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卷 星灼
第1619章 大豬蹄子
就像他的老朋友郭蓉瑋評價的那樣,宋文華,就是個愛冒險的性子,當米國的F-16戰機以驗證機的形式安裝了DSI進氣道之後,宋文華確認,這項技術,它並不是譚小子憑空捏造出來的,米國人確實在研究這個課題,而他本人一直以來的研究和計算結果也證明,這項技術,是有發展潛力的!
你再再比如,之前已經成功「出口轉內銷」的「梟龍」戰機,在獲得了華夏空軍8個團的首期訂單之後,突然就沒下文了——因為宋文華的「十號工程」在歷經十余年的發展之後,終於結出了碩果,比另一個時空整整提前兩年,於1996年年中首飛成功,並且,因為這是一架採用了大推力發動機的中型戰機,其主要技術和性能指標對標的都是米制F-16C/D的標準,無論航程、載彈量、雷達、航電水平等都優於採用單台中推的「梟龍」,因此空軍立刻就棄「梟龍」如敝履……
為了這事,當年譚二在倫敦召開「大Part」的時候,宋文華還專門審問過他(忘記的同學可以回去看第564章 《刨根問底》),譚振華沒轍,只好給洛克希德·馬丁公司安上了一和*圖*書個他們都還沒發明的技術,他那時候是順嘴胡柴,順便給自己解套,可宋文華卻當了真,回去后就一直在琢磨這件事,不過,他也只是私下在研究計算,並沒有將其具現化,甚至都沒向別人提起過這事,直到90年代初開始製造「殲10」的首架樣機。
喜新厭舊、見異思遷、吃著碗里的盯著鍋里的惦記著田裡的,總之,華夏軍方不分級別不分軍種,「渣」屬性全部滿級!
反正,譚二旗下的企業只是材料供應商,他也不知道第一代碳纖維外殼材料製造的導彈彈體輕了有多少,對射程有多大幫助哈。
這裏需要解釋一下華夏海軍的驅逐艦型號命名規則,「051」的意思是採用蒸汽輪機動力的驅逐艦,而「052」的意思則是採用燃氣輪機為動力的驅逐艦,由這個型號的變更可以看出,當海軍方面得到了譚振華2年之內可以提供合用的2.5MW級燃氣輪機之後,那是連夜加班就把未來的發展路線全改了……
在某一天的早上,宋文華從某個渠道獲得了一張照片,這張照片上是一架F16戰機。
你就比如吧,以技術驗證和出口為主要目的和*圖*書研製的「90式」坦克在經過了多年在中東地區的試用,被「紅旗安保公司」證明了先進性和可靠性之後,已經在進一步升級了部分分系統並按照華夏使用習慣進行了一些改進之後,列裝華夏陸軍,並按照華夏慣例,以其正式驗收批准列裝的年代被命名為「96式」——按說,「96式」已經是當前華夏能夠量產的最先進的坦克了,並且在性能上初步具備了與國際主流第三代主戰坦克相抗衡的能力,比之前的「59」、「62」什麼的可要厲害太多了,還經過了實戰檢驗,可陸軍方面的訂單就是不肯痛痛快快地多下點,憋著就像擠牙膏,那個心思就是明擺著,他們就是在等另一型更先進的,完全按照國際第三代標準研製的主戰坦克!
總之吧,在譚二這些年四面煽風、八方點火的折騰下,此時的華夏,雖然尚未出現各種先進新式裝備井噴的壯觀勢態,但各種基礎技術和能力都在潛移默化中積累起了越來越深厚的底蘊,新材料、新技術、新體制不斷湧現,突破,就在旦夕之間,或者,僅僅需要一個契機而已。
不同就不同在,這架F-16的進氣道,m•hetubook•com.com就像譚振華送給他的那架模型一樣,在進氣道前端,也有一個鼓包!
F-16戰機的照片,宋文華見過不知道有多少,他甚至還在米國試圖向華夏推銷F-16-J79時,近距離地觀察過這型戰機,對其可以說相當熟悉——只不過,這一架有些不同。
而且6011所的小日子一直過得挺滋潤,別的不說,僅出口米國的那一票「殲七」,就比另一個時空多掙了不少,後來又和巴鐵以及譚振華聯合開發了「梟龍」,不但一口氣斬獲了巴鐵的150架訂單,後來還獲得了本國空軍的採購訂單,如此一來,經濟效益自然是相當不錯的,至少宋文華就不用下了班還要和媳婦一起去擺地攤賣麵條來補貼家用了,楊巍也安安心心地做著科研,沒有亂動出國的念頭。
你再比如,原本計劃建造至少4艘的「051B」型導彈驅逐艦在今年剛剛下水了首艦(既舷號167的「深川」艦)之後,後續的生產計劃就被緊急踩了剎車,並且朱英福原本主持的在「051B」的艦體上進一步改進發展「051C」的方案也被徹底推翻重來,新艦計劃被改為「052B」。
m.hetubook.com.com也有人說,軍迷都是大豬蹄子。
好吧言歸正傳,說回軍方都是大豬蹄子這事,嗯,陸海空都說完了,下面該說二炮……算了這個軍種咱還是別細說了,免得作者連人帶書一塊去小黑屋裡待著思考人生……
不過譚振華用自己兩輩子幾十年的軍工行業從業經歷證明了一點——軍方才是大豬蹄子!
譚二聽見這話的時候那是當場扭頭就跑,速度比撒開了韁繩的哈士奇都快——廢話,大黑魚的事兒能瞎摻和嗎?一個不小心就得被列入最高級保密人員名單,那就跟判了無期徒刑似的,不到七老八十,根本沒指望放出來,二少爺這麼個逍遙快活的風流人物,這種日子他可一天都過不下去。
這裏咱們還得多幾句嘴。
宋文華的第一反應就是,DSI進氣道,真身終於出現了!
其實「十號工程」原本可以再提前2~3年首飛的,在本時空,因為華夏的改開歷程少踩了很多大坑小坑的緣故,相比另一個時空中對軍費和科研費用的撥給還是寬裕了一些,至少「十號工程」這個空軍力保的「國字型大小」重點工程的科研經費還是能夠保證的,並沒有出現上一個時空那樣斷斷續續,時停時hetubook.com.com走的情況,這樣整個項目的推進自然就順當了許多,也沒有上馬下馬地瞎折騰。
嗯,同理,他就更不知道從烏克欄弄來的那4台KN-3-43型核反應堆以及4台GTZA-653型齒輪減速蒸汽輪機系統後來到哪兒去了,反正這東西他在自己的金陵造船廠里踅摸了半天也沒找到過蛛絲馬跡,倒是隱約聽海軍某位高級將領漏過一嘴,好像什麼09X什麼的動力系統問題取得了重大突破什麼的。
所以在1996年首飛的「殲十」首架原型機上,進氣道前端那裡多了一個小小的鼓包,而在上一個時空中「殲十A」進氣道與機腹之間的那幾根加強筋卻消失不見……
有人說,男人都是大豬蹄子。
於是,一項新的計劃就此展開,「殲十」首架樣機的製造進度不可避免地出現了拖延,畢竟這是要對氣動外形做出修正,需要大量的計算,更需要做無數的風洞試驗,等等等等。
但壞就壞在,某隻幺蛾子當年一時興起,送了兩件禮物給宋文華。
其中一件大家已經知道了,就是按照譚振華記憶中的「殲10」做的模型,只不過呢,這貨也不知是有心還是無意,給這架模型的進氣道上安了一個「鼓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