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出閱讀

諸天從長津湖開始

作者:村中修狗
諸天從長津湖開始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手機閱讀請點擊或掃描二維碼
0%
第九卷 淞滬會戰 第一百七十三章 亂起

第九卷 淞滬會戰

第一百七十三章 亂起

中華門。
松井石根擔心這位從皇族來的新成員,濫用職權,做一些損害日本軍隊的事情,所以,他對進攻南京的部隊發布了一系列道德命令。
日軍是從什麼時候,開始大肆屠殺中國人。
中島左臀部受了皮肉傷,正在康復中,中島告訴朝香宮,日軍將保衛南京附近約30萬中國軍人,正在初步談判表明他們打算投降。
他們撤退的是比較晚的,夏遠從會議室離開以後,沒有汽車,步行向中華門移動,等到了中華門,已是拂曉,日軍的進攻而至。
現在,涌過來的潰兵對看守挹江門的哨兵是怎麼說,哨兵也不相信他們的話,並告訴這些想要撤退的可憐官兵:「現在任務是誓死保衛南京,誰也不能臨陣脫逃。唐長官有令,沒有他的批准證明,任何人休想開門溜走。」
唐生智說:「大家都知道夏遠在淞滬期間所做的貢獻,卻不知曉在南京保衛戰中,他參与的江陰戰鬥,以一個營的兵力,斃敵千人,堅守江陰陣地整整一天時間,守衛雨花台,率領一個營迎敵,堅守一天,斃敵千人,隨後堅守中華門,日軍攻破城牆,他孤身奮戰十余名日軍,輕鬆搏殺,51師306團團長邱維達親眼所見,國府能有這樣的人才,是國府之榮幸,中華之榮幸。」
悲劇,便在這樣的情況下發生了。
挹江門高大厚重,刷著一層紅油漆,門前還堆著沙包,停著報廢的大卡車。
這問題太突然,剛剛還在介紹淞滬戰神,現在突然就落在自己身上,大家面面相覷,對這句莫名其妙的問話不知道如何作答,一個個瞪著疑惑的目光。
為了執行這個命令,他們還時不時的對湧來的官兵們鳴槍警示。
此時的松井石根,所想的是,讓紀律嚴明的隊伍進入南京。
根據新的命令,松井石根升任整個華中戰場的最高統帥,而在軍隊中服役長達三十年的朝香宮鳩彥中將則成為上海派遣軍新司令,https://m.hetubook.com•com負責指揮南京周圍的軍隊。
話鋒一轉,他又突然發問大家:「你們還想打多久?」
夏遠率領這些殘兵,放棄駐守中華門,開始向城內撤退。
江面上,浩浩蕩蕩的江水,無風也有三尺浪,發出陣陣濤聲,轟鳴不斷。他們原先認為江邊有大批船隻在等著他們,路邊一定還擺著茶水招待他們,現在一切都成為了幻想。
在淞滬會戰的時候,日軍進攻中國,引發的淞滬會戰,加上蔣的一系列『表演』,已經讓國際上的輿論,偏向于中國這邊,這對日軍而言,是不利的。
但情況總是事與願違。
夏遠率領所剩餘的將士,打退日軍一波進攻后,開始向城內撤退。
倒下去一名哨兵,驚得其他哨兵也開了槍,不少人在日本鬼子槍口下死裡逃生,哪裡曾想到了挹江門竟然死在自己人的槍口下。
至於留下來打阻擊,基本不可能,日軍是四面包圍南京,從三個大門進攻,留下來阻敵的,只能抵擋一面,而抵擋不了另一面。至於抽調部隊留下來阻敵,那就更不可能,日軍開始全線進攻,飛機大炮全用上。
這些部隊大都是從淞滬戰場撤退下來的地方軍,來自各省,隨著淞滬會戰戰事失敗,他們的逃亡完全用一個字來形容。
當時日本軍隊發生什麼,沒有人知曉,後來對松井石根以及其同僚的審判交代的內容,倒是得知一二。
出現在唐生智身旁。
雨花台和中華門的88師,被日軍打的如同一盤散沙。
逃命的官兵們擁擠著,推搡著,大聲怒罵著,有的士兵無法忍受,竟然直接對哨兵開了槍,這頓時就炸了鍋。
而此人,便是能夠以小博大的人。
一根纖細的繩子哪裡經得住這麼多人的攀爬,很快便斷掉,半空中的士兵摔死在了城牆下。
十萬大軍,一時間群龍無首,軍長、師長都跑了,自己還不跑嗎?這十萬和-圖-書大軍便沿著中山北路,經鼓樓,山西路向下關拚命逃去。
1937年12月7日,正當日軍向南京逼近的時候,在蘇州戰地指揮部的松井石根病情加重,他的慢性肺結核再次複發。
松井石根這次病的正是時候,因為他的指揮權正要移交給一位皇室成員,便是朝香宮。
他命令自己的部隊在距離南京城外幾公里處停下來修整,只允許少數紀律嚴明的部隊可進入南京,完成佔領。
有的軍官用高價雇一條船,還沒等他離開岸邊,逃命的潰兵瞧見,撲騰的跳入冰冷的江水之中,蜂擁的爬了上去,小小的木船被擠得水泄不通,還沒到江心,翻滾的浪濤便把他們吞噬……
按照唐生智的撤退路線,第87師、88師、74軍、教導總隊向下關撤退,然後到滁州集中,其餘部隊要從自己的陣地殺出一條血路,向城外撤逃。
唐生智當然明白大家的目光中的意思,尷尬的站了約半分鐘時間,只好把委員長抬出來,乾咳了幾聲,說道:「諸位,委員長有令!」
亂!
所以,在爆發南京保衛戰的時候,全世界的焦點都在中國,日軍進入南京的所作所為,勢必被全世界看到。
因此,日軍部隊在南京城的所作所為,要嚴防死守,絕對不能出現有辱皇軍部隊顏面的事情。
88師,孫元良放棄指揮脫隊藏匿,全師失去指揮陷入混亂,大部死於南京大屠殺。是役其轄下88師的三個旅長陣亡兩個,六個團長陣亡三個,營長陣亡十一個,連排長傷亡佔全員的十分之八。第88師戰前約6000餘人,戰後僅500人生還歸隊。
但眼下,撤退的命令已經傳達到各部,下面的官兵們收到命令,棄槍而逃。甚至不少軍長、師長離開唐生智的公館后,都沒有回部隊,直接向下關潰逃。
所以,大家已經無心跟夏遠攀談,心急火燎地命令司機加大馬力,眼下天還沒有亮,他們要抓緊時間https://m.hetubook•com.com趕回去通知自己的部隊。
連下腳的地方都沒有。
難怪此人坐在唐生智身旁,畢竟是他連委員長都稱讚的人,幾乎所有人都清楚,如果此人來到南京,來到國府,未來的仕途將會平步青雲。
如果此人對國府忠心,甚至能直接掌握中央軍,地位能超過陳誠。
一聽委員長有令,大家齊刷刷地站了起來,兩腿一併,低頭恭聽,就連夏遠也不例外,入鄉隨俗。
生活在南京城內的老外,和百姓們目睹這場史無前例的大潰逃。
此時的挹江門,已經陷入一片混亂。
12月5日,朝香宮乘飛機離開動靜,3天後抵達前線,在南京東南方向約10英里的一座廢棄的鄉間別墅里,即距離戰地指揮部不遠的地方,朝香宮會見他在巴黎時的同事中島將軍。
在夏遠率領的殘部,沿途看到了一條巷子里,儘是南京百姓的屍體,白花花的血肉,暴露的器官,被扭成畸形的身軀。
由此可見,松井石根的謀略和眼界都是有的,他十分清楚進入外國首都的影響,這在全世界,都是相當矚目。
尤其是從下關,自唐生智前幾日下令不許撤退,下令嚴防死守,甚至下令將所有的船都燒了,此時的下關碼頭已經沒有渡船,敵人又將南京形成三四道包圍圈,要衝出這些重兵把守的突圍圈,談何容易。
在當時,這似乎是一個微不足道的人事變動,但后在的事實證明,這對成千上萬的中國人的性命,產生了決定性影響。
在1936年2月的日本兵變中,朝香宮曾在某個政治議題上,站在天皇的弟弟一邊,反對昭和天皇。然後在所有的皇族名單中,昭和天皇依舊是挑選出這位曾經站在弟弟那邊的傢伙,並委任他在南京地區的日軍統帥,顯然是想要給自己的叔叔一個將功贖罪的機會。
實際上,在南京保衛戰初期的時候,日軍完全沒有搞南京大屠殺的想法。
夏遠參与會議,知曉https://www•hetubook.com.com接下來開始的便是大逃亡,他帶著所剩的部分88師將士,帶上傷員才36人,也就一個排的兵力。
唐生智宣讀完委員長有關撤退的簡短命令,周參謀長接著宣讀各師撤退的路線及到達指定地點的時間。
不是你叫我們與南京共存亡嗎?怎麼問我們想打多久。
軍長、師長們如得了大赦令,向門口涌去,他們知道,撤退命令一宣布,南京城肯定會亂成一鍋粥,搶先出城的部隊就可以避免被敵人追擊的危險。
這年頭,會打仗的人太多太多,但是能以小博大的人太少太少。
中日戰爭是世界矚目的。
男女老少皆有,血腥味瀰漫在小巷子中。
此時,除夏遠所堅守的一段中華門,大部分中華門,以及其他城門,均已經被日軍攻破,大批日軍如同蝗蟲般湧入城中,帶著熊熊燃燒的復讎火焰,見人就殺,見女人就強|奸,什麼也不顧及。
使盡渾身解數,有幸逃到江邊的官兵,還沒來得及慶幸自己的命運,更為悲慘的局面擺在了他們面前。
而此時在下關維持秩序的宋希濂部隊,還沒有接到可以讓部隊從挹江門撤退的通知,甚至唐生智逃跑的時候,都已經把此事忘記。所以,宋希濂的部隊還在堅決的執行著上峰下達的,防止士兵從這裏逃跑的命令。
在周參謀長宣讀完以後,唐生智沒有再解釋一句,揮手宣布散會。
通俗的來講,就是誰跑得快,誰就能夠活下來。
然而,正在其他地方醞釀的不法事端卻超乎松井石根的控制。
夏遠所率領的88師殘部,面色鐵青,一個個用力攥緊拳頭,就連夏遠亦是這般,即便是做好心理準備,而今看到如此多的中國人屍體,心臟依舊止不住的顫抖,仇恨的種子深深的紮根在他的心臟深處。
這樣,日本軍隊在中國人面前表現出色,從而贏得他們對日本的信任。他還召集參謀人員在他的病榻前開會,並宣布:
好像是在反問。
有一些老外對此和_圖_書事進行了記錄:去下關河江邊的路上,情形狼狽異常,堆滿了中國軍隊所拋棄的來福槍、子彈、皮帶、軍裝、汽車、卡車等等。無數車輛燃燒著,一片可怕的大火場。通下關和江邊的城門已經關閉,恐怖萬分的士兵紛紛用繩子、綁腿布、皮帶和布條吊下城牆,許多人是跌死了。這是一幕不該發生的悲劇啊。
唐生智曾來到下關,對宋希濂千叮嚀,萬囑咐,沒有他的手令,不許放過任何一個逃兵。
江邊空蕩蕩的,一隻船也沒有,山窮水盡時,有人找到了一塊木板,鼓起勇氣跳入了冰冷的江水之中,十二月的天,江水寒冷刺骨,別說是體溫快速流逝,能不能抵達江對岸還不一定,然而巨大的浪濤便把他們捲入江底。
他們也是依靠著人數優勢,以及地形優勢,才堪堪守住南京。
就連唐生智,在與夏遠丟下一句保重,便帶著人匆匆離開。
由於朝香宮是皇室成員,他手中的權利遠超過南京前線作戰的所有將領。最重要的是,由於他曾在巴黎的日本陸軍情報處與中島今朝吾和柳川平助做過三年的同事,他與二人的關係比松井石根的關係要密切的多。
……
而且堅守到這個時候,大夥手中的兵力都不多,留下來的人必死。
「皇軍進入外國首都是我國歷史上的一件大事……必將吸引全世界的關注。因此,進城部隊必須嚴守紀律……要讓他們事先知道需牢記的事項,以及南京城內外國人的權益所在地,絕對不能搶劫他們。必要時,安排崗哨。搶劫和縱火,即使是無心之失,也將嚴懲不貸。要派憲兵隊和輔助憲兵隊同部隊一起進城,以防止發生不法行為。」
為了逃命,有人找來繩子,或者乾脆拖地掉衣服,把被子撕成布條,愣是綁成繩子,然後將繩子系在城門前的樹榦上,擁擠著抓著繩子往上爬,下方有人見狀,連忙湧上去抓繩子,也往上爬。
可是,這10萬官兵無論從哪個方向突圍,都是冒著生命危險。
  • 字號
    A+
    A-
  • 間距
     
     
     
  • 模式
    白天
    夜間
    護眼
  • 背景
     
     
     
     
     
書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