有51%的股權,另49%的股權則由米國安進位葯持有,目前主要從事將安進位葯的各類先進藥品進行華夏本地化推進的工作,嗯,當然,藍色小藥丸也是該公司的主打產品之一。
其實還不止這些,因為有些項目早已開始,一直進行得潤物無聲,而且這樣的項目即便取得了碩果,也很難贏得聚光燈和掌聲https://m.hetubook.com.com。
徐芸可沒譚銘這份記掛,去年一到年齡,就非常乾脆地退休回家了,4055所那邊怎麼說她也不願意當什麼顧問,按照她的說法:「我一個二把刀的所附屬醫院醫生,能給你們顧什麼問啊?要找我們家老二說事,你們自去找他本人聯繫,你們搞的東西我啥也不懂,不瞎摻和。」
其實吧,徐芸就是想孫子了,一辦完退休手續就立馬跑去香江看譚陌,倒把個老譚同志一個人孤零零扔在寧都吃了好幾個月的食堂。
因為,這家企業的名字是,京東方。
譚銘標誌性的大腦門上,頭髮逾見稀疏,他今年已經50有9,再過一年就可以光榮退休,只不過呢,所裏面早已經和他商量好了,在他辦完退休手續後繼續返聘回來工作,其實就是幫著顧問顧問,參謀參謀。這當然不是譚銘捨不得那份教授級高級工程師的在職津貼,就老譚家養出來的這兩個爭氣兒子,他現在哪裡還用擔心錢的問題啊?他心裏明白著呢,所裏面啊,就是要把他供著,這樣二小子有什麼大活了,還不就得首先照顧家裡人?
算起來,譚振華回國也有好幾個年頭了,但這些年來,他實在太忙,整天都在天上飛來飛去地瞎忙活,就連在香江陪薇薇安和兒子譚陌的時間都非常有限,回寧m.hetubook.com•com都的次數也確實不多,基本上都是有公事要辦,才會到寧都一趟,再順便看看老爸老媽。
標準客套流程走過一遍,談到的自然就是正事了,目前,譚振華與4055所合作的項目主要有兩個大項,其中之一自然就是前文曾經重點提到過的液晶顯示器。
多年以後,當華夏工程院院士朱英福已經光榮退居二線,作為華夏首艘國產航母的總設計師而接受華夏權威媒體對他的專訪節目時,曾經動情地回憶起了90年代中期召開的一次重要會議,在那次會議上,後來被尊為「華夏航母之父」的劉上將拍板定奪了一系列對華夏的海軍建設影響深遠的重大項目,包括對「瓦良格」號的續建與改進;包括代號「002」的首艘國產航母研製計劃;包括派遣代表團赴羅剎洽談引進其艦載版「S300」區域防空導彈系統及「里夫2」型艦載導彈垂直發射系統;包括啟動新一代相控陣體制的艦載雷達系統的研製;包括開啟研製華夏首套艦載版C4ISR系統……
自然,僅僅躺在過去的成功上絕不是譚振華的目標,4055所也同樣非常清楚,電子行業的更新迭代速度遠超其他行業,基於從日立引進的第一代TFT-LCD生產線開發的產品已經走到了生命周期的盡頭,隨著倭國和南高麗對液晶行業投
和_圖_書
資規模的擴大,第二代液晶產線早在2年前就開始大規模量產,第三代線的產品也陸續開始投放市場,技術的進步不但大大提高了液晶顯示器的亮度、對比度、視角、響應時間等各項關鍵指標,還因為玻璃基板原片的尺寸增大,從而可以提供更大尺寸的顯示器,因此,「華芯微電子」的產品只能被壓縮在局部低端市場,出貨價格一度在虧損線附近徘徊,張忠謀甚至建議譚振華剝離這條產線而將全部精力集中在晶元代加工領域。譚老闆大駕光臨,4055所自然是要隆重接待的,就連已經退休的楊老所長都親自站在了所大門口迎接,倒搞得譚振華很不好意思,遠遠地看見了,連忙下了車,一路小跑著過去虛情假意地挽住了老所長的胳臂,連聲道著惶恐。
按照朱院士的定義,那一次的會議,是華夏海軍真正從淺海走向深藍邁出的第一步。
就是他了。
家還是那個家,並不因為譚家出了兩個知名人物而有什麼不同,只不過呢,老譚同志因為晉陞教授級高工,按照國家政策,新分配到了一套120個平方的三室兩廳兩衛——這也沒啥稀奇的,所裏面這樣的房子蓋了好幾棟,他那個年代的本科生,大都混到了一套。
而當譚振華看到了這個人和他領導下企業的名字之時,就已經做出了決定。
「這是又要我去和圖書吃食堂啊?」譚銘假裝不滿地嘟囔道:「老太你也太偏心眼了吧?」
很顯然,在1996年,這麼多重大項目的啟動,對華夏的海軍以及整個船舶工業極其配套系統研製單位來說,都是重大的利好消息,也充分說明了在本時空,此時的華夏,其實已經具有了相當的經濟實力和基礎工業能力,唯有同時具備這兩種能力的國家,才有資格一口氣做這麼多事。
張忠謀的這個建議譚振華還真聽進去了,當然,他需要考慮的問題更多,至少絕不僅僅止於經濟效益這一個方面,因此,他在京城的時候就拜訪了工信部相關領域的領導官員,並商討了一整套的方案,同時在他們的引薦下,認識了一位傳奇人物——王東森。
「我那不是一個人無聊么……」
一家三口熱熱鬧鬧地吃了頓中飯,嘮了一會兒的家長里短,有人來敲門了,譚振華開門一看,見是瘸子大駕光臨便知道,該出發乾活去了,只能匆匆辭別了父母,出門而去。
但這些項目,卻是打開未來世界大門的鑰匙。
世界總是有其固有的慣性,即便在本時空,由於譚振華的橫空出世,已經改變了很多人,很多歷史,但有那麼一些人,他們是被歷史選中的,在華夏的民族復興中承擔了重要使命的人,在本時空,他們終將與譚振華相遇,並擦碰出耀眼的火花——比如,王東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