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卷 星灼
第1659章 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這個時候再不申請破產保護,恐怕當初投下去的那一億美元,就要血本無歸。
是的,你沒看錯,「銥星」電話,在正式上市之後的第三個月用戶數達到了5.5萬人的峰值,隨後就一路下跌,每個月都有大量客戶退網,寧可將花巨資購買的終端扔到角落裡吃灰,也不願意再交錢續費了!
「銥星」公司上市之初,確實引起了一陣追捧的熱潮,畢竟偏愛高科技題材的納斯達克最喜歡這類擁有一定高新技術背景又噱頭和創意十足的企業,甚至能夠容忍這類企業在上市后一段不短的時期內都不盈利,只要能看到企業未來能夠盈利的前景,就可以給出較高的企業市場估值,也能獲得公眾投資人的青睞。
最簡單、最直接,同時也是資本市場最看重的辦法,就是用不斷增加的客戶數來證明。
華夏是這樣,全世界範圍內也都差不多,於是,「銥星」正式商用之後,除了前兩個月的銷售因為整整「蓄水」了潛在客戶十多年的緣故,有那麼一段短暫的快速增長的亮眼表現,之後就呈現斷崖式的下跌,最後甚至月銷量和圖書跌成了負數!
於是,在1999年8月13日,有幾位實在不堪忍受公司糟糕財務狀況的董事會股東被迫向法院提起了要求對「銥星」公司進行破產保護的申請——因為兩天之後就有一筆金額高達9千萬美元的債務到期,而公司實在拿不出錢來償還這筆債務了,甚至連到期利息都付不出來。
那麼對於一家衛星通訊服務商來說,如何才能使廣大公眾投資人相信企業未來能夠盈利呢?
畢竟全球的絕大多數商業活動其實都是圍繞著中心城市展開的,需要跑到人跡罕至的深山野嶺里搞情況的,那是極少數。
所以有越來越多的用戶「粉轉黑」,也就不奇怪了。
回過頭來再看這部電話針瞄準的用戶,能花得起這錢的肯定得算「全球高端人士」了吧?不過事實還是那樣——全球的絕大多數商業活動其實都是圍繞著中心城市展開的,且大部分都是在鋼筋混凝土澆築出的建築內,你讓那些花費了巨資的全球高端人士用一個「喂、喂、槽」,這也實在是……
1999年,藍星上的
和*圖*書總人口已經超過了60億,難道從這60億人中找到50萬個用戶都做不到么?「銥星」公司可是匯聚了28位全球頂級富豪股東,各個都對自己所在的國家或地區有著舉足輕重的影響力,他們每個人平均只要找到1.8萬名當地用戶,就足以讓「銥星」公司正常運營下去,以這些股東的能量,很難么?
「銥星」系統的優勢主要有兩個,一是衛星軌道低,傳輸速度快,信息損耗小,通信質量比之前的衛星電話提高很多;二是不需要專門的地面接收站,每部衛星移動手持電話都可以與衛星連接,這就使地球上人跡罕至的不毛之地、通信落後的邊遠地區、自然災害現場的通信都變得暢通無阻。
當年摩托羅拉提出「銥星」計劃的時候,在全世界範圍內,移動通訊都還是一個新興的行業,無論是建設一座蜂窩無線通訊基站還是個人購買一部手機終端,都需要花費不菲的代價,就以華夏舉例,當時購買一部「大哥大」需要大約4萬元人民幣,而彼時華夏的在職職工平均月收入卻只有不到200元,因此,和圖書對絕大多數人來說,是根本沒有能力消費這種商品的,普及看上去簡直遙遙無期。
這兩大優勢也是摩托羅拉能夠忽悠到全球28位頂級富豪來投資項目的重要原因,但,那是80年代,而現在已經是二十世紀末了,馬上就要進入新千年,市場環境已經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因為這貨的使用費用實在太高,而且,由於整套系統其實是在被龐大的債務逼迫得不得不加快了部署的節奏倉促上市商用的,有很多技術問題並沒有得到徹底有效的解決,比如,這種電話確實兌現了當初的承諾,其通話質量對比之前的衛星電話有了長足的進步——條件是,你得站在空曠的地方。而在鋼筋混凝土結構的建築物內使用的時候呢?因為信號在穿透這類物質時會產生極大的損耗,用戶的體驗會變得極差,其通話效果堪比在華夏一度盛行的小靈通,也就是外號「喂、喂、槽」的那貨……
請再次仔細閱讀上一段的內容,注意其中的一段話:「要能看到企業未來能夠盈利的前景。」
而對於有能力消費一部「大哥大」的人來和_圖_書說,由於基站的建設成本高昂,因此緩慢到堪比蝸牛;「大哥大」的通訊範圍,被限制在了大城市附近的有限區域,這就給他們需要獲取及時信息的需求造成了很大的困擾,在這種市場環境下,「銥星」提供的高價但全覆蓋的通訊能力就顯得很有吸引力了。
事實證明,這,真的很難,非常難,是一件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然而,隨著最近這些年地面無線基站推進的速度越來越快,覆蓋越來越廣,以及隨著技術的進步,個人手持終端也就是手機的價格也在不斷下跌。還以華夏市場為例,手機的平均價格已經下跌到了2~3千元的區間,而此時華夏在職職工的平均工資水平卻已經接近了千元,手機已經不再是富人專屬,有相當多的華夏城市中產家庭都有能力購置了,也理所當然地成為了消費的主力,市場銷量呈爆髮式增長,這反過來又推進了通行服務商架設基站的熱情,通訊盲區被大片大片地消滅,「銥星」的競爭優勢也就越來越不明顯——能夠花3千塊就購買到類似的服務,那為什麼要花好幾萬呢?
作為一家上市和*圖*書公司,企業的所有財務信息都必須向社會公開,而「銥星公司」龐大的負債自然也早就被公之於眾,要知道,該公司賬面上的有息負債總額高達40億美元,每個月都需要償還超過4千萬美元的利息!
對於「銥星」公司來說,最大的一筆用於研發技術的投資已經執行完畢了,成果也有了,次一筆最大的投資也就是作為固定資產存在的66顆衛星以及附屬的地面設施也已經投資完畢,接下來就是相對固定的系統每年維護費用,那麼,當用戶數達到一定規模之後,收入就能夠覆蓋全部的費用支出併產生盈利,根據摩托羅拉的測算,這個盈虧平衡點是50萬——也就是說,「銥星」公司只要能在全球找到50萬個用戶,就足以維持公司的正常運營,而在當用戶數超過這個數字之後,「銥星」公司就將產生盈利。
對「銥星」公司客戶數增長極為看中的納斯達克投資人非常敏銳地察覺到了這一趨勢,並且很快就將其體現在了投資意願上——「銥星」公司的股票一路下行,公開的財務報表越來越不堪,市場開始盛傳該公司將要破產重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