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一十章 時隔四月,催化降雨彈迎來實彈測試!
這套設備包括了風速儀、濕度儀等多個遙感探測器,確保能夠實時捕捉到實驗區域的微小氣候變化。
半個小時后……
因為根據系統的描述,為了防止在降雨過程中,引發不必要的恐慌。
「這是一項從古至今,從未有人嘗試過的偉大創舉。」
之所以這麼做,自然是為了測試「催化降雨彈」的超材料隱身圖層技術好不好使。
可以屏蔽掉全球各國所有種類的雷達搜索!
「大家注意。」
豫省、太行山脈、一處秘密軍事基地內。
聽著一聲聲專業而嚴謹的報告,蘇墨滿意的點了點頭。
陽光斑駁的樹影下……
「報告!近地面水汽含量不足,相對濕度低於形成降雨的閾值。」
蘇墨這一次,幾乎是把龍國目前最先進的雷達系統,一股腦的全都給拉了過來。
然後又將發射車自帶的支架底座落下,同時開啟「自平衡駐鋤」系統。
茂密的樹葉相互交織,遮天蔽日,從衛星監控上完全看不到下方場景。
隨和_圖_書著所有儀器布置完畢。
如此一來,就能在實驗測試過程中,最大程度的保證其隱蔽性。
不多時……
其氣候條件和地理環境,能夠最大限度模擬催化降雨彈預期使用的各種場景。
然後以極快速度,朝著預定地點疾馳飛去!
由各個學術領域頂級泰斗們組成的科研團隊,共同走出了防空洞實驗室。
不符合降雨條件?他要的就是這一點!
「我們所肩負的不僅僅是科研突破,更是人類能夠掌控自然力量的最關鍵一步。」
若是導彈車停放在地基較為鬆軟,或是沒有提前穩固好車身的話。
眾人首先將一套精密複雜的氣象檢測設備,在樹林裡布置展開。
「那正是我們檢驗催化降雨彈的最佳時機。」
隨著一聲令下,催化降雨彈的底部,噴射出了一團巨大的火柱!
催化降雨彈還配備了額外獎勵,那就是號稱藍星最先進的超材料隱身圖層技術!
在蘇墨的率領下。
「我知道,這幾https://www.hetubook.com•com個月大家都付出了無數的心血和努力。」
「很好,既然條件如此不利。」
催化降雨彈在「人造雲實驗室內」,均都取得了非常優異出色的成績。
那麼在導彈發射的一瞬間,超強的衝擊力極有可能會使車輛發生側翻!
片刻后……
與此同時……
「報告!方圓200公里內未發現雲層聚集,不符合自然降雨與人工降雨條件。」
又仔仔細細的做完檢查確認無誤后。
引發一場在24小時內,降雨量可達50~99.9毫米級的暴雨!
聽到蘇墨的話后,現場眾人均都齊刷刷的點頭稱是。
蘇墨來到眾位科研人員面前,面色嚴肅的做著最後動員:
「今天,將是我們見證成果與奇迹的時刻!」
但對於研發了好幾個月的催化降雨彈,要在今天做最後的檢驗測試。
隨著再三檢查,確認沒有安全隱患后,車輛液壓裝置開始啟動。
因為催化降雨彈需要打到少則千米,多則和-圖-書萬米的高空,才能形成降雨條件。
這項技術對於催化降雨彈來說,若是用在國內抗旱或是撲救山火上面,則是毫無用處。
正是蘇墨與眾位科研人員們廢寢忘食,花了四個多月時間,研發出來的第一枚催化降雨彈!
放下手中的望遠鏡后,蘇墨立即下令道:「發射!」
蘇墨卻是激動興奮的兩眼通紅,從半個月前就開始度日如年的盼到了今天。
「在接下來的測試中,我們必須保持高度的專註和冷靜。」
隨著車子穩穩停好后,操作人員立即給輪胎的前後處分別放上了墊木。
「報告!當前大氣環流穩定,無明顯冷暖空氣交匯,不符合降雨條件。」
接下來要做的,便是在自然界進行真實測試了。
其中包括了火控雷達、相控陣雷達、搜索雷達、跟蹤雷達、彈道預警雷達、彈道防禦雷達……
蘇墨與科研團隊的眾位成員們,開始了緊張而有序的準備工作。
這個地方,也是經過精心挑選的測試地點。
雖然是最和圖書基礎版的中量級,但依舊可在方圓200公里內。
「報告!垂直風切變微弱,不利於水汽上升凝結成雲。」
所以採用的是導彈發射推進裝置,在起飛的那一刻具有極強的衝擊力!
「對於每一項數據的變化,都需要詳細記錄,為後續的優化與改進提供寶貴經驗。」
如同利刃出鞘一般,在眾人的目光注視下緩緩豎起!
只見一枚高約6米、直徑1米左右,外觀呈天空藍色,形狀類似導彈的圓柱體。
這枚以90度直角的姿態直指蒼穹,外觀類似導彈的東西。
而且這裏連綿起伏的山峰高聳入雲,山谷內長滿了比腰還粗的參天大樹。
經過將近足足四個月時間,在蘇墨與眾位科研人員們緊鑼密鼓的研發下。
除此之外,還有多套秘密運輸過來的雷達設備。
「我們即將進入最關鍵階段,進行催化降雨彈的實射測試。」
僅僅十幾秒的功夫,彈體便從水平狀變的完全垂直。
在現場眾人緊張萬分的目光注視下,降雨催化彈就hetubook.com.com如同離弦之劍般瞬間竄上雲霄。
蘇墨只是微微一笑,內心毫無波瀾。
「……」
車輛停放的地方,已經提前將周圍的雜草與灌木叢清理乾淨,並用夯土機進行了夯實。
身為719工程總負責人的蘇墨,此時正率領著秘密組建的科研團隊,在防空洞內一次次做著實驗。
但若是當成氣象武器扔給敵人使用,那麼這個隱身圖層技術,堪稱是最完美的輔助神器!
在眾位科研員們興奮而緊張的目光注視下。
將實驗器材與各項分析儀器等專業設備,搬到了太行山脈的一處特定區域。
「我們日夜奮戰,經歷了無數次的失敗與挫折,但我們從未放棄。」
隨後各就各位,迅速而精準的操作著設備,一切都在緊張有序的進行著。
一輛有著數排輪胎的導彈發射車,轟鳴著引擎從防空洞內緩緩行駛了出來。
對於《流浪地球》票房突破80億大關,距離百億票房記錄再進一步的好消息。
這種低級錯誤,蘇墨與眾位科研人員們自然不可能會犯。

